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907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_2019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珍爱生命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字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脉,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符号标识,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使用、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字,是一种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汉字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更是中国人的思维之根、文化之根、情感之根。有了汉字,才有了中国人自己的精神,才有了中国五千年绵延不绝光辉灿烂的文化。目前,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辉煌成绩,但在汉字传承方面形势严峻。国际文化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文化全球化,虽然文化全球化也有双

2、向交流的性质,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是平等的全球化,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竞争的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单一性与弱势文化、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激烈。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全世界的政府交往、经济贸易、学术交流都用英语,而且互联网上的材料 90%左右也是英文。相比而言,汉语使用人口虽占世界四分之一,但其地位和影响力却与英语无法相比。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亚洲个别国家曾有意将汉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消息是否属实,说明汉字发明权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作为发明汉字的中国人,一旦汉字被其他国家作为非物质遗产申报,如何对得起自己的祖先和后人。其次,国人对汉字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目前

3、,在国人的心目中,汉语的地位没有英语重要,汉语学得好不好无关紧要,英语学好了可以拿学位和出国留学。现在中国人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一直到硕士博士毕业,前后长达二十几年。英语学不好,上不了好大学;过不了四六级,有的学校规定拿不到大学学位证或硕士博士学位证;参加工作后,英语不过关,不能晋升职称。而作为母语的汉语,没有这种高规格的待遇。正是这种制度和规则的导向作用,使得汉字和汉语的地位不断下降。第三,媒介转型加速了人们对汉字的遗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使用的普遍化,汉字书写由原来的毛笔与硬笔日益转变为键盘和拇指。一项针对书写的调查结果显示:37%的人经常提笔忘字,甚至很多不难的字都忘了怎么写

4、;22%的人写字时依靠的是电脑,而不是笔;16%的人觉得除了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基本没法看;13%的人去外面听课或者开会,最怕的就是记笔记。键盘化、拇指化已经让人们体验不到汉字书写带来的愉悦,千篇一律的印刷体代替了富有个性和温情的手写体。汉字书写水平的整体下降,带来的更多是对于汉字的隔膜与疏离。第四,流行文化对汉字的冲击。目前网络流行语、时尚流行语、娱乐节目语言、广告语的泛滥造成大量对于汉字的更改与颠覆,使原本规范化的汉字变得不伦不类。例如把“没有”写成“木有” , “同学”写成“童鞋” , “妹子”写成“妹纸” , “悲剧”写成“杯具” , “什么”写成“神马” ;还有一些生造词,如“十动然

5、拒” “人艰不拆”等;至于为了书写方便而出现的难以认出的简化字更是比比皆是。这种对汉字的滥用与破坏使原本美丽的汉字变得丑陋。今天汉字传承面临着内忧外患,提高对汉字传承的认识,激发国民对汉字的热爱,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摘编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没有话语权,以致汉语的影响力与英语无法相比。B.英语学不好,上不了好大学,拿不了毕业证,不能晋升职称,这些是汉字和汉语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C.文化全球化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竞争的全球化,而汉字发明权的争夺其实是文化实

6、力竞争的表征。D.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毛笔与硬笔书写的汉字已被键盘和拇指替代,人们对汉字越来越疏离与隔膜。答案 C解析 A 项“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没有话语权”错。B 项“这些是汉字和汉语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错。D 项“已被键盘和拇指替代”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在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成就的背景下,从不同方面论证了汉字传承面临的严峻形势。B.文章主体部分呈并列结构,从国际文化竞争、国人重视程度等方面审视汉字传承存在的诸多问题。C.文章第四段用调查数据来论证媒介转型加速了人们对汉字遗忘的现象,真实可信,有很强的说服力。D.围绕汉字传承这一中心,文章

7、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传承汉字文化、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答案 D解析 “逐层深入地论证”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只要提高对汉字传承的认识,重视汉字传承和发展,大力弘扬汉字文化,就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B.从文化角度看,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热爱汉字、传承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具有的文化情怀和文化责任。C.弘扬汉字文化,有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影响力。D.作为国家与民族符号标识的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因此,它的使用与传承意义重大。答案 A解析 “只要就能”错。(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8、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老海棠树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

9、下,望着我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

10、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唰啦唰啦” ,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

11、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 “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 “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

12、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 ,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 “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

13、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B.本文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C.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D.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14、。答案 B解析 “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错,从第段可知,奶奶劳动是为了证明自己能自食其力,想要跟上时代。5.根据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6 分)答:_答案 (1)慈爱,(2)勤劳(吃苦耐劳),(3)自尊(自立、自强),(4)坚韧,(5)渴望进步。6.本文反复出现“老海棠树” ,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6 分)答:_答案 (1)内容上,老海棠树具有象征作用。既象征奶奶自食其力、渴望进步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奶奶的沧桑命运和坚强。奶奶好像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生活,奶奶离世,老海棠树仍在,物是人非,老海棠树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2)结构上,老海棠

15、树是本文的线索,串联全文事件,使文章构思精巧。(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我们别无选择。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

16、不会“知其所以然”。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智能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协助人做好工作。人和机器各有优势,要互相了解才能实现人机协作,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依照这种思想,才可能将人工智能引向人机合作的发展道路。(摘自教育家 ,2017 年 11月)材料二:(选自“搜狐科技” ,2018 年 3月 21日)材料三:虽然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人工智能学术进步,一些人工智能拥有深度学习算法,拥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能力。但是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所看、所说

17、、所思、所想,就像个弱智。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瓶颈,如何让机器拥有常识,熟悉我们的思维世界,这将是一项技术难题。现在的硬件技术发展可以说相当迅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机器人助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软件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机器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去指挥复杂的组织结构。我们知道只要是人设计出来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这样会导致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用各种小把戏来欺骗人工智能。而且这种漏洞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发现,这家伙就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破坏行动,后果可想而知。在 2017年的网络入侵防护系统机器学习会议上,人们就在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

18、伦理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好人”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行业能起到公正的决策,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保持美好的一面。(摘自“云博汇物联网”)材料四: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应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 ,有序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采取“政府主导、专家主体、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方式,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环节和应用场景,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法规、标准,划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边界。“对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也要进行知识普及,用伦理道德加以约束。 ”张妍说, “在市场推广和应用环节,还要建立安全评估和市场准入

19、机制。 ”除了伦理和法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还在建议中指出,应该加快科学普及。神化人工智能,会让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贬低人工智能,又让公众对人工智能不敢信任。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才可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人工智能是造福还是为祸,核心就是要看社会法律体系能否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框架下,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能否到位。 ”刘庆峰强调。(摘自科技日报 ,2018 年 3月 20日有了安全边界,人工智能才能有序发展)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他一生中见证的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B.张钹认为,人工智能只有走向

20、人机协作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而人机合作需要人机平等,充分发挥人、机优势。C.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 ,这样可以从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约束。D.要想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既不能神化人工智能,也不能贬低人工智能,应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答案 B解析 “人工智能只有走向人机协作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无中生有;“人机合作需要人机平等”说法不当,原文说“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霍金和张钹他们二人在对待人工智能上观点一致,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关键看人类的运用。B

21、.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在 2011年初见规模,以后几年内,该领域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C.如果社会法律体系能够迅速健全,在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对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到位,人工智能就可能为人类造福。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加以阐述和分析,让读者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明白了人工智能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答案 C解析 A 项“二人在对待人工智能上观点一致”于文无据, “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只是霍金的观点。B 项“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错,从图表来看,2013 年和2014年比 2012年投资要少。D 项“让读者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的

22、了解”言过其实。9.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 分)答:_答案 机器还不能理解人类的思维。软件技术发展较慢。(或:软件技术发展与硬件不匹配)软件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伦理道德范围内。(或:如何让人工智能做一个“好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魏能,郓人也。少应募,隶云骑军,后选补日骑左射,又隶殿前班,七迁散员左班都知。旧制,诸军辞见,才器勇敢或迥异出群者,许将校交举以任,使毋枉其志。能时戍外藩,咸未有举者。太宗曰:“能材勇过人,朕可自保。

23、”由是进用之。端拱二年,加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历殿前左班都虞候、领溪州刺史,加秩转马步军都军头。咸平三年,真拜黄州刺史。明年,为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钤辖。五年,知郑州团练使,复任威虏军。契丹入寇,能当城西,与诸将合战,无惮色,大败其众,斩首二万级。契丹统军铁林相公来薄阵,能发矢殪之,并其将十五人,夺甲马、兵械益众。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契丹尝谋入钞,能侦知,即发兵逆击,生擒酋帅,殄灭殆尽。六年,改威虏军部署、知军事。士民诣阙下乞留能,诏嘉之。会浚顺安军营田河道以扼寇,徙莫州路部署。石普屯兵顺安之西境,诏能与杨延昭、田敏

24、掎角为备。景德初,破敌长城口,追越阳山,斩首级、获兵器益众,诏赐锦袍、金带。复以所部御寇于顺安。六月,召拜防御使,复出为宁边军路部署。诏推能果略,再任以威虏,使副精兵伺敌动止。边人百余掠居民,树蕃僧为帅,能与田敏、杨勋合兵设伏击之,擒其帅。贼来逼城,能出兵拒之,少衄,即却阵入城,张凝以兵击却之。明年,以自陈,特改官右骁卫大将军、虢州都监,累迁加领康州团练使。大中祥符八年,卒。录其子正为阁门祗候,靖为三班奉职。(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

25、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B.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C.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D.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答案 B解析 “南关门”前省略介词“于” ,作“逆战”的状语,应在其后断开;由文章末句可知,“其子”的名字为“正” ,故“其子正”不可断开;“绝敌行势”是前一句的谓语部分,应和前句断在一起。原句的标点为:契丹复入,能率州军逆战南关

26、门,遣其子正与都监刘知训间道绝敌行势,战数十合,退薄西山下,破走之,获器甲十八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端拱,是宋太宗在位期间的年号,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B.酋帅,古时称少数民族或者叛乱者的首领,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C.阙下,即宫阙之下,借指帝王居住的宫廷,在文中用来代指皇帝。D.蕃,通“番” ,周代指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泛指域外或外族。答案 C解析 “在文中用来代指皇帝”错,应代指朝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魏能勇猛过人,年轻时应征入伍。他年轻时便响应朝廷招募,得到多次升

27、迁,由于戍守边境,没有受到诸军举荐,但其才能勇猛过人,得到太宗的器重。B.魏能抗击契丹,屡屡大获全胜。面对强敌契丹的屡次入侵,他毫无惧色,与诸将一起冲锋陷阵,并运用计谋,大破敌军,杀敌无数,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C.魏能深得民心,受到朝廷嘉奖。他在职期间深得民心,以至离任之时使得百姓将士上京城向朝廷请求让他留任,皇帝为此下诏表彰他,并赏赐给他锦袍、金带。D.魏能平定动乱,立下赫赫战功。边境一伙贼寇聚众掠夺,危害百姓,他与其他将领便合兵一处,设下妙计,击溃贼寇,并生擒其首领。答案 C解析 “并赏赐给他锦袍、金带”是以后的事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旧制,诸军辞见

28、,才器勇敢或迥异出群者,许将校交举以任,使毋枉其志。译文:_(2)贼来逼城,能出兵拒之,少衄,即却阵入城,张凝以兵击却之。译文:_答案 (1)按照成例,诸军到朝廷辞别或谒见天子时,对于才器勇敢或迥异出众者,允许将校相互举荐以任职,使他们不会徒有其志。(2)贼寇前来逼近城池,魏能出兵拒敌,稍稍失利,立即撤回军队回到城中,张凝率兵击退了贼寇。参考译文魏能,郓人。年轻时应征入伍,隶属云骑军,后选补日骑左射,又隶属殿前班,七次升迁任散员左班都知。按照成例,诸军到朝廷辞别或谒见天子时,对于才器勇敢或迥异出众者,允许将校相互举荐以任职,使他们不会徒有其志。魏能当时戍守外藩,完全没有人举荐。太宗说:“魏能的

29、才能勇武过人,朕可以保举。 ”魏能因此被选拔任用。端拱二年,魏能加封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历任殿前左班都虞候、兼溪州刺史,加秩转马步军都军头。咸平三年,实授黄州刺史。第二年,任镇、定、高阳关三路前阵钤辖。咸平五年,知郑州团练使,复任威虏军。契丹入侵,魏能在城西抵挡,与诸将一起作战,毫无惧色,大败敌军,斩首二万级。契丹统军铁林相公逼近阵前,魏能放箭将他射死,连同其将十五人,夺得甲马、兵械很多。契丹再次进犯,魏能率领州军在南关门迎战,派遣他的儿子魏正与都监刘知训从小路切断敌人的归路,战斗数十合,撤到西山脚下,将敌军击溃,缴获器甲十八万。契丹曾图谋入侵劫掠,魏能侦察得知后,随即发兵迎击,生擒其首领,

30、把敌军全部歼灭。咸平六年,改任威虏军部署,掌管军事。将士百姓赴京城乞请让魏能留任,诏令予以褒奖。恰逢疏通顺安军营田河道来扼制敌寇入侵,改任莫州路部署。石普在顺安的西境屯兵,诏令魏能与杨延昭、田敏成掎角之势保持戒备。景德初年,在长城口大破敌军,越过阳山追击他们,斩敌首级、缴获兵器很多,诏令赏赐锦袍、金带。又率部下在顺安御敌。六月,征召魏能任命他为防御使,又出任宁边军路部署。诏令推举魏能的果敢和谋略,再度任命为威虏军,让他掌管精兵察看敌军动静。有边民一百多人劫掠当地居民,立外族僧人为首领,魏能与田敏、杨勋合兵设伏攻击他们,活捉了他们的首领。贼寇前来逼近城池,魏能出兵拒敌,稍稍失利,立即撤回军队回到

31、城中,张凝率兵击退了贼寇。第二年,以其自己陈述,特改任官右骁卫大将军、虢州都监,屡经升迁加领康州团练使。大中祥符八年,魏能去世。录用其子魏正为阁门祗候,魏靖为三班奉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李元二侍郎 柳宗元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 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忆元龙 。注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赞同革新的吕温(吕衡州)死于贬所,被贬于朗州的刘二十八(刘禹锡)作诗吊唁,柳宗元在永州也写诗哀悼,并将诗寄给了当时在江陵的李深源、元克己两位侍御史

32、。九原:墓地。堂封: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元龙:陈登的字。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东汉末,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天下人物,刘备极力推崇陈登,说时陈登已死。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衡岳天柱峰崩摧,一个“摧”字如炸雷轰顶,突出了吕温之死对国家影响巨大。B.颔联写吕温景钟上没有留下功名,只有著作流传于后世,抒发了对吕温的痛惜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同病相怜之叹。C.颈联写吕温魂寄异乡后只留下一间空空的陋室,老百姓把他的坟墓修得高高的,虚写了吕温廉洁奉公,受百姓爱戴。D.这是一首悼亡诗,全诗情致缠绵,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

33、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悼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情。答案 A解析 A 项“突出了吕温之死对国家影响巨大”不当,从第二句看吕温的死在“士林”造成了很大影响。1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_答案 尾联化用典故,诗人将自己和刘、李、元比喻为当年的荆州人物,把吕温比作陈登一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吕温的推崇之意,对人才不被重用的讽刺。(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_?_”两句解释了自己即使住在喧闹的环境中也如同处在僻静之地的原因。(2)赤壁赋中,苏轼期望同神仙一起自由飞行,情愿长伴明月的诗句是“_,

34、_”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两句,描写出了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民风淳朴的情景。答案 (1)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闲来无事,我总喜欢手捧一本散文 ,静坐于案前和林间小道,让文字随着思维在时空里流淌,尽享散文里的那份美,感受心灵中的那份妙。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清幽的世界,都是一个灵魂的呓语。走进这个世界,( )。散文的语言之美,如清泉淙淙,流淌在那些闲逸的时光里,让悠思绽放美丽的花朵;散文的情感之美,如琴音飘飞,让思想拂去尘埃,让心灵得到净化。生活中难

35、免_,咀嚼人生的忧伤愁苦。面对失意迷惘,要_,相信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早日走出困境;面对天灾人祸,要_,相信祸兮福所倚,期待明天的阳光照样灿烂;面对多舛的命运,要_,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扼住命运的咽喉,做自己的主人。一切的混乱情感倘若能够在散文里冲淘洗净,方能有“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的闲适惬意。宠辱偕忘,把酒临风,人生岂不喜洋洋者也。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静坐于案前和林间小道,让思维随着文字在时空里流淌B.静坐于案前或散步在林间小道,让思维随着文字在时空里流淌C.静坐于案前或散步在林间小道,让文字随着思维在时空里流淌D.静

36、坐于案前或林间小道,让文字随着思维在时空里流淌答案 B解析 “静坐于林间小道”搭配不当;“文字随着思维流淌”不合逻辑, “文字”和“思维”应互换位置。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就是走进一个心灵:去参悟生命的玄理,去品味文字的内涵B.去参悟生命的玄理,去品味文字的内涵:提升自己的素养C.就是走进一个心灵:去品味文字的内涵,去参悟生命的玄理D.去品味文字的内涵,去参悟生命的玄理:提升自己的素养答案 C解析 补写时要注意:与前文中的“世界”和“灵魂”的照应;与括号前句中的“走进”相关联;第二段内容要点的关联,第二段主要从散文的语言和哲理两个方面阐述的。19.

3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饱经风霜 平心静气 镇定自若 随遇而安B.血雨腥风 平心而论 镇定自若 随波逐流C.饱经风霜 平心而论 从容不迫 随波逐流D.血雨腥风 平心静气 从容不迫 随遇而安答案 A解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平心而论:平心静气地评论。镇定自若: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强调的是紧急情况。从容不迫: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贬义词。20.下面是同事老王给王老师

38、留的便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王老师:惊悉您的小女考上大学,我万分荣幸,您的寒舍肯定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此时打搅多有不便,留片语聊表寸心。老王年月日答:_答案 “惊悉”改为“获悉” ;“小女”改为“女儿” ;“万分荣幸”改为“十分高兴”;“寒舍”改为“家中” ;“蓬荜生辉”改为“气氛热烈”(或去掉)。21.下面是某校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个字。(6 分)答:_答案 (示例)“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拟于 9月 30日举行,组织工作需要布置学校礼堂,每班选拔 1人参赛,最

39、后评出 8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发宣传单、办黑板报以及在校报、校广播站和校网站进行报道。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写作指导 许多同学会认为要敬畏的“其他生命” “周围的生命”仅指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这种认识是狭隘的。回顾史怀泽的经历,他

40、亲历了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厮杀于战场,却体验了太多的痛苦、颠沛、苦役、冷酷,目睹了人类间各色的杀戮、折磨和压迫,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烛火般细微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心灵深处对敬畏生命的思索。由此看来,他的“敬畏生命”的思索起点是人类,终点是所有生命。因此, “敬畏生命”应包括三个层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这是一种将人伦道德由此及彼的推及,也是思想境界的升华,我们最终要敬畏所有的生命,但我们必须明确,尊重其他生命的前提是这个人一定会尊重同类的生命。明确了这一概念,写作时在立意上就可以做到巧弹琵琶,亦物亦人。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可围绕作文主旨组织材料,充分论证,切忌简单罗列事例,缺少自己的思想见解和透彻的分析。当然,本题也可以写成哲理感悟类的散文,以叙为主,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精警动人的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