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885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合理容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1.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压力。 2.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三个概念。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习目标定位,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随堂达标检测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一、“人口爆炸”,答案,基础知识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猛增,1.描述对象:20世纪出现的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 的现象。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缩短,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3.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 ,特点是开始时数量比较 ,

2、但很快就会 。,人口的指数增长,小,急剧膨胀,1.从人口统计数字上看全球人口的增长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2%下降到现在的1.4%,妇女的平均生育人数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5个孩子减少到约3个孩子,为什么世界总人口仍在不断地膨胀? 答案 这是因为育龄妇女的绝对数很高。由于现在全球的总人口已大大多于以前,育龄妇女数也相应升高,世界总人口的绝对增长数自然也高。,答案,【思考】,答案,1.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2.各类自然资源重要性及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 重要性: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_,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利用现状:

3、一是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二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显著缩小。,二、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空间场所,答案,(2)矿产资源 重要性:人类进行 和提高生活水平的 。 利用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矿产资源正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 。 (3)水资源 重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水。 利用现状:一方面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对淡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 ,从而导致 问题。,现代化生产,物质基础,枯竭,水体污染,淡水资源短缺,答案,(4)森林资源 重要性: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环境资源。 利用现状: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导致大面积森林破坏

4、,引起_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速度加快, 加深等问题。,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大气污染程度,答案,2.如果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会导致什么后果? 答案 一是会产生人类从环境中过度索取资源的状况,从而引起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二是会导致人类生活水平的下降。,【思考】,1.概念 (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 。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 并获得_ _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 的前提下, 、_所能容纳的 和 的大小。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2.人

5、口容量的特点: 、 、 。,答案,三、人口的合理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环境,最大经济效,益,相对稳定,环境,资源,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返回,答案,【思考】,3.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按照中国的国情,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如何评价、理解其中的7亿与16亿的区别? 答案 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数量指的是适度人口,即人口合理容量。而最大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容量。我国适度人口为7亿左右,而人口容量为16亿左右。适度人口是理想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容量含义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人口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人口容量。,探究点一 环境的

6、限制性,重点难点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表1 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资源消耗量,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将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地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材料三 漫画“失衡的天平”。,答案,(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森林面积_,淡水_。,表1 未来某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低资源消耗量,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0.13公顷/人,0.12公顷/人,8 234立方米/人,答案,(2)未

7、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资源因素是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答案 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耕地,答案,(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资源因素是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淡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4)漫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由此说明_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答案 揭示人与资源的深刻矛盾,且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资源,反思归纳,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探究点二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

8、载力,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65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的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会说话的木板”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在岛上迅速繁衍,到1680年膨胀到2万人,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为了养活增多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资源,到1877年,岛上只剩下111人。,材料二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

9、制在7亿之内。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人口规模有何不同?,答案,答案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环境“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也称为适度人口。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答案,(2)为满足人类更高级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如何变化的?因此,为了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答案 人口合理容量减小。应提倡适度消费。,反思归纳,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返回,课堂小结,随堂达标检测,对点训练一 “人口爆炸”及环境的限制性,解析答案,1,2,3,4,5,6,C,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 ) A.人口的

10、算术增长 B.人口的几何增长 C.人口的指数增长 D.人口的平均增长,解析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7,解析答案,B,解析 地球上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有限性。,2.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展速度很慢 B.地球上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增长 D.现有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1,2,3,4,5,6,7,解析答案,D,人口问题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有关知识,回答34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该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人、10 000人、

11、6 000人、4 500人,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 000人 B.10 000人 C.4 5006 000人 D.4 500人,解析 某地的人口容量都是由该地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的要素决定的,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4 500人。,对点训练二 人口的合理容量,1,2,3,4,5,6,7,解析答案,C,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现在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有bac。,4.本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12、c B.cba C.bac D.acb,1,2,3,4,5,6,7,解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四个地区中自然条件最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故人口合理容量最高。,解析答案,B,右图中的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56题。,1,2,3,4,5,6,7,5.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解析答案,D,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一个适宜值。,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

13、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1,2,3,4,5,6,7,7.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以内。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人口猛增到3亿,当时开发边陲推广了高产番薯、玉米等,多数中原移民及后人保持多吃粮食少吃肉的习俗。 目前一些工业化历史较长的国家,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国的矿产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 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几千克钢铁制成生产生活工具,而20世纪70年代美国每人每年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

14、砂石3.55吨、水泥227千克、黏土91千克、盐91千克,综合提升,1,2,3,4,5,6,7,解析答案,(1)中国人若全是以肉食为主,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1,2,3,4,5,6,7,解析 多吃肉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减小,人口数量的减少。 答案 乾隆年间的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解析答案,(2)工业化较早的发达国家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其环境承载力会有何变化?,1,2,3,4,5,6,7,解析 仅仅依靠本国资源满足不了生产发展,还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大大降低。 答案 大大缩小。发达国家现有的生产能力大,所需的矿产资源多。但闭关锁国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矿产,其生产能力、就

15、业岗位、社会产值等将大大降低。,返回,解析答案,(3)若全球所有国家全部达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的消费水平,环境会有何变化?,1,2,3,4,5,6,7,解析 过度的消费势必会对资源、环境造成压力,形成各种环境问题。 答案 会由于资源消耗的严重超载导致环境恶化。,教材活动指导 回归教材 答疑解惑,教材P10 活动思考 从图15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逐渐缩短,表明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呈不断加快的趋势。但第五个10亿和第六个10亿的时间间隔接近等长,说明今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下降,但下降速度不可能很快。,教材P1011 活动探究 观点一是错误的。从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看,在过渡型人口

16、增长模式中,人口的增长表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特别是近100年来人口的指数增长,说明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观点二是正确的。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例如,18世纪产业革命后的欧洲,20世纪50年代后的亚、非、拉地区,都表现出人口的急剧膨胀,生产、生活资料的相对短缺,相对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因此,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对当今人口的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材P1112 活动探究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2.

1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程度的提高,可以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增加自然资源的种类,一些过去没有列入资源范畴的物质,现在以及将来可能会被广泛利用。虽然资源的总量是巨大的,但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更是有限的,通过科技的进步,增加的只是资源的可采量。,3.正确。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山水风光可以作为自然资源。首先从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关系看,旅游资源除包括人文景观外,还包括自然景观,而自然景观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文地理景观、气象气候景观、生物景观,它们属于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从自然属性看,山水风光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社会属性看,山水风光可直

18、接用于人类的旅游消费活动。因此,山水风光完全可以当作自然资源。,教材P12 活动思考,教材P14 活动思考 三种观点均体现了对人口容量的认识与评价,但其假设条件与估计方法有很大差别。 (1)乐观派只看到了科技发展利于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和程度的增加,却忽视了人口的消费因素。 (2)悲观派过分强调了人的消费对资源数量减少的影响。而忽略了科技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的扩大作用。 (3)相对而言,中间派的看法较为合理。,教材P15 活动探究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的人口是162 480万人。 2.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说明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土地、水等资源优于西部,能够承载较多的人口,但也存在着差异,越向南,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能够养活的人口越多。西部自然条件较差,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少。青藏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环境高寒,人口密度低。我国北方总体的土地承载力低于南方。水热条件越优越,土地承载力越大。北方的大兴安岭北部,属于寒温带,人口密度较小;南方的热带地区水热最丰富,人口密度较大。,返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湘教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