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0561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2019齐鲁名校联考)“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3 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

2、内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 BC D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 BC D解析:1.B 2.C 3.A 第 1 题,中国古代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

3、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第 2 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 3 题, “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错。(2019武汉模拟)读图,回答 45 题。4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

4、部5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 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 1/2解析:4.A 5.C 第 4 题,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第 5 题,仔细读图,全球陆地面积约为 1.49 亿平方千米,约为海洋面积的40%,A 错;全球陆地近 2/3 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B 错;图中明显表明,海洋平均深度约为 4 000 m,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 1 000 m。海洋平均深度数值

5、远远大于大陆,C 对;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 m,而全球海水平均深度为 4 000 m,两者相差很大,D 错。(2019郑州联考)如图为某半球 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67 题。6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B乙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C丙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D丙大陆位于太平洋板块7关于图中三个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B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C大洋的面积将不断扩大D大洋全部位于西半球解析:6.C 7.C 第 6 题,由图可知,甲为南美大陆,乙为非洲大陆,丙为澳大利亚大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6、是亚欧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第 7 题,为太平洋,为印度洋,为大西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广、面积最小,大西洋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图 a、图 b 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89 题。8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 BC D9流经山脉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解析:8.A 9.C 由图可知图 a 是北美洲剖面图,表示落基山脉;图 b 是南美洲剖面图,西侧是太平洋的秘鲁寒流。下面组图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读图完成

7、 1011 题。10一油轮沿最近的海上航线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经过的海峡有( )A BC D111 月份,船只在经过四个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 )A BC D解析:10.A 11.B 第 10 题,图示为曼德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选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地中海,到达意大利。第 11 题,四个海峡中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直布罗陀海峡地处中纬西风带,冬季多雨;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

8、0 22 的范围(适宜避寒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入手,分别说明 A、B 两处适宜避寒区狭窄的原因。(3)E、F 两处适宜避寒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1 月平均气温 10 22 的范围(适宜避寒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影响气温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第(2)题,读图可知,A 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冬季风因素影响。B 位于南亚,北侧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地形因素

9、影响。第(3)题,据 E、F 所在海陆位置可知,E、F两处分别受寒流和暖流因素影响。答案:(1)规律: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因素: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A 处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B 处位于南亚地区,北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3)E 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适宜避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F 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适宜避寒区向高纬度地区延伸。1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六大板块名称:A_,B_,

10、C_ ,D_,E_,F_。(2)图中和之间的边界为_边界,和之间的边界为 _边界。(3)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_。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_板块之上。( 填名称)(4)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太平洋西部岛弧链形成原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据图中板块的位置和范围可知,A 为南极洲板块,B 为太平洋板块,C 为美洲板块,D 为印度洋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亚欧板块。第(2)题,据图可知,图中和之间为板块张裂分离处,即生长边界,和之间为板块碰撞挤压处,即消亡边界。第(3)题,据图可知,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之上。第(4)题,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太平洋西部岛弧链;日本处在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即板块生长边界,因此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答案:(1)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2)生长 消亡 (3)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 (4)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日本处在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即板块生长边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