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50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_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17课《游褒禅山记》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7 游褒禅山记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舍于其址( ) 庐冢( )褒禅( ) 音谬( )仆道( ) 窈然( )何可胜道( ) 王回深父( )【答案】 sh zhn chn mi p yo shn f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道有 碑 仆 道 ( )何 可 胜 道 也 哉 ( )师 道 之 不 传 也 久 矣 (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 ( )道 之 所 存 , 师 之 所 存 也 ( ) )2舍 始 舍 于 其 址 ( )退 避 三 舍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 )3乃 以 其 乃 华

2、 山 之 阳 名 之 也 ( )良 乃 入 , 具 告 沛 公 ( )乃 不 知 有 汉 (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 )4胜 何 可 胜 道 也 哉 ( )沛 公 不 胜 杯 杓 ( )予 观 夫 巴 陵 胜 状 ( )战 胜 而 得 者 ( ) )5得 此 予 之 所 得 也 ( )古 人 往 往 有 得 ( )不 得 极 夫 游 之 乐 也 ( )此 言 得 之 ( ) )6然 有 穴 窈 然 ( )然 视 其 左 右 ( )理 固 宜 然 ( )吴 广 以 为 然 ( ) )7其以 故 , 其 后 名 之 曰 褒 禅 ( )距 其 院 东 五 里 ( )独 其 为 文 犹

3、可 识 ( )问 其 深 ( )则 其 好 游 者 不 能 穷 也 ( )盖 其 又 深 ( )则 其 至 又 加 少 矣 ( )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 )其 孰 能 讥 之 乎 ( )而 予 亦 悔 其 随 之 ( )既 其 出 ( )视 其 左 右 ( )谬 其 传 ( )咎 其 欲 出 者 ( ))8常 非 常 之 观 ( )常 在 于 险 远 ( ) )9以 夫 夷 以 近 , 则 游 者 众 ( )余 与 四 人 拥 火 以 入 ( )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 无 不 在 也 ( ) )【答案】 1.名词,道路 动词,说出 名词,风尚 名词,道义 名词,道理

4、 2.动词,居住 名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名词,房舍 动词,停止 3.副词,表判断,是 连词,于是 副词,竟然 代词,你的 4.副词,尽 动词,禁得起 形容词,优美的 动词,胜利 5.动词,得到 名词,心得,收获 动词,能够 形容词,适宜,正确 6.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连词,然而 代词,如此,这样 形容词,对,正确 7.代词,那,指褒禅埋葬地 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代词,它,指仆碑 代词,它,指洞穴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代词,它,指后洞 代词,他们,指游客 代词,他们,指古人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代词,指自己 助词,无义 代词,它,指洞壁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8

5、.形容词,不平凡 副词,常常 9.连词,表并列关系 相当于“而” ,表修饰 连词,因为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慧褒始舍于其址 ( )_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_3莫能名者 ( )_4有泉侧出 ( )_5而其见愈奇 ( )_6则其至又加少矣 ( )_7入之甚寒,问其深 ( )_8常在于险远 ( )_9至于幽暗昏惑 ( )_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_11火尚足以明也 ( )_【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居住 2.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3.名词用作动词 识其本名,弄清真相 4.名词用作状语 从侧面 5.动词用作名词 见到的景象 6.动词用作名词 到达的人 7.形容词用作名词 深度

6、 8.形容词用作名词 险峻僻远的地方 9.形容词用作名词 幽暗的地方,令人迷乱的地方 10.形容词用作动词 走到尽头 11.形容词用作动词 照明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_今义:基数词,表数目。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_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3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_今义: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_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于是余有叹焉古义:_今义:合用为连词。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答案】 1.十分之一。 2.不平凡。 3.相当于“的缘故” 。 泛指求学

7、的人。 4.两个词。于,介词,译为“对” 。是,代词,代“这件事” 。 5.到。第 5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译文:_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译文:_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译文:_4此予之所得也。 ( )译文:_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译文:_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译文:_7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 )译文:_8其孰能讥之乎? ( )译文:_9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译文:_【答案】 1.判断句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墓旁

8、的屋舍。2判断句 现在把“华”读为“华实”的“华” ,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3判断句 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命名。4判断句 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5判断句 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6状语后置句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7省略句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8固定句式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9状语后置句 唐代僧人慧褒开始在此筑屋定居。常识速览识作者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

9、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识背景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 1054 年 4 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文章说明要实现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 “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

10、,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推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全文六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最后一段,说明记游的时间及作者。文脉梳理【答案】 游华山洞的经过 借仆碑抒发感慨文本深读自主探究 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_【答案】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

11、思慎取”的依据。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_【答案】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道理,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

12、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3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_【答案】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文字,而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

13、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合作探究 4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刻感触。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 (示例一)本文的主题是“有志才能成功,立志乃成功之秘诀”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断可以为证。(示例二)王安

14、石的“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症结在于一个“随”字。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舍“随” ,做到“三思而后行” 。(示例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对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 “力” “物”三个条件,就不会像王安石那么后悔了,一定能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文白.对译褒 禅 山 亦 谓 之 华 山 。 唐 浮 图 慧 褒 始 舍 于 其 址 ,褒 禅 山 也 叫 华 山 。 唐 代 僧 人 慧 褒 开 始 在 此 筑 屋 定 居 ,而 卒 葬 之 。 以 故 , 其 后 名 之 曰 褒死 后 葬 在 这

15、 里 。 因 为 这 个 缘 故 , 从 那 以 后 人 们 称 这 座 山禅 。 今 所 谓 慧 空 禅 院 者 , 褒 之为 “褒 禅 ”。 现 在 人 们 所 说 的 慧 空 禅 院 , 就 是 慧 褒 和 尚 墓 旁庐 冢 也 。的 屋 舍 。 慧 褒 : 唐 代 高 僧 。 卒葬 之 : 死 后 葬 在 这 里 。 距 其 院 东 五 里 ,离 那 禅 院 东 边 五 里 ,所 谓 华 山 洞 者 , 以 其 乃 华 山 之 阳 名 之 也 。是 人 们 所 说 的 华 山 洞 , 因 为 它 在 华 山 的 南 面 而 这 样 称 呼 它 。距 洞 百 余 步 , 有 碑 仆 道

16、, 其 文距 离 山 洞 一 百 多 步 , 有 一 块 石 碑 倒 在 路 旁 , 那 上 面 的 碑 文漫 灭 , 独 其 为 文 犹 可 识 , 曰 “花 山 ”。已 经 模 糊 不 清 , 只 有 从 它 残 存 的 字 还 可 以 辨 认 出 “花 山 ”的 名 称 。今 言 “华 ”如 “华 实 ”之 “华 ”者 , 盖 音 谬 也 。现 在 把 “华 ”读 为 “华 实 ”的 “华 ”, 大 概 是 读 音 上 的 错 误 。 华 山 洞 : 南 宋 王 象 先 舆 地 纪 胜 写 作 “华 阳 洞 ”。 据 下 文 “华 山之 阳 ”, 应 作 “华 阳 洞 ”。 乃 : 表

17、判 断 , 有 “为 ”“是 ”的 意 思 。 其 文 )Error!Error!其 下 平 旷 , 有 泉 侧 出 , 而 记 游 者华 山 洞 下 边 平 坦 空 旷 , 有 泉 水 从 旁 边 涌 出 , 题 字 记 游 的甚 众 , 所 谓 前 洞 也 。人 很 多 , 这 是 人 们 所 说 的 “前 洞 ”。 其 : 指 前 洞 。 记 游 : 指在 游 览 处 题 字 留 念 。 由 山 以 上 五 六 里 , 有 穴 窈 然 , 入 之 甚 寒 ,顺 山 而 上 走 五 六 里 , 有 个 洞 穴 幽 暗 深 远 , 走 进 洞 穴 十 分 寒 冷 。问 其 深 , 则 其 好

18、 游 者 不 能 穷 也 , 谓 之问 它 的 深 度 , 就 是 那 些 喜 欢 游 览 的 人 也 不 能 走 到 尽 头 , 人 们 叫后 洞 。它 “后 洞 ”。 窈 然 : 幽 暗 深 远 的 样 子 。 则 :即 使 。 穷 : 尽 , 达 到 尽 头 。 余 与 四我 和 同 游 的 四人 拥 火 以 入 , 入 之 愈 深 , 其 进 愈 难 , 而个 人 拿 着 火 把 走 进 去 , 进 洞 越 深 , 前 进 越 困 难 , 然 而 见 到其 见 愈 奇 。 有 怠 而 欲 出 者 , 曰 : “不的 景 象 也 越 奇 特 。 有 松 劲 懈 怠 想 要 退 出 去 的

19、 伙 伴 说 : “如 果出 , 火 且 尽 。 ”不 出 去 , 火 把 将 要 烧 完 。 ” 拥 火 : 拿 着 火把 。 拥 , 执 、 持 。 遂 与 之于 是 跟 他 们 一 起俱 出 。 盖 予 所 至 , 比 好 游 者退 出 洞 来 。 大 约 我 走 到 的 地 方 , 比 起 那 些 喜 欢 游 览 的 人 来 说 ,尚 不 能 十 一 。 然 视 其 左 右 , 来 而 记 之 者还 不 到 十 分 之 一 。 然 而 看 那 左 右 的 洞 壁 , 来 到 这 里 题 字 记 游 的已 少 。已 经 少 了 。 盖 : 发 语 词 , 有 “大 概 ”的 意 思 。

20、不 能十 一 : 不 到 十 分 之 一 。 不 能 , 不 到 。 盖 其 又 深 ,大 概 洞 越 深 ,则 其 至 又 加 少 矣 。 方 是 时 ,那 么 到 达 那 里 的 人 就 更 少 了 。 当 决 定 从 洞 中 退 出 来 的 时 候 ,予 之 力 尚 足 以 入 , 火 尚 足 以 明 也 。 既我 的 体 力 还 足 够 继 续 前 进 , 火 把 还 足 够 继 续 照 明 。 我 们 已 经其 出 , 则 或 咎 其 欲 出 者 , 而 予 亦 悔 其 随出 洞 了 , 便 有 人 责 怪 那 要 求 退 出 来 的 人 , 我 也 后 悔 自 己 跟 从之 , 而

21、 不 得 极 夫 游 之 乐 也 。他 们 , 以 致 不 能 尽 情 享 受 那 游 览 的 乐 趣 。 加 少 : 更 少 。 方 :当 。 是 时 : 指 决 )Error! 于 是 予 有 叹 焉 。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 山 川 、 草 木 、对 于 这 种 情 况 , 我 有 感 叹 了 。 古 人 观 察 天 地 、 山 川 、 草 木 、虫 鱼 、 鸟 兽 , 往 往 有 得 , 以 其 求 思 之虫 鱼 、 鸟 兽 的 时 候 , 往 往 有 心 得 , 因 为 他 们 探 究 、 思 考 得 非 常深 而 无 不 在 也 。深 入 , 而 且 无 处 不 在 。

22、叹 : 感 叹 。 得 : 心 得 , 收 获 。 求 思 :探 究 , 思 考 。 无 不 在 : 没 有 不 到 的 )Error!夫 夷 以 近 , 则 游 者 众 ; 险地 方 平 坦 , 并 且 路 程 近 , 到 达 的 人 就 多 ; 地 势以 远 , 则 至 者 少 , 而 世 之 奇 伟 、 瑰险 峻 并 且 路 程 远 , 到 达 的 人 就 少 , 但 世 上 的 奇 妙 雄 伟 、 珍怪 、 非 常 之 观 , 常 在 于 险 远 , 而贵 奇 特 、 不 同 寻 常 的 景 象 , 常 常 在 那 险 阻 僻 远 的 地 方 , 因人 之 所 罕 至 焉 ,而 人 们

23、 很 少 到 达 那 里 。 夷 : 平 坦 。 以 : 而 。观 : 值 得 观 赏 的 景 象 。 故 非 有 志所 以 , 没 有 志 向者 不 能 至 也 。 有 志 矣 , 不 随 以 止 也 , 然的 人 是 不 能 到 达 的 。 有 了 志 向 , 也 不 随 从 别 人 而 中 止 , 然 而力 不 足 者 , 亦 不 能 至 也 ; 有 志 与 力 , 而 又 不 随力 量 不 足 , 也 不 能 到 达 ; 有 了 志 向 和 力 量 , 而 且 又 不 随 从 别 人以 怠 , 至 于 幽 暗 昏 惑 而 无 物 以而 松 懈 , 到 了 那 幽 深 昏 暗 而 令 人

24、 迷 惑 的 地 方 , 却 没 有 外 物 来相 之 , 亦 不 能 至 也 。 然 力 足 以辅 助 他 , 也 不 能 到 达 。 然 而 力 量 足 够 到 达 那 里 ( 结 果 却 没至 焉 , 于 人 为 可 讥 , 而 在 己 为 有有 到 达 ) , 在 别 人 看 来 是 可 以 嘲 笑 的 , 在 自 己 看 来 也 是 有 所悔 ; 尽 吾 志 也 , 而 不 能 至 者 , 可 以 无 悔 矣 ,悔 恨 的 ; 尽 了 自 己 的 努 力 却 不 能 到 达 的 人 , 就 可 以 没 有 悔 恨 了 ,其 孰 能 讥 之 乎 ? 此 予 之 所 得 也 。难 道 谁

25、 还 会 讥 笑 他 吗 ? 这 就 是 我 这 次 游 山 的 心 得 。 随 以 止 :盲 从 别 人 )而停止前进。昏惑:迷惑。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达到)。有悔:Error!余 于 仆 碑 , 又 以 悲 夫 古 书 之 不 存 ,我 对 于 那 倒 在 地 上 的 石 碑 , 又 因 此 叹 惜 那 古 代 书 籍 的 失 传 ,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后 代 人 弄 错 了 它 流 传 的 文 字 , 而 没 有 人 能 够 说 明 白 的 事 情 ,何 可 胜 道 也 哉 ! 此 所 以 学 者 不 可 以 不

26、 深( 这 类 情 形 ) 哪 能 说 得 完 呢 ! 这 就 是 读 书 人 不 可 不 深 入 地思 而 慎 取 之 也 。思 考 、 谨 慎 地 采 取 的 缘 故 。 以 : “以 之 ”的 省 略 , 因 此 , 由 此 。悲 : 感 叹 。 谬 : 弄 错 , 使 错 。 )Error! 四 人 者 : 庐 陵 萧 君 圭 君 玉 , 长 乐 王 回同 游 的 四 个 人 : 庐 陵 人 萧 君 圭 , 字 君 玉 ; 长 乐 人 王 回 ,深 父 , 余 弟 安 国 平 父 、 安 上 纯 父 。字 深 父 ; 我 的 弟 弟 安 国 , 字 平 父 、 安 上 字 纯 父 。

27、庐 陵 : 现 在江 西 吉 安 。 )Error!Error!至 和 元 年 七 月 某 日 , 临 川 王 某 记 。至 和 元 年 七 月 , 临 川 人 氏 王 安 石 记 。 至 和 元 年 : 公 元1054年 。 至 和 , )Error!Error!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铺 垫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见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结合,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文章一开始介绍山名“华山” ,记仆碑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记游山,不记别的,只记游山洞。前洞略写,指出路近、地平、游者众,为后面的写作做了铺垫;后洞详写,突出路远、奇险、深寒

28、、游者少,和前洞对比,并交代退出情况,为后文议论做了有力的铺垫。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主要事件发生或作者观点的提出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或文章主旨的基石,能增加情节的张力或文章主旨的影响力。2写法指导(1)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2)可从情节发展的方向进行铺垫。一般有两种,正铺和反铺。正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作正面铺垫。反铺是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又叫反面铺垫。(3)可运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铺垫。如运用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比如红楼梦中“

29、宝玉挨打”是运用伏笔铺垫, “红楼梦序曲”是悬念铺垫。3迁移运用请你运用铺垫的手法代某电视台向观众介绍某一著名演员。_【写作示例】 朋友们,看过大决战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你好,太平洋!这几部影片的观众,可能会对演员把领袖人物说话学得活灵活现而感到惊奇。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在这几部影片中为饰演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演员配音的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演员周贵元。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最好不付出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已经指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所以,朋友们,不要再在平地观望了,到“险远”之地去

30、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吧!【应用角度】 “更上一层楼” “努力” “更好的风景”等。2精彩应用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想要到达最高层也许很难,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己之志,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风景,永远在人迹罕至之处,险远之地。坐享其成,终将一事无成。欲有所获,唯有马上行动。从平地出发,一步步向前行进,向上攀登,在荆棘坎坷中历练自己,追求那片人生的美好。佳作领悟导读:晋祠一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对中学生

31、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美范文。晋 祠梁 衡出太原向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西周时,年幼的成王姬诵即位,一日与其弟姬虞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 ”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做了诸侯。 史记称此为“剪桐封弟” 。姬虞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

32、国为晋国。人们缅怀姬虞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曲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

33、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珮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

34、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至此,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泻翠娥。 ”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 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

35、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殿堂内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的珍品。她们或梳妆、洒扫,或奏乐、歌舞,形态各异。人物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心之巧,绝非一般。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 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

36、支撑,桥面东西宽阔,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以圣母殿为主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之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砌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集造化与人工于一体。就是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这假山上本有一挂细泉垂下,而山下却立了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

37、的潭里,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还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来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顺着山脚,傍着水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几游而不能尽兴。历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至今山径石壁,廊前石碑上,还留着不少名人题咏。有些词工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这晋祠从周唐叔虞到任立国后自然又演过许多典故。当年李世民就从这里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 年)在这里消灭了北汉政权,从而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959 年陈毅同志游晋祠时兴叹道:“周

38、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亮点1学结构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文章内容。介绍自然风景是按照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顺序,介绍历史文物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点到面的顺序。2学写法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生动、活泼、有趣。如文章第 5 自然段对树的细节描写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树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训练落实提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sh)于其址 有碑仆(p)道B盖音谬(mi)也 有穴(xu)窈然C或咎(ji)其欲出者 瑰(gu)怪D无物以相(xing)之 长乐王回深父(f)D A 项,(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