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2412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6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 1 分)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数目减少了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

2、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 BB。 CC。 DD。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5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

3、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7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 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 3 个氢分子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分子中 C、H、S 元素原子质量比为 3:6:1D1 个硫化丙烯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1 个硫原子构成8如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钾C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D硫酸铜、氢氧化钠、铁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所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A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加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硫酸钠溶液 稀硫酸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AA BB CC DD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满分 23 分)11

5、(3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的元素符号 。(2)两个亚铁离子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2(3 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 加入 可以鉴别(2)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 CO2和 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物理”或“化学”)性质: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自行车,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13(2 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

6、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该反应中 B 和 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4(5 分)2003 年 12 月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使人中毒死亡的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 2S)。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氢水溶液的酸性可用 (填一种试剂)检验;(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 H2S 气体时,尾气中含有的 H2S

7、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请写出处理此种尾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5(3 分)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 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 A 是 (填写化学式);(2)操作 a 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步骤中除了加人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 (填标号);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5)针对整个实验流程,小明同学认为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请判断井

8、说出你的理由 。16(3 分)下图是 A 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A 物质的溶解度随随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 t2时,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N 点表示 t3时 A 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如下是 M、N 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 M 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然后再升高温度至 N 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 MN 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 (填序号);根据甲图来实现 NM 转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17(4 分)AJ 是初中化

9、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 和 D 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B 的化学式为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的实际应用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满分 10 分)18(4 分)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及实验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 色。由图二可知:图一烧杯中盛放的原溶液是 ,判定该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实验滴加试剂过程中,若把烧杯里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得到白色固体, (选填“能”或“不能”)证

10、明该反应发生;若往烧杯里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能证明该反应发生。a、b、c 三处对应溶液所含 NaCl 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19(6 分)图 AE 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 (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 A 装置的气密性(图 F)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3)利用上述 A、D 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自己所选择的这种气体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5)若用 E 装置对你选气体进行干燥,可在瓶内装 ;进气管应该连接在 (填字母)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7 分)20(2 分)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 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试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注意解题格式!):(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m(C) :m (H) :m (N) :m (O) 是多少?(3)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 0.1%)?(4)71g 丙烯酰胺与多少克 CO 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21(5 分)某同学为了检验家里购买的硫酸铵化肥是否合格,他称取 27.

12、5g 化肥样品与足量浓烧碱溶液加热,产生的氨气用 100.0g 废硫酸吸收。测得吸收氨气的溶液总质量m 与反应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设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涉及的反应为:(NH 4)2SO4+2NaOHNa 2SO4+2H2O+2NH3; 2NH 3+H2SO4(NH 4) 2SO4请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氨气 g。(2)该化肥的含氮量为 (精确到 0.1%),则这种化肥属于 (填:“合格”或“不合格”。合格硫酸铵含氮量为 20%以上)产品。(3)请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9 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

13、分 10 分,每小题 1 分)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

14、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 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 分子数目减少了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 BB。 CC。 D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

15、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

16、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D

17、、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8、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托盘天平 D蒸发皿【分析】先回顾“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哪些,则可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由哪些。【解答】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所以不需要蒸发皿。故选:D。【点评】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5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所用的药品

19、,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所用的发生装置。B、从所选的干燥剂的性质及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C、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图中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故 A 不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长进短出。故 B 不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C 不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可将

20、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6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分析】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根据一定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金

21、属的质量,结合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及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解答】解:A、根据反应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 H2的质量是甲乙丙;B、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 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C、根据反应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22、乙甲丙;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选:B。【点评】对于活泼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即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7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 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 3 个氢分子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分子中 C、H、S 元素原子质量比为 3:6:1D1 个硫化丙烯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1

23、个硫原子构成【分析】A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含 6 个氢原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B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D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里各原子的构成【解答】解:A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硫原子构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故不正确;B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可知硫化丙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故不正确;C根据化合

24、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所以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3:16;故不正确;D根据“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 C3H6S 可知:硫化丙烯的一个分子由 3 个碳原子、6 氢原子和 1 个硫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其元素组成及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8如图是 X、Y 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为原子,Y 为离子BX、Y 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X 在反应中可失去 6 个电子D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分析】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

25、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根据核内质子数确定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C、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解答】解:A、X、Y 两种微粒,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X、Y 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8、12,分别是氧元素和镁元素,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X 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带

26、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 2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Y 元素显+2 价,X 元素显2 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钾C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27、D硫酸铜、氢氧化钠、铁【分析】共存指的是不能相互反应的在做这类题时要求学生必须能熟练掌握哪些离子能接合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只有这样才能很简单的解决这类题【解答】解:A、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故不能共存,A 错误;B、氢氧化钙与碳酸钾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共存,B 错误;C、三者不能相互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故 C 正确;D、铁与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还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 D 不能共存,D 错误;故选:C。【点评】溶液中共存的问题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做这类题必须熟练掌握哪些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结合成气体或沉淀或水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

28、杂质,下表所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A 氯化钠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 加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硫酸钠溶液 稀硫酸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29、过量的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稀硫酸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0、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满分 23 分)11(3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的元素符号 Ar 。(2)两个亚铁离子 2Fe 2+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K 2 O3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

31、数字在后。(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氩的元素符号是 Ar。(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 2+。(3)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碳元素显+4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钾碳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 2 O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化学式为:O。故答案

32、为:(1)Ar;(2)2Fe 2+;(3)K 2 O3;(4)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3 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 硬水 加入 肥皂水 可以鉴别(2)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 CO2和 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 2+6H2 C2H4+4H2O (3)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物理 (“物理”或“

33、化学”)性质: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自行车,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物理性质;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解答】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故答案为:硬水;肥皂水;(2)CO 2和 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4)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

34、CO 2+6H2 C2H4+4H2O;(3)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物理性质;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故答案为:物理;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13(2 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5、 6.6 0 2.7该反应中 B 和 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9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C 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了 7.9g;BD 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B 生成了 4.4g,D 生成了 2.7g0.9g1.8g;因此 A 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 7.9g4.4g+1.8g1.7g,因此反应后 A 的质量为 1.7g+1.7g3.4g;B 和 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g:1.8g22

36、:9;该反应中 C 是反应物,ABD 是生成物,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答案为:22:9;分解反应【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14(5 分)2003 年 12 月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天然气”特大井喷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使人中毒死亡的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 2S)。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氢水溶液的酸性可用 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Mg、Al、Zn 等) (填一种试剂)检验;(2)硫化氢在空

37、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S+3O2 2SO2+2H2O ;(3)实验室制取 H2S 气体时,尾气中含有的 H2S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请写出处理此种尾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 2S+2NaOHNa 2S+H2O 。【分析】根据给予的信息分析:可选用能鉴别出酸性溶液的试剂即可,可通过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这一性质来选取试剂,硫化氢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便可做出答案。【解答】解:(1)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也可用 PH 试纸;或者根据活泼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选用活泼金属检验;(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

38、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 2SO2+2H2O;(3)硫化氢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选用水或石灰水等其他碱性溶液来吸收硫化氢;(4)硫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2NaOHNa 2S+H2O。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Mg、Al、Zn 等);(2)2H 2S+3O2 2SO2+2H2O;(3)H 2S+2NaOHNa 2S+H2O。【点评】本题是信息题,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酸、碱、盐的鉴别的类型、原理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

39、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15(3 分)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 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 A 是 Fe (填写化学式);(2)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 ;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写出步骤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 2SO4MgSO 4+H2 ;(4)实验步骤中除了加人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 a (填标号);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5)针对整个实验流程,小明同

40、学认为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请判断井说出你的理由 不对,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没有验证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特性,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进行分析;(2)根据滤渣与滤液分离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步骤是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目的(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 MgSO4和有关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无法判定镁与铁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分析。【解答】解:(1)镁、铁、铜三种金属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所以 A 为铁;(2)将不溶于溶液的金属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

41、;蒸发操作中,玻璃棒起到搅拌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3)步骤所涉及的反应是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 4+H2;(4)步骤中除了加入硫酸溶液外,还可选用的试剂是硫酸铜溶液,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选:a;(5)针对整个实验流程,不能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MgFeCu,因为没有验证镁与铁的活动性强弱。故答案为:(1)Fe;(2)过滤,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Mg+H 2SO4MgSO 4+H2;(4)a;(5)不对,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没有验证。【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金属的

42、物理性质、物质的分离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健。16(3 分)下图是 A 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A 物质的溶解度随随的升高而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在 t2时,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3)N 点表示 t3时 A 物质的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如下是 M、N 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 M 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然后再升高温度至 N 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 MN 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 丁 (填序号)

43、;根据甲图来实现 NM 转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先将 N 点溶液降低温度至 M 点对应的温度,再向溶液中加入溶质固体或再恒温蒸发溶剂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利用图示的曲线,判断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改变情况;(2)利用图示的曲线,查出 t2时物质 A 的溶解度,判断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是否可以完全溶解;并由此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根据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由 N 点的位置判断该溶液的状态;(4)根据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44、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分析溶液的改变与点在图象中的变化关系【解答】解:(1)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说明物质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t 2时物质 A 的溶解度为 25g,即 100g 水最多可以溶解 25g 物质 A;现将 15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仍有 15g12.5g2.5g 固体 A 物质剩余而不能溶解,即此时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20%;(3)N 点位于物质 A 的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此点所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4)M 点为 t2时物质 A 的饱和溶液,先将 M

45、 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温度不变而加水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因此 M 点竖起下降;然后再升高温度至 N 点对应的温度,只升高溶液的温度因此 M 点继续向右平移至 N 点;此过程与丁图所示一致;甲图所示,N 点先平移再竖起向上移动至 M,平移说明此时只是对溶液降温,溶液组成不变;降温后点仍位于曲线下方,仍为不饱和溶液,此时可通过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使点竖起上升至 M 而变成饱和溶液;故答案为:(1)增大;(2)20%;(3)不饱和;(4)丁;先将 N 点溶液降低温度至M 点对应的温度,再向溶液中加入溶质固体或再恒温蒸发溶剂【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

46、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17(4 分)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 和 D 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2)B 的化学式为 NH 3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2 2CO (4)反应的实际应用为 冶炼金属 【分析】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 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则 A 是铵态氮肥,受热分解生成的 C 能通电分解,则 C 是水,故 A可能是碳酸氢铵,碳

47、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 B 和 D 可能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的 E 和 F 为氢气或氧气,G 能在 E 中燃烧,故 E 是氧气,F 是氢气,生成的 H 与 D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 H 可能是一氧化碳,D 是二氧化碳,故 G 是碳;反应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 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则 A 是铵态氮肥,受热分解生成的 C 能通电分解,则 C 是水,故 A 可能是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 B 和 D 可能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的 E 和 F 为氢气或氧气,G 能在 E 中燃烧,故

48、E 是氧气,F 是氢气,生成的 H 与 D 的组成元素相同,则 H 可能是一氧化碳,D 是二氧化碳,故 G 是碳;反应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反应是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2)B 是氨气,故填:NH 3;(3)G 是碳,E 是氧气,碳能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填:2C+O2 2CO;(4)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可以用于冶炼金属,故填:冶炼金属【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题干叙述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满分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