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315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七校2019年中考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乐清市七校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联考(一) 语文试题卷一、书写(5 分)二、语文知识积累(24 分)走进饮食天地,品味,品趣,品情。民 以 食 为 天 , 在 中 国 文 化 中 , 吃 的 意 义 不 言 而 喻 。 吃 是 一 种 文 化 , 一 种 艺 术 , 甚 至 是 哲 理 、 思 想的 载 体 , 吃 的 艺 术 、 吃 的 文 化 、 吃 的 哲 理 是 中 国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关 于 吃 的 成 语 洋 洋 大 观 , 丰 衣足 食 、 风 餐 露  s、 钟 鸣 鼎 食 、 花 天 酒 地 、 jn 衣 玉 食 、 酒  n

2、n饭 袋 等 不 一 而 足 。 粗 茶 淡 饭 、 dn 食 瓢饮 、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腰 等 饮 食 的 内 容 、 方 式 在 中 国 文 化 中 上 升 成 为 人 生 态 度 、 风 格 品 质 的 象 征 。 古 人 有置 酒 食 招 待 客 人 的 热 情 : 游 山 西 村 “           ,             。 ”有 亲 人团 聚 大 备 家 宴 的 幸 福 : 木 兰 诗 “          

3、; ,             。 ”有 仕 途 坎 坷而 不 思 饮 食 的 愁 苦 : 行 路 难 “           ,             。 ”有 老 兵 归 乡 独自 吃 饭 的 潸 然 泪 下 : 十 五 从 军 征 “           ,            ? ”还 有 贤士安贫乐 道的

4、高尚情操: 论语:“          ,       , 乐 亦 在其中矣。”1. 阅读上文,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 分)2. 填写上文划线处的诗文。(10 分)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在句中的意思。(4 分)A饮少辄 醉( ) B因 往晓之( )C乡 为身死而不受( ) D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4. 下列关于温州美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温州菜自成一派,称为“越菜”,选料以海鲜为主,强调鲜活生猛;烹饪讲究重油轻芡,菜品口味鲜美。B. 温州传统的点心小吃有:楠溪麦饼、白象香糕、莘塍五香干、泰顺婆

5、饼、洞头猫耳朵、虹桥绿豆糕、清江三鲜面等等,富有地方风味。C. 温州百姓有家酿米酒的习俗。秋收后,用糯米酿酒,俗称“老酒”,以备在过年和正月里饮用。D 传 统 的 温 州 年 夜 饭 有 “六 字 方 针 ”, 讲 究 圆 、 稳 、 红 、 余 、 吉 、 全 。5. 现 代 许 多 菜 名 多 以 写 意 手 法 命 名 , 用 字 典 雅 瑰 丽 , 含 意 隽 永 深 远 , 充 满 了 诗 情 画 意 。 例 如 , 菜 名 龙凤呈祥,是鸡与蛇同烹,神态和情趣与龙凤相似,得名“龙凤呈祥”。内涵丰富,能够代表着吉祥如 意 , 表 示 喜 庆 之 意 。 请 任 意 选 择 下 面 一

6、个 菜 名 , 参 考 示 例 , 加 以 解 释 和 鉴 赏 。(3 分)A霸王别姬(鳖与乌骨鸡同烹 ) B花好月圆(虾仁鸽蛋)  C踏雪寻梅(白萝卜丝上点缀红辣椒 )D 荷 塘 月 色 (荷 兰 豆 、 黑 木 耳 、 胡 萝 卜 等 作 底 , 上 置 鹌 鹑 蛋 ) 三、阅读(34 分)(一)传统小说里的饮食文化(17 分)材料一红楼梦茄鲞贾 母 笑 道 :“你 把 茄 鲞 搛 些 喂 他 。 “凤 姐 儿 听 说 ,依 言 搛 些 茄 鲞 送 入 刘 姥 姥 口 中 ,因 笑 道  :“你 们 天 天吃 茄 子 ,也 尝 尝 我 们 的 茄 子 弄 的 可 口 不

7、 可 口 。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 ,新笋 ,蘑菇 ,五香腐干 ,各色干果子 ,俱切成钉子 ,用鸡汤煨干 ,将香油一收 ,外加糟油一拌 ,   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红楼梦行酒令小说第四十四回中,鸳鸯为令官,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的罚一

8、杯。”众人笑道: “这个令好,就说出来。”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 好 。 鸳 鸯 道 : “当 中 是 个 五 与 六 。 ”贾 母 道 : “六 桥 梅 花 香 彻 骨 。 ”鸳 鸯 道 : “剩 得 一 张 六 与 幺 。 ”   贾母 道 : “一 轮 红 日 出 云 霄 。 ”鸳 鸯 道 : “凑 成 便 是 个 蓬 头 鬼 。 ”贾 母 道 : “这 鬼 抱 住 钟 馗 腿 。 ”说 完 ,大 家 笑 着 喝 彩 。材料二儒林外史马二先生的吃小说第十三回写马二到公孙蘧家拜访:说着,里面捧出饭来。果是家常肴馔:一碗炖鸭,一碗煮鸡,一

9、尾鱼,一大碗煨的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食量颇高,举起箸来向公孙道:“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 当 下 吃 了 四 碗 饭 , 将 一 大 碗 烂 肉 吃 得 干 干 净 净 。 里 面 听 见 , 又 添 出 一 碗 来 ; 连 汤 都 吃 完 了 。 抬 开 桌 子 。    啜 茗清 谈 。小说第十四回马二游西湖:马二先生独自一个, 带了几个钱, 步出钱塘门, 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 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 , 不在意里 ,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 。 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 , 挂着透肥的羊肉,    柜台上盘

10、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 上面一个横匾 , 金 书 “南屏 ”两字, 吃了一碗茶 。 柜上摆着许多碟子 : 橘饼 、 芝麻糖、    粽子、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饱。马二先生也倦了, 直着脚, 跑进清波门。 到了下处, 关门睡了 第三日起来, 要到城隍山走走右边一路, 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屋后

11、一进,窗子大开着,空空阔阔,一眼隐隐望得见钱塘江。那房子: 也有卖酒的,也有卖耍货的,也有卖饺儿的,也有卖面的,也有卖茶的,也有测字算命的马二先生正走着,见茶铺子里一个油头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吃茶。马二先生别转头来就走,到间壁一个茶室泡了一碗茶。看见有卖的蓑衣饼,叫打了十二个钱的饼吃了,略觉有些意思马二先生起身出来,因略歇了一歇脚,就又往上走。过这一条街,上面无房子了,是极高的个山冈。一步步去走到山冈上, 左边望着钱塘江,明明白白马二先生心旷神怡,只管走了上去,又看见一个大庙门前摆着茶桌子卖茶 。 马二先生两脚酸了 , 且坐吃茶 。 吃着 , 两边一望 , 一边是江 , 一边是湖 , 又有那山色一

12、转围着,    又遥见隔江的山,高高低低,忽隐忽现。马二先生叹道:“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吃了两碗茶,肚里正饿,思量要回去路上吃饭。恰好一个乡里人捧着许多荡面薄饼来卖,又有一篮子煮熟的牛肉。马二先生大喜,买了几十文饼和牛肉,就在茶桌子上尽兴一吃。材料三水浒传饕餮宫廷宴饮小说第八十二回有一段宋徽宗赵佶御宴的诗歌化的描写:筵 开 玳 瑁 ,七 宝 器 黄 金 嵌 就 ;炉 列 麒 麟 ,百 合 香 龙 脑 修 成 。 玻 璃 盏 间 琥 珀 钟 ,玛 瑙 杯 联 珊 瑚 斝 。 赤 瑛 盘    内 ,高 堆 麟 脯 鸾 肝 。 紫 玉

13、 碟 中 , 满 钉 驼 蹄 熊 掌 。 桃 花 汤 洁 , 缕 寨 北 之 黄 羊 。 银 丝 脍 鲜 , 剖 江 南 之 赤 鲤 。    黄 金 盏满 泛 香 醪 , 紫 霞 杯 滟 浮 琼 液 。 宝 瓶 中 金 菊 对 芙 蓉 , 争 妍 竞 秀 。 玉 沼 内 芳 兰 和 菡 萏 , 荐 馥 呈芬 。 翠 莲 房 掩 映 宝 珠 榴 , 锦 带 羹 相 称 胡 麻 饭 。 五 俎 八 簋 , 百 味 庶 羞 。 黄 橙 绿 橘 , 合 殿 飘 香 。 雪 藕 冰 桃 ,    盈 盘沁 齿 。 糖 浇 就 甘 甜 狮 仙 , 面 制 成 香

14、酥 定 胜 。 四 方 珍 果 , 盘 中 色 色 绝 新 鲜 。 诸 郡 佳 肴 , 席 上 般 般 皆 奇 异 。 方当 酒 五 巡 , 正 是 汤 陈 三 献 。 教 坊 司 凤 鸾 韶 舞 , 礼 乐 司 排 长 伶 官 。材料四西游记人参果小说第二十四回:五庄观出此,唤名 “草还丹 ”,又名 “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    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    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6关于上面的

15、作品,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 西 游 记 是 中 国 古 代 第 一 部 浪 漫 主 义 章 回 体 长 篇 神 魔 小 说 , 作 者 是 明 代 吴 承 恩 。 这 部 小 说 以 “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B.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 、 王 、 薛 四 大 家 族 的 兴 衰 为 背 景 , 通 过 家 族 悲 剧 、 女 儿 悲 剧 及 主 人 公 的 人 生 悲 剧 , 揭 示 出 封 建    末世危机。C.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

16、的长篇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    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D.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懦弱胆小的林冲。7. 结 合 上 文 材 料 , 阅 读 下 列 表 格 , 试 着 谈 谈 传 统 小 说 里 饮 食 描 写 的 作 用 , 填 在 相 应 的 序 号 里 。 ( 14 分 )材料一 酒令是筵

17、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 ,它以游戏的方式定饮  酒之次序,饮客常常按一定的要求,(2 分)表现民族特色材料四a、 三 千 年 一 开 花 , 三 千 年 一 结 果 , 再 三 千 年 才 得 熟 , 短  头 一 万 年 方 得 吃 。b、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  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提 示 : 赏 析  a, b 两 句 , 思 考 探 究 描 写 人 参 果 的 作 用 。 )(3 分)刻画人物形象 材料二 (提示: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神态)(4 分)展现社会状貌 四则材料 结合四则材料探究(5 分)(二)现代文人的饮馔之

18、道(17 分)吃相 梁实秋 一 位 外 国 朋 友 告 诉 我 , 他 旅 游 西 南 某 地 的 时 候 , 偶 于 餐 馆 进 食 , 忽 闻 壁 板 砰 砰 作 响 , 其 声 清 脆 ,    密集 如 联 珠 炮 , 向 人 打 听 才 知 道 是 邻 座 食 客 正 在 大 啖 其 糖 醋 排 骨 。 这 一 道 菜 是 这 餐 馆 的 拿 手 菜 , 顾 客 欣 赏这 个 美 味 之 余 , 顺 嘴 把 骨 头 往 旁 边 喷 吐 , 你 也 吐 , 我 也 吐 , 所 以 把 壁 板 打 得 叮 叮 当 当 响 。 不 但 顾 客 为 之快 意 , 店 主

19、人 听 了 也 觉 得 脸 上 光 彩 , 认 为 这 是 大 家 为 他 捧 场 。 这 位 外 国 朋 友 问 我 这 是 不 是 国 内 各 地 普 遍的 风 俗 , 我 告 诉 他 我 走 过 十 几 省 还 不 曾 遇 见 过 这 样 的 场 面 , 而 且 当 场 若 无 壁 板 设 备 , 或 是 顾 客 嘴 部 筋 肉不 够 发 达 , 此 种 盛 况 即 不 易 发 生 。 可 是 我 心 中 暗 想 , 天 下 之 大 , 无 奇 不 有 , 这 样 的 事 恐 怕 亦 不 无 发 生 的可 能 。礼记有“毋啮骨”之诫,大概包括啃骨头的举动在内。糖醋排骨的肉与骨是比较容易脱

20、离的,大块的骨头上所联带着的肉若是用牙齿咬断下来,那龇牙咧嘴的样子便觉不大雅观。所以“割不正 不 食 ”“席 不 正 不 食 ”都 是 对 于 在 桌 面 上 进 膳 的 人 而 言 , 啮 骨 应 该 是 桌 底 下 另 外 一 种 动 物 所 做 的 事 。    不 要以 为 我 们 一 部 分 人 把 排 骨 吐 得 劈 拍 响 便 断 定 我 们 的 吃 相 不 佳 。 各 地 有 各 地 的 风 俗 习 惯 。 世 界 上 至 今 还 有 不少 地 方 是 用 手 抓 食 的 。 听 说 他 们 是 用 右 手 取 食 , 左 手 则 专 供 做 另 一 种 肮

21、 脏 的 事 , 不 可 混 用 ,  可 见 也 还 注重 清 洁 。 我 不 知 道 象 咖 喱 鸡 饭 一 类 粘 糊 糊 儿 的 东 西 如 何 用 手 指 往 嘴 里 送 。 用 手 取 食 , 原 是 古 已 有 之 的 老 法 。罗 马 皇 帝 尼 禄 大 宴 群 臣 , 他 从 一 只 硕 大 无 比 的 烤 鹅 身 上 扯 下 一 条 大 腿 , 手 举 着 鼓 槌 ,    歪 着 脖 子 啃 而 食 之 , 那副 贪 婪 无 厌 的 饕 餮 相 我 们 可 于 想 象 中 得 之 。 罗 马 的 光 荣 不 过 尔 尔 , 等 而 下 之 不

22、 必 论 了 。 欧 洲 中 古 时 代 , 餐桌 上 的 刀 叉 是 奢 侈 品 , 从 十 一 世 纪 到 十 五 世 纪 不 曾 被 普 遍 使 用 , 有 些 人 自 备 刀 叉 随 身 携 带 , 这 种 作 风 一 直延 至 十 八 世 纪 还 偶 尔 可 见 , 据 说 在 酷 嗜 通 心 粉 的 国 度 里 , 市 尘 道 旁 随 处 都 有 贩 卖 通 心 粉 ( 与不通心粉)的摊子,食客都是伸出右手象是五股钢叉一般把粉条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净利落。不要耻笑西方风俗鄙陋,我们泱泱大国自古以来也是双手万能。礼记:“共饭不泽手。”吕氏注曰:“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

23、有汗泽,人将恶之而难言。”饭前把手洗洗揩揩也就是了。把一块生猪肘子放在铁楯上拔剑而啖之,那是鸿门宴上的精彩节目,可是那个吃相也就很可观了。我们不愿意在餐桌上挥刀舞叉,我们的吃饭工具主要的是筷子,筷子即箸,古称饭頍。细细的两根竹筷,搦在手上,运动自如,能戳、能夹、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过我们至今也还有用手进食的地方、象从兰州到新疆,“抓饭”“抓肉”都是很驰名的。我们即使运用筷子,也不能不有相当的约束,若是频频夹取如金鸡乱点头,或挑肥检瘦的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如拨草寻蛇,就不雅观。餐桌礼仪,中西都有一套。外国的餐前祈祷,兰姆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家长在那里低头闭眼口 中 念 念 有 词 , 孩 子 们

24、 很 少 不 在 那 里 做 鬼 脸 的 。 我 们 幸 而 极 少 宗 教 观 念 , 小 时 候 不 敢 在 碗 里 留 下 饭 粒 ,    是怕 长 大 了 娶 麻 子 媳 妇 , 不 敢 把 饭 粒 落 在 地 上 , 是 怕 天 打 雷 劈 。 喝 汤 而 不 准 吮 吸 出 声 是 外 国 规 矩 , 我 想 这规 矩 不 算 太 苛 , 因 为 外 国 的 汤 盆 很 浅 , 好 象 都 是 狐 狸 请 鹭 鸶 吃 饭 时 所 使 用 的 器 皿 , 一 盆 汤 端 到 桌 上 不 可能 是 烫 嘴 热 的 , 慢 一 点 灌 进 嘴 里 去 就 可 以 不

25、 至 于 出 声 。 若 是 喝 一 口 我 们 的 所 谓 “天 下 第 一 菜 ” 口 蘑 锅 巴汤 而 不 出 一 点 声 音 , 岂 不 强 人 所 难 ? 从 前 我 在 北 方 家 居 , 邻 户 是 一 个 治 安 机 关 , 隔 着 一 堵 墙 ,    墙 那 边 经 常 有几 十 口 子 在 院 子 里 进 膳 , 我 可 以 清 晰 的 听 到 “呼 噜 , 呼 噜 , 呼 噜”的声响,然后是“咔嚓!”一声。他们是在吃炸酱面,于猛吸面条之后咬一口生蒜瓣。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外国人吃饭不但要席正,而且挺直腰板,把食物送到嘴边。我们 “食不厌精,

26、脍不厌细 ”,要维持那种姿式便不容易。我见过一位女士,她的嘴并不比一般人小多少,但 是 她 喝 汤 的 时 候 真 能 把 上 下 唇 撮 成 一 颗 樱 桃 那 样 大 , 然 后 以 匙 尖 触 到 口 边 徐 徐 吮 饮 之 。 这 和 把 整 个 调 羹 送到 嘴 里 面 去 的 人 比 较 起 来 , 又 近 于 矫 枉 过 正 了 。 人 生 贵 适 意 , 在 环 境 许 可 的 时 候 是 不 妨 稍 为 放 肆 一 点 。 吃 饭而 能 充 分 享 受 , 没 有 什 么 太 多 礼 法 的 约 束 , 细 嚼 烂 咽 , 或 风 卷 残 云 , 均 无 不 可 , 吃 的

27、时 候 怡 然 自 得 , 吃 完 之后 抹 抹 嘴 鼓 腹 而 游 , 像 这 样 的 乐 事 并 不 常 见 。 我 看 见 过 两 次 真 正 痛 快 淋 漓 的 吃 , 印 象 至 今 犹 新 。 一 次 在 北 京的 “灶 温 ”, 那 是 一 爿 道 地 的 北 京 小 吃 馆 。 棉 帘 启 处 , 进 来 了 一 位 赶 车 的 , 即 是 赶 轿 车 的 车 夫 , 辫 子 盘 在 额上 , 衣 襟 掀 起 塞 在 褡 布 底 下 , 大 摇 大 摆 , 手 里 托 着 菜 叶 裹 着 的 生 猪 肉 一 块 , 提 着 一 根 马 兰 系 着 的 一 撮 韭 黄 ,把 食

28、物 往 框 台 上 一 拍 : “掌 柜 的 , 烙 一 斤 饼 ! 再 来 一 碗 炖 肉 ! ”等 一 下 , 肉    丝 炒 韭 黄 端 上 来 了 , 两 张 家常 饼 一 碗 炖 肉 也 端 上 来 了 。 他 把 菜 肴 分 为 两 份 , 一 份 倒 在 一 张 饼 上 , 把 饼 一 卷 , 比 拳 头 要 粗 , 两 手 扶 着 矗 立在 盘 子 上 , 张 开 血 盆 巨 口 , 左 一 口 , 右 一 口 , 中 间 一 口 ! 不 大 的 功 夫 , 一 张 饼 下 肚 , 又 一 张 也 不 见 了 , 直 吃得 他 青 筋 暴 露 满 脸 大

29、汗 , 挺 起 腰 身 连 打 两 个 大 饱 膈 。 又 一 次 , 我 在    青 岛 寓 所 的 后 山 坡 上 看 见 一 群 石 匠 在凿 山 造 房 , 晌 午 歇 工 , 有 人 送 饭 , 打 开 笼 屉 热 气 腾 腾 , 里 面 是 半 尺 来 长 的 酦 面 蒸 饺 , 工 人 蜂 拥 而 上 , 每 人 拍拍 手 掌 便 抓 起 饺 子 来 咬 , 饺 子 里 面 露 出 绿 韭 菜 馅 。 又 有 人 挑 来 一 桶 开 水 , 上 面 漂 着 一 个 瓢 , 一 个 个 红 光 满 面围 着 桶 舀 水 吃 。 这 时 候 又 有 挑 着 大

30、葱 的 小 贩 赶 来 兜 售 那 象 甘 蔗 一 般 粗 细 的 大 葱 , 登 时 又 人 手 一 截 , 像 是 饭 后进 水 果 一 般 。 上 面 这 两 个 景 象 , 我 久 久 不 能 忘 , 他 们 都 是 自 食 其 力 的 人 , 心 里 坦 荡 荡 的 , 饿 来 吃 饭 , 取 其充 腹 , 管 什 么 吃 相 !8. 本文从一个外国朋友关于“ 吃相” 的疑惑入笔,想到了礼记“毋啮骨”之诫,引出了“ 无奇不有”的种种吃相: 有罗马皇帝尼禄的 “饕餮相” , 有意大利人吃通心粉的 “风卷残云相” ;   ;  有外国家长就餐前的 “虔诚相” 、 孩子

31、的 “调皮相” ;   ;   ; 有女士的“淑女相”凡是他耳闻目睹的“吃相”都揽入笔底, 取材广泛, 贴近生活旁征博引, 然后妙笔点睛,化龙飞舞。(3 分)9. 探究这些“ 吃相”,结合梁实秋先生的见解,你发现了什么?( 4 分)10.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语言 幽 默 风 趣 , 他 的 幽 默 风 趣 分 为 以 下 几 种 类 型 : 一 是 丰 富 的 联 想 , 二 是 细    腻 的描 写 , 三 是 善 用 修 辞 手 法 。 请 选 择 其 中 的 两 种 幽 默 类 型 , 结 合 文 本 加 以 分 析 。 (4 分)11. 作者出

32、身秀才世家,幼承庭训,饱读诗书;成年后求学清华,再又留美,深受英美文学熏陶:可谓 学 养 深 厚 , 中 西 兼 通 。 从 其 纵 横 捭 阖 地 谈 说 吃 相 的 内 容 来 看 , 鲜 明 可 见 其 文 士 情 怀 与 仁 厚 宅 心 。    结合 文 本 内 容 , 说 说 梁 实 秋 先 生 的 文 士 情 怀 与 仁 厚 宅 心 。(6 分)  四、古诗文阅读 文豪苏轼的饮食人生( 17     分)余光中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    跟杜甫,因为他太

33、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能是因为苏轼    的人生个性签名是这样的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没错,就是    “人间有味是清欢”,因为,对于苏轼来说,无论在哪里,哪里都有美味。甲 猪肉颂净 洗 铛 , 少 著 水 , 柴 头 罨 1烟 焰 不 起 。 待 他 自 熟 莫 催 他 , 火 候 足 时 他 自 美 。 黄 州 好 猪 肉 , 价 贱 如    泥土 。 贵 者 不 肯 吃 , 贫 者 不 解 煮 , 早 晨 起 来 打 两 碗 , 饱 得 自 家 君 莫 管

34、 。【  注  】  :  1罨 : y n, 掩 盖 , 掩 覆 。乙 老饕赋(节选)庖 丁 鼓 刀 , 易牙 1烹 熬 。 水 欲 新 而 釜 欲 洁 , 火 恶 陈 (江右 久 不 改 火 , 火 色 皆 青 ) 而 薪 恶 劳 。 九 蒸    暴 而 日 燥 , 百 上 下 而 汤 鏖 。 尝 项 上 之 一 脔 2, 嚼 霜 前 之 两 螯 。 烂 樱 珠 之 煎 蜜 , 滃 杏酪 之 蒸 羔 。 蛤 半 熟    而含 酒 , 蟹 微 生 而 带 糟 。 盖 聚 物 之 夭 美 , 以 养 吾 之 老

35、 饕 。【 注 】 : 1庖 丁 是 古 代 一 位 刀 功 极 好 的 厨 师 , 易 牙 则 是 春 秋 时 齐 桓 公 宠 幸 的 近 臣 , 长 于 调 味 。  2脔 : lun, 小 块 肉 。12. 饕在汉语字典上的解释有: 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    装饰; 喻凶恶贪婪的人; 喻贪吃的人。你认为 “老饕 ”的 “饕 ”是哪种义项?并简单说明理    由。(3 分)1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净 洗铛 风烟俱净 B盖 聚物之夭美 盖 竹柏影也C尝 项上之一脔 尝 贻余

36、核舟一 D嚼霜前之 两螯 吾妻之 美我者14. 甲 文 中 “待 他 自 熟 莫 催 他 , 火 候 足 时 他 自 美 ”很 有 哲 理 情 味 , 请 结 合 生 活 感 悟 , 谈 谈 你 的 解 读 。 ( 5 分 )15. 结合两文及以下助读资料,谈谈苏轼的饮食人生里,折射出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6 分)助读资料:甲文是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乙文是诗人被贬海南儋州时所作,谪居海南时 , 诗 人 的 状 况 是 : “此  间  食  无  肉  , 病  无  药  , 居  无 &nb

37、sp;室  , 出  无  友  , 冬  无  炭  , 夏  无  寒  泉   ” 。在宋朝,海南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当时人皆称海南“非人所居”,苏东坡在动身前已经写好遗嘱,将家人大部 分 留在 惠 州 , 带 着 小 儿 子 苏 过 再 次 奔 赴 茫 茫 贬 谪 之 路 。 而 在 此 之 前 , 与 苏 轼 精 神 世 界 十 分 相 得 的 第 三 任    妻 子 在惠 州 感 染 瘟 疫 去 世 。 而 到 了 儋 州 , 苏 轼 先 是 在 公 房

38、 居 住 , 公 房 漏 雨 , 一 晚 上 搬 了 三 次 ,   后 来 连 公 房 也 不 让住 了 , 苏 东 坡 在 桄 榔 林 中 自 己 动 手 搭 茅 屋 , 自 命 为 “桄榔庵 ”。在庵中“ 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五、写作(70 分)16. 有人说,世上之事,唯有美食与理想不可抛。现在,请你打开味蕾的记忆宝库,向同学们介绍一道 令 你 难 以 忘 怀 的 美 食 。可 以 从 地 域 , 选 材 , 制 作 , 色 香 , 口 味 等 角 度 , 讲 述 美 食 的 故 事 , 1 2 0 字 左 右 。(10 分)17.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

39、人上人。苦也是生命这张餐桌所不可或缺的“美食”。请自拟题目, 体裁不限(除诗歌外), 围 绕 “苦 味 ”进 行 创 作 , 不 得 出 现 真 实 信 息 , 不 少 于  600 字。(60 分)七校联考语文答案一、书写(5分)二、语文知识积累(24分)1、宿,锦,囊,箪(4 分)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每空1分)3、A、就   B、于是,就  C、同向,先前  D、以为快乐4、A(3 分)5、(3 分)只是参考:A、霸王别姬,鳖与乌骨鸡同

40、烹, 甲鱼有攻击性,素有鳖中霸王之称,姬与鸡谐音。得名霸王别姬,内涵丰富,有英雄悲壮凄丽之感,意境雄浑,厚壮有力,审美新奇,档次颇高!B、花好月圆,虾仁与鸽蛋同蒸,虾仁蜷曲鲜红与 鸽蛋的黄橙圆融搭配,构成一幅花好月圆的美好图景。内涵丰富,寄寓着人们幸福圆满的甜蜜期盼。C、踏雪寻梅,白萝卜丝上点缀红辣椒,红白相间,萝卜丝的纯白亮泽营造了雪飘大地的冰洁,红辣椒的点缀似是雪地上那株赫然出现的红梅。得名“踏雪寻梅”,意境清新,情趣高雅,展现 着文人雅士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怡然自得的适意。D、荷塘月色,荷兰豆、黑木耳、胡萝卜等作底,上置鹌鹑蛋同蒸,这道菜色彩丰富,好似月夜下,清亮的月光,穿透夜幕的漆黑,洒在

41、碧绿的荷叶上,映衬着满塘的荷花别样的红艳,实在是良辰美景。得名“荷塘月色”,意境深邃清幽,梦幻斑驳,诗意飘然,流露出超然物外的自我追求。(菜名解释1分,鉴赏意蕴2分。言之有理即可。)三、阅读(34分)6、D(3分)7、(2分)进行诗词联句,使宴饮与文艺结合起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别具情趣。(1分)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饮食也离不开诗,唱曲行令的习惯,既可以娱乐助兴,又为饮食文化谱写了新篇章,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又体现了高雅的东方文明。(1分)(谈酒文化,言之有理亦可)(3分)a句中“三千年”和“一开花”,“三千年”和“一结果”,数量词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参果开花结果之不易,一“

42、才”一“方”字,更极写品尝人参果之难,神奇至极。(1分)b句中“闻一闻”与“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与“活四万七千年”又对比鲜明,极写人参果延年益寿的功效,震撼无比。(1分)体现了古老的东方追求:万寿无疆,与天同齐。(1分)(4分)马二先生食量大,“吃了四碗饭”,“吃得干干净净”,“又添出一碗来”,“连汤都吃完了”,如此能吃,又是在别人家做客,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吃相不雅,有辱读书人的斯文,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他任性恣意,毫不遮掩做作,比起那些假名士真实的多。(2分)(结合文本1分,分析形象1分)马二先生游西湖的时候,面对西湖的美景无从欣赏,无心欣赏,却对西湖一路的美食流连忘返,“望着”“咽唾沫”有

43、趣地再现了马二对美食的垂延三尺,一个迂腐呆板的八股迷跃然纸上,读来忍俊不禁。无奈囊中羞涩,只能尽情买些小零食来解馋,“不论好歹,吃了一饱”“大喜”“尽兴一吃”,对于“爱吃”的本性,马二被吴敬梓刻画得憨厚可爱,又倍感亲切。(2分)(结合文本1分,分析形象1分)(5分)四则材料的饮食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生活的状况和社会的发展世态。材料一中,贾府一个普通的茄子倒要二十几样物事来配它,精致挑剔至极,足 见显贵世家的奢豪做派,与刘姥姥这样的劳动人民,为口粮挣扎拼命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贫富差距甚是悬殊,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另外,如此铺张浪费,也预示了由盛转衰的必然现实;材料二中

44、,作者借马二的眼睛,给我们还原了清朝杭州热闹的市井风貌,这里商铺林立,小吃遍地,各个阶层的吃食都有写到,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如在眼前。也足见当时政治稳定,商贸兴隆;材料三中,这段辞藻优美的描述,不仅写出了皇帝御宴非凡美味,极尽奢华之能事,尽显皇室奢华,描绘出了一整幅皇家御宴庄严肃穆的画卷,这些环境和食物与市井百姓的饮食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天上人间的阶级差距,也暗示了朝廷的黑暗腐败以及官逼民反社会现实;材料四中,只有神仙才能吃到的人参果,在生存条件恶劣,动荡不安的旧社会,成为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长生不老,羽化成仙,这是道教神仙信仰,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老、神通广大的神仙。人

45、们艳羡人参果,也正是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质朴的心愿。(5分)(每则材料分析得1分,语言表达1分)8、(3分)有壮士樊哙鸿门宴上的“豪侠相”有中国孩子就餐的“谨慎相”有邻户保安、车夫和一群石匠的“粗犷相”(每空1分)9、(4分)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和礼仪,不要因为我们的个别怪异吃相便断定我们的吃相不佳;餐桌礼仪虽然重要,但不要太重视;“人生贵适意,在环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为放肆一点”的。要达到梁实秋先生这样的境界绝非易事,必须有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习惯,形成厚实的生活积累,有渊博的文化底蕴,有机智敏锐、幽默风趣的个性心理品质才行。(4分)10、(4分)他的幽默风趣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丰富的联想,

46、例开头在分析食客吐骨头“把壁板打得叮叮当当响”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不易发生时,居然想到是因为其他地方“顾客嘴部筋肉不够发达”;又如在引述礼记的“毋啮骨”之诫时,想到“啮骨应该是桌底下另外一种动物所做的事”,以此从反面来佐证“毋啮骨”,令人喷饭。二是细腻的描写,如在描写车夫的粗犷吃相时写道:“他把菜肴分为两份,一份倒在一张饼上,把饼一卷,比拳头要粗,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不大的功夫,一张饼下肚,又一张也不见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膈。”描写细致入微,还带些夸张,如同漫画一般,令人捧腹;三是善用修辞手法,例如“食客都是伸出右手象是五股

47、钢叉一般把粉条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净利落”,“若是频频夹取如金鸡乱点头,或挑肥检瘦的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如拨草寻蛇,就不雅观”,这是比喻。“细细的两根竹筷,搦在手上,运动自如,能戳、 能夹、能撮、能扒、神乎其技”,这是排比。如此等等,种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文采斐然,文笔活泼。作者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绘吃相,如“食客都是伸出 右手像是五股钢叉一般把粉条一卷就送到口里”一句,“五股钢叉”之喻,极写食客急不可耐之态。又如对用筷姿势的刻 画,“如金鸡乱点头”“如拨草寻蛇”,譬喻生动,突出其吃相之不雅,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有的语句联想新奇,幽默诙谐。如“因为外国的汤盆很浅,好像都是狐狸请

48、鹭鸶吃饭时所使用的器皿”,仔细玩味,忍俊不禁。(结合文本各1分,简单赏析幽默各1分)11、(6分)身为留过洋的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他谈起吃相之种种趣事,却不以清高自我标榜。行文中多处涉笔底层百姓,诸如车夫、石匠的吃相,对其进食之粗豪举止的勾画可谓栩栩如生,而无挖苦嘲讽之意。从“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可见作者对劳动人民乐天知命、自食其力的朴实、本色一面的肯定。从深层讲,这也正是梁实秋本人内情丰赡、心平气和、甘于淡泊的真实写照。作者有雅俗共赏的视野,对吃相雅与不雅持辩证分析的态度。如“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又说“人生贵适意”,认为环境许

49、可时,未尝不妨“稍微放肆一点”。从这些议论不难看出梁实秋先生的中庸之道,或者更进一步讲,这里面有儒家思想与庄禅意识的杂糅与融通。你看他,一方面引“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等论语中的古训,另一面又坦言环境许可时,“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均无不可”,不必太计较什么礼法,因为适意为贵呀。在超脱与自由中,追求内在的和谐,对人作为生命主体的自由、独立本性的尊重。这是潜藏在“吃相”趣谈背后的精神底蕴。(结合文本2分,文士情怀和仁厚宅心的分析各2分。)12、(3分)第三种,苏轼在老饕赋里把中国烹饪与饮食表现得很精妙,从选料的精细,烹饪的精粹来品味美食,足见他对美食独到的钟爱,世间万千精美,经他之手,

50、都变得“美味无穷”,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贪食之人。(判断正确得1分,分析2分。)13、B(3分)14、(5分)“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 他自美” ,煮猪肉,只要方法得当,缓缓煨炖,不用着急。到了时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这两句,说的是煮肉,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苏东坡当时的艰难处境时,就会在诗人享受味觉美味的后面,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在为人处世方面,永远追求更高远深刻的情味,而当我们联想到人生的时候,不是正好发现,它切中了那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人生弊端吗?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时间的。好大喜功、气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时“战果”,其实是失败的结局。(翻译句子2 分,赏析苏轼1分,结合生活感悟2

51、分)15、(6分)两文都展现了苏轼乐天派的生活情趣,闪烁着超乎常人 的平和乐观的精神。在长期不断被贬谪的困顿中,诗人没有自怨自艾,渐渐学会了如何在困苦中寻找欢乐,在失意中寻找满足。(总体概括苏轼精神世界得1分)猪肉颂里诗人耐心地研究起猪肉的烹调艺术来了。“净洗铛”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表明作者的一丝不苟,和他对烹调的极其执着、投入的心态。“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两句的口吻,以及“自”、“莫”、“火候足”、“他自美”诸字句,都透露出一种不急不火的从容心态,展示了烹调者的自得悠然形象。“黄州好猪肉,价贱如 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叹息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但写出了胃口的满足,更写出了心灵的惬意。作者仿佛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议论与惊诧,他风趣地说,我吃猪肉,腹满心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对我的褒贬,尽可至之度外。(材料只要有一点写出就给1分,分析正确给1分)而在老饕赋里展现了其在选材、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适应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