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01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年中考适应性测试(二)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 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1. 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 )A. 化学性质不同 B. 溶解性不同 C. 沸点不同 D. 密度不同2.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配制氯化钠溶液C.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D. 稀释浓硫酸3. 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 B. 交流评价 C. 设计实验 D. 作出结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

2、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 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C.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5. 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B.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 1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B. 图 2 电解水实验,试管 2 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C. 图 2 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 图 3 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似教材中的蒸馏净化水的操作7.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 )A. 属于同种元素 B. 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的符号为 D. 形成的化合物是 Al+3 MgF28. 碳酸钠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 Na2CO310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42 B. 286 C. 1078 D. 2709. 用燃气灶炒菜时,关闭燃气灶的开关火立即熄灭,其中灭火的原理是( )A. 隔离可燃物 B. 降低燃气的着火点C.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0. 2018 年央视“315”晚会发布预警,电动车过充易引发火灾。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bSO4+2H2O=P

4、b+PbO2+2X,则 X 的化学式为( )A. B. C. D. SO2 SO3 H2SO3 H2SO411. 下列溶液的 pH 最小的是( )A. 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B. 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 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 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12.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A. 食盐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13.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 NaCl、NH 4Cl、Na 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 KCl 溶液 B. 溶液 C. NaOH 溶液 D. 溶液Ba(OH)2 Na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14. 利用数形结

5、合的方法可以使化学知识更直观、简明。硫元素的化合价如图所示。硫元素为+6 价的原子团的符号_。硫元素化合价由 0 价转化为+4 的化学方程式为_。15. 溶液的酸碱度如图所示。在 pH 为 A 的稀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 pH 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加入一定量 pH 为 B 的氢氧化钠溶液,则pH_7(填标号)。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16. 金属的活动性如图所示。若 B 为铁,与 C 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根据图示活动性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金属 A 一定能与 C 盐溶液反应,置换出金属 Cb金属 B 与稀盐酸反应后,金属 B 的质量一定减少

6、c金属 C 一定不能发生置换反应d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所用金属 A 的质量一定小于金属 B17. 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如图所示。以生铁为原料炼钢的过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_;第二,去除生铁中的 S、P 等杂质。炼钢过程中需要用抽样的方法对产品的含碳量进行检测。现抽取 69g 钢样,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最终收集到 0.11g CO2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含碳量是否已达到钢的要求_。(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8. 如图是命题老师智能手机的屏幕解锁图形,好像有点简单哦。若A、B、C、D、E、F、G 分别是炭粉、水、二氧化碳、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

7、中的一种,其中 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各题:(1)C、D 的化学式分别为_、_。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2)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E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要用实验的方法证明 F 和 G 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可选用的试剂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9.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 8 分钟“表演中滑冰的“熊猫”木偶(如图 1)惊艳亮相。(1)熊猫木偶使用的材料中包括铝合金管材,铝合金属于_材料。(2)2022 年张家口与北京共同举办冬奥会。由于气候的原因,在本届冬奥会

8、中将大量使用到造雪设备。造雪机是让水在-15的蒸发器上结成冰,再通过冷却的空气输送到滑雪道。水结成冰属于_变化,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特征是_。(3)为能在 2022 冬奥会创造绿色清新的环境,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水煤气,这样可以减少污染,同时提高煤的利用率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若生成的水煤气中含有氢气 2kg,则含有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kg。水煤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可以合成重要的有机物甲醇(CH 3OH)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由 6 个原子构成 B碳元素所占质量分数为 37.5%C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4

9、 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20.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按题中要求回答问题:(1)A、B 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2)以下是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度表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溶解度/g 高锰酸钾 2.8 4.3 6.4 9.0 12.6 18.0 22.1我们经常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这句话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将 5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

10、)如图 1 是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可以得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若图中 t2对应的温度为 40,则 t1对应的温度_40(填“或“=”)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1. 如图 1 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I_。(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量以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编号)。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用 D 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填编号)。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

11、盖上瓶口 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4)实验室常将锌粒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如图 2 得到较纯净的氢气,M 瓶中的溶液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 中的溶液是_,其作用是_。(5)若用 E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 CO2,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实验室用 25g石灰石与一定量稀盐酸制取 CO2(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 3 所示。计算完全反应时产生 CO2的质量为_。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22. 金属及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回答;(1)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根据铜的性质,写出金属铜的重要用途_(答一点即可)。

1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图 B 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趁热将图 B 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 A 所示的装置中(如图 C 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并振荡集气瓶,出现的现象是_。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探究铜生锈的条件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会与多种物质慢慢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铜绿化学式是Cu 2(OH) 2CO3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出铜生锈一定有空气中的_参加了反应。为了进一步证明空气中还有哪些重要物质参与了铜的生锈,同学们设计了如图 2 中 A、B 两个对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

13、完成实验设计并注明实验现象(语言叙述或简要说明均可)实验现象;(4)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一】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 3 所示(省略夹持仪器)步骤一:连接 A 和 B,打开活塞,通入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 C 和 D,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 B 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 t3时停止加热。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B 中固体质量(g) 6.66 5.20 4.80 4.80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 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 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实验二】一定量炭粉还原

14、实验一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 4 所示。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因此,结束实验正确的操作是_。若实验一中省略步骤三,对实验二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是_。答案和解析1.C【解析】解:工业上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 A、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不是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 B、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不是溶解性不同不同,故选项错误。 C、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

15、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故选项正确。D、工业上主要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不是密度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 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D【解析】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

16、错误。 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17、)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C【解析】解:A、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交流评价,故选项错误。 C、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 D、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鉴定一下气体的成分是不是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而不是作出结论,

18、故选项错误。 故选:C。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 A 错误;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不会立即燃烧起来,应进行点燃。故 B 错误;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 C 正确;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C 2H5OH+3O2 2CO

19、2+3H2O,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D 错误。故选:C。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D、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分析判断。本题助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反应类型的判定等知识,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为解答好本题类,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5.A【解析】解:A、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若该物质由分子构成,则只含有一种分子,故 A 正确; B、不同种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20、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故选:A。根据纯净物的定义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分类依据是根据物质的种类,不是元素种类。6.B【解析】解:A、在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故 A 正确; B、图 2 电解水实验,试管 2 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 B 错误; C、由于硫酸或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 C 正确; D、如图 3 装置可用于海水淡化,其淡化原理类型与教材中的蒸馏

21、相似,故 D 正确。 故选:B。A、根据在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分析; B、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海水淡化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电解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7.D【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 3 个单位

22、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 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镁元素显+2 价,氟元素显-1 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F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

23、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解: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 Na2CO310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32+12+163+1810=286。 故选: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24、题的能力。9.A【解析】解:关闭燃气阀门后,可燃物消失,灶具的火焰也随之熄灭,其原理是控制移走可燃物,即隔离可燃物; 故选:A。灭火的方法有:A隔离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只要满足一个灭火的条件,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只要消灭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灭火。10.D【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bSO4+2H2O=Pb+PbO2+2X,反应前铅、硫、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2、2、10、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铅、硫、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2、0、2、0

25、,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2 个硫原子和 8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氢原子、1 个硫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H2SO4。 故选: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B【解析】解: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pH7。 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pH7。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显中性,pH=7。 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pH7。

26、故选:B。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 pH 大小关系方面的问题。12.C【解析】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溶于水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C。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

27、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B【解析】解:A、氯化钾与这三种溶液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错误; B、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反应,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 C、氢氧化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没有现象,氢氧化钠与氯化铵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不反应,没有现象,有两个相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错误; D、硝酸钠与这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B。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

28、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4.SO42- S+O2 SO2点燃 -【解析】解:在硫酸根中,硫元素显+6 价,故填:SO 42-;在单质硫中,硫元素为零价,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 价,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填:S+O 2 SO2。根据原子团的写法来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难度不大。15.变大 d【解析】解:在 pH 为 A 的稀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减弱,pH 将变大,若加

29、入一定量 pH 为 B 的氢氧化钠溶液,当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当酸有剩余时,溶液显酸性,pH7,当碱有剩余时,溶液呈碱性,pH7。 故答案为:变大;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Fe+CuSO4=FeSO4+Cu b【解析】解:若 B 为铁,与 C 盐溶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 4FeSO4+Cu。 故填:Fe+CuSO 4FeSO 4+Cu。 a金属 A

30、不一定能与 C 盐溶液反应,置换出金属 C,这是因为如果 A 是钠,则钠和 C 的溶液混合,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 C 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属 B 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 B 的盐溶液和氢气,金属 B 的质量一定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 C 可能发生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所用金属 A 的质量不一定小于金属 B,例如 AB 分别是锌、铁,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所用金属锌的质量大于金属铁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

31、中置换出来。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7.使铁中的含碳量下降至 0.03%2%之间 含碳量为 0.04%,已达到要求【解析】解:生铁的含碳量在 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2%之间,所以以生铁为原料炼钢的过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使铁中的含碳量下降至 0.03%2%之间;第二,去除生铁中的 S、P 等杂质。故填:使铁中的含碳量下降至 0.03%2%之间;设碳的质量为 x,则:C+O2 CO212 44x 0.11g12:44=x:0.11gx=0.03g

32、该样品含碳量为: 100%0.04含碳量达到了钢的要求。故填:含碳量为 0.04%,已达到要求。根据生铁与钢的区别来分析;根据钢的含碳量以及化学方程式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生铁炼钢的原理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18.HCl Fe2O3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2FeCl3+3Ca(OH) 2=2Fe(OH) 3+3CaCl 2 C+CO2 2CO 紫色石蕊试液高温 -【解析】解:由于 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 B 是氢氧化钙;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所以 C 是盐酸;盐酸还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 D 是氧化铁;氧化铁除了能和盐酸反应外还能和炭粉反应,所以 E 是炭粉;炭

33、粉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 F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所以 G 是水;A 是氯化铁,把以上各物质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要求。故 A 是氯化铁;B 是氢氧化钙;C 是盐酸;D 是氧化铁;E 是炭粉;F是二氧化碳;G 是水。(1)C 是盐酸,化学式是 HCl;D 是氧化铁,化学式是 Fe2O3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现象是红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3Ca(OH) 2=2Fe(OH)3+3CaCl 2;炭粉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 2 2CO;(3)通过紫色石蕊试液颜

34、色的改变来判断二者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1)HCl Fe 2O3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2FeCl 3+3Ca(OH) 2=2Fe(OH) 3+3CaCl 2 C+CO2 2CO;(3)紫色石蕊试液由于 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 B 是氢氧化钙;C 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所以 C 是盐酸;盐酸还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 D 是氧化铁,然后根据框图和题干信息进行推测其他物质。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9.金属 物理 分子的种类不变 置

35、换反应 28 BCD【解析】解:(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2)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故填:物理;分子的种类不变;(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在高温下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由方程式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设含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xC+H2O CO+H228 2x 2Kg28:2=x:2kgx=28kg由甲醇的化学是可知:A、甲醇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甲醇分子由 6 个原子构成,故 A 错误;B、甲醇(CH 3OH)中,

3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7.5%,故 B 正确;C、甲醇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1:4,故 C 正确;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1:4,故 D 正确。故填:BCD。(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来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解答;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模型图和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20.B 否,由于 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属于可溶于水 温度、压强 【解析】解:(1)实验 1: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B,因为 B 中食盐有剩余,

37、不能继续溶解食盐。(2)由于 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属于可溶物质。由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度表,将5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20时,均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则冷却到 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由图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于 t1时溶解度大,因此温度较低。故答案为:(1)B;(2)否,由于 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属于可溶于水;(3)温度、压强;。(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

38、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 2,观察到碘几乎不溶解,高锰酸钾全部溶解,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进行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饱和溶液的特征、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试管 锥形瓶 C 2KClO3 2KCl+3O2 氢氧化钠溶液 NaOH+HCl=NaCl+H2O 浓MnO2-硫酸 干燥气体 b 8.8g 10%【解析】解:(1)I 是试管。是锥形瓶。(2)实验室可用二氧

39、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量以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所以应该选用可以控制滴加速率且漏斗下端不需要淹没在液面以下的分液漏斗进行控制实验,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写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3)排水法收集应该: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实验台上。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4)实验室常将锌粒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如图 2 得到较纯净的氢气,由于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所

40、以先用氢氧化钠去除 HCl,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去除水蒸气,所以 M 瓶中的溶液是 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N 中的溶液是 浓硫酸,其作用是 干燥气体。(5)若用 E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 CO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气体应从 b 端通入。由图可知完全反应时产生 CO2的质量为 8.8g。设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CaCO3+2HClCaCl 2+H2O+CO273 44146gx 8.8g=x=10%。故答案为:(1)试管; 锥形瓶。(2)C;2KClO 3 2KCl+3O2。(3)。(4)氢氧化钠溶液;Na

41、OH+HCl=NaCl+H 2O; 浓硫酸; 干燥气体。(5)b8.8g。10%。(1)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注意事项;(2)根据实验目的进行装置的选择;(3)熟悉排水法收集的方法和过程;(4)掌握常见气体的除杂;(5)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2.用作导线 2Cu+O2 2CuO 薄铜片由黑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O2 2CO2 水、二氧化- -碳 Cu2(OH) 2CO3 2CuO+H2O+CO2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固体质量不变,说明碱式碳

42、酸铜完全分解 -液体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先把导管移出液面后熄灭酒精喷灯 影响:无法判断碳和氧化铜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原因:如果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解:(1)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故填:用作导线。(2)图 B 中,薄铜片受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 2 2CuO。故填:2Cu+O 2 2CuO。趁热将图 B 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 A 所示的装置中(如图 C 所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观察薄铜片的颜色由黑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薄铜片由黑色变红色

4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是因为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 2CO2。故填:2CO+O 2 2CO2。(3)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及质量守恒定律,铜绿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推断出铜生锈一定有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参加了反应;如图 2 中 A、B 两个对比实验中,B 和 A 中物质的不同是缺少氧气;实验现象:A 中铜生锈,B 中铜不生锈,说明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能够生锈。故答案为:水、二氧化碳;A、B 两个对比实验中,B 和 A 中物质的不同是缺少氧气;A 中铜生锈,B 中铜不生锈。(4)B 中碱

44、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CO32CuO+H2O+CO2。故填:Cu 2(OH) 2CO3 2CuO+H2O+CO2。A 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故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选择 t3时停止加热的理由是固体质量不变,说明碱式碳酸铜完全分解。故填:固体质量不变,说明碱式碳酸铜完全分解。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液体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因此,结束实验正确的操作是先把导管移出液面后熄灭酒精喷灯。故填:液体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先把导管移出液面后熄灭酒精喷灯。若实验一中省略步骤三,对实验二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无法判断碳和氧化铜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原因:如果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影响:无法判断碳和氧化铜反应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原因:如果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适应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