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分强化(五)卷选择题、卷选考 35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K 39 Mn 55 N 14 Si 28 B 1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个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7 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B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C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D该法与近代生铁水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解析 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特别活泼的金属通常用电解法冶炼,
2、较活泼的金属用热还原法,较不活泼的金属用热分解法,选项 A正确;熟铁比生铁的硬度小,延展性较好,选项 B错误;炒铁是为了把生铁中的碳氧化成碳的氧化物,从而降低铁水中的含碳量,选项 C正确;往生铁水中吹空气可以降低碳的含量,选项 D正确。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n(H2CO3)和 n(HCO )之和为 1 mol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Na 数目为 NA3B4.0 g 由 H2 18O 与 D2 16O 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2NAC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消耗 1.12 L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AD用情性电极电解 CuSO4溶液后,如
3、果加入 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解析 根据物料守恒: n(H2CO3) n(HCO ) n(CO ) n( Na ),所以 Na 数目大于3 23NA,选项 A错误;H O与 D O的摩尔质量均为 20 gmol1 ,故 4.0 g H O与 D216O的物182 162 182质的量共为 0.2 mol,且两者中均含 10个中子,即 0.2 mol由 H O与 D O组成的“混合”182 162物中含 2NA个中子,H O与 D O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 B错误;氢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182 162无法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则转移的电子数无
4、法计算,选项 C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 0.1 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说明阳极上析出的是 0.1 mol氧气,阴极上析出的是 0.1 mol铜和 0.1 mol氢气,故转移 0.4 mol电子即 0.4NA个,选项 D正确。9日本一家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并计划大量生产一种颠覆性的阳极和阴极,两个电极都是碳材料的双碳性电池(放电原理如图所示),充电速度比普通的锂离子电池快20倍。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n(PF6)e =PF nC,负极反应为 LiCne =Li nC。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a 极为电池的负极BA 为 OHC电池充电时的阴
5、极反应为 LiCne =Li nCD充电时,溶液中 A 从 b极向 a极迁移解析 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a 电极有 A 生成,b 电极有 Li 生成,结合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n(PF6)e =PF nC,负极反应为 LiCne =Li nC,可知 a电极为正极,6b电极为负极,选项 A错误;A 为 PF ,选项 B错误;充电时,阴极反应为6Li nCe =LiCn,选项 C错误;充电时,溶液中 A 从 b(阴)极向 a(阳)极迁移,选项D正确。10A、B、C、D、E、F 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A、B、C、D、E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E 原子核外电
6、子数是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2 倍,B 、C、D、E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F 是生活中最常见且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B C DEA.原子半径:EBCDABA 2C、BD 3、ED 4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C热稳定性:ADA 2CDF 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油漆和涂料解析 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结合选项中 A形成的化合物,推出 A为 H,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以及元素周期表结构,推出 E为 Si元素,B 为 N元素,C 为O元素,D 为 F元素,F 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F 为 Fe元素,半径大小是 SiNOFH,选项 A正确;
7、A 2C、BD 3、ED 4分别是 H2O、NF 3、SiF 4,其中 H2O中 H最外层只有 2个电子,选项 B错误;非金属性 FO,即 HF比 H2O稳定,选项 C正确;氧化铁可用作油漆和涂料,选项 D正确。11.三氯化碘(ICl 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可由干燥的 Cl2和碘单质反应合成。已知 ICl3是具有刺激性气味、有强吸湿性和较强氧化性,且遇水易分解的固体,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夹持和加热装置均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A 中烧瓶中的固体一定为二氧化锰B试剂 X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B 装置同时还可做安全瓶并监测 C是否堵塞C试剂 Y可以用碱石灰,其目的只是为
8、了防止污染空气D除去碘单质中的 ICl3:加入 KI固体,再加热将碘单质升华分离解析 实验室制备氯气一般用二氧化锰做氧化剂氧化浓盐酸,但其他的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次氯酸钠等也可以,选项 A错误;X 作用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该选用的是饱和食盐水而不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选项 B错误;由于可能有多余的氯气等会污染环境,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中会使 ICl3水解,所以球形干燥管中的碱石灰作用为除去多余的氯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选项 C错误;由于 ICl3有较强氧化性,可以与 KI反应:ICl 33KI2I 23KCl,既除去了 ICl3又产生了 I2 ,再加热使碘单质升华
9、与 KCl分离,选项 D正确。12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 MgO:MgSO 4(s)CO(g)MgO(s) CO 2(g)SO 2(g) 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 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 y随 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A )选项 x y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 CO的物质的量之比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 K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解析 该反应正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加且吸热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增大,选项 A正确;增加 CO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压
10、强增大,转化生成 CO2的量没有增加的 CO多,故比值减小,选项 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选项 C错误;MgSO 4为固体,增加其量,对 CO的转化率没有影响,选项 D错误。13H 2A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利用 KOH固体调节 H2A溶液的 pH,H 2A、HA 和 A2 三种形态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X) 随溶液 pH变化的c Xc H2A c HA c A2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H 2CO3的电离常数为: K14.310 7 , K2 5.610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当 pH4.3 时,溶液中有 3c(HA ) c(OH ) c(K ) c(H )B常温下,K
11、H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C常温下,K 2A溶液中 c(A2 )c(H2A)/c2(HA )10 3D向 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 H2A,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O H 2A=A2 2HCO23 3解析 由图可知 pH4.3 时, c(HA ) c(A2 ),根据电荷守恒: c(K ) c(H )2 c(A2 ) c(HA ) c(OH ),选项 A正确;由图可知 H2A的 K110 1.3 , K210 4.3 ,因此 HA 的水解常数 Kn 10 12.7 K2,即电离强于水解,故水的电离被抑制,选项 B错误;KwK1 10 3 ,选c A2 c H2Ac2 HA
12、c A2 c H2A c H c2 HA c H K2K1 10 4.310 1.3项 C正确;根据 H2A的 K1、 K2以及 H2CO3的 K1、 K2可知,Na 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 H2A时,COHCO ,H 2AA 2 ,选项 D正确。23 335.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35T,涂黑并作答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W、Q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 是非金属元素,X、Y、Q元素的原子最高能级上电子数相等;Z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W 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原子中 p能级与 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Q 元素的电离能分别是I1496 kJmol 1 , I
13、24 562 kJmol 1 , I36 912 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Q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Ne3s 1(或 1s22s22p63s1)_。(2)Q、W 形成的化合物 Q2W2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_。(3)Y能与氟元素形成 YF3,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平面三角形_,该分子属于_非极性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Y 与 X可形成具有立体结构的化合物 Y2X6,该结构中 Y采用_sp 3_杂化。(4)Y(OH)3是一元弱酸,其中 Y原子因缺电子而易形成配位键,写出 Y(OH)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B(OH) 3H 2OB(OH) 4 H _。
14、(5)Z的一种单质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_原子晶体_。1 mol Z 原子的该晶体中共有_2_mol 化学键。已知 Z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原子半径为 r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 或 1030_gcm3 。8NAM(8r310 10)3 33M64r3NA解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推出 X为 H元素,Y 为 B元素,Z 为 C元素,W 为 O元素,Q为 Na元素。(4)B(OH) 3与水电离出的 OH 形成配位键,从而使溶液显酸性,电离方程式为 B(OH)3H 2O(B(OH) 4) H 。(5)该单质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该晶体中 1个 C
15、原子形成 4个碳碳单键,每个碳碳单键被 2个 C原子共用,则每个 C原子对应 2个碳碳单键,故 1 mol C原子的该晶体中共有 2 mol化学键。设晶胞边长为 a pm。碳原子半径为 r pm,根据题图知,2 r a,解得 a r。该晶胞中共有14 3 838 6 48 个 C原子,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030 18 128NAM(8r310 10)3 33M64r3NAgcm3 。35.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35T,涂黑并作答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汉就有湿法炼铜(FeCuSO 4=CuFeSO 4),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青铜器的国家。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
16、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如图 1)。图 1 图 2图 3(1)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3d 104s1_。(2)Cu常见的价态有:1、2,在高温下 Cu 比 Cu2 更稳定,其原因为:_Cu 的3d轨道全充满,能量低更稳定_。(3)Cu与 Ag为同一副族的元素,其中熔点 Cu比 Ag要高,原因为:_二者均为金属晶体,但是 Cu的原子半径小,金属键更强_。(4)铜或铜盐的焰色反应为绿色,下列有关原理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_bd_(填字母)。a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激发态 b电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c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吸收光谱 d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发射光谱(5)图 2是某含铜配
17、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晶体中 H2O和 SO 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sp 3、sp 3_,试判断 H2O和 SO 的24 24键角大小关系并说明原因_H 2O分子键角小于的 SO 键角,因为 H2O中 O存在 2对孤电子24对而 SO 中的 S不存在,孤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斥力_。24图 2中的氢键有(H 2O)OHO(H2O)和_(H 2O)OHO(SO )_。24写出该配合物的化学式_Cu(H 2O)4SO4H2O_。(6)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图 3所示,由图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CuBr_,与每个 Br紧邻的 Br有_12_个,由图中的 P点和 Q点的原子
18、坐标参数,可确定 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 _。若 Cu原子与最近的 Br原子的核间距为 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14, 14, 14)计算表达式为_ 1030 g/cm3_。273NAa3解析 (1)Cu 为第 29号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1 ;(2)Cu 与 Cu2 的价电子排布分别为:3d 10和 3d9,前者 3d轨道全充满,更稳定;(3)金属晶体熔、沸点主要由金属键决定,而金属键的强弱主要由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决定,铜和银价电子数相同,但是铜的原子半径小,所以金属键更强,熔、沸点更高。 (5)晶体中 H2O和 SO 的价24层电子对数均为 4对,故中心原子的杂化类
19、型均为 sp3;H 2O的键角小于 SO 的键角,因24为 H2O中 O存在 2对孤电子对而 SO 中的 S没有孤对电子,孤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斥力大24于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斥力,故键角更小;图 2中的氢键有(H 2O)OHO(H2O)和(H 2O)OHO(SO );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是 Cu2 ,配体是水,配位数是 4,阴离子是硫24酸根,还有一个结晶水,故其化学式为:Cu(H 2O)4SO4H2O;(6)根据均摊法,晶胞中铜原子为 4个,溴原子数是 8 6 4,所以晶胞的化学式是 CuBr;根据晶胞图可知,18 12与每个 Br紧邻的 Br有 12个;晶胞边长为 1,则 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
20、为 ;若 Cu(14, 14, 14)原子与最近的 Br原子的核间距为 a pm,即为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故则该晶体的边长为:1010 cm,该晶胞的体积为: 1030 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144) NA 4a3 64a333g,故晶胞的密度计算表达式为: 1030 g/cm3。273NAa335.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35T,涂黑并作答以铁矿石(Fe 2O3)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 Fe3Fe(CN)62和 Fe(SCN)3,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 _,O 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2)KSCN是检验 Fe3 的试剂之一,与 SCN
21、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CO2、N 2O、CS 2、COS 等_。如图 1是 SCN 与 Fe3 形成的一种配离子,画出该配离子中的配位键(以箭头表示)。(3)K3Fe(CN)6晶体中 Fe3 与 CN 之间的键型为_配位键_,该化学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_CN 能提供孤对电子,Fe 3 能接受孤对电子(或 Fe3 有空轨道)_。(4)K3Fe(CN)5NO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第 2周期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CON_,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的芳香化合物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sp 2、sp 3杂化_。(5)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 4Fe(C
22、N)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 3Fe(CN)6),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2K 4Fe(CN)6Cl 22K 3Fe(CN)62KCl_。(6)FeO晶胞结构如图 2所示,FeO 晶体中 Fe2 配位数为_6_,若该晶胞边长为 a cm,则该晶体密度为_ _gcm3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 NA)。288a3NA解析 (1)Fe 为 26号元素,位于第 4周期第 VIII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最外层有 2个电子,则次外层有 14个电子;O 原子有 1s、2s、2p三个能级,其轨道表示式为 。SCN 中含有 3个原子,且其价电子数是16,与 SCN
2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CO2、N 2O、CS 2、COS 等;S、O 都有孤对电子,可以提供孤对电子,与铁离子形成配位键。(3)K 3Fe(CN)6晶体中 Fe3 与 CN 之间的键型为配位键,因为 CN 能提供孤对电子,Fe 3 能接受孤对电子(或 Fe3 有空轨道),所以二者之间存在配位键。(4)配合物中处于第 2周期的元素为 C、N、O,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故 C最小;N 原子 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高于O,故 CON。配合物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为 C元素,C 原子与 H原子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的芳香化合物为甲苯,苯环上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甲基中碳原子为 sp3杂化。(5)氯气将2 价的铁氧化成3 价的铁,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2K4Fe(CN)6Cl 2=2K3Fe(CN)62KCl 。(6)以亚铁离子为中心,沿 x、y、z 三轴进行切割,结合题图 2知,亚铁离子的配位数为 6,该晶胞中亚铁离子个数8 6 4,氧离子个数18 1212 14,其密度 g/cm3 g/cm3。14 MNA4V 72NA4a3 288a3NA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