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38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10课《过秦论》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作业( 十)过秦论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赢粮而景从B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聚之咸阳C 余威震于殊俗 非尊于齐、楚、燕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A A 项, “而”都是顺承连词。B 项, “之” ,助词,的;代词,指兵器。C 项, “于” ,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比较。D 项, “以” ,连词,用来;介词,把。2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他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D D 项,当“

2、认为”讲,是一个词;其他三项都是“以(之)为” ,是两个词。3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45412080】例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A铸以为金人十二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B 例句为被动句, “隳”应理解为“被毁” 。A 项 ,定语后置,应为“十二金人” 。B 项,被动句, “为”表被动。C 项,判断句, “也”表判断。D项,介宾短语后置句。4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示“始皇之强”和“陈涉之弱”的一项是( ) 【导学号:45412081】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B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

3、七百余里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C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 D 项,第句是写陈涉的号召力的,不能表示陈涉之弱。5下列有关课文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45412082】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 ,短的叫“扑” 。D秦时, “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C 长的叫 “扑” ,短

4、的叫“敲” 。6下列句中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 “ 金城”本应是“金子修筑的城” ,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说法,这里就比喻“坚固的城防” 。例句与 A、B、D 三项都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七庙”其义是天子的宗庙,这里借指“国家” 。 “锋镝 ”,本指兵刃(锋)和箭头( 镝),这里借指兵器。 “弯弓”本是“使弓弯” ,这里却借指动武。 “敲扑”本是刑具的一种,短的为“敲” ,长的为“扑” ,在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7下列各项对课文内

5、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第一段写孝公任用商鞅,使秦由弱变强;第二段写孝公之后的五位君主“蒙故业,因遗策” ,使诸侯“争割地而赂秦” ;第三段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国势和暴虐都到了极点;第四段写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秦迅速灭亡;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C本文先叙史实,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辞藻,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A A 项, “劝唐玄宗施行仁政”有误,

6、应该是“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文:_(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_(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译文:_【答案】 (1)(他们)砍下树木当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似的响应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2)(又派遣) 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3)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二、阅读

7、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导学号:45412083】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

8、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

9、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 注 ,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选自 汉书 贾谊传有删改)【注】 国:封地。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 皆自谊发之B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 /其说皆自谊发之C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 /其说皆自谊发之D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 其说皆自谊发

10、之D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根据“初即位”的主语是“孝文帝”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C 两项。根据前后文语意, “其说皆自谊发之”独立成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故选 D 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元封四年(前 107),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B博士,古代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秦汉时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世,教授生徒的官职。C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周代设置

11、,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D受釐,汉代祭天地时,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把剩余的肉送回皇上,以示受福。B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员。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年轻时能诗善文,富有才华,因为吴廷尉的推荐,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B汉孝文帝刚即位时,天子提议任命贾生为公卿职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他。 C贾生做长沙王太傅很失意。一年以后,被孝文帝召见,没有问及济世安邦的大事,却问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 D有人告密说丞相周勃要谋反,因此周勃被免职而回到他的封地,后来又被抓起来,

12、并被押到长安的监狱里面进行审问。D D 项,周勃先因被免职回到自己的封地,才有人诬告谋反,因果倒置。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译文:_(2)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译文:_【答案】 (1)贾谊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后,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2)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参考译文】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

13、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

14、朝的旧法。并上奏了仪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于是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后,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缅怀屈原,因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

15、赋来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贾谊,就把贾谊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进去拜见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于是,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过了几年,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之前,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当时,丞相周勃被免职而回到他的封地,有人告密说周勃要谋反,于是周勃就被抓起来,并被押到长安的监狱里面进行审问,最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一事,就让周勃的爵位和封地重新恢复。贾谊通过这件事去劝谏汉文帝,汉文帝完全接纳贾谊的观点,并按照礼节对待大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