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38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精练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 领 w( ) png hung( ) 袖手旁 gun(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 “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2、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派军队侵占台湾,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A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C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二、现代文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

3、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 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 ,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

4、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 ,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 ,希望一蹴而就。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 ,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 ,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 余年造林 5 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

5、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培养“静能量” ,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 “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培养“静能量” ,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

6、;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培养“静能量” ,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 ,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 ,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 ,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

7、” 。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7下面不能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 “板凳要坐十年冷” “十年磨一剑 ”,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 27 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 “定能

8、生智,静能生慧。 ”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8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要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_三、文言文阅读【甲】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 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 ,乃撰广雅疏证 ,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扩充于尔雅 说文 ,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 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乙】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9、。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 ,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 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曰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校雠(chu):校对。藉(ji):借助。经年:一年左右。沟洫:沟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探求)C谓可将十万(带领) D会有土寇(会合)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乃撰广雅疏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10、有汉B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 投以骨C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D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_(2)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_12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_参考答案1悟 彷徨 观 2.B3.C 4.A 5.C 6.A 7.C 8.含义: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 要学会追求安静;要学会享受安静;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9.D(解析:“会”解释为“ 适逢” 。) 10.CD(解析:A 项“乃”分别解释为“于是,就” “竟然” ;B 项“以”分别为“表目的,来” “因为” ;C 项均解释为 “被” ;D 项均解释为“在” 。) 11.(1)(王念孙)被罢免官职以后,每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 。 (2)(刘羽冲)常常在庭院里独自漫步,摇着头自言自语道:“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12.王念孙为考证一字而博及万卷,持之以恒,严谨治学,值得推崇;刘羽冲则盲从典籍,泥古不化,落得可悲的下场,我们要引以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