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可低估“微尘”的力量乐 其“微尘行动” 、 “小红帽义工” 、 “萤火虫志愿者”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们如沐春风,心生暖意,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在江苏淮安,一次为白血病女孩小佳慧筹款的“微尘行动” ,引发一场“微尘风暴” ;在湖北钟祥, “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
2、将爱心传递“秤砣虽小压千斤” , “微公益”行动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彰显美德,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地位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80 多岁高龄的甘肃老人陈尚义收养弃婴,风烛残年的济南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新疆维族大叔阿里木烤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湖北普通市民黎开仕拾荒济困 200 多人自己却身居陋室这是灵魂溢出的芬芳,是激荡人们心灵的真善美。他们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爱心、温暖他人,彰显了普通人崇高、平凡中的伟大。冰心有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加入公益事业的行列,更期
3、盼更多普通人参加“微公益”行动。因为“微公益”行动蕴含着爱心,让人看到了细微之处绽放的人性之美;“微公益”行动孕育着希望,人们在相互感动中传递着真情与善意;“微公益”行动人人皆可为,没有行业的界定,没有能力的障碍,关键在于有无此心。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微公益”行动,才能汇聚爱的海洋、茁壮道德的根基、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就像一组不变的基因,早已深深融进我们民族的血脉。那些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成为人们永不磨灭的记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此产生疑虑、困惑,致使有的人在他人遇到危难时表情冷漠,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 “微公益”行动正是医治心灵创伤的一帖良药。
4、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的话言简意赅、切中时弊,让那些冷漠的旁观者找不到“不为也”的托词。“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登临人生境界最高处。江不拒细流,海能纳百川。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必然汇聚起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用我们的真诚和汗水,投入身边的任何一项“微公益”行动,那么,在为构
5、建文明大厦添砖加瓦的同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愉悦,还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2012-05-11 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微公益”行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能量不可低估。B.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地位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C. “微公益”行动传递善良、彰显美德,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D. “微公益”行动传播爱心、温暖他人,让人看到了细微之处绽放的人性之美。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引用冰心的话告诉我们,创造世界的正是那些平凡的人,因此我们社会更期盼更多普通人参加“微
6、公益”行动。B. 引用孟子的话是告诫人们,对于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这些“微公益”行动,有的人不是无能力做而是不愿去做。C. 引用“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的意思是说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别人,就会成为公卿将相一样的人。D. 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说与其空空羡慕,徒有愿望,不如我们投入身边的任何一项“微公益”行动中去。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微公益”行动人人都可以做,关键在于有无此心。B.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微公益”行动,就一定能汇聚爱的海洋。C. “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会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
7、的果实。D. 投入到“微公益”行动中去,会带给我们心灵的愉悦和更深刻的人生体验。【答案】1. A 2. C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关于“微公益”行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能力。A 项, “产生的能量不可低估”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文意,应是“产生的正能量不可低估”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 这类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本题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8、就会发现 A 选项偷换概念,应该是“产生的正能量不可低估” 。【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 项,分析不正确。引用“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的意思是说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别人,就像是一位没有实际爵位的公卿将相一样受到人们的敬仰。【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属于信息筛选题。信息筛选题一定要把选项内容与相关原文内容仔细进行比较。B 项,这里说“只要就一定” ,而原意思是“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
9、微公益”行动,才能汇聚爱的海洋”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面小题。巴金为何能“感动中国”鄢烈山自巴金辞世以来,各种媒体的报道与评说铺天盖地,其哀荣远远胜过前些年去世的沈从文、冰心、萧乾等新文学大师。我相信,人们对巴金的哀悼是发自肺腑的,意在藉此向他致敬,并寄托自己的情与思。巴金何以能“感动中国”呢?论文学创作,在新文学大师中,他的成就并不是数一数二的。郭沫若诗集女神对个性解放的热烈呼唤,茅盾小说蚀对“幻灭、动摇、追求”心路历程的描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清新纯朴,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对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关注,都比巴金代表作家更切合时下的情境,能引起我辈共鸣。巴金的女儿对记者说,他未能成为“与
10、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 。他写得最成熟的小说寒夜 ,由于时代的变迁,甚至不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更能打动我们。而论晚年对时事的投入,他也许还比不上对教育改革和反腐败有激情表达的冰心老人。文革后的二十多年,巴金呼吁建立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很艰难地写作五卷本随想录实际上做的是一件事反思;实际上表达一个心愿讲真话。随想录有什么了不起,比得上他翻译的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吗?比不上,根本不可比。巴金写作随想录始于 1978 年,时年七十有四,这样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而随想录的出版颇有曲折,他的故乡心有余悸的出版社不经同意就某些“敏感”篇页删得有题无文,我们怎忍心责备他的思考情胜于理
11、,“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然而, 随想录体现了他早年秉持的写作信条“将心交给读者” ,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要把随想录当作遗嘱来写。把心交给读者,呼吁世人讲真话,他“揪出示众的首先是自己” 。他的这种光辉人格不能不感动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他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善良的人道主义者,他具有我们这片土地所稀缺的“求真意志”与“忏悔意识” 。正是出于这样的钦敬,他的同辈人戏剧大师曹禺称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 。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播发特别报道,大标题就是别了, “二十世纪的良心” ,内文称他为“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讲真话又有什么了不起?“实事求是”是中国古训:从小幼儿园阿姨就教导我们“要做
12、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教训人们:求真求实是何等艰难,“讲真话”要付出多少代价?五卷随想录耿耿不忘的、记录的、反思的不就是几十年间巴金及同代人被迫自诬诬人“由人变兽”的经历吗?浩劫过去了,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不过是要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让我们今后堂堂正正做“人” 。但是他的愿望至今未能实现,我们只能记住老人的这个遗愿,等待着告慰巴金在天之灵的那天到来。心理常识告诉我们,感动源于共鸣。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认同其意义,盖因“讲真话”很难,非平常的血肉之躯甘愿承担其沉重。若不然堂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较多披露审计报告,教育副部长张保庆直率批评
13、地方官员,怎么会说反正自己快退下?而人的天性是,消极地讲希望“免于恐惧” ,积极地讲渴望表达个人意见,以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共事务。道理其实很简单,巴金对讲“真话”的呼吁之所以“感动中国” ,其实就像“超女”大赛主题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之所以激起千万人响应一样,不过是与人们的心声发生共振了。唐诗有言:“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如果我们连“讲真话”都不敢都不能,苟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有什么尊严有什么价值?人民日报10 月 18 日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题为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那么让我们在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照耀下,继承他坚守良知顽强求真的精神,去开创讲真话的美好未来。 (选自新京
14、报有删节)相关链接: 随想录是巴金一生的心血。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 ,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选自“百度百科” )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
15、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感动中国颁奖词)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巴金的代表作家 ,不比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茅盾小说蚀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更切合时下的情境,引起我辈共鸣。B. 巴金随想录的思考情胜于理, “没有达到他理应达到的深刻” ,但他七十四岁高龄带病写作,难免朴拙,难得的是执着,我们作为读者,不忍心责备。C. “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符合中国古训“实事求是” 。但现实中求真求实,“讲真话”极其艰难,所以巴金的随想录难能可贵。D. 巴金的女儿、戏剧大师曹禺、新华社在他逝世当日的报道、李辉悼念巴金的专文,都对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给予
16、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其表达了哀思。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真挚,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巴金老人“求真意识”与“忏悔意识”的钦敬与怀念之情。B. 巴金女儿对记者说,巴金未能成为“与他经历相符合的文学大师” ,表达了巴金女儿对人们没能公正评价父亲的不满和惋惜。C. 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原因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样。D. 本文写巴金的文学作品整体上比不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沈从文、老舍、冰心,甚至还比不了当代作家谌容,但并不影响作者对他的认可。E.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
17、完美人格的追求、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让巴金在随想录中完成最真实人格的塑造,履行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6. 文章结尾引用“李辉悼念巴金专文题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4. D 5. AE 6. 内容上,侧面描写,写出巴金老人顽强求真(“讲真话” )的精神对未来的影响,侧面表现出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的伟大。 情感上,突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巴金老人的怀念和赞美。 结构上,照应开头巴金老人辞世后得到的哀荣、人们的悼念等内容,结构严谨。效果上,引用别人的评价,突出传记的真实性。【解析】【4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先要
18、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 项, “巴金的女儿、戏剧大师曹禺都对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对其表达了哀思”分析有误。巴金的女儿说的话不能表现,曹禺的评价没有涉及“哀思” 。故选 D 项。【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
19、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 项, “表达了巴金女儿对人们没能公正评价父亲的不满和惋惜”分析错误。巴金女儿只是客观评价。那是时代的原因,人们也没有不公正评价。C 项,人们“接受”巴金作为“世纪良心”的符号原因分析不当。不是因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而是因为讲真话。D 项, “整体比不上”错误,文中只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故选 D 项。【6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引用材料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通常先概括引用的内容,分析引用内容本身所表现的东西,或是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是事物中所传达的道理;分析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材料在结构
20、上的作用;分析引用材料本身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文章结尾引用“李辉悼念巴金专文题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的作用。引用的材料写的是巴金老人顽强求真对未来的影响。内容本身的作用是,侧面表现出巴金老人心灵之光的伟大。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巴金老人的怀念和赞美。结构上:与开头巴金老人辞世后得到的哀荣、人们的悼念这些内容相照应。本身的表达效果:引用他人的评价,突出传记的真实性。【点睛】考查学生分析引用材料的作用,就是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确切地说,是考查实用类文本中引用材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所引材料在内容上能表现什么,概括内容。二、能否为抒
21、发某种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服务。三、与上下文有无关系。四、从全文的角度看,材料形式本身的好处是什么。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语言沟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是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工具,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通道,也是文明互鉴之路。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掌握彼此的语言,可以获得一种观察世界的新途径和新起点,增进彼此的交流与对话。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能够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互通和文化交流,进而实现“
22、民心相通” 。在全球化时代,欧美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语言战略,用以处理和解决世界市场带来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从而消除误解, 减少冲突。以美国 IBM 为例,该公司不仅指定英语作为公司通用语言,同时还确定其他八种语言作为公司沟通语言的选择,为跨文化团队管理和沟通,以及本地化战略积极开展规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海外投资,都需要语言文化知识作为重要支撑。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 71.3%,高于主权风险(46.9%) 。近来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生存和发展境遇即表明,中国企业遭遇到的语言障碍,给合资企业或
23、独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和破产。语言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一带一路” ,必须语言先行!(摘编自光明网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 )材料二:“一带一路”涵盖世界三大宗教、四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如何在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取得共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石。 在人类文化的基底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体现出“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高远文明境界。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历史上,每一个帝国崛起都有与它崛起相关的全球化地带和文化影响圈,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24、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能较好地与该国的标志性公司及个人相结合,即能够比较自然且有效地被呈现。比如微软和比尔盖茨,苹果和乔布斯, “脸书”和扎克伯格,谷歌和拉里佩奇,特斯拉和埃隆马斯克等就成为“美国梦”的新偶像如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一些认知误区,比如简单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实传统文化更多是资源,只有被成功转化,才能转化为软实力。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才能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文化
25、价值体系。应对文化挑战还要善于利用宗教规律,解决宗教问题。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广大民众都是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者。如果不尊重宗教规律,甚至回避、抑制宗教,必然导致沿线诸多信教民众的疏离感。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员工无意识地侵犯了驻在国民众的宗教禁忌有关。(摘编自中华网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 ,2017 年 5 月 15 日)材料三:从现实情况来看, “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多种文明和上百种语言并存,国家(地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以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化解潜在的壁垒,
26、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蓝图的顺利实现。对于文化对话的内容,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 ,以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也要将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展示在各国民众面前,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近感。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就要加强双向良性互动和合作沟通,即考虑各国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我国边疆地区一些民族与境外使用相近的语言,他们的民族语言同时也是“跨境语言”,对不同文化的融合能起到很强的润滑和推动作用。北京语言大学等学校已为世界 183 个国
27、家和地区培养了几十万留学生,其汉语教育几乎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知名汉学家,这些人都是文化对话的潜在参与者。据统计, “一带一路”沿线约有 50 多种国家通用语和 200 多种民族语言,且大多为非通用语种。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奇缺,亟须培养大量精通沿线国家语言的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和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领域和行业专才。由于我国自身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国际传播力不够、少数商品的质量问题、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中存在不文明行为等问题,对国家形象造成了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好感与认同。(摘编自光明网以
28、文化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建设2017 年 05 月 20 日 02 版)7. 针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语言教育与语言传播对跨国企业的重要性。B. 材料二侧重报道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挑战,及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所采取的应对策略。C. 材料三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在与沿线国家文化对话方面的优势、劣势及不足,这些劣势和不足都急需语言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来消除和弥补。D. 三则材料摘编自两家不同的媒体,文章风格虽相近,但由于考虑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两家媒体在用词方面还
29、是有各自的特点的。8. 针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中美国 IBM 的语言战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生存和发展境遇,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语言在世界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性。B. 材料二中每一个帝国崛起的事实,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是中国以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的必经之路。C. 三则材料都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深度思考,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解决现存问题的办法。D. 材料一认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的语言,既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保障,也是服务“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E. 材料三着眼沿线国家
30、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以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及融合等方式来确保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一代一路”建设的认同。9. 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 D 8. CE 9. (1)把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与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相结合,使之自然有效传播;(2)走出认知误区,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3)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对话与交流,展示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现代文化门类和成果丰富多样,化解潜在壁垒,增加文化的辨识度和亲切感;(4)文化宣传要有针对性,要尊重沿线国家的
31、宗教规律,关注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风俗和阅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5)主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国家形象,赢得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同和好感。【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 “针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 ,A 项, “材料一中我国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中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有误,材料一第三段中说“在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中,与语言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覆盖率高达 71.3%,高于主权风险(46.9%) ”,应该是“与语言
32、紧密相关的文化风险”的高覆盖率。B 项,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因此中国最终在一带一路上的崛起,必须是以一个文化强国的姿态崛起” 。C 项, “这些劣势和不足都急需语言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来消除和弥补”有误,这些不足非“语言能力建设”所弥补。【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针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不准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不准确” “两项” ;考生应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是哪一则材料哪一方面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C 项, “三则材料都强调了语言对文化的互通、共识和共融的重要性”有误,材料二并未涉及语言建设方面的内容。E 项, “对我国一代一路建设的认同”错误
33、,从文中来看,材料三第一段说的是“中华文化要想得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认同” ,可见应该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材料二第三段说“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 ,由此可以知道,可以到下文找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概括,材料二第四段说“如何把中国明星公司及其创始人与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并加以有效传递,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第五段“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还要避免
34、一些认知误区要想实现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的目标,需要整合和转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全球资源” ,材料三中“以沿线国家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差异为着眼点,通过大力促进双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碰撞 及融合等方式来化解潜在的壁垒,推动中国与沿线 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等,考生可以把这些内容圈出来,然后依据分值分条进行概括。点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概括各则材料的要点,提取相关的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最后得到答案。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实用类文本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
35、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要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比如本题中,“要打造既有中国特色又能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价值文化体系,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我们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 “除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外” ,这一限制条件就把材料一排除在外,“做出哪些努力” ,说明应到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找出我们该做什么,考生可以先找到材料二中“如何建设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圈、打造和传递中国文化价值呢”这一疑问句,然后确定答题的区域,最后进行概括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36、题。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
37、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 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
38、十五。(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B. 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C. 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D.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 “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 “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D.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39、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B. 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C.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 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洛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1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食厚禄,死不
40、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译文: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2)译文: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解析】视频【10 题详解】试题分析:C 项中“远近称伏”的“伏”如按“认罪”之意代入,句意明显有误。 “远近称伏”意为“远近佩服” 。 “伏”应为“佩服,信服”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1 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中的“南面”语出“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一句,前文又有“诏复
41、孝敬皇帝庙号义宗”之言,结合语境,可以看出“南面”在此处为宾语前置句,意为“面南” ,即称帝之意。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12 题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必须回到原文寻求答案,B 项中“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一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中写的是在韦凑的一再坚持下,皇帝 下诏在外朝详议,并最终“朝廷为减费万计”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译出大意给 2 分;“厚禄” “顾” “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译出大意给 3 分;“
42、重” “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篇名句默写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人相处和谐、生活幸福的语句是“_”。(2)郦道元在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_,不见曦月。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答案】 (1).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 自非亭午夜分 (3).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
43、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髫、怡、亭、诸葛庐、蜀等。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 “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乞食陶渊明饥来
44、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力耕自食的田园生活,不仅有怡然自适的美好,也有断炊乞粮的辛酸。B. “驱”字写饥饿如长鞭加身,迫使他出门求食以果腹。 “行行”写诗人茫然求食,不知所之。 “拙”则写出了他既愧且疑,面对开门相迎的主人不知如何开口。平实的字眼非常有表现力,将诗人乞食的窘态展现的淋漓尽致。C. 善解人意的主人不必诗人多言,即慷慨赠粮,还殷勤挽留诗人坐下相谈,畅饮,一直到日暮时分
45、。D. 既有食物果腹,言谈又得主人投机,困窘多日的诗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快乐,欣然言咏赋诗。E. 诗歌最后引用典故,诗人表明自己将来如有机会,一定会像韩信回报漂母那样,回报主人的赐饭之恩。16. 结合诗歌,分析其中所表现的诗人形象【答案】15. DE 16. 诗人因饥饿无粮而告门乞食,处境窘迫,行动踌躇,内心煎熬。质朴真诚;虽是乞食,但是因为爱酒,有酒即“倾”杯,真是“质性自然。 ”感恩图报,而又直言自己无韩信之才,至性真情,自然呈露。【解析】【15 题详解】试题分析:D 项, “新知”的意思是新的知己或新朋友,而不是刚知道。 E 项,诗歌最后几句的意思是感谢主人像漂母那样急人所难,慷概赐饭,而
46、惭愧自己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无法回报,只有到阴间再报答主人了。【1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诗人形象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找到诗中描述诗人言行的诗句总结概括,答题时先概括后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如由诗中的“不知竟何之”借以概括出“处境窘迫,行动踌躇”的象形;根据“觞至辄倾杯”可知“诗人虽是乞食,但是因为爱酒,有酒即倾杯” ,由此可以概括出“质性自然”的形象;“感子漂母意” “冥报以相贻”可知“诗人说主人像漂母对待韩信那样对待自己,而惭愧自己没有韩信那样的才能无法回报,只有到阴间再报答主人了”可以概括出诗人“感恩图报” 。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
47、“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图穷匕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C.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 。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48、代表作有再别康桥 雪花的快乐等。D. “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 。该类题多注意平时文学常识的积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1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B. 唐山大地震的上映,算是对 1976 年唐山大地震中 20 多万死难者的一种祭奠,长歌当哭,哭过之后,这部影片又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面临灾难时的人性的思考。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D. 我们的军队就是这样的军队,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的战士,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们会殒身不恤,临危受命;正因如此,这支军队才永远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屈服的气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 项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贬义。孚:信服。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B 项长歌当哭:用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不合语境。C 项汗牛充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