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53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醴陵市2018_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

2、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

3、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体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

4、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文字。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

5、展,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B. 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人们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C. 概括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共性,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D. 古人类充满智慧,能够从众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之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nbs

6、p;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B. 文章在论证古代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C. 古代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代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底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D. 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字是考察

7、原始思维的宝贵资源,因而,当下对古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B. 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这说明古代东西方人的思维中存有相同的因子。C. 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因而,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D.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辩证地发展,推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答案】1.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

8、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扩大范围,“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不正确,原文是“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C选项表述忽略了“早期文字”的范围。故选C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D项,“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不正确,从原文来看,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

9、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故选D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说法绝对。原文是“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故选C项。【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

10、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怀念老陆  冯骥才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想起往日往事的那些难忘的片断,还有他那张始终是温和与宁静的脸,一如江南的水乡。我和老陆一南一北很少往来,偶然在京因会议而邂逅,大家聚餐一处,老陆身坐其中,话不多,但有了他便多一份亲切。他是那种人多年不见也不会感到半点陌生和隔膜。他不声不响坐在那里,看着从维熙逞强好胜地教

11、导我,或是张贤亮吹嘘他的西部影城如何举世无双,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这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与世无争”,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思想原则上做和事佬。凡是读过他的围墙乃至美食家,都会感受到他的笔尖里的针芒。只不过他常常是绵里藏针。我想这既源自他的天性,也来自他的小说观。他属于那种艺术性的作家,他把小说当做一种文本的和文字的艺术。高晓声和汪曾棋都是这样。他们非常讲究技巧,但不是技术的,而是艺术的和审美的。一次我到无锡开会,就近去苏州拜访他。他陪我游拙政、网师诸园。一边在园中游赏,一边听他讲苏州的园林。他说,苏州园林的最高妙之处,不是玲珑剔透,极尽精美,而是曲曲折折,没有穷尽。每条曲径与回廊都不会走到头

12、。有时你以为走到了头,但那里准有一扇小门或小窗。推开望去,又一番风景。说到此处,他目光一闪说:“就像短篇小说,一层包着一层。“我接着说:“还像吃桃子,吃去桃肉,里边有个核儿,敲开核儿,又一个又白又亮又香的桃仁。”老陆听了很高兴,禁不住说:“大冯,你算懂小说的。记得那天傍晚,老陆在得月楼设宴招待我。入席时我心中暗想,今儿要领略一下这位美食家的真本领究竟在哪里了。席间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色香味俱佳,却看不出美食家有何超人的讲究。饭菜用罢,最后上来一道汤,看上去并非琼汁玉液,入口却是又清爽又鲜美,直喝得胃肠舒畅,口舌愉悦,顿时把这顿美食提升到一个至高境界。大家连连呼好。老陆微笑着说:“一桌好餐关键是最

13、后的汤。汤不好,把前边的菜味全遮了;汤好,余味无穷。”然后目光又是一闪,好似来了灵感,他瞅着我说,“就像小说的结尾。”我笑道:“老陆,你的一切全和小说有关。”于是我更明白老陆的小说缘何那般精致、透彻、含蓄和隽永,他长于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然而生活中的老陆并不精明,甚至有点“迂“。我听到过一个关于他“迂“到极致的笑话。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陆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苏州地方政府分一座两层小楼给他,还配给他一辆小车。老陆第一次在新居接待外宾就出了笑话。那天,他用车亲自把外宾接到家来。但楼门口地界窄,车子靠边,只能由一边下人。老陆坐在外边,应当先下车。但老陆出于礼貌,让客人先

14、下车,客人在里边出不来,老陆却执意谦让,最后这位国际友人只好说声:“对不起”,然后伸着长腿跨过老陆跳下车。后来见到老陆,我向他核实这则文坛软闻的真伪。老陆摆摆手,什么也不说,只是笑。不知这摆手,是否定这个瞎诌的玩笑,还是羞于再提那次的傻样?说起这摆手,我永远会记着另一件事。那是1991年冬天,我在上海美术馆开画展。租了一辆卡车,装满一车画框由天津出发,车子走了一天,凌晨四时途经苏州时,司机打盹一头扎进道边的水沟里,许多画框玻璃粉粉碎。当时我不知道这件事,身在苏州的陆文夫却听到消息。据说在他的关照下,用拖车把我的车拉出沟,并拉到苏州一家车厂修理,还把镜框的玻璃全部配齐。这便使我三天后在上海的画展

15、得以顺利开幕,否则便误了大事。事后我打电话给老陆,几次都没找到他。不久在北京遇到他,当面谢他。他也是伸出那瘦瘦的手摆了摆,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作家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生养自己的地域的气质。作家往往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比如老舍和北京,鲁迅和绍兴,巴尔扎克和巴黎。他们的心时时感受着那块土地的欢乐与痛苦。他们的生命与土地的生命渐渐地融为一体从精神到形象。这便使我一想起老陆,总会在眼前晃过苏州独有的景象。于是,老陆去世那些天,提笔作画,不觉间一连画了三四幅水墨的江南水乡。妻子看了,说你这几幅江南水乡意境很特别,静得出奇,却很灵动,似乎有一种绵绵的情味。我听了一怔,再一想,我明白了,我怀念老陆了。4. 下

16、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陆为人与世无争,但他创作的一些小说却笔尖里带着锋芒,可谓“绵里藏针”。B. 文章中多次写老陆无言的“笑”,表现了他平和、温厚、真诚、质朴的性格特点。C. 作者写丛维熙逞强好胜,张贤亮自我吹嘘,意在表达对他们的不满和对老陆的喜爱。D. 文章紧扣老陆的个性特点从他为文和为人两个角度精选材料布局谋篇,形散而神聚。5. 仔细阅读第段,各用一句话概括所叙的两件事,并回答这两件事各自表现老陆怎样的性格特点。6. 文章结尾作者写自己画画,妻子评画,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C  

17、 5. 坚持让外宾先下车,表现老陆地谦逊礼让;主动帮“我”修车、修镜框,表现老陆的乐于助人。    6. 内容上:用作水墨江南水乡画来表达“我”对老陆的怀念;用画水墨江南水乡来赞美老陆的创作具有苏州的地域气质;用妻子的评价赞美老陆宁静、灵动、宽厚的性格结构上:前后呼应,照应了文章的开头;点题。【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意在表达对他们的不满和对老陆的喜爱”分析不正确。选文对老陆的描写既有正面刻画,又有侧面衬托。文章第2段重写

18、从维熙何张贤亮两位作家在聚会上口若悬河,而老陆却“从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意在从侧面衬托老陆地温和、宽厚。故选C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第段所叙的两件事,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第二问要求答出这两件事各自表现老陆怎样的性格特点,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第一问,需要通读第段,理清层次,进行概括。第、两段为一层,写的是一件事,写了老陆亲自接外宾到家里,让外宾先下车的事,第段为一层,写了1991年冬天“我”为办画展租车运画,车出了事故,老陆主动帮“我”修车、修镜框的事。第二问解答时则要联系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不顾实际情况,执意请外宾先

19、下车,虽然表面上看有点“迂”,却恰恰体表明老陆谦逊礼让的意识已经深入内心;而主动帮“我”,面对“我”的感谢只是“手摆了摆,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则表现出老陆乐于助人的品质。【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如本题,要求答出“文章结尾作者写自己画画,妻子评画,有什么作用”,解答时可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写的老陆去世那天自己作画的事,并说“我明白了,我怀念老陆了”,可见作者是用作画来表达对老陆的怀念之情;画作是“三四幅水墨的江南水乡”,再结合上文“作家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生

20、养自己的地域的气质。作家往往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我一想起老陆,总会在眼前晃过苏州独有的景象”,可分析出作者画江南水乡实际是在赞美老陆创作中的苏州地域气质;作者是在妻子说了“这几幅江南水乡意境很特别,静得出奇,却很灵动,似乎有一种绵绵的情味”之后,明白自己是在怀念老陆,意在暗示老陆具有宁静、灵动、宽厚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结构上来看,照应了开头“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还有他那张始终是温和与宁静的脸,一如江南的水乡”。【点睛】第1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通读全文,关注

21、细节。(1)快速通读全篇,依据写作顺序理解思路;(2)找出议论性的段落和语句,快速把握作者情感及全文思想主旨;(3)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品味语言特色及创作风格;(4)分析写作手法;(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

22、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红色的是中车四方的AF,黄色的是中车长客的BF。今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真正实现了从“洋基因”到“纯中国”的转变,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因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和谐号”相比

23、,“复兴号”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复兴号” “寿命”更长,它的设计寿命达到了 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身材”更好,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和谐号”动车组车顶有一个“鼓包”(受电弓和空调系统)。“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容量”更大,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更宽敞。舒适度更高,“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摘编自中国高铁大揭秘,“复兴号”来了!人民日报)材料二 :9月26日,两列

24、闪亮登场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历时6年,砥砺攻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高铁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追赶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造新高度的名片。中国高铁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高铁经济,而且还改变了中国的地理时空格局,重塑着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今天,中国建起了现代化的铁路网和发达的高铁网,高铁里程达2.2万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承担了 50%以上的铁路旅客发送量,每天有400多万旅客享

25、受高铁旅行生活。中国高铁的方便和快捷让很多国家艳羡不已。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力压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名列榜首。“复兴号”,这个响亮的名字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期待与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干兴邦,以“复兴号”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必将牵引中国阔步前行在逐梦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摘自“复兴号”牵引时代逐梦前行光明日报)7. 下面关于“复兴号”相关情况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

26、标准动车组,其运行速度为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B. “CR400AF”和“CR400BF”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现有的两种型号,中国铁路总公司还会根据运输市场需求研发“300”和“200”系列。C. 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由我国自主研发,这可以在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上找到根据。D.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有明显的进步,例如: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舒适度更高、 车厢内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等等。8. 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对我国最新一代的标

27、准动车组“复兴号”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材料二则揭示了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作为国家名片的重要意义。B. 舒适度更高的“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正是这几项技术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C. 中国高铁方便、快捷,在我国,每天有400多万旅客享受高铁旅行生活,动车组列车承担了 50%以上的铁路旅客发送量,中国高铁改变了我国的地理时空格局,决定了所有中国人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D. 作为“新四大发明”的中国高铁一路走来,完全自主研发、努力创新,追赶先进,引领世界, 我们相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

28、车组必将牵引中国阔步前行在逐梦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复兴号”对于我国的重大意义。【答案】7. A    8. A    9. “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跑世界,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创造了独特的高铁经济,改变了国人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其运行速度为400km/h及以上”不正确,原文的表述是“型号中的40

29、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是“试验速度”,而不是“运行速度”,故选A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B项,“正是这几项技术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不正确,原文是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并不是只有选项中的几项技术。C项,“决定了所有中国人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不正确,原文为“重塑着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重塑”并不意味着决定所有国人的交通

30、出行和生活方式。D项,“完全自主研发”不正确,原文中说,“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所以并不是完全自主研发。故选A项。【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概括复兴号对于我国的重大意义”,信息分布在两则材料中,由材料一“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中国高铁走过了高效而辉煌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成为代表中国制

31、造新高度的名片”,可概括出“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跑世界,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由材料二“中国高铁成为响当当的国家名片,不仅创造了独特的高铁经济,而且还改变了中国的地理时空格局,重塑着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可概括出以“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铁创造了独特的高铁经济,改变了国人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

32、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33、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前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节选自后赤壁赋)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34、一项是 (      )A.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B.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C.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D.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1. 下列对选文所写的景色和赤壁赋所写的景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赤壁赋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B. 后赤壁赋中的“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写的是初冬之景。C. 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一样也是写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

35、再是清风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D. 后赤壁赋写的是作者在散步时为“月白风清”的良景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在古代,一个月中的某些日子有着待定的名称,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B. 木叶,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最早出现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中的“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代诗歌中多特指落叶,有暗示之意。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C. 赤壁,关于与赤壁有关的赤壁之战的地点,学界有多

36、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而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地点。D. 冯夷,也即河伯。河伯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余音婉转悠长,像细长的丝缕绵延不断。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2)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

37、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意思是才相隔多少日子,而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而“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则解释不通,据此可排除C项,答案为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

38、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对选文所写的景色和赤壁赋所写的景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就要仔细阅读所给选项,再通读选文,找出每个选项在文中的集团,结合上下文分析,确定答案。C项,“描绘的不再是清风明月”不正确,后赤壁赋也写到了明月清风,如“月白风清”“山高月小”等。故选C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晦,最后一天叫朔”不正确,

39、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故选A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袅袅”,婉转悠长;“如”,像;“缕”细长的丝缕;“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深谷;“泣”,使动用法,使哭泣;“之”,助词,的;“嫠妇”,寡妇。(2)“薄”,迫近;“薄暮”,傍晚;“举网”,撒网;“状”,形状;“之”,助词,的;“顾”,不过,但是;“安所”,何所,哪里;“得”,弄

40、到,得到。【点睛】第1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

41、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

42、上的寡妇为之饮泣。(节选自前赤壁赋)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

43、,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节选自后赤壁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注释:静:闲雅贞洁。姝(sh):美好的样子。城隅:城角。 爱:同“薆”,隐

44、藏。踟蹰(chch):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彤管:指红管草。贻:赠。炜:红色的光彩。说怿(yuy): 喜悦。牧:旷野,野外。归:赠送。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洵:信,实在。异:奇特,别致。14. 下列对这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B. 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C. 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D.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15. 诗中男女青年的

45、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答案】14. D    15. 男青年:憨厚、痴情。“搔首踟蹰”表现了男子的憨厚、真诚以及焦灼、忧虑,“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表现了男子的痴情。女青年:美丽、调皮、可爱。“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写出了女子的美丽,“爱而不见”写其调皮,“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写其可爱。【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D项,“用借代的手法”不正确,不是借

46、代,是比喻。“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意思是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由注释可知,“荑”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情谊。可见,这里是用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比喻爱情的真诚和纯美。故选D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找到诗中描写该人物的句子,然后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如此题,解答时需要先找到诗中写到男女青年的诗句,然后分析这些诗句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男女青年什么特点。写女青年的有“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写女青年娴静容貌好,属于外貌神态描写,“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属于行为动作描写,写女青年故意躲

47、藏,送给男青年彤管、荑草。外貌描写表现出女青年的美丽,动作描写则表现出女青年的调皮可爱。写男青年的,“搔首踟蹰”,属于动作细节描写,写男青年急得抓耳又挠腮,表现出他的憨厚性格,也表现出他真诚焦灼的心理;“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则属于心理描写,写男青年由彤管的颜色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珍惜荑草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表现了男青年的痴情。【点睛】第2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设问方式一般为“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等。可单独设题,也可以渗透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考点之中。解答时要注意以下角度:抓住外貌

48、、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角度分析;抓住环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对比衬托等侧面描写塑造人物的角度分析;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积累常见的形象及特征,如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等。一般的答题步骤为:明确形象;(性格特征+身份);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婚后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句子是:_ ,_。 (2)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动态地描写大好秋景的语句是_,_。(3)兰亭集序中,表现集会时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 。”(4)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5)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鹰击长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一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