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0503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检测(B)(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思路解析:A项,zhn/zhn,ju/ju,d/t;B项,j,gng/hng,h/hu;C项,p/pi,ti,zhu/du;D项,jng/jn,xio/jio,zhu。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

2、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缠绵悱恻的唱腔。(2)如今的书坛画坛,且到处是圈起的围墙篱笆。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了。(3)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到母亲独自在冬天里的透心寒冷,而我。A.不瘟不火鱼目混珠无能为力B.不温不火鱼龙混杂爱莫能助C.不瘟不火鱼龙混杂无能为力D.不温不火鱼目混珠爱莫能助思路解析:(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修饰唱腔应用“不瘟不火”。(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根据语境,应用“鱼龙混杂”。(3)“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对于母亲的衰老,“我”是“无能为力”。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应对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保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确保线路畅通。B.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C.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

4、心力。D.要改变城管被“妖魔化”的现状,首先要为城管的职责准确定位,解决地方政府把“烫手山芋”都推给城管,“城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怪现象。思路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是“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C项,关联词语“尽管”使用不当,应是“中国年反映的不仅是”。D项,搭配不当,“解决怪现象”应该为“解决问题”。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矛盾的。这背后的理念就是知识分子应该对国家和社会发挥领导作用。因此,他支持北大的老师办新青年,学生办新潮,通过现代传媒把北大校园里的思想传播到社会中去一方面他期待北大成为一个

5、“献身学术研究和自我修养的一个封闭的圣地”,与社会隔绝,静心做学问一位外国学者分析蔡元培对北大的期待就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他还提倡平民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对平民进行宣传、教育但同时他又希望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能够担负起“指导社会”的责任他想通过这些方式,把北大的校园文化转化为社会文化A.B.C.D.思路解析:第句是总起句,两句列举矛盾的两方面,两句是具体行为,句是对前文的总结。答案:B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

6、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监察委员会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皇帝会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极“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贪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

7、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根除。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朱元璋独创的“剥皮实草”

8、,把贪官污吏们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做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

9、反腐倡廉,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摘编自“中华励志网”)5.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C.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D.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思路解析:A项,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答案:A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言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

10、民间人士越级上书,诣阙言事。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思路解析:C项,原文是“多是”,而非“都是”,见第三段“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答案:C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

11、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D.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思路解析:D项,强加因果。见最后一段。答案:D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

12、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

13、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

14、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

15、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

16、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相关链接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及其评论)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17、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B. 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

18、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B项,“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不当。原文是“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不能判定是“重要转折”。C项,“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错。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说明此时的他觉悟到了自己的(以及整个民族的)思想的局限,他需要突破自己。E项,根据原文,陈忠实的文学生涯是一次

19、又一次的自我“剥离”、自我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坎坷的甚至是痛苦的,说“一帆风顺”错。答案:AD9.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注意从文中梳理1985年陈忠实经历的重大事件(创作蓝袍先生、泰国之行),根据相关文段,理解他思想上的重大变化及由此对他的创作造成的影响,分条概括回答。参考答案: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10.文中认为“属于陈忠

20、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句话其实是对传主陈忠实的评价。在作品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由此可见要着重从陈忠实的文学创新和成就分析作答。参考答案: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界是无可取代的;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11.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思路解析:“寻找”是一种追求,一种探索;“剥离”是一种创新,一种升华。二者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的。对原有创作、生活的反思给

21、陈忠实带来从作品到思想的升华,如“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具体表现要抓住陈忠实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的突破与创新。参考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12.某班级举行辩论会,正反方的辩题分别是“演讲

22、需要技巧”和“演讲需要坦诚”,假设你是反方辩友,请对正方辩友的发言展开针锋相对的反驳。(9分)正方:演讲需要技巧,只有技巧娴熟,演讲才有强烈的反响。反方: 正方:技巧讲究精致的表达,坦诚只能辅助其完善。反方: 正方:技巧犹如剑客的剑术,没有它怎能成为武林高手?反方: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注意答案必须紧扣己方的辩题,二要注意针对对方提出的小论点或小话题,根据其使用的句式,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参考答案:演讲需要坦诚,只有坦诚的表达,才能将娴熟的技巧变成良好的效果。坦诚是技巧的基础,由它来决定你的“表达”能否感动人。坦诚恰恰是武林高手的精神,请问对方辩友,你敢与一个只有高超剑术的人为友吗?13.

2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分)山重水复,穷途末路,车到山前必有路,提醒我们要坚守信心。材料幡然前行机遇滚滚长江东逝水柳暗花明又一村浪子回头金不换峰回路转胜地不常洗心革面豁然开朗转瞬即逝悬崖勒马答案:示例胜地不常,转瞬即逝,滚滚长江东逝水,提醒我们要把握机遇。悬崖勒马,洗心革面,浪子回头金不换,提醒我们要幡然悔悟。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提醒我们要坚持前行。五、写作(60分)14.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人”这个字张志民听书法家说:/书道之深,着实莫测!/历代的权贵们/为着装点门面/都喜欢弄点文墨附

24、庸风雅,/他们花一辈子工夫/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龙飞凤舞,/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却大多是/缺骨少肉,歪歪斜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诗的寓意并不难解读:表面上写历代有许多的权贵,喜欢舞文弄墨来装点门面,他们把“功名利禄”几个字练得很好,甚至不惜花上一生的时间,可偏偏是最简单的“人”字,总也写不好;实际上是讽刺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比如名利、权势、风光,或者所谓的“面子”,却忽略了对人本身的内在的追求,包括尊严、精神和人格。失去了内在的人,就不可能有更高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会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25、诗歌的关键词包括“权贵”“门面”“一辈子工夫”“功名利禄”“最简单”“缺骨少肉”“歪歪斜斜”,抓住这些关键词,理解了诗歌的寓意,就不难发现一些立意的角度,如:人不能只注重门面和表面的风光,片面追求名利、权势、地位等。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在修为的提高,如重视尊严,塑造精神和人格。适当的外在追求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人的道德层面和人格塑造。从书法讲到做人处世,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有含量,最难做好,沉迷于外在的风光就容易迷失掉最本质的内涵。例文站成一座山我常常想,做人,应站成怎样的姿态?站成海洋,纵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却容易沉浮宦海不可自拔;站成大树,百丈高后也有雷劈电击拦腰折断的危险,终不能屹立不倒;站成

26、繁花,灿烂喧闹的姹紫嫣红过后,依旧是落红满地,遍地狼藉;站成清风抑或明月,虽说超脱,却失去了沉稳;站成高原抑或平地,虽说牢固,却平淡而无奇。站成什么样,才最显挺立,让人终生无悔?仿佛是跨越时空般从远古的苍穹里传来一声低沉的回音:“大写的人生当如山!”山,是大地的脊梁,是高空的根基。山从未言语也无须言语,山的姿态便昭示出它的精神。山始终以一种原始的形态启迪并俯视着芸芸众生。像山一样活着的人,会是一个最无悔的人!是的,站成一座山,就忘记了大起大落的欲海沉浮;站成一座山,会断却尔虞我诈、朋比为奸的虚伪,会拂去唯利是图、攀附权贵的肮脏;站成一座山,就铭记了“头可断,血可流,士节不可屈”的无畏无惧,就恪

27、守了质朴无华的为人准则,就在黄土和岩砾之间坚忍地支撑着让人敬仰的为人尊严。记得巴金老先生曾说,做人要做一个战士。巴老的坚毅诠释了山的风骨,一种风吹雨打依然前行的果敢,巴老确乎有着一颗“中国的良心”。还有陈省身教授,这样一位曾经庆幸数学领域没有诺贝尔奖的数学大师,终其一生始终以朴实无华的原始风貌,站成一座淡泊功名利禄的大山。人的一生,就是在用各自的生命写那一个“人”字。有的字迹模糊黑白不分,有的歪歪扭扭毫无主干。但有一些大写的“人”字,就只是直直地立着,笔力遒劲浑厚饱满,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正因为站成了一座山,才有了谭嗣同血溅菜市口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才有了王国维为文化而殒身的“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才有了鲁迅探求救国真理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因为站成了一座山,便刚正不阿,正气冲霄,淡定从容,无怨无悔。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人只有站成一座山的姿态,才能无怨无悔地笑看世界,才能在人生的尽头自豪地说:“我的人生虽没有浓墨重彩,可我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在这世上我能挺直腰杆,站得够直。”点评:作者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意旨,阐述自己独特的认识。“站成一座山,这就是真正大写的人生”,形象地诠释了诗歌题旨。在写作上,借用对比,两相对照,主旨更鲜明。文章思路清晰,例证丰富,结构整齐,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