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202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课时》配套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课时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对点训练知识点一 生物的共同进化1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2在狼和鹿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和鹿在捕食和被捕食过程中,彼此都形成了动作敏捷、快速奔跑的特性,这是共同进化的一个实例B在进化过程中,因为狼的追捕而使得鹿产生奔跑速度快的变异C狼和鹿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说明它们之间具有生殖隔离D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的变异,自然选择则定向地决定着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知识点二

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基础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ABCD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知识点三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5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自然选择B生存斗争C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D变异 综合拓展6下列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鲈鱼的成鱼经

3、常以本种幼鱼为食B蓝藻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氧含量增加,从而使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C寄生虫侵入寄主后,一般能导致寄主得病,但通常不会导致寄主死亡D鹰通过利爪捕食兔子,同时兔会通过假死来躲避鹰的追捕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生物与生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丝兰蛾细长的吸管式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8关于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也认同种群是生物进化

4、的基本单位B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不断选择来完成的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就形成新物种D捕食者的存在往往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个体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

5、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C生存斗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 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下表为 V 基因在种群 A 和 B 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 A 种群 (个) B 种群(个)VaVb 200 0VaVa 50 120VbVc 100 200VcVc 150 50VaVc 100 80(5)Va 在 A 种群中的频率为_ 。(6)就 V 基因而言,比较 A 种群和 B 种群

6、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1D 解析 物种受生存环境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进化。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较弱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进化。物种间共同进化的实现方式除生存斗争外,还有种间互助。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生物的生存和进化。2B 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在进化过程中,鹿奔跑速度快是因为鹿本来就有跑得快和跑得慢的变异类型存在,由于狼的捕食对鹿进行了选择,淘汰了跑得慢的个体从而使跑得快的个体得以繁衍,所以 B 项错误。3D 解析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主

7、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得多;二是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这是减数分裂( 特殊有丝分裂)出现的前提,即为有性生殖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4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物种的灭绝说明该生物不适应环境,被新物种代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5C 解析 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有许多种,最早的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后来发展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但是每一种理论都不可能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于是有人又提出了中性学说和物种形成并非渐变的观点,对达尔文进化渐

8、变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些观点都是对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的补充。6A 解析 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 项属于种内斗争,其他各项均属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7C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生物与生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存在青霉素的抗性基因,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丝兰蛾细长的吸管式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相互选择的结果。8C 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而不是种群;生物的共同进化包含生物与生物

9、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选择;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的进化,而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9(1)种群 (2)D (3)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4)基因库 (5)33%(6)A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 B 种群,A 种群中的基因型有 5 种,B 种群中的基因型有 4 种(A种群中的基因型种类多于 B 种群 )解析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生物交配后不能产生正常后代或不能交配,说明存在生殖隔离。(3)材料一中,蛾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4)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部分基因消失,故种群的基因库变小。(5)V a 在 A 种群中的频率为(200502 100)/1200100%33%。(6)A 种群中的基因型种类多于 B 种群,故 A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 B 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