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19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效果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C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解析】 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2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国外转移,使本国的该类工业比重下降。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1985 年,珠江三角洲工业

2、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解析】 1990 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此时的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 45 题。4图中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C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

3、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解析】 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依托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苏南地区;依托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东北地区。5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C )A美国硅谷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C德国鲁尔区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解析】 模式对应传统工业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2018浙江模

4、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 。完成67 题。6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B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 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7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D )A中原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C成渝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解析】 第 6 题,根据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格局,错位发展、分工协作主要体现了城市群内部城镇间的协调发展。第 7 题,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周边城市协调发展

5、,分工协作,城市等级体系完善,最接近该理想模式。8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历史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这有利于( A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岭南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向其他地区迁移,所以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有利于大珠三角经济区经济腹地的拓展。(2018池州模拟)读“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 ,完成 910题。9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

6、,不正确的是( C )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D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10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下列关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改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C强化城镇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D构建稳定的生物群落,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解析】 第 9 题,随着农村产业向城镇不断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向第二、

7、三产业转移,使各种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城镇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上升,但产业比重在总产值中比重下降。第 10 题,题干中生态城镇“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故生态城镇主要强调的是生态功能,A 、B、C 三项表述的是社会功能。(2018河南郑州)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 ”,回答 1112 题。11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 C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采矿业【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时间段后期,城市化水平提高,而工业化水平降低,据此可推断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不是农业、工业、采矿业,而是第三产业。12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

8、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D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郊区环境优美C市区劳动力短缺 D郊区地价较低【解析】 由于工业企业占地面积大,支付地租能力低,而郊区远离市区,地价较低,且土地广阔,因此厂址选择在郊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二、综合题13读下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2)在图中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 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 ;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推动下发展的。在其工业化发展的

9、第二阶段,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4)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答案】 (1)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2)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14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

10、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 ,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两点即可)(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B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3)(任选其一回答)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种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点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答案】 (1)改革开放的政策;地理区位优越( 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地处沿海、或交通便利或邻近港澳);国际产业转移。(3)(任选其一回答)a 城市:环境污染;制定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物排放。或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立体交通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b 农村:增加农产品销售量;改变生活方式;更新观念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