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310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所谓“被遗忘权” ,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

2、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 “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 “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 “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 ,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

3、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 ,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 ;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

4、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解析:选 A B 项,强加因果。

5、“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和“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文章第一段中说:“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也就是说, “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结果,根本原因是“海量的数字化记忆唾手可得” ,而且成本低。C 项,以偏概全。文章没说“隐私权的提出”也是为了对抗大数据。D 项,曲解文意。此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应掌握“被遗忘权” ,进行“适度的、合理的遗忘” 。2下列对

6、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解析:选 D D 项,张冠李戴,文章不是“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本文讨论的话题是“被遗忘权” 。文章的论述结构如下:首先,介绍在大数据时代,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引出了“被遗忘权”的定义。接着,第二、三段具体阐释“被遗忘权”的重要意义。最

7、后,第四段通过论述“被数据化”的不利影响,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要“适度的、合理的遗忘” ,再次强调“被遗忘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解析:选 B B 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 ,并没说“是我们面对现

8、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二轮复习定向一、聚焦考情(一)大稳定2018 年论述类文本阅读延续 2017 年命题策略和考查形式,选取社科类文本,紧扣考纲从不同角度命制题目,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 1 题 契合考纲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 2 题 契合考纲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 3 题 契合考纲考查考生理解文本观点的能力。(二)小创新选文上选文更贴近时代,着眼当今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用切身感受体悟文章的内涵之美、说理之透。选文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选文聚集中华传统文化(如2018 年全国卷“诸子之学”)、社会现实问题(如 2

9、018 年全国卷“被遗忘权” 、卷“文明弹性”)等,倡导优秀文明对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题目上第 1 题:选项较以往概括性更强,由“文字变化游戏”向真正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转变。第 2 题:选项特征更加明显,立足于文体特征命题的理念得以强化。2018 年3 套全国卷论述类第 2 题共 12 个选项,11 个选项都出现“论证”字眼,只有全国卷第 2 题 C 项出现了“分析” “辩证”等字眼。第 3 题:选项思维含量增强,与 2017 年相比,选项标志词(标志复句关系的词语“如果就” 、标志结论或趋势的词语“可见” “启示是”)明显减少,更注重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二、诊断学情通过考生的答题情况来

10、看,二轮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1从答题时间安排上看:作为高考语文第一大题,考生常因过于重视或紧张而造成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过长,进而造成整体答题的被动。2从易失分题型上看:论述类文本第 1 题是基础题型、常规题型,各选项只是对选文重要信息的概括分析,作答相对较易;而第 2 题的作答常因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把握不准和文意理解不透而失分;第 3 题的作答常因对选项的逻辑推理理解偏差而失分。一、从读文上提速论述类解题必须“快读” “准读”全国卷整体上加大了阅读量,但阅读量加大,时间不变,这就要求考生应提高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速度,做到快读、准读,为后面其他题目的解答留足时间。 一 快 读 大 处 着 眼

11、, 理 清 行 文 脉 络1先看文章标题或出处,快速弄清文本主要论述了什么标题或出处往往提炼概括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抓住其中关键词就可以快速弄清文本论述的主要内容。如 2017 年全国卷,选文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文本论述了“气候正义”的问题,并且“气候正义”只是中国参与中的一个视角。又如 2018 年全国卷,选文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从标题上就可直接看出文本的核心话题是“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2再标各段落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基本的论述结构具体方式是快速阅读全文,标出各段

12、落的中心句(段落中心句通常在段首或段末),弄清各段落的大致意思;在此基础上思考总结段落间的关系,把握文本的结构,看文本是属“总分总”结构,还是属“总分”结构;等等。如 2018 年全国卷选文分析(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1):段落中心句 基本结构第 1 段段首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动态和谐。 引出中心论题第 2 段段首 其一:空间弹性。 分论题一第 3 段段首 其二:制度弹性。 分论题二第 4 段段首 其三:意义弹性。 分论题三第 5 段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是意义重大的。 总结全文总分总 二 准读 以题带文,捕捉“敏感点”1 “敏感点”有哪些(1)选项中表概括、表分析、表推断等的字眼:如 2

13、017 年全国卷T1A 项标示:“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表分析)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表推断)乡痛(表概括)。 ”(2)原文对应的各类关键词语:表时间、数量的词语;表修饰限制的词语;表指代的词语;表观点(或作结论)的词语;作阐述的词语;表句间关系(如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等复句关系)的关联词或层次关系(如表举例论证)的词语;等等。如下面 2016 年全国卷选文片段标示: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表句间关系)这(表指代)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表句间关系)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表修饰限制)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表句间关系)

14、确(表修饰限制)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表数量)“实录” ,那么(表句间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表修饰限制)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表时间)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表修饰限制)程度,也(表句间关系)使历史学家开始(表修饰限制)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2 “以题带文”如何做以题带文,捕捉“敏感点”的具体方式:(1)细审选项,即在上一步“快读”文本之后审明选项,标出选项的“敏感点” ;(2)细读文本,即根据选项提示,迅速找到原文对应区间,标出文本的“敏感点” ;(3)把握内容,即准确概括相关原文

15、的主要意思,从而为判断选项的正误奠定良好基础。如 2017 年全国卷T1A、B 两项“以题带文”列举分析:细审选项 细读文本 把握内容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青花瓷的发展。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

16、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原料本土化使青花瓷崛起,与外来文化风格融合,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时尚。二、从薄弱点增分诊治 2、3 小题易失分的问题 (一)第 2 小题失分探因论述类第 2 小题为论证分析题,重在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联考查,考生失分的原因常有如下几个方面:1因不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而失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设误选项(2017全国卷)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

17、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10)失误剖析(1)选项中“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是论据, “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是论点。(2)原文中有关“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这一论据的内容前有“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的论点,后有“由此可见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的论点。(3)从原文“由此可见”判断,此论据是论证后一观点的,故 A 项错误。考生因对此处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把握不准,易错选其他选项。满分对策辨明论点和论据关系首先圈画论点;其次圈画使用的论据,并在具体的论据前后标出指示性的词语(因此、由此可见、如、比如、就此而言等);最后确定论点和论据

18、的关系。2因不明论证思路,判断不准而失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选项(2018全国卷)D.文章论证“照着讲” “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7)选项解析本选项表述正确,其对应信息是文本第四段。第四段段首“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是本段中心句,是“总” ;后面在论述过程中有“从逻辑上说”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 ,这明显是“分” , “分”的两个角度是层进关系。综上可以看出 D 项的表述正确,但部分考生因对文意把握不准确,对文中表明论证思路的标志不敏感而误认为此项表述错误。满分对策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1)整篇文章论证

19、思路的梳理。读文时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依据行文的顺序找到各个分论点,分析论述角度,确定文章是“总分总”结构还是“总分”结构, “分”是并列、递进,还是对比,等等。(2)部分段落论证思路的梳理。读文时可以按照提出论点、分析论证、总结论述的思路梳理。首先确定段落分论点,然后分析论据(举例、引用、理论等)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最后确定是“总分总”结构还是“总分”结构, “分”是并列、递进,还是对比,等等。提示 梳理文章思路时应当关注每段尤其是首段和尾段的段首句、段尾句,因为这些位置往往表明论点或论述角度。另外,对于文中“

20、从来说(看)”“从方面(角度)看” “进一步说”等等词句也应重视,因为这往往表明论述的层面或角度的变化。3因不明论证方法的运用而失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设误选项(2017全国卷)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失误剖析(1)该项对应文本第二段的“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2)论述“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时,只是提出“进行综合甄选”的方式,原文中没有提及甄选的标准,也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如考生对此处

21、举例论证方法的运用不甚明了,就易作出错误判断。满分对策正确辨析论证方法的运用(1)知晓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2)思考论证方法如何运用:一是思考文中是否运用了某种论证方法,二是思考某种论证方法与某观点是否存在紧密联系。据此明确论证方法的运用。 二 第 3小 题 失 分 探 因论述类第 3 小题为逻辑推论题,各选项以文本重要信息为依据进行推理,作出某种结论或预测某种趋向。考生常因把握不准选项推理依据与推理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失分,具体如下: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示例一:设误选项(2017全国卷)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

22、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4)失误剖析选项不正确。选项以“如果那么”的假设复句形式进行推理, “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这个推理结果说法绝对;因为“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 ,更多情况下还会有其他条件。有些考生没有认识到这种推理的片面性,常常作出错误判断。示例二:设误选项(2018全国卷)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1)失误剖析选项错误,表述无中生有。通览文本可以发现,全文只是针对城市体出现的危机依次从“空间弹性” “制度弹性” “意义弹性”三个

23、文明弹性角度分别论述了其各自对城市体的重要性,并未论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故“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 ,无法得出“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的结论。有的考生之所以认为此项表述正确,大都是因为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建立了这三种弹性之间的关系。示例三:正确选项(2018全国卷)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文本可参见分册一读本P1)选项解析表述正确,选项是对文本的正面推论,相当于对文本的“反话”正说。考生常因不能转换思维而误判选项。文本是从反面论述:“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

24、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满分对策 第 3 题选项多以假设、因果、条件等的复句形式进行推论,选项分句间的关系即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解题时要紧紧扣住这类关系去思考:(1)从分句间是否存在因果、条件关系的角度思考,断定选项是否强加某种关系,生硬推理。(2)从选项显示的原因、条件以及结果是否“唯一”或“多种”的角度思考,判定选项推理是否片面。(3)从是否混淆了某种关系的角度思考,断定选项推理的合理与否,如将“只有才”混成“只要就”等。提示 对于逻辑推论题,个别选项如

25、果违背常识,甚至不看文本也可基本判定其错误。比如前面“示例一”2017 年全国卷B 项。即时训练创意设计 说明:加的选项为编者原创题,旨在体现训练的高效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

26、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手中。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

27、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从源头上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是由

28、人工智能技术造成的,可见,科学技术研究并非无禁区。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且科技产生的问题通常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本身得到圆满解决。因此,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还需要充分发挥外部进路的重要作用。(摘编自杜严勇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及其解决进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人工智能安全最根本性的问题是人类是否拥有充分的控制权,以确保其是安全可靠的工具。B人类智能拥有自己的优势,人工智能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在认知能力上是比不上人类的。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从发展现状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D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

29、抗衡的,这也要求人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E.人工智能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工智能技术,因此,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技术是不二选择。F.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为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保障,但是有些问题又不能依靠科技得到圆满解决。解析:选 CF A 项,从文本第一段来看,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 ,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选项混淆了两者的关系。B 项,从文本第二、三段来看, “在认知能力上是比不上人类的”这一表述需要有一个限定性的时间条件“目前” ,因为“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 。D 项,

30、“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难以抗衡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 ,这是一种假设,人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还是能控制住人工智能的。E 项, “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技术是不二选择”表述不当,原文“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说明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有多种手段,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关键因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可控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保证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具体措施。B文章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C.文章第三段论

31、述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的限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前景。D.为了保证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的安全和防止人工智能的自我复制,提出了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并举例说明标准的使用。E 文章在论证中运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等论证方法,强调人类应该对人工智能有控制权。F对于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文章先明确态度,接着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析:选 BD B 项,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谈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但第四段“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也是在分析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问题,所以选项中“从两个方面入手”的表述不够全面。D 项, “并举例说明

32、标准的使用”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在第四段提出了“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 ,但是后文并没有对这一标准举例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对很多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也应该有解决的方法。B.如果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使其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成为人类的高级智囊,最终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C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提供信息帮助,但人类要把握最终决定权,而不能依赖它们。D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但人类也可以在发展中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E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因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解决这一问题主

33、要靠人的力量。F. 只有人工智能产品符合安全控制许可制度规定的标准,才可以在商业领域推广和使用。解析:选 BE B 项,假设关系语句中的条件“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使其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成为人类的高级智囊”不一定能够推论出“最终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 E 项,因果颠倒,人工智能有安全性问题,所以我们才会说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论述类文本提速练(一)(时间:30 分钟 满分:27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

34、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 ,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 ,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

35、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 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 ,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

36、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 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985 工程” “211 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

37、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党和国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B高校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是因为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C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 “985 工程” “211 工程”高校的生源特质决定了它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解析:选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强加因果。 “双一流”指一批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

38、本特征” ,虽然二者都是有关学校发展的问题,但不是因果关系。C 项,缩小范围。原文的第三段列举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有三个:一是世界形势,二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形势,三是教育对象的特点。D 项,说法错误。原文的“拥有最好的生源” “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并列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建设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的问题。B 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C 文章第三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建设一流本科的迫切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

39、新要求。D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先交代背景,再提出观点,紧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努力的方向。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 项, “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错误,这里没有对比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即作者列举美国一流大学的做法,以此来证明我国的本科教育要借鉴这样的经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流本科,才能建设一流大学。B如果不进行改革调整,高校教育会跟不上新形势,难以实现 “双一流 ”的建设目标。C借鉴国外经验,办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的本科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D在推动人才培

40、养进程中,加强 “985工程 ”“211工程 ”高校的本科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的相关表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

41、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

42、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义,志以天下为芬” ;强

43、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失信不立” “一诺千金” ;强调“仁者爱人” “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B 中国是所有国家

44、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D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说法绝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B项,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D 项, “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错误。从原文第四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

45、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是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 “大国气质 ”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 “中国的大国气质 ”的分析论述。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逐层深入地论述”错误。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

46、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逐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以和为贵” “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着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 ,属于以偏概全

47、。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

48、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 。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灵魂、灵动和灵气。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之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