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选择题新塘(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在 40 多年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40 多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据此回答 13 题。1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B区域中心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240 多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改革开放的政策 交通便利A
2、B C D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解析:1.A 2.B 3.B 第 1 题,40 多年前(20 世纪 8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受工业化的影响,小城镇得到不断发展。第 2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的发展主要受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的影响。第 3 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拥有便捷的交通、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但是由于南岭的阻隔,其在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于 2013 年 9 月 29 日正式挂牌成立。该区
3、是根据我国法律在上海划出 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约 28.78 km2,用于专营境外加工与对外贸易。读图回答 46 题。4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临江沿海 B能源资源充足C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D重工业基础雄厚5上海设立我国第一个自贸区的原因有( )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比较发达 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 区位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A B C D 6上海建立自贸区将使上海市( )就业岗位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外迁 吸引相关企业集聚A BC D解析:4.A 5.D 6.B 第 4 题,根据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保税功能特征可知,对国际贸易意义重大,
4、所以临江沿海是最大的优势条件。第 5 题,上海有对外开放的外向型特征,有发达的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和经济辐射能力。第 6 题,建立自由贸易区可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服务业层次,吸引相关产业集聚。相关产业集聚后,人口不会大量外迁。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图回答 78 题。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地理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
5、区位优势 丰富的矿产资源A BC D8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是(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A B C D解析:7.A 8.C 第 7 题,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不丰富。第 8 题,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9菏泽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 E1 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 E1 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
6、东西北” ,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 911 题。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年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时间/年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 0.87 0.52200620101.10 2.13 1.35201120130.88 0.21 1.3120012013 1.51 0.66 0.089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10200120
7、13 年, “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技术密集型行业 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11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9.A 10.D 11.B 第 9 题,由材料可知 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 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 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 1,后大于 1,再后来又小于 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 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
8、小于 1,后大于 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 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 错误。第 10 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 “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 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第 11 题,由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 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9太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
9、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2017 年 7 月,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解析:第(1)题,对“具有开
10、放经济结构” “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市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3)题,注意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第(4)题,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角度分析。答案:(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任答其中 3 点即可)(2)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
11、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等。(任答其中 4 点即可)(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等。(任答其中 3 点即可)13(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
12、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 1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图 1材料三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 2016 年 GDP 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 2 为 2000 年、2010 年和 2016 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产业结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重庆市 17 558.8 7.4 44.2 48.4成都市 12 170.2 3.9 43.0 53.1南京市 10 503.0 2.4 39.2 58.4图 2(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
13、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倡议)。_。(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_;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_。(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_。(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解析:第(1)题,根据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区参与了我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第(2)题,读图 1 可知,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为核心,城市数量众多,已经初步形成城市等级体系。表中信息显示成都和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但该城市群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
14、三产业比重较小。第(3)题,读图 2可知,成渝两中心城市人口过于集中,说明两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造成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第(4)题,针对成渝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升成渝两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增强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答案:(1)“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 第三产业比重较低)(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