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3664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高考化学刷题仿真模拟试卷(9)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仿真模拟( 九)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7(2019江西九校高三联考)高科技材料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重点发展的科技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天宫二号”的纳米陶瓷铝合金硬度大、强度高B生物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高性能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D用于 3D 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纯净物答案 D解析 纳米陶瓷铝合金属于新型材料,具有高熔点、硬度大的特点,则用于“天宫二号”的纳米陶瓷铝合金具有硬度大的特点,A 正确;生物塑料属于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界中会发生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B 正确;高性能分离膜的特点就是“智能化”,有选择地使粒子通过,所以可用于海水的淡化,C 正确;光

2、敏树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属于混合物,所以用于 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混合物,D 错误。8(2019福建漳州高三质检)甲、乙、丙三种烃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式为 C4H4,1 mol 甲分子中含 4 mol 共价键B乙和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有两种D甲、乙、丙互称为同系物答案 B解析 1 mol 甲分子中含 6 mol CC 键,4 mol C H 键,共 10 mol 共价键,故 A 错误;乙和苯分子式均为 C6H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应该有 3 种,分别为相邻顶点,面对角线顶点,体对角线

3、顶点,故 C 错误;甲、乙、丙结构不同,也不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所以不互称同系物,故 D 错误。9(2019陕西咸阳高三一模)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 、NH 、CO 、Cl 4 23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 、SO 、S 2 、Cl 24C0.1 molL1 KOH 溶液中:S 2 、Na 、SO 、NO23 3D常温下, 1.0 1012 的溶液:Fe 2 、 Mg2 、NO 、Cl cH cOH 3答案 C解析 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 CO ,故 A23错误;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

4、液,具有氧化性,不能存在具有还原性的 S2 ,故 B 错误;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C 正确;常温下, 1.0 1012的溶液,显酸性,Fe 2 、H 、NO 发生氧化还cH cOH 3原反应,不能共存,故 D 错误。10(2019福建南平高三质检)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 和 M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 原子序数是 X 的 2 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Y Z MA.Z、M、X 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BY 和 M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YM4C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 Y 的D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强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X、Y、

5、Z、M 分别为 N、Si、 S、Cl。S 2 、Cl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N 3 少一个电子层,半径依次减小,故 A 正确;Y 和 M 可形成化合物 SiCl4,是共价化合物,故 B 错误;非金属性NSi,所以稳定性 NH3SiH4,故 C 正确;非金属性 Cl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S 的强,故 D 正确。11(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高温时通过以下反应制备金属铝。用铝制作的“快速放电铝离子二次电池”的原理如下图所示(EMI 为有机阳离子)。Al 2O3(s)AlCl 3(g)3C(s)= =3AlCl(g)3CO(g) H1a kJmol

6、 13AlCl(g)= =2Al(l)AlCl 3(g) H2b kJmol 1Al 2O3(s)3C(s)= =2Al(l)3CO(g) 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Al3e 7AlCl =4Al2Cl 4 7BH 3c(C2O )c(H2C2O4)对应 1.22K2 ,当cH cHC2O 4cH2C2O4 cH cC2O24cHC2O 4lg X0 时,pHlg c(H )lg K,pH 11.22K210 4.19 ,所以直线中 X 表示的是 ,直线中 X 表cHC2O 4cH2C2O4示的是 ,故 A 正确;pH 0 时,lg lg K11.22,lg

7、 cC2O24cHC2O 4 cHC2O 4cH2C2O4lg K2 4.19,所以,直线、 的斜率均为 1,故 B 正确;设cC2O24cHC2O 4pHa,c(H )10 a , 10 a4.19 ,当 c(C2O )c(H2C2O4)时,10 2a5.41 1 即 2a5.410 ,解得 a2.705,所以24c(HC2O )c(C2O )c(H2C2O4)对应 2.705I4(Co),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3)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 1 mol 配合物CoCl36NH3(黄色)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 3 mol 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原配合物中络离

8、子形状为正八面体。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原配合物中络离子化学式为_。该配合物在热 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并释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成气体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4)经 X 射线衍射测定发现,晶体钴在 417 以上堆积方式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则该堆积方式属于_,若该堆积方式下的晶胞参数为 a cm,则钴原子的半径为_pm。答案 (1)第四周期 族 3d 74s2(2)Fe3 电子排布由较稳定的 3d5 变为不稳定的 3d4 需要更多的能量(3)Co(NH 3)63 Co(NH 3)6Cl33NaOH Co(OH)= = = = = 36NH 33NaCl sp 3(4)面心立方最

9、密堆积 a101024解析 (1)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7,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其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族,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74s2。(2)Fe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Co 3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6,再失去一个电子,Fe 3 的电子排布由较稳定的 3d5变为不稳定的 3d4需要更多的能量,故I4(Fe)I4(Co)。(3)由题意知,白色沉淀为 AgCl,1 mol 配合物 CoCl36NH3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 3 mol AgCl,则 Cl 全部位于配合物的外界,络离子形状为正八面体,则配体有 6 个,故络离子化学式为Co(NH 3)63 。该配

10、合物与热 NaOH 溶液反应释放出的气体为 NH3,同时生成 Co(OH)3沉淀,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 3的中心 N 原子有 4 个价电子对(3 个成键电子对、1 个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 sp3。(4)从剖面图可看出晶胞中 8 个顶点、6 个面心均有钴原子,故堆积方式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设钴原子的半径为 r pm,则有 a4r10 10 ,故 r2a1010。2436(2019山西省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某新型药物 F 是一种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产量标志着一

11、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 CH3CH2OHA 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2)B 的化学名称是_;AC 的反应类型为 _。(3)F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4)分子式为 C6H10 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_(填标号)。A含有两个环的环状有机物B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D含有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5)DE 的化学方程式为_。(6)已知炔烃与二烯烃也能发生 DielsAlder 反应。则以和 HCCH 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图为_(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答案 (1)浓硫酸 170 (2)1,3 丁二烯 加成反应(

12、3)羰基、酯基 (4)B 解析 (1)A 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 A 是乙烯,由乙醇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CH2=CH2H 2O,所以 浓 硫 酸 170 CH3CH2OH A 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浓硫酸、170 。(2)A 为 CH2=CH2,根据信息 和 C 的分子式可知 B 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名称为 1,3丁二烯;A C 的反应从键的断裂与形成分析,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3)F 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有羰基 ( )和酯基(COO)两种官能团。(4)分子式为 C6H10的有机物,其不饱和度为 2。含有两个62 2 102环的环状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 2,分子式为 C6H10,故 A 正确;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 1,分子式为 C6H12,故 B 错误;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 2,分子式为 C6H10,故 C 正确;含有一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的不饱和度为 2,分子式为 C6H10,故 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仿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