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7568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5 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1.稳 态 的 生 理 意 义 ( ) 2.体 温 调 节 和 水 盐 调 节 (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 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 血浆组织细胞 组织液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血浆、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淋巴口腔上皮细胞 组织液2.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含量约占 90%的是水,约占 7%9%的是蛋白质,约占 1%的是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2、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完善下图所示内容: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原因 外 界 环 境 的 变 化 过 于 剧 烈 人 体 自 身 调 节 功 能 出 现 障 碍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血浆 pH 调节的过程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必修 3 P3“相关信息”改编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分析二者成分:水泡:主要成分是_。血泡:主要成分是

3、_,还含有_。答案:组织液 组织液 血细胞(必修 3 P5“旁栏思考题” 改编)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答案: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 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下面三幅图为体液或内环境组成及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先根据 D 两端均为单向箭头,确认 D 为_,它

4、单向来自B_ ,单向汇入A_;图中B一方面可与 A 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可与C_ 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图中 a、b、c 分别为 B 与 C、A与 B 及 B 与 D 间间隔的“屏障 ”,则 a、b、c 依次为_、_、_(填结构名称);D 需经 d 过程注入 A,则 d 过程表示_,D 在_处与 A 汇合。(2)图乙中 a 液、b 液、c 液、d 液依次对应图甲中的_。组织水肿是指_液体积聚。长期蛋白质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 a 液渗透压_。(3)图丙表示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A 、B 是相应调节系统, A、B 分别为_调节、_调节。答案:(1)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细胞内液 细胞膜毛细血管壁 毛细

5、淋巴管壁 淋巴循环 左右锁骨下静脉(2)A、D、B、C c 液 下降(3)免疫 体液考向 1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2019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 下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B甲中不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丁可表示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解析:选 C。根据单箭头方向可以判断,甲为组织液,丙为淋巴,乙为血浆,丁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丁不属于内环境,A 项、D 项错误;组织液中会发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B 项错误;淋巴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 项正确。2(2019山东牟平月考)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

6、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成分(mol/L)Na K Ca2 Mg2 Cl HCO 3有机酸蛋白质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47.00A.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 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的增多C肝细胞中的 CO2 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 ,至少要穿越 3 层磷脂双分子层D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

7、蛋白质和 K解析:选 C。细胞外 Na 的含量高于细胞内,细胞内 K 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表中数据显示中含较少的 Na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 K ,所以 属于细胞内液;中 Na 含量高,K 含量低,据此可判断 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 CO2 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 层线粒体膜、1 层细胞膜、2 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共 5 层磷脂双分子层;(组织液)与( 细胞内液)隔有细胞膜,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巧用单、双向

8、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分析单箭头 淋 巴 形 成 :组 织 液 淋 巴淋 巴 流 向 :淋 巴 血 浆 )双箭头 组 织 液 ?血 浆组 织 液 ?细 胞 内 液 )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2)“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考向 2 稳态的调节机制3(2019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一中入学考试) 下图为机体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图中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B图中神经系统均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C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解析:选 D。人体清除衰老细胞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神经

9、系统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内分泌腺的活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而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血糖调节主要是通过血糖浓度的升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来实现的。4(2019河北邯郸成安一中月考)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 pH 仍能维持近中性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解析:选 D。N

10、a 主要位于细胞外液,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 正确;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 正确;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乳酸进入血液,经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 pH 仍能维持近中性,C 正确;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 错误。考向 3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5(2019江西瑞昌二中高三月考)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 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

11、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选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 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 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 (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外 Na 、K 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 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6(2

12、019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月考)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 “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 “中暑”解析:选 C。由于空调房间温度较低,使汗腺毛孔收缩,影响排汗等生理过程,同时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会引起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O 2 浓度较低,使大脑等组织细胞缺氧,提供的能量减少,而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人屏住呼吸时,不与外界环境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 CO2 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

13、进而使呼吸加快,但它不是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由于外界温度过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使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暑”。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热量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汗 液 的 蒸 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3)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主要通过对 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4)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结构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5)体温调节的机制寒冷时调节

14、方式:神经调节、神经 体液调节。炎热时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2人体水盐平衡及调节(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2)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结构与激素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a产生:下丘脑产生。b释放:垂体后叶释放。c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d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水盐平衡调节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增多尿液减少。调节模型(必修 3 P32“资料分

15、析”改编 )如果某人一天要喝 10 多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垂体功能出现问题,则不能释放由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 a、b、c、d 分别表示的激素是_、_、_、_。(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的变化是_。(3)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写出实验思路:_。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2)汗腺分泌减少、

16、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3)将小鼠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破坏下丘脑,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测定各组小鼠的尿量考向 1 体温平衡及调节1(2019贵州遵义航天中学期中) 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请分析该体温调节过程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图中数字 116 表示神经元,字母表示感受器,其中 P、S 和 H 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A当刺激存在时,1 和 7 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B若刺激为寒冷,则 14 和 13 之间与 14 和 16 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C若刺激作用于 P,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 4 条反

17、射弧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解析:选 B。无论刺激是炎热还是寒冷, 1 为传入神经,则 1 和 7 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A 项正确;若刺激 为寒冷,应促进产热,促进血管收缩,因此 14 和 13之间与 14 和 16 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B 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当刺激作用于P(感受器 )时,可通过 4 条反射弧完成体温调节过程,它们分别是171115,1781413,1781416,17111213,C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H 为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存在于下丘脑中,D项正确。2(2019陕西西安中学期中)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

18、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B在 50100 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第 100 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 体液调节解析:选 C。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 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 (50100 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 项正确;第 100 分钟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 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 项正

19、确。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考向 2 水盐平衡调节3(2019湖南怀化溆浦四中期中) 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B人体摄取食物过咸,渴觉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产生兴奋C人体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D人体从 30 环境进入 0 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解析:选 C。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人体摄取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同时抗利尿激

20、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4(2019河北邢台月考)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细 胞 外 液 渗透 压 升 高 甲 乙 释 放 抗 利 尿 激 素 丙 尿 量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选 D。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和垂体,B 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C 正确;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

21、,尿量减少,D 错误。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 2 个核心点(1)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调节途径为: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以补充水分。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2)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不是体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清一清易错点 1 血液血浆点拨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2)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易错点 2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点拨 (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

22、内的重要成分。(2)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易错点 3 内环境体内液体点拨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 ),不属于内环境。易错点 4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 2 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易错点 5 误认为冬季“产热散热”或体温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时“产热散热”,并认为炎热环境中体温只有“神经调节”点拨 只要体温

23、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维持在 37 ,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 如一直维持在 39 ) 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否则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人在冬季散热增多,产热也增多,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减少,产热也减少,故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与散热都维持动态平衡。此外无论寒冷还是炎热环境,体温调节均为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判一判(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24、)(3)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4)NaCl 中 Na 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 Cl 不参与(2016海南,19A)( )(5)人体细胞内 O2/CO2 的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2015山东,4B)( )(6)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2015 四川,5B)( )(7)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海南,20B)( )(8)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 pH 明显降低( )(9)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释放的( )(10)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25、)(1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12)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13)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增加了产热量,其调节方式只有体液调节( )(14)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答案:(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13) (14)(2018高考海南卷)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 )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解析:选 A。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它与血

26、浆、组织液一同构成内环境。输尿管内的液体为尿液,汗腺导管内的液体为汗液,消化管内的液体为消化液,三种液体均属于外环境。(2017高考全国卷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选 C。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 错误。注射后血浆量增加,机体通过肾脏等排出

27、 NaCl 与水后恢复到注射前的正常水平,B 错误,C 正确。(2017高考全国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

28、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 (2) 增加 降低 (3)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高考应答必背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

29、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含有更多的蛋白质。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4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6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课时作业基 础 达 标 1(2019江西吉安新干二中段考) 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

30、分泌会增加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解析:选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 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 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 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 错误。2(2019贵州遵义四中月考)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 O2 浓度最高的是乙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解析:选 C。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31、,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 2/3,O 2 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 O2 浓度最高, A 项错误。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含量将增多,B 项错误。毛细血管壁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 项正确。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D 项错误。3(2019江西上饶中学高三开学检测) 下图是家兔组织切片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应部位的液体,X、Y 表示两种细胞。有关该组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 细胞的内环境由共同构成B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

32、于血糖和蛋白质的含量C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多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解析:选 C。分析题图可知 为组织液,为淋巴,为血浆。其中 X 细胞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血浆渗透压较高,通过神经调节,会使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水盐平衡;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4(2019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B缺水时,

33、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C长期缺少食物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因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 pH 明显下降解析:选 C。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某些代谢活动会加强,A 错误;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导致尿量减少,B 错误;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使血浆中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 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使血浆 pH 维持相对稳定,D 错误。5(2019北京师大附中期末) 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

34、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尿液 血浆Na K Na K体积(mL/单位时间)(mgkg1 )(mgkg1 )(mgkg1 )(mgkg 1)注射食盐水前25 15 35 155 45注射食盐水后40 12 30 135 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解析:选 B。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食盐水后 Na 浓度降低了,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注射食盐水后膀胱贮存的尿液体积增多,说明尿液增多,则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

35、岛素与该过程无关。6(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 某人感染流感病毒,下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B 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BBC 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CD 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DAB 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 段冷觉感受器兴奋解析:选 B。已知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知 AB 段体温升高,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结果,A 项错误;BC 段体温调定点上移,但依旧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 项正确;CD 段体温下降,

36、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 项错误;AB 段和 CD 段体温都高于正常值,说明都是温觉感受器兴奋,D 项错误。7(2019山西孝义质检)已知生理盐水和 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 20 mL 生理盐水和 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C乙组小鼠血浆 pH 减小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 Na 增多解析:选 D。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组小鼠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所以血浆的渗透压不会发生变化,尿量不会增加,但 Na 的数量增加了,A

37、错误,D 正确;乙组小鼠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血浆渗透压不变,细胞呼吸速率不变,所以乙组小鼠的体温不会变化,血浆的 pH 也不会发生改变, B、C 错误。8(2019四川成都龙泉驿一中入学考试)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与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解析:选 D。由于甲引起的变化是渗透压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了过咸的食物。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所以乙是下丘脑;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

38、丙是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肾小管与集合管。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渴感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9(2019广东深圳耀华实验中学期中) 为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五组,1 为对照组,2、3、4、5 为实验组,饲养于实验室,每天记录动物排尿量并测量尿液中 Na 含量。下表为各组处理条件 (“”表示施加条件,空白表示不施加,“?”表示请判断),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摘除肾上腺饮用清水饮用生理盐水注射适量盐皮质激素1 ? 2 ? 3 4 ? ? ?5 ? ? ?A.向各组提供的饲料

39、、温度等条件相同B2、3、4、5 组摘除肾上腺, 1 组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C1、2 组尿量变化对比可说明肾上腺对水代谢的影响D4、5 组摘除肾上腺,一组仅施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仅施加生理盐水解析:选 D。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肾上腺分泌的盐皮质激素对动物水盐代谢的调节作用,盐皮质激素为自变量,故实验组 2、3、4、5 都要摘除肾上腺,排除自身肾上腺产生的盐皮质激素的影响,对照组 1 经相同手术创伤但不摘除肾上腺,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自变量不同,B 正确;无关变量要等量控制,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 正确;1、2 组自变量为肾上腺的有无,因变量为尿量变化,C 正确;4 、5 组摘除肾上

40、腺,一组仅施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仅施加生理盐水,有两个自变量,不能相互对照,应该是 4、5 组摘除肾上腺,都施加生理盐水,一组加盐皮质激素,另一组不加,D 错误。10(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高三调研) 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_。 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来反映。(3)过程 b 由激素_促进;当细胞 D 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可如何处理乳酸?_。(4)细胞 C 最可能是_细胞,胰岛素可促进_(用字母表示) 过程。

41、解析:(1)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管和血管中,其内环境是淋巴、血浆。淋巴循环为单向的,只能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细胞内液,约占 2/3。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来反映。(3)过程 b 为糖原分解的过程,可由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进;当细胞中产生过量乳酸时,可进入细胞外液与NaHCO3 作用产生乳酸钠和 H2CO3,H 2CO3 分解为 CO2 和 H2O,从而维持内环境 pH 的稳定。(4)细胞 C 内可进行糖原的合成和分解,故最可能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

42、程即 a、c 过程。答案:(1)淋巴、血浆 (2)细胞内液 物质成分及理化性质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进入细胞外液与 NaHCO3 作用产生乳酸钠和 H2CO3,H 2CO3 分解为 CO2 和 H2O (4)肝 a、c11(2019辽宁葫芦岛高三模拟) 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多肽化合物。如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 A、B、C 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抗利尿激素由_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 A 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图中的 B_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

43、2)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 C 即_结合后,启动 a 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_。(3)正常人一次饮用 100 mL 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_,导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减少;此时图中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 过程增强,导致管腔侧细胞膜上_减少,降低了管腔侧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导致尿量增加。尿量超过 3 L/d 称为尿崩,假设尿崩症仅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则引起尿崩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_,二是_,从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解析:(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图中

44、B 是组织液。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 A 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组织液和原尿混合,以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2)由图可知,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启动 a 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强。(3)正常人一次饮用 100 mL 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减少;图中 b 过程增强,会导致管腔侧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减少,对水的通透性降低,尿量增加。若尿崩症仅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则引起尿崩的原因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不足,也可能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缺乏相应受体,使抗利尿激

45、素不能发挥作用。答案:(1)下丘脑 组织液 (2)(抗利尿激素)受体增强 (3)降低 水通道蛋白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不足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培 优 冲 刺 12(2019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模拟) 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 500 mL 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 0.9% NaCl 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c、b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 a 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C当饮入 0.9% NaCl 溶液时,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 Na 的增加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 c 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解析:选 B。正常人在快速饮入 500 mL 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 代表饮入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 500 mL 等渗盐水(0.9% NaCl)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b 代表饮入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 正确;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 a 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