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03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5月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8 小题 16 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大米酿酒 C汽油挥发 D玻璃破碎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收集 CO2 气体 D 检验装置气密性3 “结构 性质 用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于制氮肥;

2、烧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可去除油污A B C D4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B物质丙由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2D生成丙和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11:75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B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Ct 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 AD将 t2时

3、 A、B、C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6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目的是( )A比较黄铜与铜的硬度: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B提纯含少量 CaCl2 的 NaCl:加入足量 Na2CO3 溶液,过滤C区分 NH4NO3 和 NH4Cl:取样品,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除去 Cu 粉中少量的 Fe 粉:加入稀硫酸充分溶解,过滤,蒸发7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 将水通电一段时

4、间8已知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2NaHCO 3 Na2CO3+CO2+H 2O把 12克 NaHCO3 和 Na2CO3 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8.9 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 CO2 质量为 4.4 克B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30%C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为 8.6 克D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3.3%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9 (6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 。(2)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3)10 个电子带正电的原子团 。(4)不含电子的离子

5、。(5)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6)铅蓄电池中的酸 。10 (3 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 。(2)用水灭火原理是 。(3)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 (硫酸铜溶液+石灰浆) ,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1 (4 分)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1)日常用品尼龙手套、铝壶、不锈钢刀、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 (写一种) ;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 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填数字序号) 人走灯灭 少用一次性筷子 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3)目前氢氧

6、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 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2 (5 分)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 A 是一种单质,B 为红棕色固体,D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F 与 B 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1)A 的化学式为 ; A 与 C 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B 与 C 反应: ,D 转化为 E: 。(3)写出 F 的一种用途: 。13 (3 分)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经处理后只含有 CuC

7、l2 和 FeCl2 两种溶质,为了分析处理后废液的组成,取 200g 该废液加入 40g 废铁屑(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经处理得到 16g 铜,往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经过滤、干燥、称量,最终得到 114.8gAgCl 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1%) (3)求 200g 废液中 FeCl2 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1%)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14 (6 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2Na2CO33H

8、2O2)俗名固体双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 溶液和 H2O2 溶液混合。为了方便保存,过碳酸钠样品可能添加少量的 MgSO4和硅酸镁中的一种或二种作为稳定剂。已知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硅酸镁不溶于水。(1)过碳酸钠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鱼池供氧剂 B消毒剂 C干燥剂 D漂白剂(2)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 有硅酸镁。 (填写“可能”或“一定” )(3)利用实验室限选试剂,设计实验确定该样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 MgSO4。限选试剂:稀盐酸、稀 H2SO4、BaCl 2 溶液、蒸馏水、AgNO 3 溶液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步

9、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振荡后静置。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说明样品中有 MgSO4。,说明样品中没有 MgSO415 (7 分)小明做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实验时,因通入 CO2 时间较长,发现变浑浊的溶液又变澄清了,于是想进一步探究,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提出问题】溶液又变澄清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 (1)CaCO 3 可与 CO2 和 H2O 发生反应:CaCO 3+CO2+H2OCa(HCO 3)2;(2)CaCO 3 在 825以上才能分解;(3)

10、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500【讨论交流】 (1)CO 2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分析,你认为相同温度下,Ca(HCO 3) 2 的溶解度 (填“大于”或“小于” )CaCO 3 的溶解度,所以变浑浊的溶液又变澄清了(3)小明联想到老师讲过 NaHCO3 受热易分解的知识,他推测 Ca(HCO 3) 2 受热也会分解,于是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验证】 (1)取适量变澄清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对其加热时,观察到溶液未沸腾前有无色气泡冒出,同时溶液变浑浊将试管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固体不消失,这说明小明的推测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 )的(2)取少量(1

11、)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3)将(1)中试管内剩余物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实验分析】你认为上述(3)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的成分应该是 (填字母) ACaO BCaCO 3 CCa(HCO 3) 2【拓展应用】 (1)硬水中常含有较多 Ca(HCO 3) 2、Mg(HCO 3) 2,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其硬度(2)在家中,要去除水壶内的水垢,可选用 (填字母) A纯碱溶液 B食盐水 C食醋2019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8 小题 16 分

12、 )1 【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 【解答】解:A、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铁丝在 O2 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C、二氧

13、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 【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于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故正确;金刚石的碳原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因而金刚石硬度大;而石墨中的碳原子为平面层状结构,因而表现出很软,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确;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

14、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故错误;烧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但烧碱碱性太强,所以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可去除油污,故正确。故选:A。4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2+4CO 4CO2+N2;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的丁是氮气,属于单质,故 A 错误;B、丙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 B 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2:41:2,故 C 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

15、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4):2844:7,故 D错误。故选:C。5 【解答】解:A、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 C 溶液变为饱和,故 A 正确;B、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故 B 正确;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故 C 正确;D、t 1时,C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A 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 t2时 A、B、C

16、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 A,故 D 错误。故选:D。6 【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可以比较硬度,故正确;BCaCl 2 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过多会引入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CNH 4NO3 和 NH4Cl 均属于铵态氮肥,加入熟石灰后研磨均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法鉴别,故错误;DFe 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Cu 不与稀硫酸反应,应再进行过滤,无续蒸发,故错误。故选:A。7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

17、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后,溶液的 pH 不会小于 2,故错误;B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故正确;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错误;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2:1,质量比为 1:8,故错误。故选:B。8 【解答】解:设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二氧化碳质量分别是 x、y、z,2NaHCO3 Na2CO3+CO2+H 2O,固体质量差168 106 44 16810662x y

18、 z 12g8.9g3.1g ,x8.4g,y5.3g,z2.2g,A、反应生成的 CO2 质量是 2.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100% 30%,该选项说法正确;C、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为 8.4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8.4g 100%+(12g8.4g) 100%3.9g,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2.5%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9 【解答】解:(1)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氧气,可以表示为 O2。(2)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酒精,可以表

19、示为 C2H5OH;(3)10 个电子带正电的原子团是氨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NH4+;(4)不含电子的离子是氢离子,可以表示为 H+;(5)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表示为H2 2;(6)铅蓄电池中的酸是硫酸,可以表示为 H2SO4。故填:O 2;C 2H5OH;NH 4+;H +;H 2 2;H 2SO4。10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净水。(2)用水灭火,是利用了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 4+Cu。故答案为:(

20、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色素和异味;(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Fe+CuSO 4FeSO 4+Cu。11 【解答】解:(1)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尼龙手套;(2) 人走灯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少用一次性筷子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故填:;(3)氢氧燃料电池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故填:电;2H 2+O2 2H2O12 【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 A 是一种单质,B 为红棕色固体,D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 B 是氧化铁,D 是氢氧化钙,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

21、此 A 是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置换;(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或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配平即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 2O3+6HCl2FeCl 3+3H2O (或 Fe2O3+3H2SO4Fe 2(SO 4) 3+3H2O) ;Ca(OH) 2+CO2CaCO 3+H 2O (或Ca(OH) 2+Na2CO3CaCO 3+2NaOH) ;(答案合理均可) ;(3)氧化钙的用途是:作食品干燥剂、做建筑材料等;故答案为:作食品干

22、燥剂(答案合理均可) ;13 【解答】解:(1)往废液中加入废铁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 2+Cu;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2AgNO32AgCl+Fe(NO 3) 2故填:Fe+CuCl 2FeCl 2+Cu;FeCl 2+2AgNO32AgCl +Fe(NO 3) 2(2)设滤液中氯化亚铁质量为 x,FeCl2+2AgNO32AgCl+Fe(NO 3) 2,127 287x 114.8g ,x50.8g,设铁屑中铁的质量为 y,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质量为 z,Fe+CuCl2FeCl 2+Cu,56 127 64y z 16g ,y1

23、4g,z31.75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6%,答: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6%(3)200g 废液中 FeCl2 的质量分数为: 100%10%,答:200g 废液中 FeCl2 的质量分数为 10%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3 分)14 【解答】解:(1)双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过碳酸钠中的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不具有吸水性,所以过碳酸钠的用途不能作干燥剂,故选:C;(2)硫酸镁和碳酸钠反应沉淀碳酸镁,硅酸镁不溶于水,所以取少量过碳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有不溶于水的固体产生,判断样品中一定有硅酸镁;(3)碳酸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都能与

24、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需要先除去碳酸根离子,题干提供的酸有盐酸与硫酸,因为最后需验证硫酸根离子,故不能选硫酸,所以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无色溶液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过量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有气泡产生。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有 MgSO4。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没有 MgSO4故答案为:(1)C;(2)一定;(3)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得到无色溶液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滴加少量的 BaCl2 溶液 有白色

25、沉淀生成无明显现象15 【解答】解:【讨论交流】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 2CaCO 3+H 2O;(2)CaCO 3 可与 CO2 和 H2O 发生反应:CaCO 3+CO2+H2OCa(HCO 3)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分析,相同温度下,Ca(HCO 3) 2 的溶解度大于 CaCO3 的溶解度,所以变浑浊的溶液又变澄清了【实验验证】取适量变澄清的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对其加热时,观察到溶液未沸腾前有无色气泡冒出,同时溶液变浑浊将试管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固体不消失,这说明小明的推测是正确的;【实验分析】根据将(1)中试管内剩余物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上述(3)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的成分应该是碳酸钙;【拓展应用】 (1)硬水中常含有较多 Ca(HCO 3) 2、Mg(HCO 3) 2,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其硬度(2)食醋中含有酸在家中,要去除水壶内的水垢,可选用食醋,答案:【讨论交流】 (1)Ca(OH) 2+CO2CaCO 3+H 2O; (2)大于;【实验验证】 (1)正确;【实验分析】B;【拓展应用】 (1)煮沸;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