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32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选大题1 (2016 高考卷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2、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解析】(1)根据材料中“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疑是民间疾苦声音” “诗画极富生活气息”等关键信息,考生可从题材、构图、艺术形式、抒情等方面,提炼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可知,郑板桥“历经康、雍、乾三代” ,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社会秩序稳定,商品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与繁荣,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而来的是市镇规模的扩大与市民阶层的壮大,这些都促进了郑板桥所处时

3、代的文化艺术的兴盛;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说明他受到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晚年靠卖画为生” ,说明此时江南的生活已经很世俗化,文化艺术已经为世俗生活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答案】(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1 (2019 齐鲁名校联考) (历史选修 4 历史人物评价)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陶行知的一生和乡村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1927 年南京政府在政治形式上实现了

4、国家的统一,为乡村改造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陶行知出身于贫苦农民的家庭,深知农民的疾苦,这为他以后投身于乡村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针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颓势,他创造性研究中国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探究活动,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团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积极探索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实际生活为指针,必须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生活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教育要紧紧围绕着生活,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过去的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

5、合的教育才是活的乡村教育。陶行知主张通过学校造就出文化细胞,再进一步结成文化网,从而使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方面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效力,以最终实现农夫农妇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在陶行知看来,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摘编自霍玉敏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1)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解析】(1)依据材料“认为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实际生活为指针,必须适合乡村实际生活”归纳乡村教育的内容就是整个的乡村生活;依据“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才是活的乡村教育”归纳出乡村教育要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依据“乡村学校是

6、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归纳出乡村文化建设要依托乡村学校。(2)依据材料“1927 年南京政府在政治形式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乡村改造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 “陶行知出身于贫苦农民的家庭,深知农民的疾苦”的信息从政治局势、个人经历以及教育思想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乡村教育的内容就是整个的乡村生活。乡村教育要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乡村文化建设要依托乡村学校。(2)农村是国家主体,民国初期,乡村教育落后;南京政府实现统一;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陶行知的个人经历西方文化的影响。【点睛】原因类解析题在新课标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做到角度全面。重大历史事件

7、往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角度分析,有时还需要从国际角度分析。2 (2018 重庆中学联考)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元中统三年(1262)起在元朝朝廷任职的半个多世纪里,郭守敬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从 1274 年起,郭守敬参与制订授时历。治历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指出:“历之本在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 ”郭守敬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经验,针对浑仪的不足之处,做了大胆的革新创造,除了简仪以外,郭守敬为修历还设计和监制了其它许多新的天文仪器,包括候极仪、浑天象等 9 种。1279 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

8、必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这次四海测量,其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测得数据之精,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史上也是无可比拟的。郭守敬在青年时代就曾主持过家乡邢台的水利工程。在山东一带设计并主持贯通运河的工程,使南方的粮食直接运到通州(今北京通县) 。后来他又主持修复了宁夏黄河灌溉网,他甚至探求过黄河之源。郭守敬在水利建设上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的贡献,其中通惠河的整治,是最为后人称道的。摘编自樊善国科学巨人郭守敬(1)根据材料指出郭守敬的主要贡献以及其所处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郭守敬的科学成就加以评价。【解析】本题考查郭守敬的主要贡献以及其所处时代特征,以及对郭守敬的科

9、学成就加以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郭守敬的主要贡献,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郭守敬参与制订授时历” “郭守敬为修历还设计和监制了其它许多新的天文仪器” “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 “郭守敬在水利建设上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的贡献”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其所处时代特征应当联系所学,从元朝的社会状况如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等方面来回答。(2)对郭守敬的科学成就加以评价,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郭守敬的卓越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科学的最高峰、体现了郭守敬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是“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实例” 、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等方面来回答。【答案】贡献:创制多种天文仪器,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修订先进历法授时历 ,大规模兴修水利。时代特征: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强。(2)郭守敬数学、天文、历法、仪器仪表制造等四个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科技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科学的最高峰,其科技成就及其科技思想集中体现了郭守敬的自主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实例” ,是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三轮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