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泗洪县明德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七年级历史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 )A. 经济的繁荣 B. 开放的对外政策 C. 对外交通的发达 D. 开明的民族政策2学习历史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绘制历史知识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所示四张示意图中,设计有误的是( )A. B. C. D.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蒙古政权建立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定国号为元。A. B. C. D. 4对唐朝
2、“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住宅区 B. 手工业作坊 C. 商业区 D. 防洪大坝5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事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的是( )A. 李渊 B. 杨坚 C. 赵匡胤 D. 武则天6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是( )A. 岳飞和寇准 B. 文天祥和寇准 C. 岳飞和文天祥 D. 岳飞和班超7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考试科目中最主要的是( )进士武举明经殿试A. B. C. D. 8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
3、机会。”该制度在隋朝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B.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C.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 削弱了皇帝的权力9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有( )A. 广开言路 B. 整顿吏治 C. 注重农桑 D. 改用汉姓10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11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
4、长。下列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A. 离骚 B. 诗经 C. 窦娥冤 D. 史记12穿越时光隧道北宋都城汴京,体验宋朝人的生活,我们不能体验的是:( )A. 游夜市,逛茶馆 B. 逛“瓦子”,住邸店C. 听说书,品红楼梦 D. 挂年画,贴“桃符”131115 年,建立金国的是( )A. 努尔哈赤 B. 元吴 C. 完颜阿骨打 D. 石敬璃146 世纪 80 年代,在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 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A. 581 年 B. 589 年 C. 618 年 D. 689 年15
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文成公主入藏比较,共同点是( )A. 加强了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 B. 促进了藏族的发展C. 维护了国家统一 D. 都进行了汉化16“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7“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B. 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C. 隋帝修凿大运河 D. 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18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唐代的中
6、央官制是(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九品中正制19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他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位传奇僧人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班超20与“贞观遗风”联系紧密的一位统治者是(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宋太祖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2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武德四年五月,唐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材料二:贞现二十一年(647 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
7、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洛阳官”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言”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材料三:李世民 28 岁登基,在位 23 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4 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2 分)(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1 分)(4)材料
8、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2 分)22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探究以下的问题。(11 分)(一)幸福的生活:图一:科举考试图 图二:宋代耕织图 图三:清明上河图(1)图一中的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时期?宋代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这反映了宋代什么样的国策?(2 分)(2)图二描述的是江南农民种植水稻的场面。当时种植的优良水稻是什么品种?(1 分)(3)图三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3 分)(二)多彩的风貌:图四:燃爆竹 图五:祭扫 图六:蹴鞠(4)图四和图五分别反映的是宋代什么节日的习俗?(2 分)
9、(5)你知道蹴鞠是现代哪一运动的鼻祖吗?(1 分)(三)文明的思考:(6)结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宋朝社会生活的认识。(2 分)2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0 分)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2 分)(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1 分)探究
10、二经济篇(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2 分)探究三文化篇,如图“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朝、元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3 分)探究四感悟篇(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 分) 参考答案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反映的国内民族交融,不属于对外交往
11、;因此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不包括选项 D,故选 D。2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短暂统一的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东晋是在西晋灭亡后,由司马睿建立的,A 项图示错误,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符合史实,不合题意,故选 A。3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206 年蒙古政权建立;1276 年南宋灭亡;1279 年元朝统一全国;1271 年定国号为元。发生的先后顺序是,故此题选 A。4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因此,对唐朝“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12、住宅区,故选 A。5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960 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建立了宋朝,也就是历史上的北宋,故选 C。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寇准是北宋的宰相;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由此可以排除 ABD,所以答案选 C。7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主要。项符合题意。故选 D。8D【解析】根据题干“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表明孟德斯鸠评价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13、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ABC 符合题意;D 项是不符合科举制的作用,所以答案选 D。9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用汉姓,D 项符合题意;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由此分析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不属于忽必烈”是解题的关键,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改用汉姓;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10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由此可知,北宋茶坊营业很早,东京已经有了夜市,酒肆、瓦市不管风雨寒暑,
14、昼夜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商业繁华,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11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元曲兴起。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12C【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题干中的关键词“宋朝人的生活”。结合课本所学,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宋朝不可能看到红楼梦。C符合题意;宋代商业的繁荣朝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早市、夜市“卖买昼夜不绝”,有各种小贩和茶馆。A 能体验到;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还
15、有供住宿的邸店,B 可能体验;宋朝的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D 可能体验。由此分析可知,ABD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 C。1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5 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上京会宁府;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 C。14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9 年(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隋灭陈,结束自西晋末年以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长达 200 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A 项是隋朝建立的时间,不是统一的时间;CD 项不符合 6 世纪 80 年代这个事件。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个是牢记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一个是会运
16、用世纪和时代的概念转变公元纪年的方法,如:689 年年属于 7 世纪 80 年代。15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文成公主入藏比较,共同点是加强了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故选 A。16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极为昏暗官员贪污成风,地主兼并盛行,整个统治阶级腐朽不堪。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领袖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1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
17、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 年,隋灭陈,统一南北。隋文帝时期励精图治,注意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的繁荣昌盛局面。故选 A。1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是吏,工,兵,刑,户,礼;三足鼎立的三省制,以及下属的六部,构成了一套有完整系统且运转灵活的中央机构,所以答案选 C。1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游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所以题干的这位僧人是玄奘,答案选 B。20B【解析
18、】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他在位时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B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21(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2)措施:A用人;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制;D注重民族团结等。(3)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4)不全面。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逞侈心,穷人欲”是说隋炀帝奢侈过度,只顾虑到自己享乐,却不顾虑百姓疾苦。主要说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第二、
19、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正是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唐太宗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政治上,善用人才,虚心纳谏;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完善科举制;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发展生产;民族问题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注重民族团结等。(3)根据材料 “修筑了翠微宫、重修了玉华宫、营造东都“洛阳官”等信息可知,此时的李世民也像隋炀帝一样在大兴土木、奢侈浪费、劳民伤财。(4)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前期能励精图治,推行德政。但根据材料二可知,后来的唐太宗没能贯彻始终。22(1)隋朝。重文轻武。(2 分)(2)占城稻(
20、1 分)(3)东京(开封)。瓦舍。轿子。(3 分)(4)元旦(春节)。清明节(寒食节)。(2 分)(5)足球。(1 分)(6)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2 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历史上的文化,(1)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创造于隋朝,宋朝国策是重文轻武。(2)当时的农作物品种是占城稻。(3)图三是风俗画展现宋朝的社会,是当时的东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瓦舍,出行乘坐轿子。(4)图四和图五分别是元旦和清明节的图片。(5)蹴鞠是足球的鼻祖。(6)以上材料展现的是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习俗。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23(1)行省制度;宣政院。(2)科举制。(3)曲辕犁、筒车。(4
21、)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元朝对地方的管辖。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建制开始于元朝。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辖。(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员,而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官。为改变这种
22、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本题考查唐朝时农业的技术创新。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唐朝时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减轻了人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4)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文学与科技成就。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经过五
23、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材料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材料中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5)本题考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