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76887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微电影”大有可为娄雪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 “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 ,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乌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

2、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

3、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 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 块钱给妈妈治病” ,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 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

4、,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 ,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1. 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 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B. 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C. 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 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D. 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

5、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2. 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A. 大雨融人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B. 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C. 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D. 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 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B. 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C

6、. 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D. 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催生”的不是公益活动,且“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无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项是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肯定,不是思想内容上担负起社会责任。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 题详解】试题分析:A“只能在播放”不对,从最后一段“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 ”可知;C 原文说的是“微电影篇幅虽小,却并

7、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 “有助于”的说法没有根据;D“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做必然。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三十年前不用猜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

8、” ,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起来会更有意思些。题目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个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了笑,点点头。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

9、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词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同学们一阵大笑。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话音刚落,有一个同学站起来,略显得意地说:“你们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

10、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伺机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案。老师不太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这时,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

11、:“大家的发言都很好。 ”然后又对老师说, “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 ”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到:“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

12、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活雷锋。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4. 这篇小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故事的结局如何?线索 _结局_5. 对于“答案” ,为什么说“三十年前不用猜”?它反映了 30 年前后怎样不同的社会现实?6. 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几个画线句的意思。这些句子在内容上起到怎样的作用?从“教室里一片大乱”中,你窥测到“同学们”怎样的心理?【答案】4. (1). 以一道分析题的答案为线索(猜答案) (2). 老校长以亲身经历证实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5. 因为在 30 年前,很多人都做过类似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的事,所以说“三十年前不用猜” 。30

13、 年前,社会上助人为乐蔚然成风,30 年后,同学们、年轻教师都觉得这种事不现实、不在情理之中,反映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污染了人们(校园学生)心灵的现实。 6. 同学们听了“答案”后的反应。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反映出同学们对答案感到不可思议的心理,同时也能唤起读者的深思。【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能力,题干是“这篇小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故事的结局如何?”解答本题要注意线索要与“顺序”的概念区别开来,线索是指串联情节的某一细节,阅读全文,注意与各情节共同相关的细节。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围绕四位同学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

14、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所以是以“一道分析题的答案为线索(猜答案) ”为线索,故事的结局直接从文尾情节中概括即可,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活雷锋” , 老校长以亲身经历证实了一个正确的答案。【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题干是“对于“答案” ,为什么说“三十年前不用猜”?它反映了 30 年前后怎样不同的社会现实?”解答此题需要熟读文本,然后找出文中关键句子来理解,主要抓住老校长的话“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三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

15、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活雷锋。 ”来理解,因为在 30 年前,很多人都做过类似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的事,所以说“三十年前不用猜” 。第二问“它反映了 30 年前后怎样不同的社会现实?”可结合社会现实从三十年前后社会现实的改变来理解文中各种人物对生活的认识,思考是什么使学生们有这些答案。【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题干是“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几个画线句的意思。这些句子在内容上起到怎样的作用?从“教室里一片大乱”中,你窥测到“同学们”怎样的心理?” 首先审题,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几个画线句的意思。这些句子在内容上起到怎

16、样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弄清楚这几个句子,思考几句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描写什么的,从情节气氛这个角度来概括作用,这几个句子都是同学们对这道分析题答案的反映,如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 ,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教室里一片大乱” 是因为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不敢相信,这几句话都是同学们听了“答案”后的反应。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反映出同学们对答案感到不可思议的心理,同时也能唤起读者的深思。第二问结合文中有关内容如老师与学生解答的不同来理解学生们的心理活动。文中四位同学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但性格中都有自

17、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一面。四位同学都是主动回答问题的,且回答的角度各有侧重,可见他们思维活跃,肯动脑,善思考。但这些回答不论是说这个男人是套近乎、要收费、抢东西还是搞推销,都将其行为世俗化、功利化了。如此以已度人,足以折射出他们性格中自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一面。【点睛】考查情节,重点在分析其作用。分析其作用,一般都会选择文中的某处段落或句子为切入口,有的是单问情节作用,有的是把情节作用纳入其中的综合分析。无论哪一种角度,都离不开对情节内在关联性(因果链)的把握,它是整个情节题的核心。对这类句段在情节中的作用题目,应做好以下步骤:第一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一般按情节发生发展的阶

18、段分点概括,每一阶段可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第二步,细读所给文字,分层抓住其层意或关键词语。这一步工作是基础、前提,绝不可粗略读之。第三步,分析所给文字在情节上发生了哪些关联。所谓关联,就是情节发生发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

19、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

20、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

21、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 “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22、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7.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 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

23、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

24、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D 8. AE 9. (1)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2)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 项,结合文本内容“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

25、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分析可知,因果关系不当。【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B 项,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析可知,“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分析不当;C 项,结合文本内容“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 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分析, “应当落实居民主体责任”篡改文意;D 项,结合文本内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

26、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政府还应该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分析, “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篡改文意。【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材料一“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分析,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 “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 ,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 “根据本

27、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政府还应该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

28、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 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

29、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

30、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有删改) 【注】缪(mi):假装。裈(kn):裤子。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相如见而说之 说:通“悦” ,高兴B.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舍:居住C. 长卿谢病不能往 谢:推辞D. 长卿第俱如临邛 如:如同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 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乃为装遣荆轲C. 乃著子

31、虚之赋 良乃入,具告沛公D.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并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多年。B. 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C. 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倾倒满座宾客。D. 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很能吃苦感动父亲而得到资助。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32、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答案】10. D 11. C 12. D 13. (1)适逢梁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2)卓文君在夜晚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于是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答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语境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本题 D 项“长卿第俱如临邛” , “临邛”是地名,所以“如”是“到,往”的意思,故选 D。【11

3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对虚词的辨析,要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本题 A 项两个“其”分别是代词, “他的” ;代词,代那件事。B 项两个“为”分别是动词, “担任” ;动词, “整理”。D 项两个“而”分别是连词,表承接, “然后” ;连词,表转折, “但是” 。C 项两个“乃”分别是副词, “于是” 。故选 C。【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

34、在段落进行比对,本题 D 项卓王孙以女儿女婿卖酒为耻,他资助女儿主要因为昆弟诸公的劝说和维护自己的面子,是不得已而为之。故选 D。【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关键点:“会” ,适逢;“卒” ,去世;“无以” ,没有用来。第二句关键点:“亡” ,逃出;“乃” ,于是;“徒” ,只有。【点睛】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

35、花。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

36、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逢粱孝王去世,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

37、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

38、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配不上他。宴会完毕,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 ”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站在垆前卖酒,

39、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苏秀道中(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

40、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14. 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B. “不愁屋漏床床湿”是完全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 “且喜溪流岸岸潆”则是化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春流岸岸深” 。C.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D. 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E. 这首诗语言

41、诙谐风趣,屋破漏雨,悲伤痛苦,体现了诗人和农民一样生活艰辛。15.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E 15. 特点:雨大,及时。 (分析: 诗人半夜感到“凉冷” ,看到“屋漏床床湿” ,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42、,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B.项“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 ”“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 不是“引用” ,而是“化用” 。E.项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 。故选 BE。【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是“这首诗写出秋雨怎

43、样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 概括景物的特点,需要结合相关的句子。“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如“且喜溪流岸岸深” ,运用叠词(化用)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

44、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名篇名句默写1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1)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2) 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六国珍宝不甚珍惜的态度的两句是:_ ,_。(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 ,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

45、虞美人 )(4) 行路难可反映李白诗浪漫主义特点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句子,或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句子是:_,_。也是最能表现诗人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也是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最强音。(5)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 ”(6)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李白将进酒 “_,_”;苏轼赤壁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答案】 (1). 朝菌不知晦朔 (2). 蟪蛄不知春秋 (3). 鼎铛玉石 (4). 金块珠砾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46、(7). 长风破浪会有时 (8). 直挂云帆济沧海 (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0). 使我不得开心颜 (11).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12). 朝如青丝暮成雪【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晦朔” “蟪蛄” “鼎铛”“沧海” “事”理解字义去记忆。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演员关晓彤在高考中考出了 552 分的好成绩,很多网友评

47、论说,小丫头果然才貌双全,不负众望。B. 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C. 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D. 从以往考古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

48、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本题中 A 项“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句中语境是说关晓彤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符合语境。B 项“牛刀小试”用在此处前后矛盾。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C 项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贬误用。D 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句子说的真正从事考古行业毕业生不多,并非说的是珍贵的事物,使用有误。故选 A。【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如第二句把“期期艾艾”理解成“期待” ,错误;第三句用“别具只眼”来形容讲故事的方式,对象不当;第六句,误把“首当其冲”理解成“首先” ,错误。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吉林市荣获“全国魅力城市“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