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434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三2课后巩固练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环境类题小说环境考查三角度答案思维一辙出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 注 。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 ”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

2、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

3、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春夜里的一点儿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原作发表于芒种 ,作者许辉,有删改)【注】 洗碑:刻碑。1(环境描写的特点、手法和作用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简要分析。答: 解析:画线处环境描写:给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环境场所。为下

4、面罗永才心理变化提供动力,生机勃勃的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烘托了罗永才此时颇2不宁静的心理。另一方面,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他有所启发,对罗永才后来的心理转变起关键作用。景物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使他的心理起了一定的变化,对情节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二、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铁 圈索洛杜布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

5、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 ”老头心里思忖道, “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

6、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儿没有意思。 ”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

7、器声里。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铁箍,虽然他面带笑容,3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

8、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铁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这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

9、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箍,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

10、出轻松愉快的笑容。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有删改)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B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表达的作用不同。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

11、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C写老人去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D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4解析:选 A。A 项是对人物情感和小说主旨的分析,说老人“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无中生有,小说中并未谈及。3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答: 解析:该题题干要求考生抓住老人的“笑容”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文中画出了关于笑容的三次描写,为考生明确了答题区间,

12、降低了答题难度。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老人的笑容时,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加以理解,第一次的笑容出现在老人看到孩子玩铁圈的时候,而且是“呆痴的笑容” ,表明老人还只是停留在被孩子的天真快乐感染的层次;第二次的笑容出现在老人在郊区尽情地玩了铁圈之后,表明老人寻到了孩童的快乐,愿望实现的愉悦;第三次的笑容出现在老人临终之前,表达了老人愿望满足后的欣慰之情。答案: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从未拥有过快乐的老人,受到那孩子的天真快乐的感染,目光久久不愿离开。老人由原来的心有顾忌到不再恐惧,内心的愿望也得以实现,因此感到轻松愉快。反映了老人临终时内心的欣慰,因为他终于玩了一次幸福孩子才能玩的游戏,又为自己想象了一个

13、幸福的童年。一个“堆”字,表现了他内心的极大满足。4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答: 解析:环境描写作用:工厂里的环境特点是嘈杂、昏暗、单调,这种环境就是老人生活的环境。再看人们表现的社会环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 ,整个社会环境也是单调、麻木的。老人就是这种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他的生活状态也是单调、麻木的,工厂环境描写与人物的生存状态是一致的。所以环境有力地衬托了老人的性格。正因为这种环境,所以当老人看到孩子滚铁圈时才会有嫉妒和烦恼,才会有自己快乐的憧憬。工厂环境的描写,又推动了情节的向下发展,单调昏暗的环境,老人又有了自己滚铁圈的想法,所以才会有下文拾铁箍,才会有老人到“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中滚铁箍。滚铁箍时的环境描写与工厂的环境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进而突出环境能改变人状态的主题。答案:反映了嘈杂、晦暗的现实生活环境和老人单调、麻木的生活状态。反衬出铁箍给老人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快乐憧憬。与下文老人滚铁箍时的环境描写构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