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262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案(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5 课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自古以来,人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科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使科学水平逐渐提高,使新的科学技术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就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贫穷与落后;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电子时代和丰富多彩的舒适生活。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美字体赏美文守住宁静胡梦蝶当地球在脚下不停旋转,人们的步伐始终处于加快状态,步调的节奏如鼓点般的密集,我们的生活亦如被挤在狭小的时间缝隙中,苟延残喘

2、。拥挤的马路、匆忙的行人、加速的世界,这些进程加速的事物真的让人生得意吗?一味匆匆向前的步伐,只知眼望着终点,是否已让他们错过了路边美丽的风景?亦如我们,作为人生的旅客,是否已失去了旅行的乐趣,失去了旅行的那份心情?人生的行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动和静。人生需动,因为它可以推动生命的前进;而人生亦需静,它能为你沉淀下浮躁的心,享受这世间观赏的乐趣。物理上有一种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 ”这种说法在心理方面亦可行。这世界喧嚣浮躁,若将心亦留于世界这空间,将与它归为一类。我们可以身处闹市,但不能将心也置之于闹市。有人认为世界喧嚣,人生亦喧嚣。那是因为心的喧嚣。有一则禅语故事说的是:慧能

3、大师来到法性寺,看到两个僧人在寺前迎风飘扬的旗幡旁争论不已。一僧说是幡在动,一僧则坚持说是风在动。慧能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若心宁静,便不因这世间种种浮躁,不厌烦于世界种种。因心浮躁,则世间浮躁;因心宁静,则世间宁静。浮躁的心总是见那浮躁的物,宁静的心总是见那宁静的趣。世间喧嚣与否,皆在于心的动、静。守护住心中的宁静,便不觉世间厌烦,人生浮躁。其实守住宁静很自然、很容易。将心沉淀下来,暂缓脚下加速的步伐,漫步于田园间,见那晚风悠闲地携着落叶散步;或目送归巢的雀鸟迎着晚霞飞翔;亦可静听每一朵花儿开放的声音;抑或听那归家的渔船发出的阵阵呜鸣。心中沉静了,心想幸福亦是如此

4、容易。接住一颗自然赐予的果实,细细品味那份宁静,心便豁然开朗,不觉世间喧嚣,不厌世间浮躁,兜兜转转,时光如此宁静,于生活之中便可轻易捕捉到它的美。朱子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若宁静,那么在其眼中,世界便也如此恬淡、安逸了吧。心中宁静,万物生趣。诸葛亮在诫子书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唯有静下心来,摒弃浮躁,于静中学习,于静中反思,方能不断超越自我、追寻梦想。静之物不在世间,而在本心。本心若静,则世间静。故守护心中之静,便可守护世间之静。1作家以生动活泼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

5、也预测了超低温技术给人类文明带来的美好前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是由无数的科学家呕心沥血、前赴后继来推动的,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探索,这教育我们要打破权威、清除迷信和愚昧,高举科学的旗帜继续探究完成未知的重任。写作运用 适用于 “科学与人类文明” “探索无止境” “科技的力量”等话题。2不久,又有人发现,铅在超低温下,电阻也会消失。人们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用金属铅做成圆环,放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中,这时,金属铅的电阻就消失了。人们在金属环上通了电流,然后截断电流,把整套仪器封闭起来。经过两年半以后,人们再把仪器打开,发现金属环里的电流仍在流动,电流强度没有明显的减弱!现在,人们

6、发现,不只是水银、铅具有超导性能,而且铌、锌、铝、钽、锂、锡等 23 种纯金属与 60 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时也都具有超导性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铌,它在263.94就显示了超导性能,比其他纯金属、合金显示超导性能的温度高。写作运用 适用于 “发现” “循序渐进” “执着” “追求”等话题。示例一: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18 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尸体才发现胸腔内挤满了脓水。他问自己,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最后他从用手指关节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胸部疾病和叩击音变之间的关

7、系。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1 000 多年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让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用理想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示例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类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 ,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

8、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

9、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

10、之中。进入 21 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人们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世界观、自然观的一个新跨越,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类应该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宗旨,利用科技与自然和平相处、和谐发展,努力避免负效应。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按自然规律办事

11、,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问世,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共识。我们应站在人类绿色文明和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的新起点上,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绿色科技文明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拥抱绿色科技的美好未来。(科技进步与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液态(ti) 石蜡(l)倔强(ju) 韧性(rn)B消耗 (ho) 骚动(zo)栗子(l) 摄氏(ni)C氦气 (hi) 氖气(ni)氩气(y) 冷藏(zn)D暂

12、时(zn) 膨胀(zhn)冷却(qu) 镊子(ni)解析:A 项, “态”读 ti, “倔”读 ju。B 项, “耗”读 ho, “骚”读so, “摄”读 sh。C 项, “氖”读 ni, “藏”读 cn。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经

13、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刚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A BC D解析: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此处表示当地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使用正确。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她的意思,使用不正确。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处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

14、精神。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此处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使用正确。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此处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畅飘逸,使用正确。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望文生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冰雪融化,使用不正确。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科学家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与它的温度、体积估计相似,而且还可能有液态水。B11 月的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C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

15、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因而难以令人满意。D近年,欧洲多个国家遭遇暴雪袭击,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 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解析:A 项, “地球与它的温度、体积估计相似” ,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改为“它的温度,体积估计与地球相似” 。B 项,搭配不当, “天气”不能“驱散” 。C 项, “即使”表假设, “因而”表结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合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应将“因而”改为“固然” 。答案:D4下列关于实用文体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园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人民币 185 元

16、。(招领启事 )B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厂。(招聘启事 )C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和“文化茶座”两个栏目的文章。(征稿启事 )D本人昨日在操场丢失一手提袋,内有校服一套,拾到者重金感谢。(寻物启事 )解析:A 项,因说了钱包的颜色和详细的款项,容易招致冒领; B 项,文白夹杂,语体色彩混乱,将“足下”换为“您的” ;D 项, “重金感谢” ,有点轻重失度。答案:C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厄尔尼诺今年真的会来吗?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地区海温,在今年 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 0.5 摄氏度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

17、状态,并且未来有可能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简单来说是一个气候现象,它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说。郑飞指出,从监测数据来看,今年 5 月份已经进入到厄尔尼诺状态,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平均海温相比常年平均值,超过了 0.5 摄氏度,但是这个状态要维持 3 个月以上,才认定它是真正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果从 5 月份开始到 7 月份,这三个月一直维持在正的 0.5 摄氏度以上的平均海温,可能到 7 月底的时候会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果 7 月份海温掉下来、8 月份

18、又升上去,又要从 8 月份重新开始算了,之前 5、6 月份增加的海温就不算了。 ”郑飞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指出,今年会不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还要看 7 月的平均海温,目前认为有 80%的可能性厄尔尼诺会继续发生,从大多数模式预测的结果来说,还是比较倾向于 7 月份基本上能够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通常厄尔尼诺年,世界各地灾害不一样,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说。“从更长远来看,今年的厄尔尼诺的意义不在于今年,而在于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会不会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趋势,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丁一汇说。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

19、,多年研究数据表明,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初霜冻时间可能提前,不利于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秋粮丰收。气象专家表示,根据国际最新统计,厄尔尼诺发生时,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减产 2%左右。对于可能遭遇的厄尔尼诺事件对农业的影响,要高度重视、有所准备,但也不应过分惊慌。郑大玮指出,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年对于北方的玉米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目前像华北南部偏西一点,旱象露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盛夏、秋季有可能发生干旱。目前来看,黄淮地区,首先是把夏玉米抢时间尽快种上去,并抓紧适时中耕。东北地区有可能发生冷害,要采取促早熟的措施,如适当地增

20、加磷肥、控制氮肥等。对于南方地区,要注意对洪涝早做准备,提前疏通田间排水系统。要有蓄洪的准备,提前进行人员的疏散转移,做好补偿。充分利用蓄滞洪区和上游的水库蓄水、拦洪,必要时要牺牲局部、保全大局。针对很多湖泊已用于养殖的现实情况,要早有预案准备,确保能够及时发挥湖泊的调蓄功能,减轻损失。(选自 科技日报有删改)5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处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今年 5 月份与往年平均值相比,偏高 0.5 摄氏度以上,表明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B厄尔尼诺其实是一种气候现象,发生的范围在热带太平洋,表现为海水温度异常增暖,带来的大的影响可能是全球气候的变化

21、。C郑大玮先生认为今年会不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还不能明确回答,必须观察 7 月的平均海水温度,其发生的概率在 80%。D一般情况厄尔尼诺年,世界各地灾害不一样,厄尔尼诺的意义在于更长远的未来是否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趋势。解析:A 项,混淆范围,原文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分地区海温 ”,选项忽略了关键词“大部分” 。B 项, “可能是”表述不准确,原文为“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C 项,张冠李戴,观点应是“丁一汇院士”提出的,而非“郑大玮” 。答案:D6下列对原文论证、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分析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前提,须观察海温变化,且有 3

22、个月以上的厄尔尼诺状态发生。B文章分析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进行了相关预测,有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干旱等状况。C文章综合郑飞和丁一汇的观点,指出厄尔尼诺有可能在 7 月份发生,在未来有可能造成中等强度以上的灾害。D文章论证了厄尔尼诺的到来对农业有一定影响,对此,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但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解析:根据原文“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初霜冻时间可能提前” ,选项忽略了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是“秋季” 。答案:B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会对农作物收入产生影响,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作物会减产 2%。B目前

23、我国华北南部偏西一点,已经有了旱情的兆头,依照此趋势继续发展,到盛夏、秋季有发生干旱的可能。C为了规避危害,黄淮地区需要抢种夏玉米,并抢抓中耕,而东北地区须采取增加磷肥、控制氮肥等有效措施。D南方地区对于洪涝要有预案,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功能,采取提前疏通田间排水系统和疏散转移人员等措施。解析:根据原文“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减产 2%左右” ,选项忽略了关键词“左右” ,混淆了或然与必然的关系。答案:A三、创新语用8仿写下面画线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支玫瑰,_;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_。换一个角度来看,

24、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_,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_,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答案: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 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 失去了蔷薇 遭受了心灵的创伤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_。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_: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

25、范围内的自我修复,_,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_答案: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1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 7 月 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答案:“堵住”改为“堵塞” “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 “打算”改为“计划”或“拟定于” “正遇上”改为“恰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