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2687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宜昌市 201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总分 120 分  时间 150 分钟)汉字(10 分)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伫(    )立旷野,苍 qing(    )弥漫着难言的静穆。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 yn(    )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    )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 分)A.鸿

2、(   ) 之志              B.  (   )月千里3.天津城市宣传广告“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入选十大“中国最佳旅游广告” ,进入前六名。请说出这个旅游广告好在哪里。 (2 分)4.汉字有形义之美,如“日” (太阳)和“木” (树)是两个象形字,古人用它们造了“東” “杲” “杳”三个会意字,区别仅仅在于“太阳”的位置不同。请仿照“東”和“杲”的解释,解释“杳”字,以展示汉字形义之美。 (2 分)例:“東” (东) ,日在木中,意思是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 “杲” ,

3、上边是日,下边是木,表示“太阳”升到“树”顶上,是“明亮”的意思。5.右边的四个字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钱币上面,微妙之处就在于这四个字上下左右共用一个口字,所以后人又称它“借口钱” ,四个字组成一个寓意“知足者常乐”的短语,请写出这个四字短语。 (2 分)阅读(60 分)一、观竹杉之气质(16 分)【甲】                          南康直节堂记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 ,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

4、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

5、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节选自栾城集 )【注释】填委:堆放。循吏:奉公守法。皦察之政:皦(ji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乙】                       &nb

6、sp;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皮。帙:包书的布套。6.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挠(     )遂(     )说(     )安(     )7. 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3 分)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8翻译文中划横线的文言语句。(2 分)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9. 简析【甲】文第段写“竹柏”的作用。(2 分)10.【乙】文中前

7、三联描写出竹子的形象,请认真阅读并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1 分)嫩竹新出-竹影阴凉-(     )- 风送竹香11.【甲】文中的直节堂杉能高三寻与【乙】文中的竹能长到拂云那么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要求,请写出来。通过这要求能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政治期待?(2 分)12. 积累链接:荷莲虽小,却也有着与杉树同样的品性。请默写出周敦颐爱莲说中“莲”与“杉”品性相近的四句话(计 16 个字) 。(2 分)二、感艺术之魅力(12 分)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李慧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

8、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

9、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

10、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

11、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古典诗文在瓷板上低吟浅唱,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正合乎中国人

12、的太极之“道”。惟其得道,“瓷”与“书画”这两门中国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更长远的彰显。【注】淬(cu)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ng)论:不必谈及 。13.陶瓷书法真正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 分)14.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2 分)15.文章在介绍“珠山八友”的瓷板画和王凤池的传世瓷板画昌江日对黄山图有什么异同。(2 分)16.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2 分)17. 读过本文之后,你对瓷板书画有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归纳。(3 分)18.积累链接: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

13、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写出使至塞上中体现诗中有画特色的诗句。(2 分)三、赏梅花之风骨(10 分)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在万紫干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近梅

14、花,你会感到诗意豫潮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出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它若有若无,清超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 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

15、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她曾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扬万里、范成大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

16、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得好啊, “何方可化身干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注释】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北宋诗人,谥号和靖先生。19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段概括作答。 (2 分)20.仿照第段化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 (2 分)2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 分)22文章第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分析

17、。 (2 分)23.请默写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 (2 分)   四、仰大师之风范(12 分)大师什么最大朱晖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恪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上世纪 20 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恪。陈寅恪在国外陆续留学 20 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

18、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按理说,陈寅恪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和隐士。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

19、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陈寅恪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应该说,陈寅恪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相对于梁启超所言

20、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 17 岁开始追随柏拉图。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

21、他背叛了老师。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的。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24.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2 分)25.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2 分)26.第 段 划 线 句 子 中 梁 启 超 所 言 的 “小 ”的 含 义 和 韦 伯 所 表 达 的 “大 ”的 含 义 分别 是 什

22、么 ? ( 2 分 )27.第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28.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 分)29.默写陶渊明饮酒中表现美好的东西只能用心去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诗句。(2 分)五、悟邂逅之美丽(10 分)美丽的邂逅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这本书是 1996 年 1 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

23、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 96.5.26”。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

24、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

25、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

26、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  )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30.结合第段加点的文字,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2 分)31.读第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2 分)32.请在第段的括号内填一个恰当的关联词。(2 分

27、)33.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2 分)34.初中三年,你一定读过一些名著,也肯定有一本名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写出这本名著,并用一句话评论这本名著,表达你阅读的感受。(2 分)写作(50 分)35.人生,总会有美丽的邂逅!不经意间,与一片落叶邂逅在凉爽的深秋;与一颗独特的贝壳邂逅在宽广的海滩;与一只小鸟邂逅在雨后的黄昏;与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邂逅在彼此都未知的角落这些邂逅总能让我们心生许多感叹。请选择让你记忆犹新的一次邂逅,以邂逅     的美丽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2019 年春宜昌市

28、东部期中调研考试九年级语 文 试 题 参 考 答 案汉字(10 分)1.(2 分) zh   穹   蕴    gn (每空 0.5 分)2.(2 分)A. 鹄,一种鸟,即天鹅    B. 皓,洁白,明亮(每空 0.5分)3. (2 分)把地名天津巧妙安排进去,说人们天天喜欢谈论,特别有兴趣有滋味,突出天津的景美饮食美。4. (2 分)参考答案:杳,上边是木,下边是日,表示“太阳”落到“树”下(1 分) ,是“昏暗、渺茫”的意思(1 分) 。5. (2 分)唯吾知足阅读(60 分)一、观竹杉之气质(16 分)6. (4 分) 挠:弯曲

29、。   遂:顺。  说:同“悦”,喜欢。  安:怎么。(每个 1 分)7.(3 分)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每处 1 分)8.(2 分)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重点关注“求”“盖”“兴”“者”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 0.5 分,扣完为止。)9.(2 分)通过比较(或对比、反衬)突出杉树比竹柏更加挺直。10.(1 分)雨洗竹净11.(2 分)“剪伐不至”或“无剪伐”。希望执政者能呵护人才,培养人才。12.(2 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说明:错

30、一字扣 1 分)二、感艺术之魅力(12 分)13.(1 分)唐代长沙窑出现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14(2 分)作比较。第四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的要求。15.(2 分)相同点:都从“画”与“书法”两方面来具体介绍。不同点:昌江日对黄山图除了从“画”与“书法”两方面来具体介绍,还讲了其灵动而又才情的题诗。16.(2 分)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

31、重质朴的魅力。17. (3 分)瓷板画的发展历史、创作瓷板画的要求、瓷板画独特的艺术魅力。18.(2 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赏梅花之风骨(10 分)19.(2 分)颜色缤纷多彩;气质超凡脱俗;香气清逸幽雅、婉约内敛;枝干姿态优美。20.(2 分)例:她曾得到王安石的称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1. (2 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漫天飞雪中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22 (2 分)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再次点明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内容上,深化主题,将梅花的精神升华为华夏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

32、精神。23.(2 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四、仰大师之风范(12 分)24. (2 分)把学术看得运大于自身(1 分),对真理诚挚而永不妥协的探索(1 分)25.(2 分)梁启超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不肯同流合污,丧掉人格(1 分,意思对即可)。陈寅恪认为,陶渊明归隐是因为“耻事二姓”(1 分,意思对即可)26.(2 分)梁启超所言“小“的含义:计较个人恩怨,没有宽阔的胸襟。(1 分)韦伯所表述“大“的含义: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1 分)27.(2 分)不能,因为该句体现了议论文论证语言严密性的特点(1 分),作者意在强调:真理,不能只是个人的主观判断,必须经得起

33、实践的检验和证明(1 分,意思对即可)。28.(2 分)是,梁启超著作等身,说明他又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1 分);在对待陈寅恪对自己尖酸刻薄的批评上,梁启超不计较个人荣辱和恩怨情仇,表现出他宽阔的胸襟(或表现出他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1 分)29.(2 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悟邂逅之美丽(10 分)30. (2 分)形象(或生动)的语言来表现阅读环境的优美,以精练的语言(或多方面的呈现)来表现阅读内容的丰富,以此来凸现阅读的愉悦和充实,从而表现“邂逅”的美丽。31. (2 分)(1)因对“慧”爱书形象的猜想,产生了欣赏(喜爱、赞美)的感情;(2)因对“慧”弃书原因的猜测,产生忧虑(遗憾、惋惜)的感情。32. (2 分)甚至33. (2 分) (1) 希望人们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读书来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2) 希望我们的社会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风气,以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34. 如: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3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