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262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积累(本大题共 21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国粹(cu) 自诩(x) 剔除(t) 残羹冷炙(zh)B冠冕(gun) 譬如(p) 罪孽(ni) 休戚相关(q)C凝聚(nng) 辜负(g) 履行(l) 咄咄逼人(du) D俯瞰(kn) 濒临(bn) 推衍(yn) 归根结蒂(d)解析:B 项, “冠”应读“gun” ;C 项, “辜”应读“” ;D项, “蒂”应读“d”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丰盈 频繁 嘻戏 冠冕堂皇B相像 想象 消受 归根结底C

2、吝啬 贴近 提炼 稍纵即失D躁动 急燥 检索 咄咄逼人解析:A 项, “嘻戏”应为“嬉戏” ;C 项, “稍纵即失”应为“稍纵即逝” ;D 项, “急燥”应为“急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萦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上,作家们围绕“走向新生态: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为文艺繁荣添砖加瓦。社会发展的事实表明,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密切关系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是任何人不能离间和阻挠的。日本“神钢事件”反

3、映了当今“日本制造”的商家,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孤注一掷地赌押输赢,以次充好来降低成本的现象。文章称,对美国很多批评者而言,特朗普可谓撕下了美国的面具,露出这个世界大国充满疑虑,肆无忌惮,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幢幢红顶白墙的阁楼各分秋色;走进安吉县余村,水渠水塘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A BC D解析: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使用对象错误。添砖加瓦: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牢不可破:形容两者关系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进行最后一次冒险。语意重复,与“赌押输贏”重复。肆无忌惮

4、:常用来形容坏人明目张胆地干坏事。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不能用来形容景象。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重庆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维持生计,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上万亩高山草甸发展乡村旅游过上了好日子。B生逢乱世的苏州九如巷张氏昆曲家族,无法改变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却能默默坚守、继承、保持,直至和平年代的到来。C这片古老、神奇、瑰丽、丰饶的科尔沁右翼中旗土地,人文历史独特秀美,自然风光悠远厚重,人们赋予其富有诗意的名字。D华北制药厂新药研发的重大成果,即以中医药替代西医抗生素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然备受关注,并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解析:A 项,成分残缺

5、,缺谓语,应在“上万亩”前面增加“村民利用” 。C 项,搭配不当,应该是“ 人文历史悠远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美” 。D 项,前后内容不一致。 “中医药替代西医抗生素”不是新药研发的成果,它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新药。答案:B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老张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事们前往祝贺,他道谢说:“托福!托福!”B小李对网购的衣服很满意,在网购平台给店家留言说:“衣服很好,以后我会多光顾的!”C王经理在公司大会上诚恳地对员工说:“为了公司的发展,大家就斗胆建言献策吧!”D主持人在介绍专家出场时说:“下面有请北大张教授为我们抛砖引玉,传授经验!”解析:B 项, “光顾

6、”是敬辞,此处用于自己,不得体。C 项,“斗胆” ,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此处用于“大家” ,不得体。D项, “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别人。答案:A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两句诗使用比喻的修辞、象征的手法,表现诗人虽屡遭贬谪但因新人辈出而自感欣慰的豁达胸襟。(2)苏轼在 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_,_”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3)在 师说 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

7、们“年相若” “道相似” ,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的尴尬局面。答案:(1)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二、阅读鉴赏(50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他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父子之间没有友谊,因为孩子对于父亲,多半是尊敬。友谊需要交流,父子之间差距最巨大,难以有这种交流,也许还可能伤及父子间天然的义务

8、。父亲不应向儿子袒露所有内心的秘密,以致父子间产生不适宜的关系;同时儿子也不能责备和指出父亲的错误,这是友谊最重要的职责。男女的爱情也不属于友谊之列。尽管爱情的火焰更活跃、更炽热、更勇猛,但它让我们处于紧张之中,有时是一种想急切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狂妄。然而友谊却是一种普通的温热,它平稳宁静、持久不变;它温柔平和,不会让人感到伤痛和难受。爱情倘若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彼此赏识阶段,它便会慢慢消退,进而消逝。友谊在得到之后便会进一步滋长、健壮、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也会由此而得以升华。友谊除了自身之外,不涉及其他任何的交易存在。友谊实际上是由心灵相通的机遇相联结的频繁交往和亲密无间。

9、罗马执政官在处死提比略 格拉库斯之后,继续迫害与他相识的一些人,他最要好的朋友凯厄斯 布洛修斯便是其中之一。莱利马斯当着罗马执政官的面,问布洛修斯愿意为朋友做些什么,布洛修斯的回答是一切事情。莱利马斯又说:“什么?一切?如果他要你烧掉我们的神庙呢?”布洛修斯反驳说:“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他坚持这样要求呢?”莱利马斯接着问。布洛修斯答道:“那我会照办。 ”谴责他言辞的人,并不懂其中的秘密,也不知道布洛修斯所持的看法。实际上他们俩相交甚深,由于深交,他们互相信任,互相钦佩。让道德和理性来引导这样的信赖,你就会发现布洛修斯应该这样回答:“假如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一致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再是朋

10、友。 ”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的友谊相提并论。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行,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 “爱他时,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 ”奇隆这样说道。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恩惠和利益孕育这普通的友谊,然而在至高无上的友谊中,却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我们的意志已完全交融。在必要时,我们会得到朋友的救助,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尽了什么职责而感到庆幸。朋友这样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

11、的完美。朋友间没有了义务的感觉,他们所讨厌的引起分歧和争端的字眼,如利益、义务、感激、祈求等等都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其实,他们之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拥有的。他们行动一致,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他们是一个灵魂占据两个躯体,所以他们之间不能给予或得到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立法者们为使婚姻与这神圣的友谊有某种想象上的相似,而禁止夫妻双方相互馈赠。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你可以欣赏这个人的美貌,那个人的风流和智慧;你也可以喜欢这个人慈父般的胸怀,那个人兄弟般的情谊,如此等等。然而至高无上的友谊却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会帮谁?假如有两个人要求你做的

12、事性质相反,你将听谁的?独一无二的高尚的友谊会解除所有的职责,免除所有的义务。古人米南德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选自蒙田随笔集中的论友谊 ,有删改)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友谊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建立在各种外在需求之上,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B在父子交流的过程中,父亲不能向孩子诉说内心的秘密,以避免产生不适宜的关系。C勇猛、炽热的爱情区别于温柔、平和的友谊,它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便会慢慢消逝。D立法者希望婚姻与至高无上的友谊相仿,没有恩惠和利益,因而禁止夫妻间的馈赠。解析:B 项原文表述是“父亲不应向儿子袒露所有内心的秘密”而非“诉说内心

13、的秘密” ,范围扩大了。答案:B8根据文意,下列判断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爱情不属于友谊之列,相爱的双方有时会互相伤害,这是人们追求友谊的缘故。B作者用布洛修斯愿为朋友火烧神庙的事例来证明友谊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C那些真正得到至高无上友谊的人,能够共同拥有彼此之间的思想、观点和荣誉。D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帮了其中的一个,说明你们之间存在崇高友谊。解析:C 项从原文“他们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拥有的”中可以得出。 A 项因果推断不成立。B 项“ 连火烧神庙这样的事都能去帮朋友做”是证明真正友谊“思想与行为一致” ,不是论证“友谊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 。D 项“ 求你帮忙”

14、的朋友已不符合作者所认为的“崇高友谊”的特征。答案:C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恩惠和利益孕育这普通的友谊,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B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友谊不同于普通的友谊,需要人们有智慧地、小心翼翼地呵护。C至高无上的友谊是心灵相通的,它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D至高无上的友谊,他们的交往不存在恩惠和利益,他们的思想完全交融。解析:B 项, “有智慧、小心翼翼地呵护” ,这是一般的友谊,而不是“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友谊。答案:B(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6 分)石缝间的生命( 节选)林 希石缝间那倔强的生命,

15、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啊。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

16、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就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里,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

17、树根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难的拼搏。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愿一切生命不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更是美学的,它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10第段中“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生命就是拼搏”的含意是什么?(6 分)答:_答案: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对适

18、者、强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为不知拼搏就会被淘汰。11第段中“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中“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应如何理解?(6 分)答:_答案:最艰苦的环境最能锤炼人,它能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12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样一个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7 分)答:_答案:无论环境怎样困厄也无所畏惧,要永远蓬勃向上,面对人生。13从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7 分)答:_答案:层层深入地把石缝间生命的奇迹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15 分)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杨曾宪有人说,鲁迅

19、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是 31 年前读的鲁迅,一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 30 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

20、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新文化很快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比呢?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

21、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如针芒在背。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

22、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可以清晰地嗅出阿 Q 主义的味道。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14下列对作者的观点阐述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今天仍然存在着阿

23、Q 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B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即用鲁迅的思想与妨害民族进取的劣根性做斗争。C应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D对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更需要的还是鲁迅,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解析:A 项,不全面, “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也能表现出阿 Q 主义。C 项,理解片面,写周作人是为了同鲁迅对比。D 项, “今日的中国青年”的说法不全面,还有“今日中国知识分子” 。答案:B15作者为什么会有“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是鲁迅,而不是

24、周作人”的说法?(6 分)答:_解析:解答时可以从第段筛选关键信息,从“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一句话来看,答案应包括两个方面。答案:从文学史角度: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周作人也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但很快新文化沦为他的工具,他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玩物丧志。从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的角度: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周作人抒发的是封建士大夫情调。16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变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6 分)答:_解析:例子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找出该段的中心

25、句即可,这一段的中心句是文段的最后一句话。答案: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否则,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或:今天,我们仍需要鲁迅精神批判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三、创新语用(19 分)17参照示例,阐释“悦读”书社名称并为其拟写广告语。(6分)示例:“漫雪”诗社社名阐释:漫,挥洒豪迈;雪,象征高洁。品读,抒写,我们以蓬勃的生命引爆激情;感悟,做人,我们用深刻的思想打造精神。社团广告语:漫天飞雪扮江山,一腔诗情歌神州。“悦读”书社(1)社名阐释:_(不一定与示例句式相同,但要有文采,不超过 60 字)(3 分)(2)社团广告语:_(使用对

26、偶,不超过 20 字)(3 分)解析:例子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找出该段的中心句即可,这一段的中心句是文段的最后一句话。答案: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否则,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或:今天,我们仍需要鲁迅精神批判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既然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把物质的生命延续到理想的长度,那么,_,使这有限的生命历程更有意义。人的一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是朴素的真理。的确,_,那也就很不容

27、易了。很多人常常哀叹人生苦短,却不知道人生的长短并不是只以寿命来衡量的。要知道,人的生命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能从有限到无限,人生的内涵也才能从简单到丰富。所以,_,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有价值。解析: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第一空从上文的“无法”和下文的“意义”判断,此处应从提高生命历程的质量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从前文的“悔恨”可推断此处应从做到没有悔恨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空从前文“人的生命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能从有限到无限”提炼性的概括为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示例) 我们就要想办法提高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

28、量 人的一生如果能做到毫无悔恨 我们要关心他人、服务社会19下面是广西桂林的城市标志设计图,请写出其构图要素(文字、字母除外) ,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7 分)答:_解析:回答构图要素时需仔细观察图标中的画面,画面中山水相映,实景倒影十分巧妙地构成了“桂林” ,中间一横贯穿,形如河岸,其余笔画则恰好形成山峰、倒影、云彩,构思新颖而又有韵味,桂林山水的秀美如在目前。回答寓意时要联系城市特点“桂林山水甲天下” ,结合画面内容,从风光秀丽方面入手。注意字数限制。答案:(示例) 图标由汉字“桂林”演化而来,中间一横贯穿整个图标,像是平直的河岸,而竖则化为直立的

29、山峰及其水中的倒影,其余笔画化为云与影萦绕在山水之间。整个图标是字又是画,突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秀美。四、写作(60 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走进校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行知楼、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从楼名中选取两三个,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感触与思考。构思时,要求名与意建立联系,如“文质楼”

30、“兰蕙楼” “勤耕楼” “凌云楼”结合可以写追求品质的高尚;“明理楼” “行知楼” “笃志楼” “博约楼” “致远楼” “厚德楼” “思齐楼”可以任意组合,写应该具有的美好品德。行文时注意从楼名到修身养性的转换,以自己的品德修养这一大中心为基础,下面写小的方面,如提高自己的修养,然后从小的方面写“博观约取” “励志笃行” “见贤思齐”等。【范文示例】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一考生走进校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墨香,诗卷之气沁入心中。放眼望去,亭台,回廊,浮雕,园林,无不充满智慧。即使是那一个个小小的楼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1、。 ”身为学子,不论出身、相貌、才情,都应以德为首。无德之人,难成大器。我国自古重品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因为品行之重,不但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存亡。魏征为国荐贤,敢言直谏;岳飞精忠报国,不畏奸邪,传为千古佳话。而李斯妒杀韩非,玷污一世英名;秦桧结纳私党,陷害忠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及今人,自当心忧天下,胸存懿德,践行“仁义礼智信” ,提高自身修养。待师以敬,待友以诚,孝亲尊长,三省吾身,以美德立于天地之间。看到“行知楼” ,不禁让我想起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 。学习,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从实

32、践中探求真知。远古时期,人们认知能力低下,更没有如今这般丰富的知识资源。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资料,修先人之古籍,终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而那些文学巨擘也不是蜗居在小小斗室里完成鸿篇巨制的。只有体味生活,才会在文章中描摹人生百味。现代作家余秋雨,辞去北京工作,抛下政治、社会地位,去大漠中看古战场,去甘肃观莫高窟,渡赵州桥,游历三峡,只一身破衣,足迹遍及文化古迹,历尽艰辛,终于酿出了醇美的文化苦旅 。阅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获取真知,成就大业。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3、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功成名就。“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点评】 作者开篇由校园场景引出话题,扣题严谨,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文章重点从“厚德” “知行” “搏毅”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的素材包含官场、医学、文学,涵盖古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古诗文名句的引用,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文采。举例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交错使用,灵动多变,显示出娴熟的论证技巧。拟题言简意赅,行文首尾照应,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