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8397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9课《如梦令》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梦令,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起初叫做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

2、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宋 李清照 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不知 归路。 兴尽 晚 回舟, 误入 藕花 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 一滩 鸥鹭。,/,/,/,/,/,/,/,/,/,/,常记: 溪亭: 日暮: 沉醉: 归路: 兴尽 回舟:,时常记起。,小溪边的凉亭。,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大醉。,回来的路。,兴致得到满足。,往回划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 想要荡出“藕花深处”,却不知怎么走。情急之中,少女们禁不住发出了“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叫声。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水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译文】 经常

3、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快速地划,快速地划,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事吗? (3)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4)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5)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6)为什么会误入?,词人的一次郊游,不是,“常记”,夏天,“藕花深处”,不是,“争渡”,“沉醉”,有趣,值得回味,(7)既然是误入,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8)你能想象争渡的情景吗?,不行,已是“日暮”时分,暮色苍茫的天空,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或粉红或洁白的

4、荷花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响起人的惊叫声、鸟的拍翅声和船桨划水的声的声音。,(9)全词的文眼是“醉”,让作者“沉醉”的仅仅是酒吗?,醉,酒醇,景美,情浓,常 记,地点:,溪亭,时间:,日暮,事件:,醉归,情节:,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景致:,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白鹭 晚霞,诗情,画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思想感情?,词人回忆了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反映了她无忧无虑的闺中生活和豪爽开朗的性格,表现了作者郊游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

5、自然、对生活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晋朝的王徽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一个雪夜,他从山阴家中出发,泛舟剡(shn)溪,为的是忽然兴至,要去访问一个朋友戴安道。等到了戴家门口,他并没有走进去,就吩咐回舟而归了。有人训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李清照和王徽之正是有同样的洒落情怀。既然兴尽即返,不问归路,自然难免有驾船驶入荷花浓密之处的失误。,“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如梦令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夕阳的余晖,娇美的荷花,争渡的船只,惊飞的鸥鹭词

6、人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请用你的 生花妙笔写下来。,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再品一品另外一首:,一剪梅,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寂寞的少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

7、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本来较抽象,但作者却用船都载不动将心中之愁形象化,让我们感觉到她愁的心思有多重。作者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物是人非”之愁。北宋灭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金兵南侵,自己只能避乱金华,这些都是她愁的原因。李清照不单纯为自己、为亲人而愁,也为国家、为家乡而愁。,凄凉的寡妇,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但“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借景抒情。 “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出狂风摧花,落红满地 的情景,一片凄清。,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孤苦的妇人,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