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828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 专题10 第1讲 体验高考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讲 体验高考真题,把握备考方向考点要求能力层级 具体要求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

2、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析 B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 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

3、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二、(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34 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 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

4、纵横飞溅。解析 D第三联应理解为“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 ”,这是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4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 ,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 诗歌大意:我的胸中藏有数不尽的用兵韬略,但却因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而白白浪费了这些惊人的才华。我只好在醉中作草书,以酒作为旗帜战鼓,以笔作为大刀长矛,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泻一般

5、。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转眼间,我收起书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后。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三、(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56 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5下列对这首诗

6、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E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解析 B第三句中的“ 衔枚”,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 ,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 “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不恰切。E “表示选材工作要依

7、靠其他考官来完成”,理解错误,此处应是诗人自谦之语,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6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案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解析 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1题型变化:相较于 2017

8、年高考语文试题,2018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分值方面的变化是由原来的 11 分降为 9 分,其中 1 分给了现代文阅读,另 1 分给了名篇名句默写。在题型方面的最大变化就是 14 题,由“5 选 2”变为“4 选 1”。15 题简答题,无题型变化。“古代诗歌阅读”重点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比如新课标全国卷一题要求学生比较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的作用,该题目价值较高,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提升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2选材特点:2018 年全国卷、的选材都是七言古诗,全国卷是乐府诗,而且全国卷还是节选部分,改变了以往古代诗歌阅读题多考查律诗的传统,选材多选用唐宋时期的作品。3考点分布:2018

9、年全国卷 3 套试题,考点覆盖面广,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情感,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备考,切忌猜题押宝。真题体验1B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 “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2解析 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3D第三联应理解

10、为“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 ”,这是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4解析 诗歌大意:我的胸中藏有数不尽的用兵韬略,但却因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而白白浪费了这些惊人的才华。我只好在醉中作草书,以酒作为旗帜战鼓,以笔作为大刀长矛,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泻一般。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转眼间,我收起书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后。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

11、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5B第三句中的“衔枚” ,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 ,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 “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不恰切。E “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理解错误,此处应是诗人自谦之语,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6解析 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