1、第一单元检测(B)(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酒馔服侍喝采交头接耳B.含糊撮合恶梦唉声叹气C.严峻虔诚委屈成帮搭伙D.绊倒分辩报歉不假思索思路解析:A项,“喝采”应为“喝彩”。B项,“恶梦”应为“噩梦”。D项,“报歉”应为“抱歉”。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日前,一名小伙为了让自己的网络直播更火,铤而走险去直播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蜇成重伤,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故宫博物院在院庆时,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连日来,人们纷至沓来,故宫可谓门庭若市、人山人海。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
2、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于12月下旬相继推出理财产品,使资金分流,这对于资金紧张的银行市场简直是釜底抽薪。省公安厅纪检委工作人员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虎傅翼,私自给黑社会头目办理省公安厅特邀监督员证,性质极其恶劣。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A.B.C.D.思路解析:“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此处不合语境。“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釜底抽薪”:抽取
3、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此处望文生义。“为虎傅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B.学生时代的诸多梦想,最终都会被时光磨蚀成供一套房、买一辆车、养好一个孩子。不管你是否愿意,现实就是如此。C.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地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D.大量事实证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
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思路解析:A项,搭配不当,“缓解”与“问题”不搭配。B项,缺宾语中心语,应在“一个孩子”后加上“的想法”。C项,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地离开”保留其一。答案:D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连贯的一组是()人们往往喜欢长盛不衰的事物,渴求永蕴魅力的生命,然而,我们冷静地细细想来,春天,桃李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可一入夏便落英缤纷;夏日,荷塘凝碧,幽香暗送,但到了秋天,只留下断梗败叶的满目苍凉;秋天,菊花锦簇,热烈奔放,但当寒风劲吹之际,由此可见,世上再美的事物也不会是永恒的。哪有永不衰竭的事物,哪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呢?哪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哪有永不衰竭的事物呢?
5、红梅傲霜斗雪,独占了严冬的俏枝。只好让位于傲霜斗雪的红梅。A.B.C.D.思路解析:根据“人们往往喜欢长盛不衰的事物”,比较,先说“永不衰竭的事物”,与其对应,可知选;第二个横线处,根据前面“春天”“夏日”的相关文字,可知应选结构一致的。答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谁没有个背景金兰三叔把自家的鸡鸭挑到城里卖,在菜市场找了个地儿,挨着一个熟菜摊。老板是个猴子一样瘦的年轻人。买卖还没开张,三叔就跟瘦猴发生了争执。瘦猴埋怨三叔的鸡鸭太臭,想来买菜的顾客都到别处去了。他命令三叔马上搬离,否则就不客气了。三叔不服气,和瘦猴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瘦猴气冲冲地威胁他:“你到
6、底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说完,他再也不屑于跟三叔争吵下去,冷笑着走了。三叔心中一凛,当下就有些后悔。他想:我一个乡下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犯不着为一点儿小事和人家吵架。三叔主动把价格降下来,打算快点出手回家。旁边卖辣椒的女人压低声音对他说:“你怎么跟他吵架呢?全市场这么多人,你和谁吵不行,为什么偏偏要跟他吵?你知道他是谁吗?”三叔的心一阵乱跳。他把价格降到最低,很快,鸡鸭就卖光了。他飞快地收拾好东西,匆匆离开。走到肉行时,一个商铺老板招手喊住他,严肃地问:“你刚才跟那个人吵架了吗?”三叔点点头。商铺老板说:“你怎么偏偏跟他吵架呢?你知道他舅舅是谁吗?”三叔当然不
7、知道,懵懂地问:“我该怎么办?”屠夫同情地叹了口气,冲他连连摇手:“我帮不了你。”三叔感到脑袋“轰”的一下,嗡嗡作响。他后悔极了,垂头丧气地走出菜市场,迎面碰见一个工商人员。他拉住三叔,上下打量:“你就是那个吵架的人吗?你知道他舅舅是干什么的?你为什么要惹他呢?这里这么多人,你惹谁不好,为什么偏偏要惹他?”三叔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真想给自己两巴掌。他想:我真浑,为什么要和那个“瘦猴”吵架?回去后三个月,三叔一直不敢再进城。一天,三叔觉得风头已过去,再次把鸡鸭挑到城里去,在菜市场找了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尽管这样,他还是被熟菜摊儿的瘦猴发现了。他的心一下提了上来。过了半天,买卖做得很顺利,没有人来找
8、麻烦,三叔的心又渐渐放下来。一直到卖完鸡鸭,什么意外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三叔忽然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一个卖熟菜的人能有什么来头?能有多大背景?那些人只不过是吓唬自己罢了。收拾好东西,三叔突然感到尿急。他找了好久,也没看见一个厕所。向人一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小公厕,门口摆着张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收费的老头儿。三叔放了五角钱到桌子上,就想冲进去方便。老头突然拉住他,用威严的目光紧紧盯着他,说:“等等!你就是那个卖鸡卖鸭的人?三个月前,你在这里和人吵过架?”三叔大吃一惊,说是的。老头儿马上斩钉截铁地说:“对不起,你不能进!”三叔倒吸了一口凉气:“为什么?”“为什么?”老头儿威风凛凛地一拍桌子,“你知
9、道和你吵架的人是谁吗?他是我亲外甥。哼哼,这个厕所我说了算,不让进就是不让进,我憋死你!”(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5.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以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三叔在菜市场的遭遇,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B.“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你等着,我保证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这段底气十足的恐吓三叔的话语表明瘦猴无赖霸道、缺乏教养的性格特点。C.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菜市场上卖辣椒的女人惧怕瘦猴,正是通过她“压低声音”对三叔说话这一细节表达出来。D.“工商人员”拉住三叔,接二连三责问,在他看来,三叔得罪瘦
10、猴,后果将不堪设想,从对菜市场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会打破原来的安宁,自己有必要出来批评三叔。E.小说中老头儿的形象主要通过层层对比和语言神态描写刻画出来,文中用词准确,形象生动,比如“威严”“紧紧”“斩钉截铁”“威风凛凛”等,活画出老头儿的性格特点。思路解析:B项,“缺乏教养”不是作者刻画瘦猴的着力点。D项,“从对菜市场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会打破原来的安宁,自己有必要出来批评三叔”,文中无依据。E项,“层层对比”有误,应为“层层铺垫或烘托”。答案:AC6.小说中的“老头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语言、行动举止等方面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要从文本中找出体现人物
11、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参考答案:蛮横、霸道。面对三叔急于去厕所,声色俱厉,严词拒绝,丑恶嘴脸暴露无遗。紧抓权力不放,以权谋私,公报私仇。利用看守厕所这点权力,淫威遍布整个菜市场,无论卖辣椒的女人、商铺老板,还是工商人员,都畏之如虎。此外,打击报复像三叔这样的得罪其外甥的平民百姓。纵容亲朋作威作福,依势压人。像瘦猴这样的一个势利小人,依靠其舅手中的权力,在菜市场颐指气使,无人敢招惹,而“老头儿”更是疏于管教,任其所为,造成他们的权力笼罩整个菜市场。7.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思路解析:小说的结尾具备的作用有:情节逆转、首尾照应、卒章显志、揭示主
12、旨、深化主题等。本文结尾写三叔去厕所巧遇老头儿的情节出人意料,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极具喜剧色彩,收到了回味无穷、发人深省的效果。参考答案:特点:情节发生逆转;具有喜剧色彩。艺术效果:呼应前文;出人意料,耐人回味;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旨。8.这篇小说以谁没有个背景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做分析。(5分)思路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思考题目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情节结构安排等方面的作用。参考答案: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以小见大,揭露当今社会上某些官员以权谋私、为非作歹的不良风气;揭示出一个道理:假如让老头儿这样的市侩小人掌权,就会有
13、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的现象出现,就会有瘦猴这样仗势欺人的低劣小人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观点二: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小说先写三叔与瘦猴的矛盾冲突,然后以“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是谁”引出读者的疑问,然后层层铺垫,最终点出“背景”,主干突出,不枝不蔓;“背景”是贯串整篇小说的一条线索,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借“背景”刻画人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收放自如,平中见奇。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黄永玉从文表叔死了。他活了八十六岁。一切都成为过去。表叔真的死了。三十多年来,我时时刻刻想从文表叔会死。清苦的饮食,沉重的工作
14、,精神的磨难,脑子、心脏和血管的毛病看到他蹒跚的背影,我不免祈求上苍:“让他活得长些吧!”他毕竟“撑”过来了。足足八十六岁。我是特别喜欢从文表叔写的长河的。要写历史,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我发现这是他与故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第一本知心的书。写长河的时候,从文表叔是四十岁上下年纪吧?为什么浅尝辄止了呢?它该是战争与和平那么厚的一部东西啊!我不清楚从文表叔当时身边有多少纷扰。他原来是一个即使在唱大戏的闹台旁边也能专注工作的人,即使在家里,他也是一人躲在乱七八糟的小屋子里工作,直到发觉可爱的客人进门,才笑眯眯地从里屋钻出来说些让彼此高兴的话。写长河之后一定出了特别的事,令这位很难分心的人分
15、了心。真可惜。沈家一共有三兄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们是这样称呼他们:沈太娘、沈大满(满是叔叔的意思)、沈二满(从文表叔)、沈三满(得鱼表叔即巴鲁表叔)、沈九娘。沈家三表叔巴鲁,正名沈荃,朋友称他为沈得鱼。巴鲁表叔很早就离开凤凰闯江湖远远地走了,好像成为黄埔军校三期的毕业生。好些年之后,巴鲁表叔当了官,高高的个子,穿呢子军装,挂着刀带,威风极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巴鲁表叔在南京国防部,已经是中将了。1950年,他真的像在南京说过的不打内战,解甲归田了!我为他庆幸从火坑里解脱出来的不易。他还是那么英俊潇洒,谈吐明洁而博识。他在楠木坪租的一个住处很雅致,小天井里种着美国蛇豆、萱草和两盆月桂。后来他被
16、集中起来,不久就在辰溪河滩上被枪毙了。前些日子在家乡听到有关巴鲁表叔被枪毙时的情况在河滩上他自己铺上灰军毯,说了一句:“唉!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干”指了指自己的脑门,“打这里吧!”听我的母亲说,我小的时候,沈家九娘时时抱我。她大眼睛像姑婆,嘴像从文表叔。照起相来喜欢低着头用眼睛看着照相机。我觉得她真美。右手臂夹着一两部精装书站在湖边尤其好看。关于她有种种传说。早年她患了精神分裂症,以后被送回家中,但终归逃不脱悲惨的命运,在困难时期,被饥饿和病魔夺去了生命。我青年时代,有个七十多岁的忘年之交,他是当过土匪的造枪铁匠。他常用手直接从炉膛里把烧红的钢管捏出来,随即用铁锤在砧上锻炼。我提醒他应该用铰钳时,
17、他匆忙扔下钢管生气了:“你嚷什么?你看,起泡了!烫得我好痛!”也就是说,我如果不提醒他,捏着烧红的钢管是不会痛的。真不可思议。从文表叔仿佛从未有过弟弟妹妹。他内心承受着自己骨肉的故事重量比他所写出的任何故事都更富有悲剧性。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几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去年,我从家乡得到一大张将近六尺的拓片,是从文表叔为当年的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年轻部属的殉职书写的碑文,字体俊秀而神风透脱之极。我的好友黄苗子看了说:“这真不可思议;要说天才,这就是天才;这才叫作书法!”书写时间是民国十年,他是1902年出生的,那时十九岁整。我带给表叔看,他注视了好一会儿,静静地哭了。他转过眼睛看着我
18、,眼帘一闪一闪,他一定在笑前几年回凤凰,表叔、表婶住我家老屋。早上,茶点摆在院子里,雾没有散,周围树上不时掉下露水到青石板上,弄得一团一团深斑,从文表叔懒懒地指了一指对我说:“像漳绒。”他静静地喝着豆浆,他称赞家乡的油条:“小,好!”每天早上,他说的话都很少。看得出他喜欢这座大青石板铺的院子,三面是树,对着堂屋。看得见周围的南华山、八角楼南华山脚下是文昌阁小学他念过书的母校,几里外孩子们唱的晨歌能传到跟前。一天下午,城里十几位熟人带着锣鼓上院子来唱“高腔”和“傩堂”。头一出是李三娘,唢呐一响,从文表叔交着腿,双手置膝静穆起来。“不信芳春厌、老、人”听到这里,他哭了。眼睛里流满泪水,又滴在手背上
19、。他仍然一动不动。(有删改)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他活了八十六岁”“足足八十六岁”,表现出一种庆幸和满足;“撑过来了”的“撑”写出了主人公一生的艰难坎坷。B.巴鲁表叔热爱生活却死于非命,九娘美丽却逃不脱悲惨命运,从文表叔一生艰难却活了86岁,这一切让人看到了命运的不公。C.“从文表叔死了”“真的死了”,文章一开头反复写“死”,表达了作者不愿相信、不敢相信而又不能不相信的复杂心情。D.沈荃被枪毙时在河滩上铺军毯的动作,指着自己脑门说话时的平静,写出了一个热爱和平生活者面对死亡时的从容。E.本文有两段文字写沈荃和九娘,这跟“回忆沈从文表叔”的副题有着似
20、松散实紧密的联系,表现了沈从文人生的苦难。思路解析:A项,“满足”的说法错误。B项,表述不准确,容易给人误解为“相比弟弟、妹妹的不幸,沈从文活86岁不公平”。D项,有“从容”的意思,但更多的应是“无奈和不解”,另外,“平静”的说法也不准确。答案:CE10.作者在文中写“造枪土匪”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思路解析:根据后文“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几个烧红的故事”的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个故事主要是用于比喻沈从文内心的痛,以及“我”对他这种痛的痛心。参考答案:沈从文独自承受着失去弟弟、妹妹的悲剧,仿佛“造枪土匪”手中捏着的烧红的钢管,痛在心只愿自己一个人担当。表达了“我”眼
21、睁睁看着从文表叔独自承受痛苦而自己却无从施以援手的痛心。这个故事起到了比喻(类比)的作用,使叙事更生动,情感表达更形象。11.“这些忧郁的碎屑”具体指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分)思路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梳理沈从文所经历的痛苦的事情,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并对其概括分条即可。参考答案:长河本该是一部像战争与和平那样厚重的作品,结果却只是“浅尝辄止”,令人遗憾叹息。不打内战、解甲归田的沈从文的弟弟沈荃在自己的家乡被错误地枪毙了,令人扼腕痛惜。沈从文美丽文静的妹妹遭遇人生的不幸,令人唏嘘不已。12.黄永玉“回忆沈从文表叔”的人生,感受到的是“忧郁”,而沈从文亲历了这一切,是否如本文作者一样也是
22、“忧郁”的?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思路解析: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如认为是“忧郁”,可从文中筛选有关沈从文所经历的不幸的信息;如认为不“忧郁”,可从文中筛选出有关沈从文乐观、平和的信息。参考答案:观点一:沈从文对人生的感受也是“忧郁”的。写作长河时,承受许多纷扰,以致“浅尝辄止”。弟弟、妹妹的不幸,让他内心承受着深重的痛苦。人生最后三十年,遭受身心的折磨,只是“撑着”活下来了。观点二:沈从文对人生的感受并不“忧郁”。面对日常生活,沈从文待人平和,迎客时“笑眯眯”的,可见他的温和个性。看自己青年时期写的字的拓片时“一闪一闪笑”的表情,让读者看到了他内敛、
23、深沉,虽有失落却更见深藏的意气风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沈从文回到故乡,喜欢故乡的景物、食物、人、事,可见他对生活的热爱。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3.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一画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我们心灵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 。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只要写出对读书的感悟,和上文形成排比即可,但须是抽象概括。答案:示例因为读书我们感受到心灵的崇高和智慧因为读书我们发现了历史的
24、真实与遮蔽因为读书我们化解了生命的苦痛与忧伤(任选两句)14.下图是资源回收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5字。(6分)参考答案:(1)由四个向内的箭头和四个向外的箭头组成,与汉字“回”相似。(2)这个标志强调人人参与(强调人人动手),包含要回收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的意思。(3)很好地宣传了环保的意义。五、写作(6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了方便蚁民外出,蚁王决定在大家经常活动的地方修路。他让负责工程的蚂蚁迅速召集工匠设计图纸,并尽快开工。工程进展很快,一个月后就建成了几条主要干道。蚁路的修建确实为蚂蚁带来了方便,可没过多
25、久,蚁王就发现有的地方蚂蚁们还是不走已修好的平坦道路而非要另辟新路。这是为什么呢?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些路设计不合理,而那些新路恰恰是更方便的近路。蚁王责令手下在今后的修路过程中应杜绝这种现象,避免资源浪费。这时,一只聪明的小蚂蚁提出了一个建议:先将要修路的地段向众蚂蚁张榜公布,然后鼓励蚂蚁们在要修路的地区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去走,走的蚂蚁多了,自然就有了路的痕迹,工匠们再沿走出来的路线修路。蚁王接受了这个建议,修建了一些道路,果然效果很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首先可以从蚁王的角度思考,蚁王修的路为什么没有蚁民
26、走?是因为脱离蚁民的实际,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可立意为:做事要切合实际;凡事不能凭主观想象。蚁王为什么又改正了错误呢?是因为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纳谏。可立意为:从谏如流。为什么“效果很好”?是因为新道路符合蚁民的实际需要。可立意为:让主观想象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再思考一下,蚁王和蚁民是什么关系?蚁王是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而蚁民是被领导者、被管理者、享受服务者。材料谈到了蚁王这一类领导者、管理者是如何服务的,可立意为:改变思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便民利民,政策方好。例文让思维转个弯张楚宜蚂蚁工匠凭借主观判断修路,却无蚁去走;小蚂蚁转
27、变思维,让众蚂蚁踏出一条路再修,效果很好。同样是修路,前者墨守成规,偏离实际,只会事倍功半;后者突破常规,让思维转个弯,问题便迎刃而解。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应盲目决断,而应适时转变思维,也许就可以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老板解雇。正当他心灰意冷、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不妨变换一种思路来看这件事,也许能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于是,他用了几天时间对废纸进行研究,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为“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卖,竟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凭借独
28、家生产的吸水纸发了大财。如果他没有转变思维,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也许他还是个普通的工人,整日重复着机械的流水线工作。如果说转变思维是一种捷径,那么它背后所蕴含的便是一种人生大智慧。苏秦,师出鬼谷,学富五车,曾怀揣远大的梦想来到强秦,然而他的抱负并未被秦王赏识。“大困而归”的他又不得不面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的局面。困难一次次将他推向失败的谷底,但他并没有放弃。再度出山时,他转变思维,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针对时弊向燕文侯提出了使燕国强大的策略,受到燕文侯的赏识。继而,他使六国之君勠力同心对抗强秦,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局面。如果当时的苏秦没有转变思维,而是轻言放弃,那么不仅他个人会碌碌无为,恐怕历史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并不是难以实现,需要的便是转变思维的能力;有时候,前路荆棘密布,但并不是无法前行,需要的便是转变思维的能力。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往无前的信念,有突破常规的勇气,冲破藩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让思维转个弯,让梦想之花结出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