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
2、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3、。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义,志以天下为芬” ;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失信不立” “一诺千金” ;强调“仁
4、者爱人” “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B. 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基于其文化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C.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
5、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D. 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B. 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C. 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D. 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
6、么大国气质。B. 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C. 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D. 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 C 项“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 ”表述不正确,原文第二段说
7、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故选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 D 项“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错误,不是逐层深入。故选 D。【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
8、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 B 项“以和为贵” “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 ,属于以偏概全。故选 B。【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式尊严冯华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
9、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 S 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 “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
10、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 S 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 “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 ”我说, “反正我不换。 ”他也不换了。S 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 “请将座位换开。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
11、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 S 小姐。“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 “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
12、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 S 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仍有逃离的羞愧。在办公室看到 S 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 “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
13、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 “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4.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 S 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B. 开头写 S 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我”大加赞赏,可见,S 小姐是个虚伪的人。C. 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D. 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 S
14、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5.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为什么以“中国式尊严”为题?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4. B 5. 小说中的 “我”是一个有主见有魄力、自尊心强、刻苦勤奋的中国留学生。有主见有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主见和魄力。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刻苦勤奋: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 6. 标题:作者以“中国式尊严”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中国式尊严”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
15、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启发: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中 B 项“S 小姐是个虚伪的人”说法过于武断。故选 B。【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概括时,应遵循从情节到形象的原则,即从梳理情节入手来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另外
16、,题干的要求是分析,因此应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举出实例。如:“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 “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表明“我”有主见有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 ”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据理力争,自尊心极强。 “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 ”为了维护尊严,刻苦努力。【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
17、和小说深层意蕴的理解。标题的作用可从结构(情节)和内容(主题)两个角度考虑,本题的结构作用不明显,故不答。题目:“中国式尊严”是全文的主题,以“中国式尊严”为题目,更加突出小说主题。同时“中国式尊严” ,是特指“我”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容易与读者引起共鸣。启示则应结合小说的主题和社会背景描写,有的放矢,不能过于开放。如文中“我”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可得出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
18、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 ”从这可看出尊严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点睛】小说标题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 1.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2.文章主旨的归纳文章的题目要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3.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583 亿人,过去 5 年,手游用户数从900
19、0 万增长至 554 亿,而青少年成为游戏主力用户之一。广东一所高校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针对 518 名中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的网游以暴力题材为主。玩家对暴力网游接触量越大,则越倾向于认为世界是丑恶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同时对暴力的赞同度也越高,倾向于采取暴力行为解决矛盾冲突。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受成瘾性电子游戏影响的群体呈现出低龄化、边缘化两大特征。低龄化00 后甚至 05 后被称为“数字化原住民” ,一些经营者在设计、运营成瘾性电子游戏时倾向于针对低龄群体。江苏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会长孙紫阳说,业余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往往比专业选手更容易对游戏成瘾,因为缺乏辨别力,游
20、戏的设计能持续给他们以精神刺激,获得巨大快感。边缘化成瘾的青少年存在一些共性,如现实世界社交面窄、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振宇介绍,临床发现游戏上瘾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存在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农村、县城留守儿童成为重灾群体的原因。成瘾性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巨大杀伤力有两大主因,一是复合成瘾难以断根,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持续的负面影响;二是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以粗暴甚至错误的规则冲击误导了未成年人三观,埋下严重社会隐患。(摘编自低龄化边缘化:成瘾性电子游戏正摧毁我们的新生代 )材料二从 6 月 19 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
21、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并且通知世界各国将这个病症纳入医疗体系。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正式列入“精神与行为障碍” ,其典型症状是:无法控制地玩游戏、越来越经常将电子游戏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游戏时间。 要认定为游戏成瘾,需要满足下列条件:首先要表现出对游戏的自控力不足,其次是将游戏的优先级放在其他兴趣与日常活动之前,就算有身体或精神上的负面情况也要继续玩游戏甚至增加游戏时间,然后病患因为游戏已造成家庭、社会、工作等方面重大损害,最后需要至少十二个月才能确诊。WHO 称,对于游戏是否成瘾,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 12 个月才能确诊,如果症状严
22、重,观察期也可缩短。部分国家此前已承认游戏成瘾是重大的公共卫生议题,许多国家都有治疗游戏成瘾的戒瘾机构。(摘编自环球网科技)材料三如今好玩的网络游戏多如牛毛,少数青少年游戏成瘾,精神颓萎、身体羸弱、学业荒废,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行为。因而,如何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 ,是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正如工厂不能只顾盈利而肆意排污,游戏开发运营商有责任规制游戏的“副作用” ,不能一切向钱看。日前,不少游戏开发商采用实名认证等措施,推出防沉迷系统;有的游戏公司还上线“数字契约”功能,引导家长和孩子订立使用契约这些主动作为,展现出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业界也逐步认识到,应当努力从“娱乐游
23、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可以说,积极承担责任,主动转型升级,游戏行业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健康发展。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近年来,有的游戏平台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各类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手段频出,还有一些网络游戏传播低俗色情、渲染凶杀暴力,甚至扭曲历史、传播不良观念这些顽疾,仅靠市场自我调节,显然难以消除。治理游戏市场乱象,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除了事后下线封禁涉黄涉暴的网络游戏,能否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将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可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用户,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然
24、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有的家庭亲情冷漠或过度约束,激起“青春叛逆” ,无形中将孩子推向网络游戏;有的家长自己就是“游戏迷” ,为孩子树立起反面榜样。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游戏上瘾,要么粗暴地拔掉电源、没收终端,要么简单地将孩子送到“网瘾戒除学校” 。事实证明,类似做法效果十分有限。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不如一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自控能力。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上台阶的过程,当他们眼界更开阔、生活更丰富,游戏的吸引力也自然会
25、减弱。数字时代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潜藏着风险和挑战。面向未来,进一步增强“反成瘾”的自觉、共同维护“数字健康” ,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追求美好生活。(摘编自姜赟美好生活需要“数字健康”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相对于专业选手,低龄群体由于缺乏辨识能力,往往更容易受游戏的连续性刺激的影响而上瘾。B. 游戏成瘾给少数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而,如何防止参与者游戏成瘾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公共卫生课题。C. 对于某人游戏是否成瘾,WHO 认为相关行为的表现要持续至少 12 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D. 游戏开发商有责任意识,有行业伦理,能积极创新
26、,游戏产业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就会有清朗的网络空间。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世卫组织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势必会引起很多争议,但其判断的标准为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诊断参考依据。B.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游戏成瘾有别于我们平时认识中的“网瘾” ,着迷甚至沉迷不能轻易地论定为到了精神疾病的程度。C. 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少有其他获取娱乐的途径等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D. 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各有侧重,但都论及游戏成瘾的成因、危害及破解措施。9. 如何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答案】7. D 8. D 9. 游戏开发商要有责任
27、,有良知,不能一味趋利,能主动优化设计内容,转型升级。青少年也要加强自控力,提升辨识能力,培养多元爱好。家庭关爱充分,家庭教育恰当,父母做好榜样。政府部门加强法制监管,整顿游戏市场乱象,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共卫生医疗部门也可根据世卫组织的新规定,加强这方面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工作。【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 D 项表述不正确,通过材料二、三最后一句看出,
28、 “就会有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故选 D。【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本题 D 项无中生有,材料一没有涉及破解措施。故选 D。【9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题干是“如何防止青少年游戏成瘾?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
29、的看法或建议。 ” 仔细审题,解答该题先阅读文段,从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进行分析概括,如材料二中“从 6 月 19 日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并且通知世界各国将这个病症纳入医疗体系。”;材料三中“游戏开发运营商有责任规制游戏的“副作用” ,不能一切向钱看。日前,不少游戏开发商采用实名认证等措施” ;“治理游戏市场乱象,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除了事后下线封禁涉黄涉暴的网络游戏,能否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将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拒之网外”?可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用户,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既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共建清朗网
30、络空间的必然要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与其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结合以上内容注意从“游戏开发商”“青少年本身” “监管部门” “家庭”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
31、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曰:“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 ”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 ”丹不能从,与赤眉战死。建武六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
32、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 ”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后韂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衍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 ”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 。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居贫年老,卒于家。(节选自后
33、汉书冯衍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B. 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C. 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D. 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自上而下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 ,官府征召称“征” 。B. 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
34、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C. 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这里指国家。D. 即位,文中指君主登位,又叫“践极” 、 “践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冯衍见解独到。王莽派廉丹讨伐山东,冯衍劝廉丹驻守大郡,抚励将士、招贤纳杰、寻求谋略,但是廉丹没有听从。B. 冯衍厌恶权贵。他担任狼孟长时,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C. 冯衍交友不慎。与外戚结交,皇帝惩戒外戚宾客,将他们绳之以法,罪重的判死罪、流放,其余的被贬谪。D. 冯衍追求美德。他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于是整理九
35、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高尚脱俗的志趣,作赋自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 ”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2)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 “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 ”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2)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羞辱先祖要好么?【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意思是“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
36、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 忠智的谋略” ,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用排除法, “为将军计” ,句意完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 AC, “镇抚吏士” “砥厉其节”两句结构相同,排除 D 项,故选 B。【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37、 A 项“皇帝征召称辟 ,官府征召称征 。 ”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 ,官府征召称“辟” 。故选 A。【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本题 B 项“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不正确,冯衍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令狐略当时还没担任司空长史。故选 B。【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
38、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关键点:所以,的原因;毁,诽谤、说坏话;排间,排斥离间。第二句关键点:何与,岂不是比好;军覆于中原,状语后置,在中原全军覆灭;膏,做肥料,使肥沃。【点睛】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
39、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冯衍幼年时就有奇才,年仅九岁,就能够背诵诗经 ,到二十岁时就博览通晓群书了。王莽时,许多朝廷大臣荐举他去做官,冯衍推辞不肯出仕。当时天下各地起兵,王莽派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廉丹招冯衍授为掾吏,与他一起到定陶。王莽又再次以诏书追令廉丹说:“将军承担国家的重任,不捐弃生命于荒野,就没什么能报恩尽责。 ”廉丹很惶恐,连夜召见冯衍,把诏书给他看。冯衍就劝廉丹说:“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 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 忠智的谋略,争取将来的民心,等待形
40、势的变化,为国家兴利,为百姓除害,那么福禄就会永世传 流,功勋就能永载史册。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羞辱先祖要好么?圣人能把灾祸转化成幸运,智士能扭转败局求得成功,希望您深入考虑而不要同于流俗。 ”廉丹不能听从,和赤眉军作战身亡。建武六年发生日食,冯衍上书呈请八事。书奏送上后,光武帝准备召见他。起初,冯衍担任狼孟县长,用罪名挫败世家大族令狐略。这时令狐略作了司空长史,就向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说冯衍的坏话:“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 ”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后来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凭借外戚的身份而得以富贵尊显,对
41、冯衍深为敬重,冯衍就与他们交结,因此被诸王聘请,不久担任司隶从事。后来皇帝对西京的外戚宾客进行惩处,大都绳之以法, 重者抵死迁徙,其余被贬黜。冯衍由此获罪,曾亲自到监狱请罪,皇帝下诏赦免不问。冯衍于是西 归故郡,闭门以求自保,不敢再与亲属故旧相交往。建武末年,冯衍上疏陈述自己的心意。奏书递上后,还是因以前的过失而不得任用。冯衍的心愿无法实现,回家写了一篇赋,又写了自叙说:细看九州山川之体势,追溯上古得失之风气,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看到了结果就要考查推究起源,所以思念古人并歌咏他们的道德。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超脱世俗的高尚情趣。于是作赋以自励,命名为显志 。显宗即位,又有许多
42、人指责冯衍文章虚假不真实,于是罢官在家中。年老生活贫困,死在家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岑参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那,奈何。)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中“三度为郎” “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B. 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
43、慨, “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 ,便是“出守” ,从未被重用过。C. 尾联中“江上蝉鸣空满耳” ,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烦躁,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D.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15.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 ,却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度为郎” “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
44、忧民的情怀。 “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 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 “便白头” “岁月如流水” “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 “心事向谁论” “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
45、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C 项“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烦躁”错,应是衬托作者内心的孤寂。故选 C。【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干是“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解答该题,应当做到知人论世,结合全部诗句以及诗后注释中作者的生平考虑,从题目看“客舍”有宦游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从诗歌的内容看
46、,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如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 “三度为郎” , “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 “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颔联“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 ,便是“出守” ,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 , “苍生未休” ,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 ,对“圣主” ,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 ,诗人不能不忧,这两句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
47、忧民的情怀。颈联点出题目“客舍悲秋” ,则是“悲秋” 。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平生失意。尾联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 “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 (同上) ,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能抓住其中三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
48、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北朝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的
49、结局。(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体貌不凡、豪气焕发的句子是“_” ,和自己“_”形成对比。(3) 声声慢中诗人对花自怜、黯然神伤的诗句是“_,_” 。【答案】 (1). 封狼居胥 (2). 赢得仓皇北顾 (3). 雄姿英发 (4). 早生华发 (5). 憔悴损 (6). 如今有谁堪摘【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胥” 、 “仓皇” 、 “憔悴” 、“堪”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以 QQ 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 、偷笑 、笑哭 等 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