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天 津 市 静 海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二 12 月 学 生学 业 能 力 调 研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2、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偌大(nu) 一鳞半爪(zho) 蝙(bin)蝠 千乘(shng)万骑B 鼙(p)鼓 澧(l)浦 剽(pio)窃 居心叵测(p)C 仓庾(y) 洁癖(p) 创(chung)可贴 雷声殷殷(yn)D 呕(u)哑 胡诌(zhu)
3、 苍穹(qin) 踉踉跄跄(q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飘渺 峨眉 鞭辟入里 满腹经纶B 烽燧 亲睐 张皇失措 含情凝睇C 松驰 妨碍 众口铄金 振耳欲聋D 钗擘 度假 入场券 钟鼓撰玉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旗帜的高张,合作共赢的_正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纽带,一些落后的相关地区正_呈现出繁荣的迹象。但也要看到,国际社会中也有某些国家跳出来_我国,面对此挑衅,我们更要勇敢坚定地搞好“一带一路”建设,让心中的那_蓝图真正实现。A 理想 逐步 指摘 副 B 理想 逐渐 指责 副C 理念 逐渐 指责 幅 D 理念 逐步 指摘
4、幅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进入 4 月份以来,全国多地气温骤降,由于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使民众在短短数日之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四季变换” 。B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C 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D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将是吸纳农民转移的主要地区,但这些地区都不同程度面临着建设用地指标管理限制,城镇建设用地紧张。5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
5、,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 “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B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孟浩然、岑参,田园诗派的王维、高适、常建等。C “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D 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 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6下列选项
6、中的诗句填入 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A 落红满地乳鸦啼 B 柳梢听得黄鹂语C 春山一路鸟空啼 D 楼阁新成花欲语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 ”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
7、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 ”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后不许,犹坐免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隐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 ”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
8、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 ”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代不辱一人。 讫:请求。 B 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籍:查抄。C 秋官侍郎周兴劾之。劾:弹劾。 D 罪当诛,请按之。 按:查办。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 )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讫代不辱一人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 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A B C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9、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B 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C 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D 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10文中画波
10、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B 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C 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D 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 /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2)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3)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12阅读下面论语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
11、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1)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2)为什么孔子认为可以同子贡谈论诗?评卷人 得分三、句子默写13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1)_,举杯断绝歌路难。 (2)山寺钟鸣昼已昏,_。(3)_,两朝开济老臣心。(4)我欲因之梦吴越,_。(5)云青青兮欲雨,_。 (6)千岩万转路不定,_。(7)_,使我不得开心颜。(8)吴楚东南坼,_。(9)垆边人似月,_。(10)_,三峡星河影动摇。(11)_,石破天惊逗秋雨。(12)鸟雀呼晴,_。 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14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李清照年
12、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nu):揉搓。(1)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分别加以概括。(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 “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中夜起望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1)这首诗的诗眼是_ 。(2)分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 “鸟
13、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评卷人 得分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
14、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
15、,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
16、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
17、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这
18、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16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了哪些乐趣?请加以简要概括。17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18作者从“拾叶”中都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评卷人 得分六、材料作文19 ( 1)近年,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词频频走红,总览这些演讲词,虽不乏大学之道与家国情怀,但为了接地气,也呈现出“卖萌”倾向,紧跟网络潮语,着眼于学生的小情小调,话语间充满了戏谑与调侃。这些“卖萌”演讲词一经传播,引来诸多质疑。(2) 国家宝藏在央视热播,九大藏馆的部分镇馆之宝皆以极致美感的舞台视觉效果亮相,
19、节目组邀请了大腕明星作为守护人来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节目融知识、娱乐为一体,拉近了普通观众和国宝的距离,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综合上述两段材料,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独到的观点。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2018-2019 学 年 天 津 市 静 海 县 第 一 中 学 高 二 12 月 学 生学 业 能 力 调 研语 文 答 案1 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 项,偌大(nu)ru;B 项,剽(
20、pio)窃pio;C 项,洁癖(p )p。故选 D。2 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B 项,亲睐 青睐;C 项,松驰 松弛;D 项,钟鼓撰玉钟鼓馔玉。故选 A。3 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理想: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理念:指信念、思想、观念。
21、结合“合作共赢的”分析,选用“理念” 。逐渐:渐渐,只用于形容事物的变化。逐步:一步一步地,有明显的阶段性。修饰“呈现” ,选用“逐渐” 。指责:是指出错误并予以责备,词义较重。指摘:是指出错误并给以批评,词义较轻。结合“我国”分析,选用“指责” 。幅: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副:量词,一组或一套。结合“蓝图”分析,选用“幅” 。故选 C。4 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成分残缺, “由于”“使”滥用介词,缺主语;B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
22、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可改为“围绕这一战略布局展开” ,或“以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D 项,成分残缺, “面临”缺少宾语,加上“的局面” 。故选 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
23、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5 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 “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孟浩然、岑参,田园诗派的王维、高适、常建等”错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是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岑参等。故选 B。6 B【解析】试题分析:诗的一二句写京城雪刚刚消融,荠菜已经冲破冻土,崭露勃勃生机,这一细节蕴含作者对京师的无限希望;“少” 字则描写了作者
24、寄居在偏僻小巷中的寂静落寞的环境,这与前面的“生” 字形成鲜明对比,也是诗人愁闷心情的写照。第四句, “此是春来第一声 ”诗人的心情似乎开朗起来,由“声 ”可排除 B 项,由“一声”可排除 C 项。整首诗写的应是清凉幽静的初春之景,据此可排除 A 项。答案应是 D 项。一声清脆的鸟叫声从柳梢枝头传来了,打破了寂寞、偏僻小巷的寂静,仿佛给人带来了人生新的生机。那善解人意的黄鹂令作者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变相考查诗歌鉴赏。涉及了对诗歌语言、意境、手法的鉴赏。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分析所给诗歌,思考
25、所给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语言有哪些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分析所给选项,逐项排除,得到答案。本题所给诗歌从内容上看,写的是早春景象,而 A 项“落红满地” 写的是暮春景象,与所给诗歌不符;从手法上看运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再从上下文呼应的角度思考,就可以确定答案了。7 A 8 D 9 C 10 B 11 (1)只有徐有功多次冒犯武则天(的尊严) ,与她争论是非曲直,武后用严厉的语言压制他,他争辩得更加厉害。(2)和皇甫文备一同审理案件时,皇甫文备诬陷他放纵逆党。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设法救出了他。(3)所以在他审理案件时,总是坚持平等公正,坚持依
26、靠事实凭据来判决冤屈诬枉的案件。 【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 项, “讫” ,结合前后内容分析,应该译文完结、终了。句意:徐有功一生也没有侮辱过一个人。故选 A。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
27、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人物是“徐有功” ,品质是“持平守正”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建议使用排除法。表徐有功处理政事充满仁爱之心,从不使用杖刑,百姓很爱戴他;是叙述皇甫文备在与徐有功一同办案过程中,诬陷徐有功放纵叛逆者。依此两项便可排除 A、B、C 三项。故选 D。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
28、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 项, “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分析可知,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下狱。故选 C。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大辟”是中国古代五刑之一,不应该断开,排除 C 项。 “将死 ”“赦
29、之”应该对称,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A 项、D 项。句意:他先后三次被判杀头,将要处死时,泰然自若毫不畏惧;被赦免时也不惊喜,武后因此很器重他。故选 B。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独” ,只有;“数” ,多次;“犯” ,冒犯;“枉直” ,是非曲直;“折抑” ,压制;“益” ,更加。 (2) “按狱” ,断狱,审理案件;“诬” ,诬陷;“坐” ,犯罪;“出” ,使动,使出来,救出;“之” ,代词,指
30、皇甫文备。 (3) “故” ,所以;“狱” ,官司、案件;“持” ,坚持;“以” ,介词,依靠、凭借;“冤” ,冤屈。【点睛】参考译文:徐有功名叫弘敏,因为避孝敬皇帝李弘的名讳,用字代替名,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他被举荐为“明经” ,累次候缺才补上了蒲州司法参军的官缺,袭封为东莞县令。他治理政务有仁爱之心,不忍用杖责来处罚人,民众敬服他的恩德,都互相约定说:“如果有谁犯了法,受到徐有功杖责,我们一定痛斥这个人。 ”徐有功一生也没有侮辱过一个人,累官升迁至司刑丞。当时武则天僭位称帝,担心唐朝的大臣谋害自己,于是设置了总监牧院等许多监狱,捉来将相,让他们互相攀咬,牵连抓捕。朝廷和地方都震惊恐慌
31、,没有人敢主持正义出来说话,惟独徐有功多次冒犯武则天的尊严,与其争论是非曲直,武后用严厉的语言压制他,他却争辩得更加努力。有一个叫韩纪孝的人,接受了徐敬业的官职,在追究他的罪责之前已经死去了,推事官派遣顾仲琰去抄他的家,诏书已经下达,认为可行。徐有功进谏说:“按照刑律,谋反的人应该斩首。他自己已经死了,就没有什么斩首之法可以对待他了;没有了斩首之法,就不能按照斩首之法来实行与此相联系的法令。有牵连的人死了,那么,因此而产生的罪行也就可以免去了。 ”诏令采纳了徐有功的意见,凡属这类情况也都被赦免,因此获得宽恕的有几十、上百个家族。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被人诬陷,徐有功为他们力争也没有成功。刑部侍郎周
32、兴弹劾徐有功说:“按照汉代的法律,依附下属蒙蔽主上要斩首,当面欺君的也要斩首。在古代,陈述言辞触犯刑法的要杀头。徐有功有意为反囚开脱,他的罪行应该杀头,请查究治他的罪。 ”武后没有答应,但徐有功还是因此被免去了职务。他被起用任命为司法郎中,又转任司刑少卿。和皇甫文备一同审理案件时,皇甫文备诬陷他放纵逆党。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设法救出了他。有人说:“皇甫文备曾陷您于死地,现在您却救活了他,为什么呢?”徐有功回答说:“你们所说的是私人恩怨,我所遵守的是国家法律,不可因私人恩怨而损害公家法律。 ”徐有功曾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不可以阿附圣旨诡辩言辞,
33、来求得暂时的解脱。 ”所以在他审理案件时,总是坚持平等公正,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决冤屈诬枉的案件。他先后三次被判杀头,将要处死时,泰然自若毫不畏惧;被赦免时也不惊喜,武后因此很器重他。12 ( 1)说明道德品行的修炼需要像雕琢玉器一样,精益求精。 (2)因为在对话中孔子认为,子贡已经具备了“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能力,即举一反三的能力。【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
34、精。(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孔子认为可以同子贡谈论诗的原因,结合后面内容“告诸往而知来者”分析可知,子贡能够举一反三了。【点睛】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经典的文章都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平时必须多阅读,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经典名著的思想,这样积少成多,有助于理解文段内容。本题也意在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参考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仍快乐,富有而又好礼的人。 ”子贡说: “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
35、说:“子贡呀,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可以知道另一点。 ”13 ( 1)酌酒以自宽 ( 2)渔梁渡头争渡喧 (3 )三顾频烦天下计 (4)一夜飞度镜湖月 (5)水澹澹兮生烟 (6)迷花倚石忽已暝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乾坤日夜浮 (9)皓腕凝霜雪 (10)五更鼓角声悲壮 (11)女娲炼石补天处 (12)侵晓窥檐语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酌”“渡”“
36、 频”“澹”“ 事”“皓” “檐”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14 ( 1)示例: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2)示例:“晚风”意象具有凄冷之感,表达词人的痛苦与哀愁。【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分别概括。常插梅花醉应是指早年的生活,从醉字上可见,早年是幸福快乐的。但我们知道李清照中年时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常常以泪洗面。到了晚年,即萧萧两鬓生华的时候,她却在海角天涯。这三个阶段生活境遇不同,心情也不同。答题时要简要概括其境遇与
37、心情。(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句内容分析情感。 “晚风” ,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从字面意义上是晚上的风,给人一种凄清之感,这种孤独与凄清倍加让人痛苦。【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38、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15 ( 1)诗眼是“寂寞” 。(2)意境:颔联通过“寒月” “疏竹” ,营造了一种冷寂、清凉的意境,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因被贬而感到的寂寞伤感之情。(3)反衬手法。用“泉响” “鸟喧”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
39、词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者通过对滴落的“繁露” ,东升的“寒月” ,潇潇“疏竹” , “石泉” , “山鸟”等意象的描写,描绘出一幅空旷寂寞的景象,点染出一种清幽的意境。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 “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 “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来到西园,只见: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 “泠泠”
40、两字用得极妙。 “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石泉远逾响” ,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山鸟时而一鸣,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同
41、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16 (1)感受到银杏树叶有一种特别的风格;(2)感觉到风景更加好看;(3)留作纪念,帮助记忆,引发回忆。 17 不重复。两处
42、描写的侧重点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庄严高洁;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 18 (1)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2)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3)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 【解析】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及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概括文意作答。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的乐趣,结合文本内容“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分析,感受到银杏树叶有一
43、种特别的风格;结合“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分析可知,感觉到风景更加好看;结合“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分析,留作纪念,帮助记忆,引发回忆。点睛: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立足文本内容,结合题干要求,从文本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
44、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1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及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结合题干“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分析,需要明确观点,本题很明显为不重复。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和侧重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两处都描写银杏,用意不同。答出各自的用意即可。1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自已的感情表达出来。解答时
45、要注意文中的抒情议论句,文末的主旨句等。作者在第段中由银杏叶感悟到“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第 11 段中由泰安岱庙的银杏树感悟“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抬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倒数第二段由韶关南华寺的银杏感悟“人也一样,不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将这三者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回答时可以用原句,也可精减概括。19 国家宝藏观后感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
46、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 3 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 ,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国家宝藏有多火?朋友圈里到处可见人们为这部节目点赞、各路好友竞相向我推荐“一定要看啊” ,连一向高冷的豆瓣网友也给其打出了 9 分以上的高分。当然, 国家宝藏有很多走红的理由。比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气磅礴的解说词,以及华丽酷炫的舞美效果。连在年轻人、二次元们扎堆的 B 站, 国家宝藏的热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弹幕为其精良的制作水平点赞,大呼“真是良心综艺” 。在华丽的外表之外, 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
47、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比如,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用传统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现,不仅不具象,还很枯燥,而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 “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在我看来要达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让大众有了解的兴趣,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人愿意看也是做无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气,正是大胆创新之举,况且在节目的效果呈现上,各位明星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值得肯定。另一方面, 国家宝藏的好,还在于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 国家宝藏可能不会这么火。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 74 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