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85857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年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9 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下列实验中,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变化的各项操作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A. 转动遮光器 B. 转动反光镜C. 调节粗准焦螺旋 D. 移动装片2.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3.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细胞核中B.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C. 叶表皮细胞与肌细胞的区别是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D. 高等动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4. 下面是

2、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过程前后细胞的遗传物质数量不变B. 过程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形成组织C. 过程是受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改变,但其内的遗传物质不变5. 下列关于图中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同时验证空气、水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B. 可以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C. 能够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D. 可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6. 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实验前进行24 小时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为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B

3、. 乙瓶与丙瓶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C. 丁叶片处理后,A 不变蓝,B 变蓝,则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 该实验可以验证光照、二氧化碳、水、氧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7. 请据图分析,果蔬最佳的存储条件是( )A. 低温低氧 B. 低温无氧 C. 适温低氧 D. 适温无氧8. 下列各种生殖方式中,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的是( )A. 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 B. 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C. 用甜椒的种子培育秧苗 D. 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9. 如图是人体与新陈代谢有关的四大系统简图,那么图中分别表示( )A. 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

4、系统3C.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D.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10.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对于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B. 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C. 蛋白质的消化场所是和D. 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分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的多种消化酶11.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C.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

5、间、各动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12.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在 b 到 c 的过程中( )A. 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 B. 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C. 肋间肌收缩,膈顶上升 D. 肋间肌舒张,膈顶下降13. 一个人学习累了,从室内到明亮的室外远眺休息,此过程中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C.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14.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是神经系

6、统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能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C. 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便,说明排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 新生儿的呼吸反射中枢位于脑干15. 我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在塞拉利昂启动期临床试验。接种这种疫苗属于( )A. 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B. 非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C. 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D. 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16. 如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取食桑叶的阶段是B. 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C. 属变态发育的原因是与的差异很大D. 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17. 俗话说“蛙满塘,

7、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 15000 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B.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C. 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D. 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18. 叶,是拟态和保护色都十分巧妙的珍稀昆虫。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拟态和保护色的形成是( )A. 环境变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食物不同的结果19. 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 )A. 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B. 无机

8、物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C. 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D. 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20. 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蘑菇是大型多细胞真菌,它不属于微生物B. 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 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D. 从细胞结构看,蘑菇属于真核生物21.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 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C. 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乙体内该物

9、质的含量最高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22.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 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C. 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 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23.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5C.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D.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24. 下列各项

10、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相对应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D.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25.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有非自身基因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B. 不同生物的 DNA 基本结构相似,这是基因工程成功的理论基础C.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D. 抗虫棉、克隆羊“多莉”等等都是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实现的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8.0 分)26.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

1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相关知识后,对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分工合作,做了如下探究,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一)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萌发率(%)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甲B 4 潮湿 有光 100 0C 25 干燥 无光 100 0乙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E 25 潮湿 有光 5 100丙F 25 潮湿 无光 5 100表格中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容易出现误差,其原因是_。在适宜的条件下,表格中

12、A、D 两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二)如图一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植物所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表示相关物质;图二是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一中,甲表示_,它进行的场所是_,是_。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最终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过程散失。(2)图二中的_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它的开闭直接影响着_过程的进行。(3)图二中细胞 1 与细胞 2 的主要区别是_,4 是由两个_细胞围绕而成。27. 某学习小组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 A 和 B,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 A 缸 B 缸步聚- 500

13、毫升池塘水 500 毫升清水步骤二 水温 25 度 水温 25 度步骤三 A 缸和 B 缸分别加入 1 只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蝌蚪。步骤四 加入 10 克蝌蚪饲料 加入 2 克蝌蚪饲料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1)据实验步骤判断本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2)请改正实验设计中不够严谨的地方:A、B 缸应分别加入等量(5 只以上)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蝌蚪;_;_。(3)实验设计改进后,A 缸和 B 缸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_,变量是_。(4)本实验可重复进行几次,取其平均值,目的是_。(5)在一些私人诊所,为提高疗效,大量使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14、激素类药物。人类如果长期使用必然会打破体内的激素调节平衡,出现_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2.0 分)28. 春天是桃树开花的季节,桃树的果实是人们夏季喜爱的水果。如图甲、乙分别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桃花的主要结构是_,甲若能发育成乙,必须经过_过程。(2)青岛“公园蜜桃”果大、味甜,其鲜嫩的“果肉”a甲图中的_发育而来,甲图中 8 受精后发育成_;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_发育成的。(3)某同学刚过春节就把自身具备萌发能力、不在休眠期的种子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里,一个月都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29.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

15、图,分别从其不同的部位抽取三种液体样品甲、乙、丙进行化验,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问题:主要成分 样品甲 样品乙 样品丙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72 0.72 1.10蛋白质 8.00 0.03 0尿素 0.03 0.03 1.8水 90.00 98.00 96.00(1)图中肾单位是由_(填序号)构成的,抽取样品乙的肾单位结构部位为_。(2)图中内流动的是_,与相比较,中液体不含有_;尿的形7成过程主要包括_和_两个连续的阶段。(3)与相比,中液体含量明显减少的成分包括_和养料、_等。(4)若某人样品丙中出现葡萄糖,则可以通过注射_治疗。30. 据图一(人开车经过红绿灯路口时,完成

16、的停车反射过程示意图)、图二(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三(人脑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图一所示反射属于_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有_(至少答两个)。(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图二中_可调节 3 的曲度。(3)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 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三中的_和_造成的。31.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

17、识分析回答问题:(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_,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_。(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该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32. 科研人员对爱斯基摩犬正常体形和侏儒体形这一相对性状(基因用 A、a 表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组合 亲代性状 子一代性状1 侏儒体形侏儒体形 侏儒体形2 正常体型正常体型 正常体型3 正常体型正常体型

18、正常体型、侏儒体形(1)根据组合_可以判断_是显性性状。(2)组合 3 亲代的基因型是_,亲代再生一个子代是侏儒体形的概率是_。(3)为测定某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基因型,合理简便的方法是将其与_体形的爱斯基摩犬交配,若后代全部为正常体形,则其基因型是_;若后代既有正常体形,也有侏儒体形,则其再生一个正常体形爱斯基摩犬的概率是_。9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B、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AB 正确;C、转动粗准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不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C 错误;D、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图中甲

19、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右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D 正确。故选:C。如图所示:甲图在视野的左下方,且甲图比乙图物像小。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2.【答案】D【解析】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20、;“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23 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在上图中盖的初始动作;展;滴;撕;盖的最后动作故选:D。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首先明确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实验步骤掌握。3.【答案】C【解析】解: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动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在细胞核中,A正确;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B 正确;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叶表皮细胞无色透

21、明无叶绿体,所以叶表皮细胞与肌细胞的区别是具有细胞壁和液泡,C 错误;D、高等动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D 正确。故选:C。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 不同点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A、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前后细胞的遗传物质数量不变

22、,A 正确;B、图中表示细胞分裂,只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B 错误;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过程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C 正确;D、过程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D 正确。故选:B。(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两个,然后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23、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3)图中,表示细胞分裂、表示细胞分化、A 神经细胞或神经组织、B 上皮组织、C 结缔组织。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5.【答案】D【解析】解:A、图中与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可以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与对照,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可以证明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 正确;B、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

24、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气孔散失水分。因此可以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 正确;C、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C 正确;D、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燃烧的蜡烛熄灭表明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因此可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是释放二氧化碳,D 错误。故选:D。(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25、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6.【答案】D【解析】11解:A、24 小时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排除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便于得出正确结论,A 正确;B、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乙瓶中有二氧化碳,丙瓶无二氧化碳,乙与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

26、碳,B 正确;C、丁叶片割断叶脉后,A 处由于得不到叶脉运输来的水分,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因此不能制造淀粉,所以 A 不变蓝;B 由于有水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因此变蓝,C 正确;D、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变量只有光、二氧化碳和水分,没有氧气,因此只可以验证光照、二氧化碳和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 错误。故选:D。实验装置中:甲和乙以光为变量组成对照组;乙和丙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组成对照组;丁组 A 和 B 以水分为变量组成对照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7.【答案】A【解析】解: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基本生命特征,呼

27、吸作用的部位是线粒体,一般情况下,如左图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水分越大,代谢越旺盛,呼吸作用越强;呼吸作用的原料需要氧气,如右图,在一定范围内氧浓度大,呼吸作用越强;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反而会抑制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因此低温、低氧最适宜果蔬存储的条件。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中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常常会结合实际生产进行考查,解答时可以从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来切入。8.【答案】C【解析】解: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

28、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毕竟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选项 ABD 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均属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使后代产生新的性状,生活力比较强,更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种族的繁衍。 选项 C 用甜椒的种子培育秧苗属于有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故选:C。生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其中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29、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据此答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对生物的进化的重要意义。9.【答案】D【解析】解: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简易示意图,其中都是单向箭头,是双向箭头,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可知,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循环系统运到泌尿系统排出。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循环系统运到运到其它部位

30、,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故选:D。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各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图形分析即可作答。10.【答案】A【解析】解:A、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 错误;B、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B 正确;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

31、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C 正确;D、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分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的多种消化酶,D 正确。故选:A。观图可知:是肝脏、是小肠、是胃、是胰腺、是大肠,解答即可。掌握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C【解析】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正确;B、肺由大量的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正确;C、心房与心室之

32、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四肢的大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但不是各动脉脉内都有瓣膜,错误;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可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正确。故选:C。(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2)肺由大量的肺泡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小肠长约 5-6 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

33、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肺泡、小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12.【答案】B【解析】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曲线图中,曲线 ab 段或者 cd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

34、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13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曲线图中,曲线 bc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有大变小,表示呼气,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故选:B。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 ab 段或者 cd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曲线 bc

35、 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有大变小,表示呼气。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13.【答案】C【解析】解:一个人从室内到明亮的室外远眺休息,瞳孔为适应室外的光线会逐渐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这样才能看清室内的物体;同时远眺休息是在看远处的物体,这时,晶状体的曲度要由大逐渐变小。故选:C。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是虹膜内的平滑肌,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瞳孔大小

36、的调节是为了保证进入眼球内部的光量保持适度;晶状体曲度的调节是为了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4.【答案】C【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B、脊髓的白质位于灰质的四周,由纵行的传导神经纤维组成,可以把神经冲动上行传导到脑,也可以把脑发出的神经冲动下行传导到四肢或内脏器官,因此图中B主要是由神经纤维构成,具有向上,向下传导冲动的功能,B 正确。C、排尿中枢位于脊髓中,成年人能有意识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C 错误。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所以新生儿的呼吸反射中枢位于脑干,D 正确。故选:C。(1)神经系统由

37、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5.【答案】D【解析】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38、,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D。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能正确答题。16.【答案】C【解析】解:A、取食桑叶的阶段是幼虫期,A 正确。B、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蛹期,B 正确。C、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 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C 错误。D、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 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 正确。故选:C。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

39、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1)完全变态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4 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2)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发育过程。17.【答案】D【解析】解:AB、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B 正确;C、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卵细胞中,并在水中与精子融合完成受精,C 正确;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

40、结构差异较大,称为变态发育,D 错误;故选: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8.【答案】C【解析】解: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拟态和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

41、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雷鸟羽毛保护色的形成,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519.【答案】B【解析】解:化学起源说是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

42、源学说的第一阶段。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 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 20 种有机物。其中 11 种氨基酸中有 4 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43、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选:B。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结合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进行分析解答。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20.【答案】A【解析】解:A、蘑菇属于多细胞的真菌,真菌属于微生物,A 错误;B、蘑菇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腐生,属于分解者,B 正确;C、蘑菇能产生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菌丝形成子实体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故 C 正确;D、蘑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

44、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可见蘑菇属于真核生物,D 正确。故选:A。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蘑菇属于真菌,熟记真菌结构特点。21.【答案】B【解析】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A 正确;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

45、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组成了生态系统,B 错误;C、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C 正确;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D 正确。故选:B。(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

46、起始点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 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 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据此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22.【答案】B【解析】解:由图解可知,甲与大气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判断出甲为生产者,而甲和丙都被乙分解,判断出乙为分解者,靠分

47、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丙直接或间接地以甲(植物)为食,又被乙(分解者)分解,同时,丙又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丙为消费者。故选: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分析出甲来。23.【答案】B【解析】解: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

48、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故不符合题意;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此项说法错误,故该项符合题意;C、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故不符合题意;D、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故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17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24.【答案】C【解析】解:A、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生物 > 生物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