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88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省封丘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封丘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 “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 “

2、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

3、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

4、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 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报知遇之恩,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险。专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杀吴王僚。专诸的行刺行动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壮表现。豫让、聂政、荆轲的刺杀行动无一不是如此,他们的人生选择又是惊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悲

5、剧人格。游侠列传中的游侠,他们没有显赫的权势,甚至所为有悖统治者的规矩,但却比为官者更坦荡磊落、重情重义。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是与传统的礼法、虚伪的道德相对抗的表现;“义不苟合当世” ,是绝不为了官爵俸禄而改变个人的品格、操行的坚守。而这样的游侠,其所作所为却偏偏是违犯当时的法律法规的。可见,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郭解为御史大夫公孙弘所害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选自侠义之士的独立意志与悲剧人格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史记中对“侠义之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侠义之士具有侠肝义胆、急人所难、能为知

6、己者死的精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坚持操守,不改志节。B. 在义士眼里,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视死如归。C. 侠义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为人准则。他们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D. 游侠们高尚的人格、独立的意志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相违背,这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其人格注定是悲剧人格。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侠士、义士的人格是独立的,也是高尚的,有着相同的人格基础,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B. 从朱家的急人所难而不矜其功的处世方式,足可以看出

7、朱家是一位“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的侠士典型。C.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没有权势,但他们坦荡磊落、重情重义,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受权势约束,如专诸、豫让等。D. 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专诸、豫让、聂政、荆轲、朱家等人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现代人的思想觉悟都有很大的影响。B. 游侠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名分,但他们却坚持自我、敢于对抗现实中的卑鄙与丑恶,他们不代表统治者,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C. 游侠“其行虽不轨于

8、正义” “义不苟合当世”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法律法规是相违背的,这是他们不受统治阶级欢迎的原因。D. “济穷救急”是游侠之“义” , “报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义” 。他们对道义的尊崇得到了司马迁的极力赞扬。【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概念或词语的理解能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选项 B, “道义和生命都一样珍贵”一句理解有误。原文第

9、二段说“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 。一定理解作者的观点,紧扣原文,辨明句意。故答案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C,错在于:“专诸、豫让”是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而不是游侠列传中的游侠。注意两部书“狭义之士”的区别,不能混淆。结合原文第 2、4 段内容可知。故答案选 C。【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及概括和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10、的一项是”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A, “侠义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一句说法错误,文中第二段有“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 。一定读清内容,明辨句意。故答案选 A。【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

11、类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借 面安勇半年前我爸意外去世后,这个家就抽去一根顶梁柱子,那年我才 9 岁。所有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但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那时我不懂事,看到别的人家吃面条,馋得直流哈拉子。每次听我这么说,母亲的心都酸酸的不是滋味。但家里的白面几个月前就已经吃光了,除了伸手向别人借,母亲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母亲切完给猪吃的菜,看一眼天上的太阳,就拿着一只空瓢出了门。母亲在东院二婶家的门前停下来,犹豫了片刻,理一理额前的头发,硬着头皮推开了院门。母亲是个要强的人,过去还从未向人伸过手。二婶正站在房门口喂鸡,嘴里

12、“咕咕咕”地叫着,手里的玉米粒撒到地上,一群鸡就争抢着跑过来。二婶见她进来,脸上堆满笑亲热地打了声招呼。母亲喊一声“二婶” ,脸上就飞起了一片羞涩的红晕。那句话在喉咙口打了几个滚儿,狠狠心还是说了出来。二婶听说要借面,脸上的笑就消失得不见了踪影,一拍大腿说:“ 哎呀妈呀!你咋不早说呢,头天晚上还有点儿,今儿个早晨刚吃没。你要是不信,我拿面口袋来给你看。 ”二婶说着话,就转身进了屋。母亲的脸更红了,愣了一下,就赶忙转过身逃跑似的往外走。母亲一溜儿小跑,走出了几十米,脸还在火烧火燎地发烫,屈辱的感觉像块磨盘似的重重地压在她的心上。她甚至对儿子升起了一丝怨恨,怪他不该嘴馋,平白无故地想什么面条吃。也

13、怪他都 9 岁了,还不能体谅家里的难处。这些想法在她的心里翻了几个来回,最后,咬一咬牙,还是推开了胡大嫂家的院门。胡大嫂正在灶前做午饭,听到院门响,看见她手里拿着的那只空瓢,就猜出了了八九分她的来意,赶忙操起一只空盆迎了出去。胡大嫂不等她开口,愁眉苦脸地扬一扬手里的那只盆说:“大妹子,你瞅瞅俺家这日子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正想着出去借点儿米,先把晌午饭答兑到锅里去。 ”听到胡大嫂的话,她的头突然一晕,眼前就转起了一团金星。直到胡大嫂又说了句:“你来,是有啥事儿吧?”她才猛然反应过来,嘴上忙不迭地答,“没事儿,没事儿,没啥事儿!”就急三火四地往回走。走到院门口时,胡大嫂的话又追了上来, “有啥

14、事儿别抹不开不吱声,咱左邻右舍地住着谁跟谁啊!”母亲没有应声,深深低着头,脚步匆匆地往家走,泪珠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转。她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会再向人借面了,如果儿子回来就告诉他,以后也别再馋什么面条吃。母亲一路走一路想,不提防和一个人撞在了一起。抬起头,母亲就看到了西院的三奶。三奶已经六十多岁,走路颤巍巍的,还拄着一根棍子,家里的日子过得也很不好。母亲见是三奶,忙掩饰住心里的委屈,艰难地露出了一丝微笑。三奶看一眼她的脸色,再看一眼她手里拿着的那只空瓢,心里就明白了她的遭遇。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瓢问:“是米,是面,还是盐?”母亲忙摇头否认。三奶却突然生了气,噘起了嘴,用棍子指着她说:“到底要什么

15、,你痛快地说,不说就是瞧不起你三奶,拿三奶当外人。 ”母亲只得从牙缝儿里挤出了一个“面”字。三奶二活不说,转身就往家里走,再出来时,手上抖抖地端了一瓢面。三奶拍拍她的肩膀说:“以后有啥难处,就和三奶说,有我锅里的,就有你碗里的。 ”母亲接过面时,再也忍不住,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面条擀好了,锅里的水翻起了花,母亲并不急着下面,伸手去陶罐里摸出一只鸡蛋,打进开水里。想了想,又摸了一只打了进去。晌午,我正饿得慌时,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刚好盛进了碗里,上面还躺着两只元宝似的鸡蛋。我吃得匆匆忙忙,吃出了一头的白毛汗。边吃还边说真解馋。吃完面条我把碗放在窗台上,招呼一声就跑出了门。母亲拿起窗台上那只碗时,见里

16、面竟然还剩下了半碗面条,看来儿子只吃掉了两只鸡蛋和半碗面。就在心里埋怨一句儿子,让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一点儿都不懂得珍惜。母亲随手拿起筷子,打算把剩下的面条打扫干净。母亲手中的筷子伸进面条里时,忽然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翻开面条时,她先看见了笫一只鸡蛋,再往下翻一翻时,她又找到了第二只。母亲的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落进了碗里。(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 二婶见到母亲推开院门,一开始脸上堆满笑容,后来听说母亲借面,笑容消失殆尽,通过表情的变化,写出了二婶善变、小气、势利的性格。B. 小说注重写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如母亲借面,先是犹豫,羞于启齿

17、,未借着面后是委屈、埋怨,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向三奶借面,借着面后欣喜感激。C. 小说善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如对胡大嫂这个人物就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方法,充分展现了她虚伪自私的性格。D.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在与二婶和胡大嫂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三奶善解人意、慷慨热情的美好形象显得更加鲜明。5. 小说在刻画母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三次写到了母亲的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案】4. D 5. 坚强。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挑起全家重担,脸上还总是挂着笑。自尊。母亲过去

18、从未向人伸手借面,碰壁后决定不再借面。爱子。为了儿子放下自尊去借面,煮面给儿子加鸡蛋。隐忍。借面两次碰壁,忍气吞声,也是内心的委屈。 6. 表现和心情:第一次流泪是“泪珠 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转” ,两次借面失败,,母亲自尊心受挫,难受,委屈。第二次流泪是“泪水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涌了出来” , 母亲为三奶的善良 慷慨而感动。第三次流泪是“母亲的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落进了碗里” ,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爱,感到欣慰。效果:丰富母亲形象。突出小说主题。【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 “势利” 性格推理不准确;B 项, “下定决心向三奶借面” 错误,原文说,“她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会再向

19、人借面了” , 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C 项,姐夫大嫂没有用心理描写。【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挑起全家重担,脸上还总是挂着笑”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

20、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坚强” “自尊” “爱子” “隐忍”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喷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

21、展几乎同频。由最初的网友自娱自乐,到如今由网络小说转化出版图书,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动漫及相关产品,进而带火大众娱乐市场,打造出“互联网+”的庞大产业。作为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从出现之日就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此后又出现了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多种类型题材,诞生了悟空传 鬼吹灯 甄嬛传 诛仙 步步惊心等一批网络爆款小说,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实现了多点输出,已经实现了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内容联动,实现了以网文 IP 为核心的全链路生态。在大众化、商业化的背景下,读者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创作者已经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人物和故事走向;读者的阅读趣味能

22、影响到文学网站整体的创作风格,甚至网络文学整体的创作趋向和类型革新。(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8.14)材料二:2011-2018 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亿元)材料三: 2003 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此后,包含打赏、月票等付费机制的商业模式逐渐完善,并为各大文学网站所借鉴。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孤独地写作、孤独地阅读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网络文学的读者不再是单方面地阅读和接受作品,而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作者的写作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评论,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读者对每一章的评价还可以即时通过订阅量、打

23、赏金额等数据反馈到作者手中。这些数据不仅体现着作者的人气,也决定了作者的收入。按照起点中文网现行的付费规则,普通会员、初级 VIP 会员、高级 VIP 会员订阅付费章节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字 5 分钱、4 分钱、3 分钱。价格看似不高,但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付费阅读全本的价格着实不菲。读者还可以对作者提供除了订阅收入之外的“打赏” 。通过打赏,读者不仅希望小说的情节构造能跟进他想象的场景,同时还对作者的一些情节强烈要求整改,这也成为他们“要挟”作者改变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摘编自光明日报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材料四:从表面上看,发表网络文学作品是“零门槛”的

24、,但想要从成千上万的作家和作品中脱颖而出,需要经历层层关卡,首先就是“签约”关。当编辑从工作后台无数有待审核的新书中将一部作品选出,联系作者完成签约合同,这位作者才能从“非签约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签约后,编辑会安排针对作品的推荐和宣传活动,如果读者的反馈较好,作品就会“上架” ,开始收费订阅。即使成为“上架作者” ,要获得较高的稿酬,也并非易事。一般说来,VIP 订阅所得的收入,由网站与作者平分,如果一个作者每日更新 5000 字,当他得到 1000 份 VIP 订阅,扣除网站 50%的分成,作者当月的收入为 1500 元, “签约作者”本就已经是网络作者中的一小部分,而“上架作者”

25、在“签约作者”中占到的比例大概是 15%-20%。由此可见,网络作家将写作转换成稿酬收入,进而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写作的难度之大。(摘编自王丹商业化带给网络文学的机与危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是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的产生而产生,并受到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B. 根据材料二,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一直呈较快增长趋势,而增长率从 2016 年前的较大波动到趋向稳定。C. 2013 年到 2015 年,网络文学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说明网络文学发展在这一时期处

26、于低谷。D. 网络文学的发表是“零门槛”的,只要网络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他就可以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化写作。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具有哪些特点。【答案】7. C 8. B 9. (1)写作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创作。(2)创作过程,作者不是“孤独的写作” ,而是有读者参与;阅读方式,读者不再是“孤独的阅读” ,而是参与创作。(3)付费方式,读者可通过按章付费、月票、打赏等方式付费;稿酬方式,作者采取与网站合作的方式分取稿酬。【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

27、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C 项,结合文本内容“签约后,编辑会安排针对作品的推荐和宣传活动,如果读者的反馈较好,作品就会上架 ,开始收费订阅”分析可知,应该是“反馈较好”再“上架” 。故选 C。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

28、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 项, “伴随”不准确,文中并没有“互联网产生,网络文学即产生”的表达。C 项,增长率下滑不能说明“处于低谷” 。D 项, “签约作者”与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化写作无必然关系;且网

29、络文学发表“零门槛”也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故选 B。【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络文学的读者不再是单方面地阅读和接受作品,而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按照起点中文网现行的付费规则,普通会员、初级 VIP 会员、高级 VIP 会员订阅付费章节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字 5 分钱、4 分钱、3 分钱。价格看似不高,但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付费阅读全本的价格着

30、实不菲。读者还可以对作者提供除了订阅收入之外的打赏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喷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同频”概括答题要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

31、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 (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

32、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日:“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 ,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

33、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B.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后叫

34、“崩” ,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 , “卒”后来为死亡的通称。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 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取得大胜。C. 张良足智多谋。败蛲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 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

35、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关键词:独叛因解)(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

36、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这句话的含义是“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根据对原句的理解, “此天以臣授陛下”的意思是“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 , “此”是表示判断语气的指示代词,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 AC 两项。根据理解原句“不敢当三万户”是一个整句,不能断开。所以可以排除 D 项。故答案选 B。【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

37、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 A,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是:“侯” 为春秋时期的第二等, “伯”比“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高一等。故答案选 A。【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选项 B, “让沛公带兵攻击”不对,张良没有这样特别安排。只是提出了“趁敌方松懈而攻打”的建议。故答案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

38、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关键词:独:只是。叛:反叛。因:趁。解:懈怠。 (2)关键词:何:为什么。绝:烧断。还:回来。以,用,介词;固:稳住。【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 ,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 ,就是增补。变单音

39、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 。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 ,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 NF199 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

40、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

41、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 ”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

42、,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 ”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

43、,谥号为文成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 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 。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B. “半壕春水一城花”

44、“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C. “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D. 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15. 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4. C 15. 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解析】【14 题详

45、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诗词,将理解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本题了。本题选项 C, “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理解有误。根据对诗词的理解,应是“思归而不得的忧愁” 。故答案选 C。【15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评价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

46、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故人” “故国” ,根据对诗词内容的分析和把握,作者感叹的原因是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作者最后用新火试新茶也体现出作者的一份豁达和爽朗的情怀。【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47、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例如本题中的注释背景介绍,就是有所暗示同时也能帮助考生理解和赏析诗词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司马迁的史记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被鲁迅誉为“

48、_,_” 。“平”语近人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_,_”来表达自己锐意改革,壮士断腕的决心。【答案】 (1). 风萧萧兮易水寒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 史家之绝唱 (4). 无韵之离骚 (5).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6).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易水决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 “被鲁迅誉为”“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 。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萧” “惨淡” “淋漓”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第卷 表述题(8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