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0897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考政治刷题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滚动检测(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C 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2019福建龙岩模拟)今天的中国,民商事活动纷繁复杂,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民法的保护,也

2、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 年 10 月 1 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施行一周年。民法总则的施行( )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法上的表达 有利于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 将会深刻影响每个公民的民主政治生活A B C DA 民法总则的施行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法上的表达,入选;表述与题意不符。32018 年 10 月 22 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

3、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 15 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议案的说明。这些法律在新修订时充分体现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整个过程完全开放,听取公众意见贯穿始终。这说明( )公民通过行使提案权、表达权,推进环保工作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关系 政府开门立法,提升立法科学性和民主性 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权利得到有效尊重A B C DD 在人大的决策中,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公民不具有,材料中是人大开门立法而非政府部门立法,故错误;在人大开门立法,新修订法律时充分体现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整个过程完全开放,听取公众意见贯穿始终,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4、故符合题意。4在我国,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予以修改、完善,最后全国人大作出决议。这说明( )A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B党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权C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上升为国家意志D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A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 A 正确;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 错误;党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不需通过政协,C 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5政治纪律

5、和政治规矩,是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的刚性约束,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有权不可任性,净化党的政治生态 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 保持党的优良传统,确保执政地位 提高觉悟,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A B C DB 材料中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符合题意;同时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党坚持依法执政,有权不可任性,符合题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依法治国没有直接关系,不选;是坚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义而不是措施。6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包括党政主要负责

6、同志在内的“关键少数”能否发挥关键作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抓“关键少数”破题,突出“关键少数”这个重点,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明纪律、严格要求,建章立制、着眼长远,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和使命 体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进一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A B C D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错误;符合题意。7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等基础性改革,让

7、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共产生入额法官 11 万名,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推行司法责任制改革说明( )司法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责任制是重要保障 “阳光司法”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力量源泉 进一步拓宽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让老百姓感受公平正义 责任落实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强化法官、检察官的责任感A B C DD 推行司法责任制改革,强化错案责任追究能够提高相关人员的办事主动性和责任感,保障司法公平正义,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阳光司法” ,与题意不符;

8、材料没有体现司法公开,与题意不符。8习近平于 2018 年 3 月 4 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等民主党派人士时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制度的中国特色的是(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A B C DD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

9、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错误;都正确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错误。92018 年 8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 “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 ”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是(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将依法执政作为自己执政的基本方式 深入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A B C DB

10、“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 ,因此,为防止权力滥用,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符合题意;均与题意不符。10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举措( )是消除各民族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需要 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有利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持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A B C DC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体现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

11、荣原则,有利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确;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佛教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取向已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发挥着凝聚力量的作用。这说明(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倡导信仰佛教 应辩证认识宗教,合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 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 B C DC 佛教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取向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并对实现“中国梦”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正确;

1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倡导信仰佛教,错误;佛教文化本质上仍是唯心主义的思想,错误。12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 “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在宗教问题上,下列有利于实现“和”的观点的有( )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视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积极推动宗教内部、不同宗教、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 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为维护社会稳定,信教的人不得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A B C DC 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鼓励和支持公民信教,错误;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依法被

13、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错误。二、非选择题(三小题,共 52 分)13(12 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近年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民生改善快步向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百姓期盼有更清新的空气、更美的环境,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中央政治局准确研判形势,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为未来工作指明重心和方向,也为民生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扶贫、医疗等问题,制定实施了多项法律法规;政府强化民生投入,保障更加完善,上半年,全国专项扶贫支出同比增长 39.7%,教育支出同

14、比增长 6.9%,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 9.8%;民众的诉求反映渠道更加通畅,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建言献策,许多群众还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这张答卷一定会越来越精彩。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应怎样凝神聚力,将“民生的答卷”回答的“越来越精彩” 。(12 分)答案 (1)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改善民生是人民最直接的利益诉求;要

1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3)各级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各项职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4)公民应明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自觉参与政治生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说明:回答出坚持“民族宗教政策”等知识点,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12 分)14(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长向人大通报工作情况的场面见得多了,但人大代表“拷问”市长的情况却不多见。在某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场政情通报会上,市长和副市长就轮番接受了

16、人大代表的“拷问” 。相比于普通市民,质询政府本就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也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简单来说,虽然市民电视问政也有一定效果,但终归是间接推动,最终还是要通过人大代表行使法定质询权来跟进。材料二 质询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职权,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代表也想为民代言,但总觉得质询起来“势单力薄” ,又怕得罪人,不愿意质询;有的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质询;更有甚者,怕打击报复,不敢质询,没有真正从国家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行使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的重要意义。(1)作为人大代表的质询方和作为市长的受质询方,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6 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怎

17、样才能充分发挥质询权应有的作用。(9 分)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接受人大代表的质询,体现了人大与政府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第(2)问,应从人大代表自身和外界监督两方面回答,从人大代表自身来看,应增强代表意识,同时还应该提高自身履职能力;从外界监督来看,应加大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答案 (1)人大代表是人大的组成人员,作为人大代表的质询方与作为市长的受质询方,体现了人大与政府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督者不满意,被监督者应认真反思,认真改正。提出质询的目的是要纠正政府的违法行为和工作中的重大失误。(2)首先,作为人大代表,要增强代表意识、职责意识、人民意识、作为意识。其次,要

18、提高人大代表自身的综合素质。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及时研究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着眼于本地实际,及时提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质询案。最后,要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使人大代表真正行使好自己的职责。15(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同于过去三十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

19、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上

20、述要求的依据。(13 分)(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12 分)解析 第(1)问,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分析题干行为的依据,可以从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执政方式和指导思想等角度结合题目分析。第(2)问,分析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可以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组织答案。答案 (1)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要求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坚持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需要。强化舆论引导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完善有关法律,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并付诸行动。(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政治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