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65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暑假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齐齐哈尔八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

2、词 “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 ,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

3、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 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

4、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 静夜思 ,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B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 我和你显得更出色。C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D现在的流行歌曲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2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

5、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D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有些流行歌词在若干年后可能也会被人们推崇的。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它

6、很珍贵。C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已被广泛传唱。D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答案】1A 2C 3D【试题分析】1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考核概念的题目命题点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主要错误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一般为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与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细微差别。B 项,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出色”错

7、误,由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可知;C 项, “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值得欣喜的”错误,原文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 “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D 项, “现在的流行歌曲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错误,由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可知, “感动在心”的是人的

8、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故选 A。2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 C 项,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错误,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故选 C。3此题考核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

9、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D 项, “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强加因果,由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可知。故选 D。一、 【黑龙江牡丹江三高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0、。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

11、形成了不同的致思取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教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

12、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

13、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B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C儒、道、佛三家有一部分思想是相通的,这就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D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B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C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D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1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B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C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D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二、 【黑龙江联谊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将中国小说的传统重新擦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传统。中国小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叙事传统,比如说潜在的“四季结构” 。西方文学中

15、的长篇虚构叙事,从史诗发展而来,因此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即叙述一个开头、发展、结尾过程俱全的故事。 “结构的完整性”往往成为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中国小说也注重讲故事,但往往不是紧紧围绕着小说主人公,包含了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的严密的叙事结构,而是在故事的结构之外,常常还有另一重潜在的结构,比如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四季” ,或者说“季节的转换” 。以红楼梦为例。 “四季”具有对应人物、家族命运的叙事功能,同时小说虽然以宝黛的情感发展线索重点写了几大事件,但还有一个潜在的结构,便是“季节的转换” 。在此基础上,写庆寿、看戏、结社、消夏、过冬,以及一应的衣饰、食物。一部红楼梦 ,不过写几年

16、的春去秋来,便写出了中国人“恒常”的人生与面对自然的心灵世界。而在这“恒常”的底色之上,作者写出世事、命运的“无常”,增加了悲剧感。“四季”这一潜在的结构方式很少受到当代写作者的重视。 “四季”代表的是“日常” “恒常” ,代表一种自然、复沓之美,代表编织其中的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而当下的一些小说,具体的故事情节背后,往往是时代的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与“四季”的旨趣相去甚远。而先锋浪潮中,西方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学技巧轮番上演,小说的主体不再是故事、人物,有时甚至只是叙事行为,更是与之南辕北辙。另外,中国小说特别是白话小说中常常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通过语言使人物的个性鲜活生动、跃然纸上,对话甚至

17、用来表现故事。美国汉学家浦安迪观察到,中国的主流文学, “言”往往重于“事” ,“事”常常被“非事”打断。也就是说,西方文学更重“事” ,小说注重描写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小说,往往对人物的语言投入更大的关注。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使他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神情毕肖的个人,所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注重人物的语言,重视说话人的“声口” ,以语言来表现人,是中国小说的又一个优秀传统。金圣叹评水浒传的好处,认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 。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大致呈现出两个趋向,一是模

18、仿西方的小说技巧,一是网络化的快速写作。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西方的小说技巧固然值得借鉴,但写好人物语言、仔细揣摩人物“声口” ,或许也是我们不该放弃的并未远去的小说传统。(选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1 月 13 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古典小说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四季结构 ”叙事传统,在每篇小说中都会有对应四季的故事。B西方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都重视讲故事,但西方小说更重视故事的完整性,而中国小说往往还有潜在的“四季结构” 。C “四季结构 ”所反映的是中国古典小说对日常、恒常等社会美、复沓美的重视,它代表编织其中的

19、中国人的文化和精神。D过分地追求时代背景和宏大的思想框架,使中国当代小说丢掉了传统小说“四季结构”这一优秀的传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重点论述了中国小说的两个重要传统,一是中国小说自身的叙事传统,二是使用对话表现人物。B文章在论述中国小说的两个传统特点时,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西方小说进行比较。C文章批评了中国当代作者不重视“四季”这种传统的潜在结构,以至于当下的一些小说失去了“四季的旨趣” 。D作者引用美国汉学家浦安迪的研究成果意在说明中国小说往往更注重通过语言使人物个性鲜活生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 )A西方文学中的长篇虚构叙事,非常重视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评价一部西方长篇小说的标准往往是“故事的完整性” 。B金圣叹评价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个人物,每个人都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及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C作者认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一旦模仿西方技巧和进行网络化快速写作,就会偏离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D作者认为,西方小说的传统固然值得借鉴,但对于认真探索小说艺术的写作者们来说,中国传统更应该继承。三、 【四川自贡衡川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文学正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

21、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 毛诗序曾强调, “诗”是“志之所之”的产物。文字的产生真正拓展了思想交流的维度。千百年来,尽管汉字出现了多种生成方式,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人们开始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的“书法” 。至汉晋之间,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王羲之是成功的探索者,他依托深刻的艺术见地,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铸就了兰亭集序的经典地位。书法艺术尽管并非单为文学而生,却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除了“太极殿” “同仁堂”等纯粹实用的匾额、题字或标语,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

22、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除了兰亭集序 ,还可以列举出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 ,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由贬谪黄州三年的悲凉遭遇有感而发。较之一般的文学创作,书法作品具有具体的用途,所以在选择或拟定合适的文辞内容时,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某一角落,有翠竹数竿、奇石一尊。当是之时,常有一二学子坐立其间,或琅琅读书,或默坐静思。启功先生在石上题字“奇峰高节” , “奇峰”描述奇石耸立向上之势, “高节”则指向竹子的高洁虚心,四个字皆指向具体环境中的景物,同时以拟人的手法指向人的节操、情感和旨趣。题字尽管寥

23、寥数语,竟与相关的人、事、物、地、时、情相合,这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表现的高深造诣,更显示了作者文学思维的精确。尽管今天仍有书法到底属于文化还是艺术的争论,也有艺术创作与日常实用书写的区别,但是,文化和艺术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鸿沟。简单说来,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文化又根植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生活则必然夹杂着林林总总的实用成分。无数名家的创作正是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在书法艺术表现中,思想、语言作为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作为载体和手段,每个方面都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更浓缩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艺术与文学相通。作家也应懂得一点书法,中国古

24、代文人的字大都是写得很好的。现代作家不一定要能写好毛笔字,但是要能欣赏书法,经常看看书法,尤其是行草,对于行文的内在气韵,是很有好处的。(选自孙学峰文学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只有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才有可能选择出合适的文辞内容。B人们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便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这种研究促成了书法的诞生。C 兰亭集序 书法地位的形成,有赖于王羲之深刻的艺术见地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与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这一大环境有关系。D文学作

25、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往往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有些书法作品具有实用性,如“太极殿” “同仁堂”等匾额、题字或标语;有些书法作品具有文学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某一角落的石上所题的“奇峰高节 ”四字,展现了书法家启功的高深的书法造诣和精确的文学思维。C文化和书法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书法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书法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充分整合各方面的文化因素。D思想、语言是书法艺术的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是书法艺术的载体和手段,它们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

26、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书法作品要有文化内涵,要有艺术品位,还得有实际用途,因此书法作品往往是综合因素的产物。B 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 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的作品,它们通过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是锦上添花。C文学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诗歌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D艺术与文学相通,现代作家如果不懂书法,不会欣赏书法,就把握不了行文的内在气韵,也就无法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四、 【山东即墨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中国的历史文物浩如烟海,这

27、当然是独特的优势,但也有着“甜蜜的烦恼”有限的文保资金和技术管理力量简直是杯水车薪。跟意大利等文物大国相比,我国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技术和管理力度都差距明显。那些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具有经济效益的文物建筑尚能得到较好保护,至于那些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无法开发成景点收门票的文物建筑,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以弥补政府部门文保资金和技术管理力量的不足,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文物保护绝非政府部门的“独角戏” ,而应该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在美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公园制度中,其经费既有联邦政府拨款,也通过税费减免鼓励社会各界的投资和捐赠。另一个文物大国英国,其保

28、护资金也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捐赠和个人捐款。反观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主要靠政府,目前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机制。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在文保领域的应有作用还没有释放出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这本身也是一个文化教育和文物知识普及的过程。文物保护不应该是“死的保护” ,而应该是“活的保护” 。不应该是把一座文物建筑围起来、封起来,使它徒留一个死的躯壳,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毫无关联。应该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文物建筑得到多方面利用,比如教学、参观、研究,使其成为文化产业、文化活动的载体。参与的社会力量越广泛,文物知识和历史文化的传播也就越广泛。在各种社会主体的

29、共同参与下,文物建筑得以以“活的形式”存在,成为当下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是一件新生事物,在保持宽容态度的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首先,对于哪些文物可以交给社会,哪些文物必须由文保部门严格管理保护,要有科学论证和明确界定。在意大利,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的保护规范。其次,要确保参与认养的社会力量,具备从事文物保护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条件,防止保护文物变成毁坏文物。再次,对于社会力量保护、利用文物建筑的行为,要实施全面全程监督,严禁对文物建筑进行竭泽而渔的商业开发,防止不当利用危及文物安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最后,相关信息要公开透明,

30、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防止暗箱操作、私相授受,一旦出现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文物知识,以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走进社会,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文化的力量抵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塑造社会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由文保部门、文保机构唱独角戏的“小文保”模式,要逐步转型为政府部门牵头,专业机构发挥主力作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大文保”模式。当然,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建章立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符合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符合文物保护客观规律的轨道上推进运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历史

31、文物浩如烟海,需要保护的文物太多,这是造成当下历史文物保护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B目前我国那些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无法开发成景点来创收的文物建筑基本都没有得到有效得保护。C弥补我国历史文物保护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的最有效方式是像英、美等国家那样主要靠非政府组织。D我国目前的历史文物保护主要靠政府投入,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益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证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B文章在论述完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的意义后,进一步论述如何做的问题。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中外对比论证,突出了美国、英国做法的科学。D对社会

32、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文章先指出当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出路,后逐层分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文物保护技术和策略体现了文物“活的保护”理念,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B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如果没有科学论证,明确界定,保护资金、技术和合理条件,容易适得其反。C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不仅要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还要防止暗箱操作,小心被不当利用。D只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避免政府唱独角戏,就能让文物知识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走进社会。五、 【山东青岛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

33、)一提到“茶道” ,人们大多将其视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中国学者在内的众多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也一致认为“茶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它创始于村田珠光,集大成于千利休。形成这种“茶道”发展史共识的根据来源于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 。该书记述了日本茶之汤的两条发展脉络:一个是以能阿弥为首的贵族茶,一个是以村田珠光为首的庶民草庵茶。这两条发展脉络在千利休这里汇合,因此才有了千利休乃日本茶之汤集大成者之说;千利休又将村田珠光奉为日本茶之汤的创始人:所以后世习茶者便因袭此说,不求甚解的后学也跟着以讹传讹。但是,这种“共识”并不可信。首先, 南方录于 17 世纪后期方才问世,书中记载的很多内容明显不

34、属于千利休所生活的时代。那些无法判断真伪的内容,究竟有多少是千利休所为,无人说得清楚。其次,村田珠光的身世一直是个谜,至今仍然无法用史料来确证此人的存在。而且, “茶道”一词开始见诸日本的相关文献,也只是 17 世纪中后期的事,此前及其后,人们在称谓独具日本特色的茶文化时,更习惯使用“茶之汤”或“佗茶” ,而非“茶道” 。即使在今天,虽然很多茶文化的出版物均冠以“茶道”之名,新闻媒体也习惯使用“茶道”的称呼,但“茶之汤”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虽然中国古代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大多是吉光片羽,散见于浩瀚的典籍之中。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中国学界对茶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及研究都还很薄弱,以至于

35、茶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不敢断定“茶道”原本为何国语言。随着对茶文化资料整理、研究的进展,学者们发现, “茶道”一词早在唐代就已散见于各类文献了。例如,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饮茶歌 )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于是茶道大行”(封演封氏闻见记 )等等。上述引文中提到的陆鸿渐,即茶经的作者陆羽。诗僧皎然与陆羽是“忘年之交” ,封演与陆羽也是同时代人。既然封演称陆羽的茶为“茶道”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陆羽的旷世名著茶经来具体地探讨当时的“茶道”内容了。简言之,据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史料而言, 茶经中记述的内容不仅是陆羽的茶

36、论,同时也应该是“茶道”一词的本义所在。所谓“茶道”的本义,大体可界定为以养生或养心为目的的制茶、吃茶的技法和精神理念。可以说,陆羽的茶经首次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了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寓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诗僧皎然和茶人封演则赋予了中国茶文化以“茶道”之名,方才有了“茶道”概念的传世。由此可见,说“茶道”源自日本显然是不可信的。中国既是茶树的原产地,亦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茶”这种植物并将其发展成为“茶道”文化的国家,这是无争的事实。(选自张建立茶道溯源 ,有删改)1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茶道源自日本不可信” 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3 分) ( )A村田珠光被千

37、利休奉为日本茶之汤的创始人,不求甚解的后学者也只是盲从此说,以讹传讹。但其身世一直是个谜,至今仍然无法用史料来确证他的存在。B千利休被认为是日本茶之汤的集大成者,但此说法所依据的南方录一书,所记很多内容明显不属于千利休生活的时代,那些真伪难辨的内容也很难确定有多少是他所为。C中国古代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散见于浩瀚的典籍之中。D “茶道”一词在中国唐代就出现了;而在日本则到 17 世纪中后期才见诸相关文献,此前及其后,人们更习惯用“茶之汤”或“佗茶”来称呼日本的茶文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从南方录 的记述来看,千利休在日本 “茶之汤” 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

38、位,他的贡献之一是将贵族茶和庶民草庵茶这两条发展脉络加以汇合。B人们将“茶道”视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对中国的茶文化遗产却知之甚少,这是中国学界对茶文化资料的挖掘、整理及研究很薄弱造成的。C “茶道”一词早在唐代就已散见于各类文献了,这从皎然的饮茶歌 、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和陆羽的旷世名著茶经中均可以得到证实。D封演称陆羽的茶为“茶道” ,认为茶经中记述的内容不仅是陆羽的茶论,同时也是“茶道”一词的本义所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包括很多中国学者在内的众多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一致认为“茶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并对“茶道”在日本的发展史达成了共识。B在今

39、天的日本,很多茶文化出版物都以“茶道”命名,新闻媒体也习惯使用 “茶道”这一称呼,这更容易让人以为“茶道”是日本特有的传统文化。C从文中引自茶人封演封氏闻见记 中的那段文字来看,陆羽“为茶论” “造茶具” ,影响甚远,对当时“茶道大行”的局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D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茶道”精神的以及赋予中国茶文化以“茶道”之名的是陆羽。六、 【江西上饶玉山一中 2018-2019 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建造。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

40、计成所著的园冶直到明代才出现,但是园林艺术到明代已经发展到高潮。在园林理论产生之前,对造园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是山水画理论,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 、清代李渔的一家言都较多地涉及园林理论,而文震亨、李渔都深谙绘画之道。唐代的王维、宋代的俞微、元代的倪云林、清代的石涛、清代的仇好石等既擅长绘画,又懂得造园,他们把画意融入园林,使园林带有山水画的特点。造园家在建造古典园林的时候,特别是在堆砌假山的时候,尤其注重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小中见大等原则,这些原则都来自山水画理论。可以说造园家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运用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山水诗也对古典园林产生了影响,山水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

41、影响主要体现在意境营造方面,尤其是虚的意境的营造。园林的意境以诗文化为灵魂,园林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境域。南方的私家园林布局严谨,结构精巧,一花一草、一水一石点缀园中,园林中的景色酷似唐诗、宋词中所描绘的图景,引人入胜。 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大假山上题有“曲径通幽处”五个字,它高度概括了这处景致的特点。之所以要题字,是因为“景不点不透,景不点不活” (宋先锋试论园林意境的内涵 ) 。而楹联被称为“诗中之诗” ,具备诗歌、散文的美学特征。 红楼梦中,潇湘馆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蘅芜苑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亦香”等,无不兼具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楹联起到了烘托园林

42、意境的作用。在古典园林虚的意境的营造上, “空灵”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之一。园林专家陈从周说:“园林以空灵为主。 ”在园林中,亭子最具有“空”的灵气。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这些诗句表明,正因为亭“空” ,所以亭才“有” 。园林往往于无景处求景,于无声处求声。声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园林中的景不只是呈现自身,它们只是一个个起点,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这种“空灵”意境深受中国诗词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和山水画中注重虚实相生的画法的影响。苏轼在送参寥师中写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则灵气往来。清空是一种绝妙的审

43、美境界。诗词要清空,不要质实,园林也是如此。(摘编自麻玉珠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园林理论的产生远迟于山水画理论的产生,在明代以前,园林艺术缺乏园林理论指导,发展十分缓慢。B我国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是明代计成的园治 ,文震享、李渔等人对 园治中的理论进行了完善。C清代仇好石参与建造的园林往往融入了山水画的画意,带有山水画的特点,这与仇好石擅长绘画密切相关。D造园家既要熟知园林理论,又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深谙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山水画和山

44、水画理论及山水诗对古典园林的影响两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古典园林深受它们的影响。B文章第三段着重阐述山水诗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产生的影响,将“题字”和“楹联”的作用进行了对比。C文章在使用举例论证之外,还多处引用古诗句,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又有效地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第二段和三、四段构成总分结构,三、四段分层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营造方面受到山水诗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园林中的题字能起点景的作用,大观园进门处大假山上的题字便高度概括了该处景致的特点,并令景致鲜活起来。B楹联能体现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如红楼梦 中,作者安排大观园出现多副楹联,就是

45、为了烘托园林意境。C诗词创作者常常运用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意境清空的诗词,这种诗词可以避免质实的弊病。D优秀的造园家往往能于无景、无声处求景、声,于静中求动,于空中求景,出自他们之手的园林能勾起人们的想象。【山东即墨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造桥大师茅以升自近代以来,中国造桥史上从没出现过中国人的名字,横跨中国山河的钢铁大桥皆由西方人建造。直至造桥大师茅以升踏入桥梁工地以后,才改写了这个历史。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他早就立志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建功立业。1920 年,获得加利基理工大学第一个工学博士后,他就毅然回来报效祖国。

46、尽管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片破败景象,但这都没有阻止他回归的脚步。回国后,茅以升便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曾任五校教授,两校校长。他继续执教三十余年,开创了“学生考先生”式教学方法,倡导“先习后学,边习边学”式教育。他是我国工科教育的奠基人。1933 年 3 月,茅以升辞去北洋大学教席,接受了筹建钱塘江大桥的任务。当时,浙赣铁路正在兴建,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钱塘江乃著名险恶之江,民间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外国人预言此处不可能建桥。但茅以升对祖国的钢铁大桥均为外国人所建颇为痛心,于是慨然受命,自任桥工处处长,并请同学罗英任总工程师。茅以升是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人。

47、设计大桥时,日本侵略凶焰从东北燃及华北,大桥关系重大,完工越早越好。他们想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施工方法:“上下并进,一气呵成” 。大桥沉箱下沉时,基础工程与桥墩工程并进,江中进行桥墩工程时,岸上进行钢梁装配工程。有两个相邻桥墩完工时,岸上整个装配好的钢梁,即刻用船承载浮运,利用潮水涨落,安装上桥墩,形成一个高效的“生产线” 。大桥开工于 1934 年。为使桥基稳固,木桩需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 ,解决了打桩难题。江水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 ,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

48、,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架设钢梁时,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 ,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作为教育家的茅以升还把工地变成了一所临时大学,指导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学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为以后中国的桥梁事业培养了一批桥梁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桥梁建设中,担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钱塘江大桥注定“生不逢时” 。1937 年 8 月 13 日,淞沪会战爆发。9 月 26 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铁路率先通车。通车当日,大批军火物资通过,整个工地笼罩着战争的气氛,没有人再把造桥当作是一项工程。以后两月,各种物资通过大桥源源不断地送往上海。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上海腹背受敌,茅以升疾呼:早一天造好桥,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正是茅以升的这种炽热爱国情怀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桥梁界的一面旗帜。淞沪会战以上海沦陷结束。杭州不保,大桥等于为日本人造。安放炸药的那一天是茅以升一生中最长的一天,11 月 17 日,钱塘江大桥全面竣工,这是茅以升渴望却又没敢指望的一天。12 月 23 日,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接到命令炸桥。这座承载着国人科学精神的大桥仅存了 89 天,当天晚上,茅以升写下了八个字,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抗战胜利以后,茅以升受命修复大桥,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暑假作业 >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