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82477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25 页)2019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分)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产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水力发电C粮食酿酒 D液态空气制氧气2 (2 分)为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有化

2、学变化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质量越差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4 (2 分)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 3OH) ,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其中 ”、 ”“O”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 1:165 (2 分)配制 70 克 16%的 NaCl 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16%的是( )第 2 页(共 25 页)A 称取氯化钠 B 转移氯化钠C 量取水 D 配好

3、后装瓶6 (2 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2Fe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碳 14( 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 B C D7 (2 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A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静置,观察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B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用磁铁吸引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C

4、除去 CO 气体中的少量 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 CuO 粉末D 鉴别 NaCl 和NaOH两种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璧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pH 试纸测定第 3 页(共 25 页)AA BB CC DD8 (2 分)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用 30 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 150 克 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5、9 (2 分)如图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 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第 4 页(共 25 页)D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10 (2 分)某固体可能含有 CaCl2、Na 2SO4、CuSO 4、KNO 3、Na 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6、,且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可能有 KNO3、CuSO 4、CaCl 2B一定有 Na2CO3,Na 2SO4 和 CuSO4 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aCl2,可能有 KNO3、CuSO 4D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uSO4 和 CaCl2,可能有 KN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3 分)11 (2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铅石墨 甲烷涤纶(1)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12 (3 分)AF 均

7、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 ,其中 A 俗名为生石灰, C 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F 的化学式为 。(2)B 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写一种)(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第 5 页(共 25 页)13 (4 分)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金属 A B C D导电性(以 100 为标准) 99 61 17 7.9密度/(gcm 3 ) 8.92 2.70 7.86 11.3熔点/ 1083 6

8、60 1535 327硬度(以 10 为标准) 3 2.7 5 1.5(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据此可知高压输电线最好选用金属 (填字母) ;C 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5(填“” 、“”或“” ) 。(2)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写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 Fe(NO 3) 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b滤液中一定有 Mg(NO 3)

9、2,滤渣中一定有银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 KCl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14 (4 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 Fe2O3 和 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SiO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2O+HClNH 4Cl+H2O(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第 6 页(共 25 页)(2)操作 a 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写出滤液 A 中加氨水生成 Fe(OH) 3 的化学方程式 。(4)滤液 B 中加入试剂

10、 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 C 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 X 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2 分)15 (7 分)某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并进行探究活动。(1)如图 1 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灭火,但当钠燃烧时,二氧化碳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使燃烧更加剧烈。【查阅资料】钠燃烧会生成过氧化钠(Na 2O2)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或水都能发生反应。【提出题】为什么燃烧会更加剧烈?二氧化碳和过氧

11、化钠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实验探究】将上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如图 2 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制备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G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实验分析】装置 E 的作用是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装置 F 的作用是 。G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能使燃烧更加剧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CO2 与 Na2O2 反应的生成物为 (填字母) 。a,Na 2O 和 O2 bNaOH 和 O2 cNa 2CO3 和 O2 dNaHCO 3 和 O2第 7 页(共 25 页)【总结提高】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不是所

12、有可燃物失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来扑灭。16 (5 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 A 中,推入 NaOH 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 B 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 NaOH;猜想二:含有 NaOH、Na 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 (OH) 2 同学们取少量 B 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3)A、B、C

13、、D 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填字母)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 A、B、C、D 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 (写出操作和现象) 。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分17 (5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第 8 页(共 25 页)(1)原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AgNO 3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0.1%)第 9 页(共 25 页)2019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分)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生产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水力发电C粮食酿酒 D液态空气制氧气【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D、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

15、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 (2 分)为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分析】根据已有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污染,错误;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正确;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

16、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第 10 页(共 25 页)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有化学变化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质量越差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分析】根据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灭火的原理、空气质量级别以及氮气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杀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正确;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C、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小空气质量越好,错误;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利用了它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性质,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

17、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 (2 分)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 3OH) ,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其中 ”、 ”“O”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 1:16【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等。【解答】解: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 CH3OH+H2O。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18、氧元素,因此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正确;B在反应物氢气中,氢元素显 0 价,生成物水和甲醇中,氢元素显2 价,故正确;第 11 页(共 25 页)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与质量不改变,故正确;D反应中,氢气与甲醇的质量比为:( 23):323:16,故错误。故选:D。【点评】学会阅读分子的模拟图形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结合化合物的书写规律写出模型的化学式,一切就迎刃而解了。5 (2 分)配制 70 克 16%的 NaCl 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16%的是( )A 称取氯化钠 B 转移氯化钠C 量取水 D 配好后装瓶【分析】

19、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食盐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转移氯化钠时,若出现洒落,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D、配好后装瓶,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

20、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 (2 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12 页(共 25 页)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2Fe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碳 14( 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 B C D【分析】根据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

21、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错误;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正确;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正确;2Fe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错误;碳 14( 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正确; 和 表示的微粒 不带电荷,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 (2 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两个

22、方案均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A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静置,观察取样,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B分离木炭粉和铁 用磁铁吸引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第 13 页(共 25 页)粉的混合物C除去 CO 气体中的少量 CO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 CuO 粉末D 鉴别 NaCl 和NaOH两种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璧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pH 试纸测定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判断。C、除

23、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不能检验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可以进行分离;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木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无法分离,故选项错误。C、CO 2 能与氢

24、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NaOH 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取样,分别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用 pH 试纸测定,大于 7 的是氢氧化钠,等于 7 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5、。8 (2 分)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 14 页(共 25 页)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用 30 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 150 克 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 、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错误;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正确;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

26、误;D、用 30 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 150 克 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错误;【解答】解: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过滤即可得到硫酸钾;故选项正确;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D、用 30 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 180 克 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150g 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

27、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 (2 分)如图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第 15 页(共 25 页)A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 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盐酸和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和氢氧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解答】解:A

28、、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反应的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氯化锌质量相等,最终氧化锌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锌质量大,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时间应该相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第 16 页(共 25 页)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立即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钾,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 (2 分)某固体可能含有 CaCl2、Na 2S

29、O4、CuSO 4、KNO 3、Na 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原固体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可能有 KNO3、CuSO 4、CaCl 2B一定有 Na2CO3,Na 2SO4 和 CuSO4 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aCl2,可能有 KNO3、CuSO 4D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u

30、SO4 和 CaCl2,可能有 KNO3【分析】由题意知,固体溶解得透明溶液,说明固体能共存,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了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则一定不含有氯化钙、硫酸铜,硝酸钾的存在不能确定,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能共存;在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由于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硫酸钡

31、沉淀不溶于稀盐酸;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了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钠能与硫酸铜、氯化钙反应生成了沉淀,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硫酸铜。通过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硝酸钾是否存在,是可能存在的物质。由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成分中一定有 Na2CO3 和 Na2SO4,不含 CuSO4 和 CaCl2,可能有 KNO3观察选择项,D 正确。故选:D。第 17 页(共 25 页)【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现象物质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现象推出可以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的物质,对于现象不能确定的只能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二、填空题

32、(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3 分)11 (2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铅石墨 甲烷涤纶(1)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涤纶是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故填:;(2)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故填:。【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 (3 分)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 ,其中 A 俗名为生石灰, C 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

33、F 的化学式为 O 2 。(2)B 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 (写一种)(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 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俗名为生石灰,所以 A 是氧化钙,C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所以 C 是水,E 会生成水,水和 F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E 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 F是氧气,氧化钙生成的 B 会转化成水,所以 B 是氢氧化钙, D 会生成氧化钙和水,所以 D 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F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俗名为生石灰,所以 A 是

34、氧化钙,C 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所以 C 是水,E 会生成水,水和 F 可以相互转化,所以 E 是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 F 是氧气,氧化钙生成的 B 会转化成水,所以 B 是氢氧化钙,D 会生成氧化钙和水,第 18 页(共 25 页)所以 D 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F 的化学式为 O2;(2)B 在农业上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3)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O 2;

35、(2)改良酸性土壤;(3)置换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3 (4 分)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金属材料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金属 A B C D导电性(以 100 为标准) 99 61 17 7.9密度/(gcm 3 ) 8.92 2.70 7.86 11.3熔点/ 1083 660 1535 327硬度(以 10 为标准) 3 2.7 5 1.5(1)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表,据此可知高压

36、输电线最好选用金属 B (填字母) ;C 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5(填“” 、“”或“” ) 。(2)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等,写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3O4+4CO 3Fe+4CO2 。(3)在 Fe(NO 3) 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填序号) 。a若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有锌b滤液中一定有 Mg(NO 3) 2,滤渣中一定有银c若取少量滤液,加入 KCl 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

37、中一定有铁d若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的组成有三种情况第 19 页(共 25 页)【分析】 (1)根据金属的性质以及合金的特点分析;(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根据将一定量镁粉、锌粉的混合物加到适量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铁,镁完全反应后,锌再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进行解答。【解答】解:(1)高压输电线不仅要求要有较好的导电性,还要求密度小,所以选择金属 B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所以 C 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5;故填:

38、B;(2)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 3O4+4CO3Fe+4CO2;故填:Fe 3O4+4CO 3Fe+4CO2;(3)a、若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不可能有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因此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银,该选项说法正确;c、取少量滤液,加入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不一定反应,因此滤渣中不一定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取少量滤渣,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是的组成是铁、银;铁、锌、银;镁、铁、锌、银三种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

39、。【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4 (4 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 Fe2O3 和 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 SiO2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2O+HClNH 4Cl+H2O第 20 页(共 25 页)(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操作 a 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3)写出滤液 A 中加氨水生成 Fe(OH) 3

40、的化学方程式 3NH3H2O+FeCl3Fe(OH ) 3+3NH 4Cl 。(4)滤液 B 中加入试剂 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 C 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 X 的化学式为 (NH 4) 2CO3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解答】解:(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2)操作 a 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所以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3)根据“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2O+HClN

41、H 4Cl+H2O”,可知氨水显碱性,生成物中为铵根离子,所以滤液 A 中加氨水生成 Fe(OH ) 3 和氯化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3H2O+FeCl3Fe(OH) 3+3NH 4Cl。(4)滤液 B 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 NH3H2O,加入试剂 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 C 中只含有两种溶质,一定含有氨水,且还有氯化物,同时还要生成碳酸钙,所以加入的 X 的化学式为 (NH 4) 2CO3,所以溶质为氨水和氯化铵。故答案为:(1)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2)漏斗。第 21 页(共 25 页)(3)3NH 3H2O+FeCl

42、3Fe( OH) 3+3NH 4Cl。(4) (NH 4) 2CO3。【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2 分)15 (7 分)某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并进行探究活动。(1)如图 1 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AD (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4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 。(2)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灭火,但当钠燃烧时,二氧化碳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使燃烧更加剧烈。【查阅资料】钠燃烧会生成过氧化钠(Na 2O2)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或水都能发生反应。【提出题】为什么燃烧会更加剧烈?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实验探究】将上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如图 2 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制备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G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实验分析】装置 E 的作用是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装置 F 的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第 22

44、 页(共 25 页)G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使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能使燃烧更加剧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CO2 与 Na2O2 反应的生成物为 C (填字母) 。a,Na 2O 和 O2 bNaOH 和 O2 cNa 2CO3 和 O2 dNaHCO 3 和 O2【总结提高】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不是所有可燃物失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来扑灭。【分析】 (1)根据制取气体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收集气体的性质分析收集装置;(2) 【实验分析】根据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分析。根据氢氧

45、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回答;【实验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成物。【解答】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2) 【实验分析】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 F 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由于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 G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使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变

46、浑浊。【实验结论】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种物质应是碳酸钠,所以 C 符合题意。故答为:(1)AD,2KMnO 4 K2MnO4+MnO2+O2,B;(2) 【实验分析】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使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变浑浊。【实验结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第 23 页(共 25 页)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

47、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6 (5 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 A 中,推入 NaOH 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球胀大 。(2)实验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CO3+Ca(OH) 2CaCO 3+2NaOH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 B 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 NaOH;猜想二:含有 NaOH、Na 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 (OH) 2 同学们取少量 B 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在

48、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猜想二正确(3)A、B、C、D 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ACD (填字母)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 A、B、C、D 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 在 D 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写出操作和现象)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及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回答;(2)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回答;(3)根据碱的通性、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解答】解:(1)实验 A 中,推入 NaOH 溶液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第 24 页(共 25 页)(2)实验 B 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 2CO3+Ca(OH) 2CaCO 3+2NaOH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