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频率 C声音的音色 D音乐的节奏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3小明乘橡皮船顺水下漂时,若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岸边的树 B橡皮船C迎面驶来的船 D坐在岸边的救生员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2、)A霜 B露 C雪花 D冰雹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6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 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m/sC启动后 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km/hD启动后 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m/s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8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
3、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9下列应用中属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A回声定位 B声呐系统CB 超 D超声波碎结石10已知水在 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 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 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 0的水加热到 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1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
4、离13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14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4gB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 3 米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0D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10m/s15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 c 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5、,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6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17一块质量为 100g 的冰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8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
6、、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二、填空19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 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 眼。21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的照射下,他的上衣呈现 色,裤子呈现 色。2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23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若天平的指针
7、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 “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 g。24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 0.5m 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 (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2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8、,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5s 时两车相距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27图中 A 物体的长度为 cm。2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这一过程中太阳的光速应当 (改变/不变);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29医院急救室里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半,其质量 ,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由于气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所以冬天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 (填“上方”或“下方”),使房间内的温度上升得更快。31
9、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32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 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3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 为参照物看到 “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三、作图34如图,光源 S 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35画出发光点 S 经平面镜
10、反射通过 A 点的光路36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37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四、实验3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水的温度/90 92 94 98 98 98 98 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1 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
11、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 2 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39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的原因是 。(3)调整正确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则 (填光学仪器)
12、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40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
13、左”或“右”)。(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 kg/m3。(4)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五、计算41如图,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行驶至 A 处呜笛,在 A 处正前方 440m 处有一峭壁,经过 2.5s 它行至 B 处,并听到了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 340m/s,求汽车的速度。42下面是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技术指标(1)求一块体积为 4106 m3
14、的玻璃镜片的质量是多少?(2)一副钛合金眼镜架的质量是 2102 kg,求这副眼镜架的体积是多少?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钛合金透光率 92% 91% 密度/kg。 m31.3103 2.5103 4.5103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耐腐蚀2018-2019 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夏天,挑选西瓜时,有经验的人会拍拍西瓜,判断它的好坏,这做法的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频率 C声音的音色 D音乐的节奏【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敲击不同生熟情况的西瓜时,即使
15、它们所发出的音调、响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否是熟的西瓜。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应用,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最重要的依据。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分析】A、明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解答】解:A、水和岩石撞击后,岩石
16、会振动发出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声音的反射进行测量距离,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蝉和虫的发声特点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什么动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人体有不适时,会发出与平时不同的声音,因此可以根据此信息探测身体的病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了声音的多个知识点,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3小明乘橡皮船顺水下漂时,若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岸边的树 B橡皮船C迎面驶来的船 D坐在岸边的救生员【分析】由题意可知,被研究的对象“乘客”处于
17、相对静止状态,根据被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以橡皮船为参照物,小明与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他是静止的。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时,应特别注意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顺水”、“下漂”等关键词语,否则,就可能对被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错误的判断。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霜 B露 C雪花 D冰雹【分析】要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水蒸
18、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C、雪花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C 不符合题意;D、冰雹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在温度急剧降低时凝华形成的冰团。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恒定不变。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解答】解:A、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 A 正确。B、路程图象是直线,其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
19、物体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路程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该变,做不匀速直线运动。故 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识别、理解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的能力,关键图象的斜率的意义去理解。6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 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90m/sC启动后 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km/hD启动后 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90m/s【分析】速度表显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由表中标度可知速度的单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B、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物体的瞬时速度
20、,故瞬时速度为 90km/h;故 A 正确,B 错误;CD、因不知道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故无法确定物体的平均速度;故 C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要注意汽车的启动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能用 v 求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
21、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灯丝发光时,温度较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故 A 正确;B、大雾散去,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故 B 错误;C、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 C 正确;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加快了身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而蒸发从人体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故 D 正确。故选:AC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
22、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8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分析】冻肉出库时,肉上有一层霜,通过分析这层霜是怎样形成的来判断。【解答】解:冻肉出库时,肉上会有一层白霜,它是由库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肉在入库和出库时有什么不同。9下列应用中属于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A回声定位 B声呐系统CB 超 D超声波碎结石【分析】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
23、除人体内的结石;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回声定位、声呐系统、B 超都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与信息,以及声音与能量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0已知水在 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 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 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 0的水加热到 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分析】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 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
24、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 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解答】解:水在 4时密度最大,因此水的温度由 0上升到 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由 4升高到 10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水密度的了解。要知道 4的水的密度最大,此题是一道基础题。11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25、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是一道考查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好题。1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分析各选项。【解答】解:A、立竿见“影 ”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形成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
26、 A 正确;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B 错误;C、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光倒“影”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C 错误;D、形“影”不离中的“影” 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 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13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
27、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水中的鱼看到的比实际的位置浅,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例子。无论实像还是虚像,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只是因为虚像是射入人眼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解答】解:A、由于光的折射,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即变浅了。故 A 不符合题意。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而不是光的反射。故 B 不符合题意。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同样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只是物体射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
28、)被反射和折射后的光线射入眼。故 C 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光学一些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4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4gB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 3 米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0D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 10m/s【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2kg;B、教学楼每层的高度大约为 3m;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接近于人的体温 37左右;D、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
29、的速度大约是 1.1m/s。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15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 c 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分析】(1)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可以
30、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4)光的色散现象,以及有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光。【解答】解:A、图 a 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A错误。B、图 b 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所以 B 正确。C、图 c 中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校所以 C 错误。D、图 d 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所以 D 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色散以及直线传播,考查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6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
31、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 A、B、C 错误。故选:D。【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1
32、7一块质量为 100g 的冰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分析】(1)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它受物质种类和温度的影响。【解答】解:质量为 100g 的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为 100g。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密度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 知,体积减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断,关键是知道质量与
33、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与状态无关;密度与物体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多少无关。18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34、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A、当 u10cm 时,uf 15cm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 错误;B、当 u20cm 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 正确;C、当 u35cm 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故 C 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二、填空19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
35、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琴声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分析】(1)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1)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弦的长短不断变化,体积不断变化,频率不断变化,音调不断变化。(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故答案为:音调;空气。【点评】(1)掌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和振幅的关系。(2)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6、。(3)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如何改变。(4)体积大,难振动,频率低,音调低。2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 近视 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 远视 眼。【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37、。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故答案为:近视,远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21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的照射下,他的上衣呈现 红 色,裤子呈现 黑 色。【分析】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解答】解:白色的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上衣呈现红色;裤子是蓝色的,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裤子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红;黑。【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色光的不同,是一道光学基础题。2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
38、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汽化(蒸发) 的缘故。【分析】露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露消失实际上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解答】解: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露珠消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故答案为:液化;汽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23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 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
39、量为 52.4 g。【分析】根据指针的位置,利用横梁平衡的调节方法,可以确定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使用托盘天平读数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根据图示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可以确定物体的质量。【解答】解:在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向左倾斜,则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砝码的质量为 5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 2.4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 52.4g。故答案为:右;52.4。【点评】使用天平时要两次调节横梁平衡,第一次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完成,第二次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来完成。两次不能搞混了。读取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时,要读取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值。24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 0.5m 的
40、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1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解答】解:因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站在平面镜前 0.5m 处时,像距离平面镜也是 0.5m;所以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0.5m+0.5m1m;当人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改变后,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2
41、5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 加速直线运动 ”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s 与运动时间 t 成正比,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两车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相同时间内两小车通过的路程大小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象知两车的 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
42、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大于。【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大小比较、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和惯性的影响因素,读懂图象含义,从图象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0.2m/s ,5s 时两车相距 0.5m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西 运动。【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s 与运动时间 t 成正比,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43、(2)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解答】解:(1)读图可知,经过 6s,甲运动了 1.2m,乙运动了 0.6m,则甲的速度:v 甲 0.2m/s ;乙的速度:v 乙 0.1m/s ,所以,v 甲 v 乙 ;经过 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 甲 v 甲 t0.2m/s 5s 1m,s 乙 v 乙 t0.1m/s 5s0.5m,此时两车相距:s1m0.5m0.5m。(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故答案为:0.2m/s;0.5m;西。【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
44、 st 图象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 s 和 t 的对应关系。27图中 A 物体的长度为 2.13 cm。【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 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左侧与 0 刻线对齐,右侧与 2.13cm 对齐
45、,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13cm。故答案为:2.13。【点评】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8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折射 所成的像,这一过程中太阳的光速应当 改变 (改变/ 不变);太阳实际在图中 乙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光速也随着改变,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
46、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故答案为:折射;改变; 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属光学基础题。29医院急救室里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半,其质量 减小 ,密度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氧气瓶内含有氧气的量变小、质量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再利用密度公式 判断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化。【解答】解:由题知,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可知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 m 减小, ,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剩余氧气的密度减小。故答案为:减小;减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使用氧气前后瓶内
47、氧气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30由于气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变小 ,所以冬天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 下方 (填“上方”或“下方”),使房间内的温度上升得更快。【分析】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轻者向上,重者向下。打开暖气后,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房间的气温基本平衡。【解答】解: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故答案为:变小;下方。【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是一道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好题。3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
48、(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物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大于物距。【解答】解:窗户在墙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关键取决于窗户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物距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通过题意知凸透镜离墙较近,如果能在墙上成像,像距一定小于物距。所以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点评】凸透镜如果再靠近墙壁,距离小于焦距时,通过凸透镜会看到墙面放大的虚像。32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