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3366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郑州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近代科学兴起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

2、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其实,这是

3、一种短见。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小了,而是变大了。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近

4、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投入的增加与从业人员的大幅增长,以及功利主义评价模式的形成,部分科研人员完全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约束地从事后果高度不确定的研究。再加上国人对于前沿科技成果的极度期盼,促成需求的扩张,加剧了科技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无形中助长了科研人员冒险的热情。因此可以说,践行负责任的研究,恰恰是中国科技界应该展现给世界的一种形象。(摘编自李侠科技伦理

5、:没有约束的科技是危险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具有强大的自主发展力量,既造福了人类社会,也有可能摧毁人类社会。B.科技伦理的目的是“追求善”,托德 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 科技伦理”。C.科学崇尚自由,而科技伦理既可约束这种自由,也可引导科学研究。D.人类认识的局限使未来可能出现不确定的状况,科学的发展会加大这种可能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不足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科技伦理的重要性。B.文章指出科学研究各环节中存在伦理缝隙,有助于理解科学伦理的目标和作用。C.文章第三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

6、,深人论证了设置科技伦理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D.对于中国科学界科技伦理欠缺的原因,文章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进行了剖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是因为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科技伦理才得以兴起,受到重视。B.西方文化有悠久的科技伦理传统,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C.中国科学界在科技伦理上先天不足,与中国在近代以前缺乏科学传统与经验有关。D.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评价模式功利化等不良因素,增加了科研行为突破科技伦理的风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

7、纯电动汽车。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HEV,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 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58%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的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2012年,我国新

8、能源汽车产销仅为1万辆,时隔6年后的2018年,成功突破12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摘编自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汽车的未来?,易车网2019年2月20日)材料二: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9、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646项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该标准规定,座椅三排以下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120公里/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整车整备质量在750公斤及以下时,能量消耗率限值应在13.1千瓦时/100公里。(摘编自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人民网2019年2月20日)材料四: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舒尔

10、茨表示,计划延长对电动公务用车的税收优惠,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奥拉夫舒尔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德国汽车销售中,近半数都是公司公务用车。因此决定,到2021年不仅不会结束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而且可能延长到整个10年。”他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实现气候目标。但他也表示,插电式混动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会进一步收紧,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混动车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不过,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政府的补贴计划提高了电动汽车销量,但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新车注册率的1%。德国政府承认,到2020年100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的目标或无法

11、完成。(摘编自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提振新能源车需求),英国路透社2019年2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能源汽车的“ 新” 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HEV)仍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B.由调研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纯电动汽车,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C.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等国家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D.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

12、动汽车的税收优惠,但后者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方面源自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而地方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助力较大。B.相关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且实际增长率连年提升,这有力证明了材料一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事实。D.中国和德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有政策上

13、的倾向与扶持,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更大,而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优惠政策不尽相同。6.请结合以上几则材料,简要概括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声音刘国芳有一天,我来到一条河边。这儿是荒郊野外,一条河便让人觉得很空旷。河边没人,不管是河的上游、下游,还是河对岸,都没有人。但是,我忽然听到声音了。不是一个人的声音,是很多人的声音,一片嘈杂。但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也看不到说话的人。旋即,声音没有了,一切归于沉寂,好像刚才的声音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幻觉。是个好天,已经落了好多天的雨了,但现在,太阳出来了

14、。太阳在河里是悬不住的,低一下头,太阳就落在了水里了。太阳落在水里,便碎了,碎成满河的粼粼波光。不过,把头抬起来,太阳还在天上。有雾霭腾腾升起,它们随着流水缓缓而去。去远了,一条河便虚无缥缈起来。忽然又有声音了,从那虚无缥缈的地方传来。我侧耳倾听,终于听清了一句:“香竺真可怜呀,老公被官府捉了,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全落在她身上了。”接下来,又听不清了。我想看清说话的人,往那虚无缥缈的地方望去。但我看不到,我没有看见说话的人。忽然声音又传了过来:“ 谁叫他乱砍,这山上的树都被他砍光了。”“又不是他一个人砍,怎么就捉他一个人?”“他倒霉,你没听说,人一倒霉,喝水也塞牙。”声音又断了。这回,我

15、听清了,是两个女人的声音。我的眼睛又四处张望,想看清这两个说话的女人, 但我还是没看到。现在,声音又没有了,说话的人也看不见,于是,我又觉得刚才的声音是一种幻觉。或许,那不是幻觉,那声音是真实的,但却不是现代人的声音。是时光隧道使他们的声音重现。刚才我不是听到他们说官府么,现在的人,哪有说官府的?两个说话的人,也许是几十年前的人,或者几百年前的人,甚至几千年前的人。她们说过话后,声音储藏在天空里。有一天,周围的环境和那天完全相同,于是,她们的声音又被重现了出来。也有可能,说话的人离这儿很远,是时空错位把她们的声音传了过来。两个说话的人,离这儿有几十里,几百里,甚至几千里。但再远,时空一错位,她

16、们和我便会近在咫尺。在空旷的河边,到处虚无缥缈。我觉得,这两种可能都会发生。但随即,我否定了这些想法。因为,我忽然发现,我身边很多树都被砍了。我虽然在河边,但这河傍山,我看见山上砍了很多树,到处是树桩。这么说,刚才的声音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人说的话,也不是几十里几百里几千里外的人说的话。说话的人就在不远,她们也像我一样看见树被砍光了,才说着那些话。我觉得,我应该看得见两个说话的人。我继续找着。我仍没找到,但是,那声音又缥缥缈缈传了过来:“你听说了么,小溪发生了泥石流,半个村子被淹没了。”“怎么会出现泥石流呢? ”声音很小,我又听不到了。我真的想看到这两个说话的人,我相信她们在不远的地

17、方。也许在上游,也许在下游,也许在对岸。她们离我不远,不然,我听不到她们的声音。我认真找着。很快有结果了,我看见对岸站着两个人。河很宽,我看不清两个人的面目。在看到她们的时候,我又听到她们的声音了:“泥石流肯定跟乱砍滥伐有关。”“再不能乱砍树木了 ”声音又断了。我看着对岸两个人,希望再次听到她们的声音。但是,她们没有再说话,一直没说话。但,她们也没走,她们就那样一直站在河边。她们站在那儿做什么呢?是不是她们要过河,在等渡船?说到渡船,渡船就来了。船上一个老汉,他把船撑近了,然后问说:“要过渡吗?”我点点头,跳上了渡船。我要去对岸看那两个人。到了对岸,我看清了,那站着的不是人,而是两棵枯树。也不

18、对,不是两棵枯树,是两棵被砍断的树,枝枝桠桠都砍了,只留下两截发黑的树桩。难道,是它们在说话,我听到的,是它们的声音?(选自短小说2009年第11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我” 的心理,这些描写既真实地表现了“ 我”对声音来源的追索,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亦真亦幻,构思巧妙。B.小说中间,“我” 因发现身边有很多树被砍而否定了两个女人来自古代的想法,这打破了小说开头营造的神秘色彩,使其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意义。C.“怎么会出现泥石流呢?”这句话表现了说话者内心对灾难缘由的困惑和对乱砍滥伐行为的反思,并且与下文的情节彼此呼应。

19、D.小说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如贯穿全文的那条河既是故事的场景,又象征时光之河、历史之河,这使小说意蕴丰富,耐人寻味。8.这篇小说以“ 声音” 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分)9.小说中,“我 ”对声音的来源进行了不断追索。声音的来源可能有哪些?请结合作品主旨,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坐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 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

20、?”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日:“ 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 .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 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注。参劾其借官麴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过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时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

21、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日:“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方擢领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敕其妇兄护丧归。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 七字舍人 ”云。(节选自宋史 吕溱传)【注】流内铨:宋代官署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日/ 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22、B.未几 /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 /遣使谕日/此特为卿设/ 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C.未几 /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 /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 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D.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 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一,指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又称状元;第二、三名惯称榜眼、探花。B.经筵,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由翰林学士等官员充任或兼任。C.加,即在原任官职上增加职衔,多为虚衔,藉此享受超

23、越官阶的优待以示荣宠。D.舍人,可指古代权贵门客,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 舍人”;文中指显贵子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溱忠直敢谏,不畏权贵。侬智高进犯岭南,皇帝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通报这一消息,他直言诘问;他曾上疏直斥宰相陈执中,称其为奸邪之人。B.吕溱放纵轻忽,受劾降职。他放纵不羁,怠慢事务;因和都转运使李参不睦,他被诬陷擅借官麴作酒、违规接受馈赆,交由大理寺论罪,被贬为和州知州。C.吕溱仕途波折,政绩卓著。他历任要职,又屡遭贬谪;知开封府时,他一改前任失职无为的积弊,明察决断诉讼之事,震慑权豪奸恶之辈,颇有政绩。D.吕溱明敏善议,持重

24、自守。他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很受当时名流推崇;然而他能自我持重,任职杭州时,接待宾客往往只有寥寥数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大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2)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温汤客舍刘长卿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且喜礼闹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注】刘长卿:唐代诗人,此诗写于玄宗天宝年间诗人赴京赶考途中。冬狩: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围猎. 秦镜:

25、秦始皇宫里的方镜,传说它能鉴别人心邪正,后用“秦镜” 代指明镜. 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 遂为礼部的别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出了皇帝“ 冬狩”的时间、地点,展现了宫城气象之美,暗含对君王的赞美。B.颔联运用对比,“千旗暖”与“ 万井寒”等描绘,使宫中与民间的情形构成鲜明对照。C.“君门” 一句借司马相如献赋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引荐,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无奈。D.“客舍”一句写诗人囊中羞涩的窘况和仍能自安的心态,其中或有无奈与自嘲。15.诗歌尾联的意思是什么?该联与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6分)(三)名篇

26、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刘禹锡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两句,述说自己长年谪居荒僻之地的经历。(2)白居易琵琶行 中“ ,”两句,以多种自然界的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3)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 ,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踩在法律边缘的钢丝上,撩一下公序良俗的底线,借以显示自己营销手段的_,并迎合部分人群难以名状的心理,几乎成为一些广告从业人员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操作伎俩

27、。由此产生的个别产品广告往往在是否违法的界定上显得极为模糊,但其品位与趣味的低下却_。在现代传播中,广告的地位显而易见。“新闻就是配在广告旁边的东西。” 这是西方媒体人给新闻下的定义。我们不认同这样的新闻观,它只是某些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直接表述。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地位不可忽视,有着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商海风高,用广告赢得商战的例子很多,用广告影响、塑造、转变甚至玩弄受众消费观念以至价值观、世界观的事情也大量存在。精心制作的广告大片能在一瞬间击溃受众的心理防线,而那些_的小广告也会对受众产生不良诱导。定期给广告“ 洗洗澡” ,这不只是有关管理部门的事,广告的发布企业和刊

28、载媒体也应对低俗拙劣、罔顾社会风气的广告说“不” 。而广告面向公众,公众舆论是矫正不当传播的利器,公众对不良广告理当坚决抵制。( ),个别企业打擦边球的心思才能得到有效管控,我们的广告市场才会健康有序发展。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出机杼不言而喻唯利是图别出心裁B.别出机杼毋庸置疑利令智昏别有用心C.与众不同不言而喻利令智昏别出心裁D.与众不同毋庸置疑唯利是图别有用心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这句话证明商业广告至少可以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B.但这句话至少可以显示作为商业广告在传播中有着

29、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C.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D.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严管自律公众监督三者有机结合,“洗澡” 才能成为广告的常态。B.要想让 “洗澡” 成为广告的常态,就必须做到严管、自律、公众监督三者有机结合。C.企业自律、部门严管加上公众监督,才能让“洗澡 ”成为广告的常态。D.有了部门严管,再加上企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广告就会定期 “洗澡”。20.下面是某文学爱好者写给杂志社编辑的投稿信片段,其中有

30、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我是贵刊的忠实粉丝,贵刊的每一期我都惠存着;我也是一个初学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今把我的大作投递给贵刊,恳请编辑老师能于百忙之中认真阅读。若能倾囊相授,荣幸之至. 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祝贵刊越办越好!21.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6分)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

31、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四、写作( 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有位心理学家,在超市中设立了一个可供顾客品尝不同品种果酱的摊位。当这个摊位陈列多达24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约有60%的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其中只有3% 的人掏钱购买;当摊位陈列6种果酱供顾客选择时,仅有40%左右的路人会停留,而其中却有30%的人购买了果酱。对于该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你是否认同?请联系生活实际,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3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9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B(概念理解错误。“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就是科技伦理”不当。根据文意,托德莱肯所说的“道德法则”是针对人类的“有限性”而预设的完美的伦理规范,它包含了“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是“道德法则”的一种。)2.(3分)C(无中生有。文章第三段并未论证“可操作性”。)3.(3分)C(A.归因不当。根据文章第一段,科技伦理兴起的原因是科技发展有潜在的危险,而非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B.说法绝对。“因此能有效避免科研中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不当。D.曲

33、解文意。“国内科研从业者大增”不能视为“不良因素”。)(二)(12分)4.(3分)B(曲解文意。“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并非从调查结果可知的内容,而是作者的评论。)5.(3分)B(不合逻辑。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的发布,不能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6.(6分)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三)(1

34、5分)7.(3分)B(作者写“我”“否定了两个女人来自古代的想法”,意在引导读者串联过去和现在,表明人类的乱砍滥伐行为一直没有停止,既没有打破文章的神秘色彩,也没有让文章更具科学性。)8.(6分)作品围绕“声音”,以模糊断续的声音的出现和“我”对声音来源的思索与寻找为主体构筑情节,使情节集中紧凑。通过具体的“声音”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人们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关注和反思,使主旨的呈现更加新颖巧妙。通过追索声音的来源,写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持续时间之久、涉及范围之广,突出了呼吁人们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环保的主旨。通过写“声音”来源不明,暗示有种种不同的人在关注环保,突出了环保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拓宽了小说的

35、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以“声音”为中心谋篇布局,让读者的心始终被声音来源牵动,跟随“我”去追索,使故事更有悬念(或“更具神秘感”),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被砍掉的树木发出的声音:小说多次提到砍伐树木,写到了河边山上的树桩与河对岸的两棵被砍断的树,因此声音可能是它们发出的。被人类破坏的大自然发出的声音:人类的乱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生态,导致了泥石流的发生,因此声音可能是大自然对人类行为发出的警告。承受自然被破坏恶果的人发出的声音:乱砍滥伐导致泥石流发生,半个村子被淹没,人们被灾害惊醒,因此发出“再不能乱

36、砍树木了”的声音。有环保意识的觉醒者发出的声音:古代官府惩治乱砍树木者,人们在泥石流灾难面前终于意识到“再不能乱砍树木了”,因此声音可能是环保意识觉醒的人发出的警示与劝诫。(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10(3分)B(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自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11(3分)D(“文中称显贵子弟”错。文中的“舍人”应为“古代官称”。)12(3分)B(从文中“溱乃未尝受”可知,吕溱未受贿,而其他罪名并非诬陷。)

37、13(10分)(1)(若)用空言议论他人,这是私下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5分;大意2分,“中”(中伤,诋毁,诬蔑)、“示”(给人看,让人看)、“辨”(通“辩”,申辩,辩白,辩解,分辩)三处各1分。(2)吕溱在朝堂上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5分;大意3分,“绝迹”(隔绝,杜绝交往,不与交结,不趋附,不攀附)、“中废”(中途被废黜,中途被罢免)两处各1分。注意:“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二)(9分)14(3分)A(“暗含对君王的赞美”

38、错误。古代帝王冬天狩猎,跃马扬鞭,勇猛威武,而唐玄宗却耽于享乐,与杨玉环在华清宫温泉沐浴。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君王的讽刺。)15(6分)意思:让人高兴的是礼部科考是公平的,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示给考官评判优劣。(2分)情感相同点: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前景的期待。(2分,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情感不同点:刘诗表达了对科考公正的坚信,而李诗没有这种情感;刘诗相信自己会科考高中,李诗相信自己必定能实现政治抱负。(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三)(6分)16.(6分)(1)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2)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

39、则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D(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独到,指诗文创作另辟途径,不落俗套。与众不同:跟众人不一样。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显而易见。毋庸置疑:不用怀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利令智昏: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不同常规,独创一格。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18.(3分)C(A项语序错误,“至少可以”应放在“证明”前;B项“作为商业广告”为介宾短语,不能作“有着”的主语,可删去“作为”;D项搭配不当,“占据”和“价值和影响力”不搭配。原文中“占据着地

40、位不可忽视”错误,应改为“占据的地位不可忽视”或“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19.(3分)A(联系上下文段的内容和句式,可以排除B、C、D。) 20.(5分)“惠存”改为“保存”;“我的大作”改为“拙作”;“认真阅读”改为“审阅”;“倾囊相授”改为“不吝赐教”;“您们”改为“您”。(5分;找出并修改正确一处给1分。)21.(6分)示例: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6分;共有七个要点,少一点扣1分,6分扣完为止。)四、

41、写作(60分)22. 参照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立意:本题的立意是开放的,对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学生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实验反映出来的道理是:选择过多,收效反而会小。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对此道理,学生可以认同,以“选择过多,收效反而会小”为文章的中心行文;学生也可以不认同,以“选择多才更有益处”为文章的中心行文。两者均合乎题意。“认同”的具体角度举例:选择过多,令人迷茫,太多干扰让人无所适从,甚至放弃目标,所以排除干扰,专一做事容易成功。 选择过多,会给人带来过高期望值,失望值也随之增加,所以减少欲望,更容易获得幸福。“不认同”的具体

42、角度举例:选择多,机会多,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选择越多,自由度越大,更容易获得幸福。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吕溱,字济叔,是扬州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先任亳州通判,后任职集贤院,同时任修起居注。因为参与进奏院宴饮一事获罪,出京外放任蕲、楚、舒三州知州。后重新起用他任修起居注。侬智高叛军侵犯岭南,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通报这一消息。吕溱进言:“一个地方有了紧急状况,应该使各地都知道,得以共同戒备。现在却想让人们不知道(有关情况),这是什么意图呢?”被提拔担任知制诰一职,又出京外任杭州知州,后入朝任翰林学士。吕溱上疏弹劾宰相陈执中行为奸邪,仁宗退还了他的奏疏。吕溱(面陈皇帝)说:“(若)用空言议论他人

43、,这是私下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不久,陈执中被罢去相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职位任徐州知州,(仁宗)在资善堂赐宴饯别,派遣使臣转告他说:“这顿宴席是特地为你设的,你可以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下诏自此以后,以经筵讲官身份出京外放任职者照此作为惯例。转任成德军,当时正开凿六塔河,宰相力主此议。恰逢地震,吕溱上奏请求罢停此事来应答上天的儆戒。吕溱奢侈放纵不拘礼法,处事简慢疏忽。和都转运使李参不相和睦,回到朝廷,在流内铨任职。李参弹劾吕溱借用官府的酒曲做酒,(派人)挟带私货到河东地区做买卖,以及违反规定收受(别人)赠送的礼物,(朝廷)将此事交付大理寺论处。但吕溱不

44、曾接受礼物,然而朝臣议论纷纷,说吕溱犯下了死罪。皇帝知道他罪过较轻,只是将他降职,出任和州知州。御史认为降职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责,(朝廷)又让他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任职。后来又起用为池州知州、江宁府知府,复任集贤院学士,加衔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开封府知府。当时执掌开封府的官员连续几任都不称职,而吕溱见识精准超群,诉讼之事都能立刻决断,权豪奸恶之辈收敛劣迹。曾经入朝向皇帝述职,神宗察觉他有病容,劝他就医服药,不久果然染上重病。神宗改任他为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不久)吕溱就病逝了,享年五十五岁。追封他为礼部侍郎。皇帝深表哀悼,特命中书省下诏说:“吕溱在朝堂上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闲置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刚刚晋升要职,却猝然离世,家境贫寒子女幼弱,遭逢如此大祸,一定很狼狈。应当赐予优厚的抚恤金,官府办理他的丧葬,来勉励人臣的节操。”并敕令他的内兄护送灵柩归葬家乡。吕溱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当时名流推重赞许他。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任上接待往来宾客,不过寥寥数语而已,世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