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190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第二节基 础 巩 固一、单项选择题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回答 12 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C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A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 C D【解析】 第 1 题,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第 2 题,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

2、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 35 题。3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D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5该省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

3、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 第 3 题,本题主要考查省区判断。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说明该省经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该省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由此判断该省区为江苏省。故 A 项正确。第 4 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特点。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 世纪 90 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故 D 项正确。第 5 题,本题主要考查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故 A 项正确。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

4、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 E1 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 E1 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 ,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 67 题。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时间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0.87 0.52200620101.102.13 1.35201120130.88 0.21 1.31

5、200120131.51 0.66 0.086.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A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7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B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解析】 第 6 题,由材料可知 20012013 年, “粤东西北”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 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 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 1,再后来又小于 1,说明超

6、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 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 1,后大于 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 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 错误。第 7 题,由 20012013 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 正确。二、综合题8(2018南昌模拟)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7、。(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 (1)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等。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 (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2)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

8、展信息、交通、金融等产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解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工业生产造成的“三废”污染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化肥、农药污染)和生活活动。第 (2)题,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第(3)题,从图中各城市的工业构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以电子、食品和轻纺等轻工业为主,结构趋同。因此要加强合理规划,明确城市各自的职能,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能 力 提 升一、单项选择题设城市化水平为

9、 U,工业化水平为 I,用 I/U 的比值和 0.5 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 )。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 ,完成 12 题。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0.5IU4.78 2.85 2.22 1.11 0.85 0.87 0.79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

10、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 2004 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解析】 读表格数据可知,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B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析】 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中甲

11、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A )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4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D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解析】 第 3 题,甲省的城市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 4 题,对于矿业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下图为我国南方某

12、工业区某小商品生产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56 题。5该工业区( B )A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B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C资本集中程度高D同类企业竞争激烈,利润低6该区域原来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经济落后的乡村,现在该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示范区,该区域( D )A乡村工业化推动了大城市的形成B产业的升级导致逆城市化现象明显C不可能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D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小城市迅速发展【解析】 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企业众多,说明资本集中程度低,不太可能出现大型骨干企业;该工业区形成了原料生产销售配套体系,所以各企业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进行规模生产,有较大的经济效

13、益。第 6 题,该区域之前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落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小城市迅速发展,出现城市、乡村交错的景观,且目前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下图为浙江省 20002016 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完成78 题。7图中四条折线中代表城镇化率的是( C )A B C D8图示期间浙江省( C )A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B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变化同步C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D目前处于高水平均衡发展状态【解析】 第 7 题,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图中折线符合变化趋势。三次产业比重之和为 100%,选取某一年 的比重之和分别与相加,等于 100%的为,说明代表城镇化率

14、,图中代表三次产业。比重最低,呈下降趋势,为第一产业;在 2014 年前占主导,比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为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在 2014 年后占据主导,为第三产业。第 8 题,浙江省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但经济总量上升,其产值不断上升,A 项错;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第二产业变化不完全同步,B 项错;根据图示可知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C 项正确;根据目前浙江省三次产业的变化及比重可判断,浙江省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发展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D 项错。二、综合题9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 ,完成下列

15、问题。(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2)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许多竞争优势逐渐消失,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不少于四条)(3)珠江三角洲应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不少于三点)【答案】 (1)位置优越,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航空等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人才丰富;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国家政策优惠。(2)政策优势减弱;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加快技术革新,大力开发自主品牌,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促进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经济腹地;发展物流、会展等服务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人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