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001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倒计时22天(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倒计时 22 天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1.造纸术:(1)过程: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是甲骨、青铜、竹木简、帛。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印刷术:(1)过程: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13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2)评价: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1)过程: 唐代炼丹制

2、药时偶然发明。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战争。(2)评价:14 世纪初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4.指南针:(1)过程:战国时称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2)评价:13 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5.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地主阶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二、汉字与书画1.文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

3、书)。2.书法: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隋唐有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3.绘画:(1)历程: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的帛画魏晋的文人画出现唐画的雍容华贵宋元的文人山水画明清绘画的风格奇特。(2)代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的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3)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三、文学成就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贵族和平民的生活。2.

4、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句式自由灵活;代表作有屈原的离骚 。3.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唐诗:(1)繁荣原因:唐朝的统一强盛;中外及民族间交流频繁;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确立。(2)代表:边塞诗人高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白居易:作品针砭时弊,忧国忧民。5.宋词:(1)繁荣原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等。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2)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苏轼念奴娇赤壁

5、怀古,柳永雨霖铃 。6.元散曲:(1)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2)代表人物及作品: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1)社会背景: 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2)成就: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四、戏曲艺术1.元朝,杂剧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 。2.昆曲到明代发展为传奇,代表作为汤显祖的牡丹亭 。3.京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

6、时。道光年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1.“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解析】选 D。材料提到蔡伦改进造纸术“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的优点 ,显然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选 D;中国最早的纸张出现于西汉,排除 A;B 和材料无关,排除;太学兴办于西汉,时间不符,排除 C。2.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

7、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解析】选 D。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技术,与审美观无关,故 A 错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主要在民间,没有上升到官方的层面,故 B 错误;“ 一本难求”可见市场并不大,故 C 错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 一本难求”可见其市场上用泥活字的情况不多,或者说没有为市场所接受,活字印刷并没有获得相关的利益,故D 正确。3.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

8、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 ( )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选 C。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凸面镜对西方科技的影响,故 A 错误;材料中同样没有中西传统科技的横向比较,故 B 错误;根据材料“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 13 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仅局限于娱乐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 C 正确;仅

9、仅通过一个凸面镜并不能断定中国传统科技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曾长期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故 D 错误。4.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解析】选 D。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故 D 正确。5.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

10、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解析】选 B。重农抑商政策是政府的一种行为,材料与政府行为无关,故 A 错误;通过多种途径都可以获得社会地位、政治身份和经济收益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倾向,故 B 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各种职业的人通过本身技艺可以获得政治身份和经济收益,体现不出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故 C 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故 D 错误。6.下列绘画作品中,能体现“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 )【解析】选 C。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反映的是北宋开封繁

11、华的景象,但讲求的不是文人个性,故 A 错误;鹳鱼石斧图是远古时代彩陶画的杰出代表,题干材料描述的绘画风格很明显是文人画,故 B 错误;墨梅图是元代著名文人画大家王冕的传世名画,故 C 正确;步辇图是初唐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文人画在唐朝还尚未兴起,故 D 错误。7.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 )A.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 B.强调书画同源性特点C.突出主观的诗情画意 D.重视书画客观写实性【解析】选 C。材料反映了中国画文学和绘

12、画相结合,未体现天人合一的绘画意境,故 A 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画中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并未涉及书法和绘画的源头,故 B 错误;从唐代文字藏于石隙树根处到元代有意识地占据很大画面,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体现了主观的诗情画意,故 C 正确;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并不注重客观性,故 D 错误。8.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由此得出 ( )A.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 B.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C.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D.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解析】选 B。材料中所说的是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不能作为证明汉字起源的依据,

13、故 A 错误;材料中所讲述的是传说仓颉见到鸟兽蹄迒才发明文字,这反映了古代文化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启迪,故 B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话故事只是传说,没有考古发掘作为依据不能证明历史真相,故 C 错误;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仓颉造字不能作为文字诞生的开始,因此不能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故 D 错误。9.右图为苏轼治平帖局部,对该作品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解析】选 D。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苏轼治平帖属于行书作品,而笔画圆匀,富图案美是篆书特点,故 A 错误;字体方正,规范标准是楷书的特点,故 B

14、 错误;任情纵性,美感极佳是草书的特点,故 C 错误;行云流水,清晰活泼是行书的特点,故D 正确。10.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解析】选 B。依据材料“(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耳根听熟之语 ,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可知,元杂剧尽力求俗,这是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 B 正确;A、C、D 与题意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