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183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包头市 2019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样题(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5. 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严禁在答题

2、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 1-7 题,共 25 分)1.(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徘徊(hu i) 婆娑(su) 冠冕( min) 矫揉造作(ji o)B.元勋(xn) 缄默(qin) 顷刻(qng) 锐不可当(dng)C.脸颊(ji) 庇护(b) 桑梓(z) 悲天悯人(mn)D.亘古(gn) 苍劲(jn) 诡谲(ju) 铢两悉称(chn)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纯粹 镌刻 贸然 神彩奕奕B.拖沓 敦实 侦缉 颠沛流离C.戮穿 捷报 斟酌 出类

3、拔萃D.屏障 弥蔓 摇曳 雕梁画栋3.(2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宫剧热播带火故宫旅游,“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游客怀着好奇心莅临延禧宫,工作人员称,更多人能来此参观也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事情。B.吉林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事件的调查结果让人如雷贯耳,它再次突显出建立常态监管制度和严格的惩戒体系的重要性。C.今夏,多国受到严重的高温干早天气困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近百年人类活动是加剧气候系统变化首当其冲的因素。D.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创造了震撼世界的生态文明奇迹,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4、4. (2 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绿色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青睐。然而,蓬勃发展的背后,诸多社会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B.英雄组曲是席嘉蓉最新出版的长篇诗作,该作品主要利用蒙古秘史中的题材,对成吉思汗的事迹做了史诗般的描述。C.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D.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5. (2 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 - 讽刺小说 - 吴敬梓 - 明代B.荷叶母亲 - 散文诗 - 冰心 - 谢婉莹

5、C.蝉 - 法布尔 - 昆虫学家 - 英国D.资治通鉴 - 纪传体通史 - 司马光 - 史学家6. (3 分)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 , ;秋天的风是 , ;冬天的风是 , 。7. (10 分)默写。(请用正楷书写)(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于我如浮云。(十二章)(3)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4)知汝远来应有意,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6)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 ? (纪昀河中石兽)(7)许浑的威阳城东楼一诗中常

6、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一句是: , 。(8)古人写舟,意义不同。“闲来垂钓碧溪上, ” 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行舟;“ , ” 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二.阅读(本题包括 8-23 题,共 45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

7、,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齐。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注释:秦王:指秦武王。诗:即诗经。智伯瑶:又称智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 范、中行:指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三家:指赵、韩、魏三国。梁君:指梁惠王。8. (2 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鲜克有终( ) (2)卒为三家笑( )9.(4 分)翻译下面句子。(1)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2)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10.(2 分)选文中,进谏者向秦王提出了哪两条忠告?11. (2 分)从个人

8、成长角度,谈谈读文后你获得的启示。(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久远的家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八瓣梅、刺玫、牡丹、野菊看到谁家的花好看,父亲就向人家讨要根、籽,要来后就将花籽撒在果树的间隙,或是将根埋在树下。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竟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吃着杏子,觉得杏子味道不错,父亲就起身跨出房门向前走上几步,在园子里刨个坑,丢下核,来年一棵小苗就破土而出;正南墙下的三棵樱桃树,我没有亲眼见过它们的出生经历,我猜也是由樱桃核种出的;那些苹果树、李子树、葡萄树、桑树的生长经历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记事时它们已

9、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莱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院子的正北面是主房,西北角那间房的上一层是我的闺房。我们把阁楼不叫楼,叫高房子。高房子西边有扇窗户,窗外有一棵大榆树。夏日树枝摇曳,在书桌前伸手就可触到树枝,摘到甜甜的榆钱儿。小鸟将巢也筑在这棵榆树上与我为邻,常常叽叽喳喳地将我从梦中喚醒。站在高房子门前,果树和鲜花尽收眼底。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

10、,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站在树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权,坐到了中间的树权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我欢怏地边摘边吃,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南边靠墙有三棵品种不同的樱桃树。六月初,一颗颗饱满的樱桃熟透了

11、,一串串从绿叶里钻出来.骄傲地挂在枝头。左边的那棵果实大而红,像玛瑙味道很酸;中间那棵果实白得像珍珠,晶莹别透,味道却是很甜的;右边的那棵果实小,颜色呈淡粉色,像水晶石,味道是酸甜的。我把三种颜色不一的樱桃装进玻璃瓶,摇着晃着欣赏着,直到摇出果汁才揭开盖子一颗颗地品尝。有时候,我也走出家门和村里的小伙伴分享,看到他们艳美的目光,我骄傲地揭开盖子给每只小手上倒出几颗,和他们分享着樱桃的酸甜,享受着童年的快乐。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初冬,当一片片黄叶被风带走,只留下光秃秃的褐色枝条时,父亲便把葡萄藤拿下来,拆了葡萄架,把藤蔓一圈圈盘起来,盖上干草,挖坑深埋。春天时将葡萄藤挖出来搭架,剪枝

12、。葡萄树也不辜负育树人的用心,盛夏过后,滴溜溜的葡萄由小变大、由深绿到浅绿,再到亮绿,几天就变个样。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我也会在葡萄架下温习功课,偶尔抬头,淡绿透亮的葡萄向我轻轻点头微笑。三棵品种不一的苹果树和一棵梨树手拉手站在那里,像是一堵围墙,整齐地将房间和果园、菜园、花园一分为二。深秋,树上的苹果和梨渐渐成熟挂满了枝头,挺拔的枝头被压得弯下了腰。一个个苹果和梨绽开了羞涩的笑脸,中秋节一过,就能收很多苹果。父母把苹果存放在房间中央的窖里,房间时常飘着苹果的清香味儿。那年头物资匮乏,可是

13、家里一年四季都不缺水果。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这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作者:殷桂珍 有改动)12.(3 分)文章开头先交代父母种花种树种菜的情形,这样写有何用意?13.(3 分)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描述得井然有序情趣盎然的?请作简要分析。14. (3 分)品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15. (3 分)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高价补硒是否必要?近年来,随着“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茶“、“高硒水果”、“富硒康”等一系

14、列富硒农产品和含硒保健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硒元素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逐渐为大家所关注。硒,1817 年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命名为 Selene( 希腊语是“月亮”的意思),化学符号是 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VIA 族,是一种非金属。硒是各种生物体(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硒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剂”和“健康的保护神“等,研究表明硒在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潜能。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与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结合形成健

15、康和长寿的杀手“ 活性氧自由基”。目前世界医学界已公认:自由基是使人类衰老的罪魁祸首之一,并同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百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由基威胁,机体形成了一整套抗氧化防御体系,而硒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希腊雅典大学 Duntas LH 等人总结了近年来与硒相关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他们发现,当给缺硒人群补充一定量的硒后,许多之前受损的生理机能会得到明显改善。硒是癌细胞的有效杀伤剂,它能阻断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提高癌细胞中环腺苷酸的水平,在体内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波兰科学家曾在 2008 年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癌症的发病率与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及

16、食物含硒量低的国家和地区癌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含硒量高的国家和地区。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德国研究人员对近十年来硒与心脑血管系统正常功能及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科学补硒对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有较好的作用。虽然目前关于确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然而迄今为止,硒维系人体健康的主要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未来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科学研究。我们期望通过越来越多硒相关的生物学实验并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发掘并验证硒的“洪荒之力”,服务人类健康生

17、活。虽然硒在维系人体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因此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硒高的天然食物,比如肉、蛋、鱼、海产品及动物的心、肝、肾等脏器,其中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蔬菜中如荞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硒虽然重要,但并非补得越多越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6 版),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 60 微克,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 400 微克。正常人群,平时只要不偏食、挑食,注意均衡营养,就可以摄取充足的硒,无需特别的补充;而缺

18、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 50 微克即有保健作用。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距离硒中毒的量其实只有“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有些人自认为缺硒,就把富硒食物当作营养品来长期服用,使人体处在一个高硒状态,而长期处在高硒状态下可能会发生硒中毒。一旦硒中毒,人体会表现出皮肤痛觉迟钝、四肢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头发脱落、指甲变厚、皮疹、皮痒、面色苍白、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如果不能确定自已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测来确定。(作者:彭婷 张焱有改动)16. (3 分)你认为文章的题目拟写的好吗?请说明理由

19、。17. (3 分)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18. (2 分)文中加点词语“洪荒之力”的含义是什么?19. (3 分)为什么说“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四)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书卷长留伴一生我们的文明是前代多少世纪以来所累积而成的知识和纪念。我们只要能和前代学人的思想接触的话,就可以享受这种累积的文明。惟一能够这样傲的,且可使我们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就是读书。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读书,都不能有读书那样的力量。插图固然是说明一部用文字写出的书最有效的手段,但仍难使我们看明构成的整个意念。电影,就像说话一样,一下子消逝了,再也不会回到我们的跟前来。只有书卷才能长留,成为我们一生的伴

20、侣。法国思想家蒙田,认为我们有和爱情、友谊、书卷三种东西神交的必要。这三种东西都是相同的。我们能够爱书,因为书永远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和书卷发生的这种友谊,是可以不招嫉妒地和全世界几百万人共享的。作家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塞万提斯.歌德,但丁,或是麦尔威尔,把远隔如两极一般的人们,奇异地带到一块儿来了。一个日本人,一个俄国人,或是一个美国对我原是完全陌生的,而他和我却有共同的朋友:战争与和平中的娜达莎,帕尔玛修道院中的法布里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密考伯。书卷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本身以外去。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足够彻底了解别人的个人的经验,甚至连彻底了解自己的那种经验也都没有。“我们在这个广大而无

21、反应的世界上,人人都有孤独之感“ ,我们因此而感到痛苦,我们为世界间的不平,人生的困苦而感到心痛。但是从书上我们得知他人,比我们伟大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苦,而仍在奋斗。书卷是带我们到别人的心中,到别的民族当中去的门户,经由那个门户,我们便可从我们现住的这个窄小的世界中逃出,从那毫无结果的对我们自身的沉思筹划中逃出。一个晚上用来阅读名著对心灵所受的益处,就好像一个假日用来游山玩水对身体所受的益处一样。我们从那些高峰下来,变得较前更为健壮,我们的肺,我们的心,变得更纯洁清净,无丝毫污垢了。于是,我们装备更为齐全,而得以勇敢地去应付日常生活的平原上所展开的战斗。书卷是使我们得知过去时代的惟一

22、方法,又是为理解我们从未进入过的那种社会的关键。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给我显示出的俄国魂的某一面,至今还是依旧未变。霍桑或马克吐温的小说,使我得以历历再见到消逝了的美国的一面一样。因为这两个世界-个是在时间与空间上远离我们的世界,一个是我们现在住着的世界是如此令人惊 奇地相似,使我更加高兴起来。因此,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理由之一,便是想要超越我们的生活,了解别人的生活。但单是这一点并不是我们读书得到快乐的理由。在日常生活上,我们因为转入了现在正发生的那个事件的漩涡中,所以当局者迷,就不能把事情看明白,又还过于受到我们人自身感情的支配,就不能适当地体味出感情来。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值得狄更斯或巴尔扎克

23、去写一部小说,但是我们从那种经验上,并没有获得一点快乐,反而受到许多痛苦。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给我们一幅人生真实的写照,但为要使我们不发生恐怖,不转入漩涡,而又能从容来欣.赏它,所以只好客观地来加以描写。读一部伟大的小说或传记的人,不啻是过着一种冒险的生活,但又不妨害他心灵的和平。桑塔耶那说得好,艺术显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我们在行动中所找不到的东西,是生命与和平的结合。阅读历史是有益于我们心灵的健康的,它教我们节制和容忍,指示我们那产生内战和世界大战的可怕的争端,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些早已成为陈迹的口角罢了。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一本伟大的书,一定可以使读者在读过之后变成一个更优秀

24、的人。赫胥黎说过:“每个知道读书方法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他们自己放大,丰富他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一生内容充实,富有意义,而具兴味。”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享受的,就是这种由别人的生活而使之丰富的充实的人生。别的大量沟通思想的媒介:电影、电视、收音机、留声片,都将采取新的形式,普及各方,来帮助人类分享艺术的喜悦。可是这些东西没有一件能有读书那样深刻而持久的效果,没有一件能带给我们如读书那样广泛的感情和知识。作者:(法国)安德列莫洛亚 有改动)20. (2 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闸述的观点。21. (2 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2. (4 分)作者认为,书卷对我们有哪

25、些益处?23. (4 分)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本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三、写作(50 分)24. (10 分)按要求完成片段写作。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唐僧师徒四人,还是各路神佛妖魔,人物个性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你觉得小说中哪两个人物的性情最具反差性?请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字数在 200 字左右。25. (40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社会的飞速发展日益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更加的丰富多样;大家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的认识和追求也有了更多的变化。身处这样一

26、个时代,你都有哪些真切的经历与体验,又有什么思考与感悟,请选取感触最深的方面,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语文样题(二)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评卷说明:主观性试题不要求学生所答文字与本参考答案完全-致,只要符合题意,表述清楚,即可酌情给分或给满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3 分)C 2.(3 分)B 3.(2 分)D 4.(2 分)C 5.(2 分)B6.(3 分)示例:热辣的。湿闷的气息熏染着慵懒的行人;萧瑟的,急促的脚步扰动着城市的角

27、落;凛冽的,狂躁的呼啸打破了四野的沉寂。7. (10 分)(1)山岛竦峙 (2)不义而富且贵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好收吾骨瘴江边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7)山雨欲来风满楼 (8) 忽复乘舟梦日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二、阅读(45 分)(一)(10 分)8.(2 分)(1)能够(2)最终9. (4 分)(1)臣私下疑惑大王轻视齐国、楚国,蔑视韩国(的原因)。(2)这三人并非没有功绩,只是能善始却不能善终。10. (2 分)(1)君主处理国家间关系时要做到不骄不忿。(2)君主行事有始有终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11. (2 分)示例:成长的过程中,要

28、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作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的持续发展。(二)(12 分)12. (3 分)展现家院环境,表现父母的勤劳;表达家在记忆中的美好,为下文写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作铺垫。13. (3 分)作者按院子方位依次描述院中所种的树木,突出描摹了不同树木果实的状貌以及围绕这些树木自己和父母快乐幸福的生活场景,这样就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生动可感。14. (3 分)先从整体上写樱桃成熟时的状貌,“一颗颗“、“一串串“突显果实的密集面多,“钻”“骄傲”则以拟人手法把果实挂满枝头的情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之后又分别写三棵不同品种樱桃果实的形、色、味,用

29、比喻形容其美好的形态色泽,在对比中显出味道各异。多角度描摹中透出一种欣悦欢喜的感情。15.(3 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家院中快乐幸福生活的怀恋,对父母辛劳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感念,以及父母过世后对往昔生活远逝的伤感之情。(三)(11 分)16. (3 分)好。题目所示问题指向现实生活现象,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的兴趣;题目也统摄了文章的说明内容暗示了硒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17.(3 分)首先,由现实生活现象引出对硒元素基本知识的介绍:接着,说明目前研究发现的硒对人体健康可能具有的潜在作用;最后,指出“补硒“的正确认知。18. (2 分)指硒元素本身具有的益于人体健康的强大作用力。19.

30、(3 分)(1)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2)正常人群,只要均衡膳食,就可摄取充足的硒,无需特别的补充。(3)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四)(12 分)20. (2 分)读书有益于人生,应让书卷长伴一生。21. (2 分)对比论证,将插图、电影与读书比较,论述读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唯有书卷才能长留的观点。22. (4 分)(1)了解别人的生活,知晓别的民族的世界,获得生活和战斗的勇气与力量;(2)得知过去,理解从未进人的社会.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3)益于心灵健康,学会节制和容忍;(4)成为有教养,更优秀的人。23. (4 分)示例:阅读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心灵被震撼着。斯科特上校带领的英国探险队在南极遭遇恶劣天气,他们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着,作者的描述让读者似乎同样经历着一场生命的磨难。在为他们遭受的厄运心情沉重时,这些勇土面对死神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坚忍和温良,却又让人感受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人类最可宝贵值得铭记的财富。三、写作(50 分)略。参照 2018 年中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