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量检测(一) 用事实说话(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基础知识训练(9 分,每小题 3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军人必须以_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_。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_。A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B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C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D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解析:选 B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 ”的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B兰州好人墙开播以来,对这个栏目中的好人故事进行转载报道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超过百家左右。C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D窦娥的故事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该故事见于 汉书 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和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解析:选 C A 项,成分残缺,可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后加“活动”。B 项,不合逻辑,“超过”与“左右”相矛盾。D 项,句式杂糅,“ 见于
3、都有记载”杂糅,应改为“该故事见于搜神记”或“该故事在汉书于定国传中都有记载”。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我说人有一种毁灭欲望,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_。_。_。_。_。但死本能也会指向自身,所有强烈的愤怒背后,似乎均有一种同归于尽的冲动。毁灭欲望来源于生物的死本能,即任何生物都必然走向死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幸好有理智的约束,大部分人不至于被这种毁灭冲动掌控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生本能的作用,死本能会被转向外界,表现为攻击但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对某人极端愤怒时,你会恨不得把对方撕成两半或扔出窗外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生本能与死本能此消彼长,相互
4、拮抗A BC D解析:选 C 承接首句“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对人们的疑惑进行举例说明,由“但”也可判断出。紧承,说明虽然我们固有毁灭欲望,但仍有理智约束,这让大多数人不至于酿成大祸。举例说明后,文段开始对毁灭欲望进行解释说明,故紧随其后。由末句“但死本能也会指向自身”,可看出在最后,句“死本能会被转向外界”,与末句联系最紧密。故选 C。二、阅读能力训练(66 分)(一)课内阅读(16 分)阅读落日中节选的文段,完成 47 题。(16 分)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签字,洗净
5、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6、。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4文章开篇为什么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这样准确的时间?(4 分)答: 参考答案:准确的时间,体现出签降仪式意义重大,因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二战才真正结束;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气势,收到庄严肃穆的效果。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4 分)(1)“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2 分)答: (2)“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一句的作用是什么?(2 分)答: 参考答案:(1)在日本东京海湾出现这种兵临城下的气势,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体现出胜利者的极度喜悦之情。(2)抗战胜
7、利让人喜悦、高兴,签字仪式让人终生难忘,因为它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为全文定下喜悦的情感基调,引出下文“签字仪式”的相关描写。6“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的身穿咔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一句为何对士兵的着装、表情、动作描写这样细致?(4 分)答: 参考答案:战士们服装的整洁说明他们对受降仪式的重视,以及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满脸的笑容表现了他们一扫多年征战的压抑,内心充满了喜悦。7本文的特点是“点”“面”结合,请从“点”和“面”结合的角度分析选文第三段在写作上的特点。(4 分)答: 参考答案:第三段,在“面”上写了密苏里号舰的大小、密密簇簇的士兵、广阔的
8、海面等;“点”上写了相互招呼的军官、各国记者、大炮、小艇以及舰艇的装饰等。(二)拓展阅读(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25 分)凯利太太的妖怪美乔恩富兰克林 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天没亮就起床了。妻子只给他端上华夫饼干,没有咖啡。咖啡会使他手发抖。57 年来,妖怪一直躲藏在凯利夫人头颅里。凯利夫人出生时后脑一处畸形血管缠结形成一个结。由于逐渐发展,开始在头颅内压迫健康脑组织。从此,剧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她开始把它叫作“妖怪”。“这种情形绝不能继续下去了,”今天她胆战心惊,却横下一条心,“我再也不愿这样活下去了。”凯利夫人决定做这个手术。7 时 15 分
9、。11 号手术室。技师在检查脑外科手术显微镜,护士摆好绷带和手术器械。凯利夫人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达克尔医生走进手术室,在夹着 X 光片的读片器前停住,这些片子早已深印脑海,但他现在仍然又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片子上两个脆弱的主动脉瘤上。“我们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他说,确信夹钳的三个夹子已将凯利夫人的头颅牢牢地固定住。心脏“怦,怦,怦”跳着,每分钟 70 次,很稳定。现在时间是上午 8 时 25 分。今天达克尔医生预备切除那两个对凯利夫人生命构成直接威胁的动脉瘤。以后,他将再直接对付妖怪。这是个极担风险的手术,注定要把达克尔医生推向神经外科的是非之地。好几个专家说他根本不该做这个手术,说只有让
10、凯利夫人死亡。不过,达克尔医生说:“病人手术中死亡的可能性占三分之一。我曾在心里反复考虑,并和其他专家斟酌商量。我也替病人想过。在手术会怎么样和不手术会怎么样之间权衡利弊,我相信应当做这个手术。”达克尔医生切开凯利夫人的头皮,露出肉白色的骨头。半英寸长的钻头的震颤声在手术室里嗡嗡作响,淹没了心肌监测器的怦怦声。当达克尔医生将 24 英寸大小的三角颅骨递给手术助理护士时,时针指向 9 时 20 分。心脏跳动有力。1 分钟 70 次,1 分钟 70 次。达克尔医生把脸贴到显微镜上,小巧圆头的探针 1 毫米 1 毫米地往前移动。达克尔医生小心翼翼。现在是 10 时 58 分。自从上午 8 时 25
11、分在病人右眼上方开颅以来,医生已成功地找到并切除了两个致命动脉肿瘤中的一个。动脉瘤如果破裂就意味着死亡。它的出现是因为妖怪后脑动脉和静脉发生大块畸形。达克尔医生最终希望切除或堵塞那块畸形,但今天的目标只限于切掉它上面的两个肿瘤。现在正在寻找第 2 个肿瘤,达克尔医生决定继续向前。小心,再小心。每深入 1 毫米都充满危险。手术越来越难,出血也越来越多。达克尔医生精殚力竭。“真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医生嘀咕着。他身后的心脏监视器怦、怦、怦、怦响着。每分钟 70 次,很稳定。时钟指在上午 11 时 5 分。达克尔医生脸贴在外科显微镜上,全神贯注地开辟凯利夫人脑中通路。监视器灯光闪烁,示波器上波形
12、频频跳动,数据不断变化,扬声器传来心跳声。手术更慢了。达克尔医生一直在向脑子中心进发,有筷子那么长的一段仪器伸进去了。心跳在继续,怦,怦,怦,每分钟 70 次。达克尔医生继续往深处推进,轻轻地,轻轻地。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静脉血管,突然露出惊讶而又懊丧的表情。坏了,上 X 光片的当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妖怪。小探针小心翼翼地想绕过它。怦,怦,怦怦怦怦怦“心跳减慢。”麻醉师警告。像手指头碰到火焰一样,探针缩了回去。怦怦怦怦,怦,怦。“恢复正常。”麻醉师说。达克尔医生换了一个方向,试图绕过妖怪。怦,怦,怦,怦怦时针指向 12 时 29 分。医生不无抱怨。“我们已经碰到它了,我们知道它的位置。但是怎么也
13、夹不住它。我们离它这么近,却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是够不到它呢?我们试了有 10 次。”又一次接近。怦,怦,怦,怦怦怦又一次尝试。时间已是 13 时 6 分。一次,又一次,再一次。怦怦怦麻醉师警觉着仪表上的数字:“糟糕!”达克尔医生从显微镜前移开身子,整整有一分钟他缄默无语。终于,他说:“医学上有句格言:如果无能为力,听其自然吧。”言词之间流露出失败、沮丧的情绪。达克尔医生又来到 X 光片面前,瞅着后面那个瘤,即第 2 个瘤,也就是使他失败的那个瘤。他细细看着 X 光片,想找出以前没有看出的妖怪伸出的触须。他还是没找出一点蛛丝马迹。监视器响着。怦,怦,怦,1 分钟 70 次。现在稳定了。医生们
14、将颅骨装回原处,缝合刀口。一切匆匆结束。座钟指向 13 点 43 分,一切都结束了:凯利太太死亡,妖怪胜利了。(原刊于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晚报 ,有删改)8下列对这篇新闻特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在做第二个动脉瘤手术的过程中,达克尔医生试了差不多 10 次,随着麻醉师的警告他终于在失败、沮丧的情绪支配下决定缝合,“听其自然”了。B早餐没有咖啡,不是因为它会影响达克尔医生的健康,而是因为它会影响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手术中手的动作精度,由此可见达克尔医生自律之严和敬业精神。C达克尔医生很快很容易地切除了患者两个致命的脑动脉瘤中的一个,但接下来医生却遇到了难以预料的困难,
15、虽花费了很长时间,耗费了极大精力却还是失败了。D达克尔医生流露出失败、沮丧情绪主要是他没有能看出“妖怪”的蛛丝马迹,没有能预料到会和它不期而遇。本文以此暗示他的医术还不够高超,以致手术失败。E达克尔医生知道病人术中死亡的可能性,但站在病人和医学的立场上决定做这场风险很高的手术,显示出敢于担当的个性,让读者对这位“失败者”有了新的认识。解析: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A 项,“试了差不多 10 次”不准确,“在失败、沮丧决定”不严谨。从原文看医生的决定是很冷静的,是客观的判断。C 项,“ 很快很容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现在是 10
16、时58 分。自从上午 8 时 25 分已成功地找到并切除了两个致命动脉肿瘤中的一个”意味着花费的时间相当于整个手术时间的三分之一还多。D 项,暗示他的手术失败,主要不是医生水平问题,而是当时医疗科技水平的局限,本文是在客观报道的前提下肯定达克尔医生的行为。9这篇新闻特稿(特写)中基本的新闻事实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6 分)答: 解析:所谓“新闻事实”就是新闻写了什么内容,可以通过概括新闻的具体情节得到。比如新闻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如何等。参考答案:基本新闻事实:脑外科专家达克尔医生为凯利太太做脑部动脉瘤切除手术,经过 6 个多小时的手术,凯利太太死亡,手术最终失败。10这篇特
17、写有两个细节描写:一个是手术中时间的推移,一个是凯利太太“怦、怦”的心跳变化。请从新闻特写写作的角度,谈谈这样写的意义。(6 分)答: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重思考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等。比如新闻是记录刚发生过的事情,而这些细节描写主要是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而时间的反复出现应该与治病救人以及手术的困难有关系,心跳声的反复使用,可从情节的角度和病人的特点入手分析。参考答案:这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组成部分,是真实自然的记录,切合新闻忠于事实、真实准确的原则;时间的推移,记录了手术每一阶段的情况,暗示了手术的复杂、困难和医生、病人跟病魔作斗争时的紧迫感;病人心跳的变化,预示了病人身体状况的
18、变化和手术的顺利与否,也渲染了手术进行中的紧张气氛。11疾病战胜了病人和医生,凯利太太死亡,手术终以失败结束,达克尔医生非常沮丧。这跟人们的期待相差极大。你觉得病人和医生的努力值得吗?类似手术不做是否更合适些?请站在病人或医生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8 分)答: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从医生或病人的角度分析手术是否值得。比如我们从病人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值得,可以从人的意志、生命的质量等角度分析;如果认为不值得,可以从手术的风险以及病人自身的特点入手分析。我们从医生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值得,可以从手术的意义和手术如果成功对病人的帮助的角度分析;如果认为不值得,可以从手术的风险和医生的职业道德等角
19、度分析。参考答案: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观点一:值得。做类似手术合适。理由:是战胜病魔的强烈的本能欲望,是人的意志、毅力的体现;手术是提升生活质量,保持生命尊严的唯一途径;如果手术成功,就可以不再整天“胆战心惊”,这种预期让凯利太太有了做手术的动力。观点二:不值得。做类似手术不合适。理由:手术结果不可预期,风险太大;病人的病情、年龄、身体等方面的条件不适合做这种大型手术。站在医生的立场上。观点三:值得。做类似手术合适。理由:医生的职责要求医生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病人做手术的要求很坚定;从医生的角度看,做好这类手术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虽然要冒一定风险,但值得一试;医生在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细致的准
20、备。观点四:不值得。做类似手术不合适。理由:虽有充分的准备,但医疗水平还是有局限性;很多医生同行反对,这样的手术风险太大,对医生的职业生涯是很大的考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25 分)飞天勇士征太空 瑞雪送行舞翩翩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飞天梦圆两年后,中国又有两位飞天勇士要从这里联袂出征太空。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神州大地上很多人还在梦乡之中。“问天阁”广场上却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曾经和两位飞天勇士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
21、,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朝着航天员专用通道出口驻足而立,翘首以盼。再过约半小时,中国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聂海胜将从这里受命出征,携手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太空之旅。忽然,“问天阁”上空飘起了雪花,戈壁的秋风漫卷着雪花,飘飘洒洒。“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并肩而行,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自信的笑容写在他们脸上。“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发!”中国载人航
22、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涵着信任与期待。“是!”两位飞天勇士铿锵作答和标准军礼的精彩瞬间,再次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雪裹着风,风夹着雪,虽然越来越大,但飞天勇士丝毫不以为意。在翩翩起舞的雪花里,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向两旁前来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随后,两位飞天勇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便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就在费、聂登上专车,真正踏上太空征程的那一刻,奇迹突然出现:风停了,雪止了!人们这时似乎才恍然大悟,秋风瑞雪舞翩翩,原来是要专门为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送行。风
23、止雪住,送行的人们的目光却一直追随着远去的车队,注视着戈壁中倚天而立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人们为两位飞天勇士祝福,祝福他们多天的太空旅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人们也在期待,期待他们的凯旋。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将我们的目光带到了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送行的场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位飞天勇士费俊龙和聂海胜。B“十二日清晨五时,天边曙光初露”,作者有意将时间交代得特别详细,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同时也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C在“问天阁”广场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陈炳德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对话非常
24、简洁,双方语言刚劲有力,蕴涵着信任与期待。D在文中,作者写到了两位飞天勇士 “深情地注视”五星红旗的细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航天员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以及决不辜负祖国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的信心和决心。E“风止雪住”,这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独出心裁的一笔,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但这样写更能突出“秋风瑞雪舞翩翩”对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的祝福。解析:选 AD B 项,“增强了宇宙飞船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神秘色彩”有误;C 项,从文中看,“刚劲有力,蕴涵着信任与期待”主要是指总指挥陈炳德的话语;E 项,曲解文意,“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与文意不符。13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弱水潺潺而过,大漠雄浑以
25、待”两句有什么作用?(6 分)答: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比较容易把握,从新闻导语的一般作用很容易概括出“事件”和“地点”。第二问考查结合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来体会其作用,要求从句子内容与表达效果两方面来概括其作用。参考答案:第一段交代了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地点。这两句一方面描写了发射地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为航天员的出场渲染了雄壮的气氛。14文章画线部分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6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第一问要求学生明确回答采用了哪种具体修辞手法(排比 ),第二问要求结合句子内容概括出其表达作用。参考答案: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加突出强
26、调了这次飞天行动在我国和人类航空史上的重大意义。15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雪花”,其作用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8 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并要求举例说明。文中三次写到“雪花”,一方面是客观真实地交代当时的天气环境;更重要的是渲染热烈的送行气氛。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具体描写雪花的句子,从送行场面和航天员两方面来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参考答案:三次写到“雪花”,一方面是写实,交代天气环境;另一方面渲染了热烈的送行气氛。例如,“轻盈的雪花在他们头顶上飞舞”,渲染了热烈的送行场面,也烘托了航天员从容、自信、轻松的心情。再如,“雪裹着风,风夹着雪”,渲染了送行场面的高潮,也烘托出航
27、天员坚定的意志、傲然的风范。三、语言表达训练(15 分)16阅读下面的新闻,为这则新闻拟一个 12 字以内的标题。(4 分)本报讯 今天是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各地迎来群众祭扫高峰。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 150 个群众祭扫观察点数据统计分析,各观察点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 778.3万人次,疏导车辆 113.1 万台次,分别比去年清明节当日减少了 0.9%和 9.2%。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近 3 万人。由于各地应急准备充分,服务保障到位,宣传引导有力,群众祭扫秩序良好,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据了解,近期,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偏高;南方多降雨天气,易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
28、害。预计明后两天清明假期,各地出行祭扫人数仍将保持高位态势。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提醒公众,应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择时错峰祭奠,低碳文明祭扫,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答: 解析:新闻标题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但因为字数的原因,新闻标题往往紧扣事件和体现的意义。这则新闻有两段,第一段,主要表述清明期间各地群众的祭扫活动以及祭扫过程的秩序良好等;第二段,主要表述南北方气候问题以及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的相关提醒,并特别强调了出行方式及安全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该则新闻表述的主要内容是清明节当日各地群众祭扫活动秩序井然,民政部提醒公众注意安全。考虑到题干要求的字数问题
29、,新闻的标题可拟写为“时间事件结果”的形式。参考答案:(示例)清明节当日祭扫秩序井然17下面是一场主题为“勿忘国耻”的晚会上两名主持人的串台词,请根据语境,填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不少于 50 字。(5 分)主持人甲:1970 年的 12 月 7 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 600 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的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禁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前
30、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主持人乙:_面对日本政府对亚洲人民的态度,一位韩国老妇人愤恨地喊道:“50 多年前你们污辱了我的身体,今天你们还要污辱我的灵魂吗?”答: 解析:串台词往往寥寥数语却起到了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本题只要突出日本对过去的罪行不但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不断为罪行开脱辩解这一要点,语言流畅、衔接自然即可。参考答案:(示例)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曾经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他们对中国人民谢罪了吗?他们参拜靖国神社,敬拜战犯的灵位,公然为侵略战争辩解。18.右图是我国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31、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中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120 个字左右。(6 分)答: 解析:回答本题,注意把握标识中的事物,比如图形、字母、汉字、数字等,然后结合标识的主题理解其寓意。这个标识的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部分:数字和时间、和平鸽、“V”字形长城。在回答图形寓意的时候要注意组织好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联系题干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等组织答案。参考答案:该标识以数字“70”、时间“19452015”、“V”字形的长城、和平鸽为设计元素。数字、时间,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V
32、”字形的长城象征中华民族铸成钢铁长城,获得抗日的最终胜利;五只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与希望,也象征五大洲人民战后重生,迈向美好未来。四、写作能力训练(60 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材料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材料三:在 1 月 22 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上几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本题列举了三则材料:第一则是名言,讨论了节俭、奢侈的优劣;第二则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话和做的事,体现了她节俭的品格;第三则写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三则材料都涉及节俭和浪费的问题,由此可以得出材料的立意:节约与浪费;节俭美德不可丢;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光盘行动;构建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