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题培优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 化枯枝。湘东一目 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注】 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湘东一目:南史载,梁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 ,而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的 “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B “碧落”指天空,这和白居易 长恨歌 “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C
2、 “尚可持”与“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D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状态,而没有详细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解析:选 C。 “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错,此联两句重在描绘弈棋者坚韧的斗志, “尚可持”是弈棋者的希望,并不是现实的状态。(2)颔联、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 解析:这是一首以下棋为题材的诗。颔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弈棋者殚精竭虑,务求胜算;又引用庄子中佝偻丈人的典故表现弈棋者意志集中,已达到忘我的境界。 “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喻指弈棋者处于不利局势;然而面对不利局势,弈棋者却不服输,
3、仍然精心运筹,希望换个平分天下的局面。答案:弈棋者心思缜密、专注、意志坚定。作者把弈棋者的心思比作“蛛丝” ,足见弈棋者心思缜密;以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写弈棋者神情专注;用梁湘东王萧绎一目失明的典故写弈棋者在处于不利局势下的努力,突出弈棋者意志坚定。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九江口作 注王昌龄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注】 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不凡, “漭漭” 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
4、淼、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B “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 “望” “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C “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 “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D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 “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解析:选 D。 “直接描绘”错, “何当”是“何时”的意思, “报君恩” “却系单于头”均为诗人想象的内容。(2)本诗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都写及“吴钩” 。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 解析:这两首诗中都使用“吴钩”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代表了战争。两诗作者借助
5、“看吴钩” “佩吴钩”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不同之处在于两诗表达的感情基调不同,王诗“报君恩” “系单于头”表明了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辛词“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答案: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诗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不同点:两诗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尽相同,王诗中作者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辛词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3阅读下面的明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 咏竹陆 容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
6、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 ,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忧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注】 华胄:贵族的后裔。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用“池” “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 “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 “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B “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C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一句,
7、抒发内心的情感。D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选 B。 “拟人”和“夸张 ”错,此二句的意思是:风吹竹林的响声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竹子光洁得像洁净的美女涂上了润发的油脂。故两句运用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本词的上片起笔写竹的生长环境, “森寒洁绿”写其颜色, “池亭畔” “一泓流水”烘托出竹的高洁品质;然后以比喻和拟人手法, “仙人鸣佩遂” “净女添膏沐”极写竹
8、的姿态之美。下片起笔运用典故,写其出身高贵,然后以松柏烘托其品质高洁,再运用“金屋藏娇”的典故赞其珍奇不凡。结句直抒胸臆,写其不畏冰霜,又以比喻作结,突出竹的品质高洁。整首词从多个角度赞扬竹之高洁,词人对竹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托物言志,表达了词人希望如竹一样追求高洁的品质。答案:竹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表达出作者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样高洁的品质。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芳 草 渡贺 铸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 注 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注】 雁:雁柱,为筝上支弦
9、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是送别词,柳永雨霖铃 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而这首词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B “撚青梅”中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情态。C词的下阕“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解析:选 C。 “用一种幽怨的语
10、气 ”错,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表现的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情感,并非“幽怨” 。(2)这首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和分析表现手法是紧密相连的,可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词句从人物生活和营造的环境分析表现手法。由本词“问道几时回” “君去也” “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等便可准确判断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女子。 “留” “送” “泪下” “撚” “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
11、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女子要求远方的行人(他),寻个方便将“烦恼”寄送给她,说明她愿意为他承受精神重负,具有牺牲精神,十分痴情。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 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留” “送” “泪下” “撚” “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的相思烦恼,不妨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后面的题目。鹧 鸪 天辛弃疾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 注 陌上尘。【注】 柴桑: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西南,陶渊明的家乡,陶渊明晚年居住于此。(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陶渊明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B “晋宋之间事”指的是当时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乱世下,陶渊明只能选择独善其身,就像自己笔下桃花源中的人一样不问世事。C “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
13、与“晋宋之间事”形成了对比,突出了陶渊明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D这首词是作者表达对陶渊明的喜爱的词作,写陶渊明其实也是写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解析:选 D。词作主要表达的是对陶渊明的赞颂,作者以陶渊明为榜样,无法得出“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 答案: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世人对他的诗歌的认可,以此赞颂陶渊明的诗才;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进行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 ,以此赞颂陶渊明的高贵脱俗。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锦城散
14、花楼 李 白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 悬银钩。飞梯 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注】 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珠箔:珠帘。飞梯:高梯。双流:今四川成都双流区。(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对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的描写,极力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B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两句色彩对比明显,脍炙人口,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金碧辉煌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C诗人综合运用对偶、夸张等手法写景状物,读来诗意盎然,极具感染力。D作者在这首诗
15、中以大量笔墨描写散花楼的壮美景观,充分蓄势、铺垫,抒发自己登楼远眺的愉悦之情。解析:选 A。A 项,本诗写景从“金窗” “绣户”等细微器物入手,没有描写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 。(2)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哪些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 解析:本题明确要求在诗的前六句中寻求答案,即要准确找到前六句中所描写的意象(景物)有哪些,然后将这些意象连缀在一起,组合成一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从中感悟意象所表现的氛围特点。诗句中的朝阳、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意象色彩明艳,渲染出精巧雅致的氛围。答案:诗歌前六句通过朝阳、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交相辉映
16、,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渲染了一种静美雅致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登楼赏景难以掩饰的愉悦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感遇十二首(其四) 张九龄孤鸿海上来,池潢 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 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注】 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池潢: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大,鸿雁是
17、这样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它的孤单寥落。B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过大海的惊涛骇浪,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C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巢三珠树、珍木巅上,影射李林甫、牛仙客窃据高位,终将被“金丸”射中。D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解析:选 B。B 项, “格外胆怯”错,这里是象征诗人经历宦海风波后而格外警惕,同时以孤鸿的警惕反衬出下文双翠鸟的自以为安乐。(2)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 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写孤鸿是为了写自身。前两句写孤鸿经历风浪,遇事后小心
18、警惕,联系注释可知,这是表现诗人被李林甫、牛仙客等人排挤出朝廷的孤独失落和内心的警惕。三至六句写双翠鸟高高营巢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自以为安乐,实际上是嘲讽李林甫、牛仙客窃据高位,不可一世。然后诗人借孤鸿的口吻对他们提出警告“得无金丸惧” 。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忠告他的政敌:才华和锋芒外露,就怕别人将你作为猎取的对象;窃据高明的地位,就怕别人不能容忍而对你厌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以鸿雁口吻道出自己不慕名利,希望退隐之意。答案:诗人以孤鸿自喻,托物言志。以孤鸿的失群、寂寞象征自己被排挤出朝堂、无人支持的孤独和失落;以孤鸿的翱翔苍穹与双翠鸟的占据宝树高位作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身居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的讽刺和警告;借助孤鸿之口,流露出自己看淡名利、有意退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