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14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ppt主题班会课件(共4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一名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小艺(化名),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当时目睹这一惨剧的一位清洁工,事后这样向记者感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设计好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而且带着笑脸,毫无痛苦!”,记者翻看了小艺留下的遗书,四页遗书里写下了很多游戏世界里的人物名字,落款为“守望者绝笔”。记者摘选了部分内容:“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相信会有转生,会有天堂、地狱,来世如果我还是人,

2、我一定会是最好的孩子的!” “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我在那儿可以更快乐。”“师父,小徒弟走了,没有人能为您解气了,我真遗憾。以后,你要高兴地活着哦!”“给暗夜小组们的朋友:保护好大自然,好好学习,好好玩,好好生活哦!” 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都是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人物。暗夜是这款有名的网络游戏中的一个种族名称,守望者则是这一种族中的英雄,也是小艺在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而暗夜小组则是小艺和其他四位爱玩网络游戏同学的代称。,2004年3月29日,因上网玩游戏时发生争执,重庆永

3、川市一名15岁男孩被一名17岁男孩刺死;3月31日,重庆沙坪坝区回龙镇3名学生通宵上网后在铁轨上打瞌睡,其中两名被火车轧死;7月8日,湖北省襄樊市两名年轻人模仿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将一名流浪儿童杀死,有各种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目前80%以上的网络游戏是进口的,其中游戏中魔幻、武侠内容的又占了一半以上,暴力内容比较突出,PK(玩家杀人)几乎占到八成以上。如在作战格斗类游戏中,两方或者多方对垒,以消灭对方为目的,血腥、暴力的画面频频出现,画面和音乐也极力渲染。“在网络游戏创造的非常宽松的虚拟世界,你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可以结婚、恋

4、爱,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很容易被扭曲。,主要内容,网络成瘾者的人数统计 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的诊断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青少年的原因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人口统计a,据研究发现,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这部分人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 摘自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的探讨,人口统计b,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

5、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民盟北京市委提交的报告,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14.8%。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达到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有四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一、网络成瘾的概念a,网络成瘾属于行为成瘾这一类,一般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又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Dvais,2001 )、“强迫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的概念b,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

6、是由纽约精神病学家Goldberg于1994年在网络中一个专业讨论组中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应对功能上表现出的行为成瘾。 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临床上对网络成瘾界定考虑的因素,上网时间(是否干扰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和社会活动,同时参考个体周围人的评价) 网上行为(是否是与工作、学习和生活毫无关系) 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指标 心理指标:上网改变了个体的情绪状态和个体的认知方式; 行为指标:个体需要不断的增加上网时间以维持满足感的获得;个体对自己的过

7、度上网行为感到焦虑而又无法抵制上网的诱惑;个体在不上网的时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个体试图对家人和朋友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和费用等),网络成瘾的症状,强烈的依恋情感淡漠 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的典型症状,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 在网上能连续呆上十几个小时不休息; 下网后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眼光呆滞、表情木讷、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 生物钟紊乱, 食欲下降, 体重减轻, 精力不足, 精神运动性迟缓, 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 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荒废学业, 放弃就学机会。 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社会活动减少, 大量吸烟和饮酒, 滥用药物。

8、,网络成瘾的几个指标,生活事件指标(确定个体是否是将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直接指标。(正常社会生活的恶化) 典型指标(8个题目),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a,1996 年, Young根据DSM - 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中病理性赌博的10 项标准确定了网络成瘾的8 项标准,即: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 停止或减少互联网使用会导致无聊、抑郁、气愤; 在线时间超出预期计划; 重要人际关系、工作职业机遇遭到破坏;向别人隐瞒互联网的卷入程度; 使用互联网

9、逃避现实问题。 只要符合诊断标准中的5 项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Beard认为Young 所给出的8 项标准的前5 项是必需的,后3 项标准应该至少具有1 项才可能被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b,美国心理专家. Goldberg 提出了一套评估标准,有以下9 项: 每月上网超过144 小时,也就是一天4 小时以上; 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无法抑制上网冲动; 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 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 花许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用于上网; 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 项以上

10、,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大体上分为5种类型:,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网络交友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 网上信息收集成瘾 网络交易成瘾,互联网的行为具有阶段性,国外学者Grohol认为,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是成瘾阶段,新用户往往采用完全沉溺于其中的方式,来使自己适应新环境; 第二阶段是觉醒阶段,用户开始减少互联网的使用; 第三阶段是平衡阶段,此时用户进入了正常的互联网使用状态。 他认为,那些被互联网“俘获”的人主要是不能顺利度过第一阶段,需要他人帮助进入第三阶段。而对于一个已经度过第一阶

11、段并进入第三阶段的网络“老手”,也仍然有可能出现滥用,例如他想寻找更有吸引力的聊天室、新闻组或Web站点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a,角色的混乱。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b,道德感的弱化。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

12、,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46.9%。另外,计算机成瘾者也容易在窃取他人电子邮件或机密信息、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等方面,导致网上违规、违法行为。根据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有12.5%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5.4%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c,人格的异化。 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

13、。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以及网上大量的黄色、暴力等信息滥泛,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其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d,学习的挫折。 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北京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

14、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美国宾州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e,健康的损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f,人际关系的问题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人在网上呆的时间越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少,“人机人”的交流模式取代了“人人”面对面的交往模式。对于网络成瘾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以机

15、器为中介,极大的减少了人际直接交往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所取代。由于网络人际关系具有短暂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网络成瘾者人际情感的远程交流冲击了原有的近亲情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g,工作、学习动机减弱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外在基础,当网络已经成为个体的必需时,上网相应也提升为主导性动机。个体的兴趣和注意大部分转移到了网络上,上网成为了其生活的主题。,网络成瘾的成因,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人格特点 校园环境 网络本身的特点,青少年的心理特征a,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欠缺之间的矛盾 交往需要与心理闭锁性之间的矛盾 需要的满足。所谓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

16、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1)对性的好奇心的满足 (2) 支配需要的满足 (3)归属感的满足,青少年的心理特征b,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身体发育的剧烈变化,带来了青少年心理上的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心理的成熟水平较之于身体的发育有相对的滞后性,所以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 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局限性。青少年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也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另一关键因素。,青少年的心理特征c,自我同一性混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立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

17、也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要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就得是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的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他们对于“我是谁,我应该是谁”的问题,有着迷惑与期盼。在网上,他们以理想的自我出现,把自己设计成理想的样子,在网里隐藏现实中自己的过失与缺陷,按照自己所希望的形象与网友交流、互动,达到理想自我境界。,导致网络成瘾的人格特点a,固有的人格缺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IAD患者往往

18、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IAD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患IAD 的个体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或重或轻的缺陷:敏感、抑郁、脆弱、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等。,导致网络成瘾的人格特点b,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评价研究所所长许燕教授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爱寻求刺激的、爱冒险的人格特征,它分为T型和T-型。 T型从事的冒险活动是被社会所认可的;T-型所从事的冒险就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他寻求的这种刺激可能对他的成

19、长是负面的,对这种孩子就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正确引导,让他接触到健康的活动。 还有一个特征是延迟满足能力差。家长通过对孩子的欲望的控制使得孩子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培养一种延迟满足的能力。,校园环境,在校园里,网络依赖的群体比例较大,这是由学校的外部环境及网络使用者的内在因素综合决定的。在校学生上网条件便利,无需花费过多,课业需求也引导学生将网络视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同时,校园生活简单,容易促使学生将学习和娱乐的重心转移到网络。当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时,学生常会利用网络作为发泄、放松或逃避的方式。而越沉溺在网络上,实际遇到的困难越无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沉溺者

20、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重,最终发展为网络成瘾者。,网络给人带来了什么?a,人在网上的心理体验(John Suler,1999):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梦幻般体验等 同时还认为人们上网能满足以下的需求:性的需要、改变感和体验的需要、成就和控制的需要、归属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网络给人带来了什么?b,周荣与周倩(1999)认为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沟通快感,从而导致了网络成瘾。(1)匿名快感(2)人际互动快感(3)行为快感(4)文本互动快感(5)逃避快感,网络自身的特点,网络的新鲜感 网络的可

21、操作性 网络交流的特点 网络的控制和授权 网络的虚拟性,网瘾的预防a,认知改变法(说服教育), 可以通过讲授知识、与学生座谈、请专家作报告、开展有关上网的讨论等; 榜样示范法, 典范、示范、模范等, 可以通过介绍网络知名人物的成功事迹来激励学生; 心理修养法, 有立志、内省、慎独、座右铭等方法; 环境陶冶法, 指在校园内净化网络环境, 张扬网络的学习功能, 使整个学校弥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 即使是人人都上网, 也只是将网络作为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工具。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一方面要降低学业难度和对他们的期望值, 使之能够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还应着眼于帮助学生明确

22、学习目标,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锻炼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使他们能主动告别网瘾, 适度上网。,网瘾的预防b,系统脱敏 行为疗法(家长与网瘾孩子双方协商“ 订出总体计划” 要在2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 不上网或偶尔上网。 如原来每天沉迷网吧8小时以上” 则第1周减为6小时“ 第2周4小时” 第3周3小时“ 第4周2小时” 再逐渐减少。为保证计划执行,要与周围网吧负责人打招呼,“ 家长、 同学”共同努力。 网瘾者能按计划执行则给予奖励。“ 奖用代币制”即每周发给适当的代币” 到月终一块儿换为现金。 做不到时则罚“ 罚不是打、 骂、批评” 而是友好地将孩子最喜

23、欢的零食、娱乐或其他予以减少“如不给吃快餐、 不给吃冰淇淋等。 这样2个月内绝大多数会消除网瘾,网瘾的预防c,代替疗法。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 所以不让上网“ 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 代。 药物。 服一种能提高自己抑制自己行为并阻断戒断反应的药。这要在高明的心理医师指导下进行。,网瘾的预防d,必须让学生意识到成瘾行为的危害性,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这是最关键性的一步。 上网时间要有节制。 对家庭来说,家长首先自己要懂电脑,会上网,水平最好要比孩子高,以指导孩子。同时要严把网址关,常打开电脑杀灭一些腐蚀学生灵魂的“病毒”,并多与他们探讨网络,关心孩子上网的成果。,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a,强化干预。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它可以分为奖励与惩罚两种。在实际操作中, 这种干预方法使用最为普遍效果也最好。在网瘾的干预中, 奖励的使用条件是, 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 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惩罚的使用条件是, 一旦发现上网时间增加时, 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 如取消他获得他最想要的东西的权利, 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如校纪处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班会 > 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