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7569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千人糕》教案+作业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千人糕的来历,联系生活实际,举生活用品的例子说明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3.从千人糕的来历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 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千人糕的来历。2. 从千人糕的来历中,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教学课时 两课时。16 千 人 糕(o)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句导读:开门见山, 点明题目。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 2孩子好奇 地问。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回答。 孩子想:这糕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别 大, 也许比桌

2、子还大吧?句导读:心理描写。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象着千人糕的样子,为下文做好了铺垫。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通过父子对话引出千人糕。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有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 很特别吗? 3句导读:反问句。这句话表明孩子看到千人糕的外形很失望 ,又在思考是不是味道和平时吃的糕不同。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的的米糕嘛 (m)!您给我买过。”段导读:写千人糕就是一块普通的糕。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样做成的吗?”句导读: 过渡段。这句话既承接了上文,又开启了下文。段导读:写爸爸提出的问题。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m) 成粉做的

3、 ,还加了糖( tn)。”段导读:写孩子的答案。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句导读 :末尾的省略号表明参入到劳动中来的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段导读:写父亲给孩子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1 字词导读 2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3 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zh)汁( zh)、甜菜(ci)汁熬 (o)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 sun)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xio)售( shu),这些又

4、需要很多人的劳(lo)动。”第二部分(第 58 自然段):通过父子的对话说明平常的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bi)在我们面前。”段导读:写千人糕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 想了想, 4说:“爸爸,这糕的(d)确(qu) 应(yn)该叫千人糕啊!”第三部分(第 9、10 自然段):写孩子理解了爸爸的话的含义。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认识生字,指导书写生字。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 激趣导入, 理解课题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吃过什么?生答:生日蛋糕。师:请大家分

5、享一下生日蛋糕的样子或者你吃蛋糕时的心情。生:我的生肖属鸡,生日蛋糕上面做了个小鸡。生:我过生日的时候,生日蛋糕有三层。除了蛋糕,还有奶油、巧克力、鸡蛋、水果 ,上面插着蜡烛。师:记得真详细,很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千人糕 ”(板书: 千人糕) 同学们将题目朗读一遍。(生朗读)师:看了这题目,你觉得奇怪吗?奇怪在什么地方?生:千人糕是不是很大?可以供一千个人吃?生:千人糕是不是要很多人来做?师:同学们发言很积极,能够把自己想到的在课堂上举手说出来,真棒! 想了解“千人糕”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的东西都在课文中。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 仔细:细心。

6、1.配乐诵读。2.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3.检查自学情况:(1)小老师领读生字。(2)小组开火车读。(3)认读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d qu t bi ci zh xio shu yn i mi dn xi的 确 特 别 菜 汁 销 售 应 该 买 东 西lo dn rn n nn j o tn n zhe劳 动 人 工 农 具 熬 糖 甘 蔗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课件出示)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糕嘛!您给我买过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

7、人包装、送货、销售。(5)理解词语。销售:将货物卖出去。特别:不一般。反义词是“一般”或“普通”。(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换偏旁识字:什-亻+氵=汁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来识字:汁(果汁)(菜汁) 买(买东西)( 买卖) 菜(白菜)(香菜)什(什么)(没什么 ) 卖(叫卖)( 卖出) 采(采用)(采购)拆一拆:艹+采=菜 舌+甘=甜 乛+头=买(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颗红星。(8)指名读课文,正音。朗读指导: 本文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写的,里面有爸爸和孩子的问答。在朗读的时候,尽量读出爸爸和孩子不同的语气来。爸爸的语气亲切自然,显得胸有成竹, 从容。孩子的语气读

8、出好奇,突出对为什么叫千人糕急切希望找到答案。三 写字指导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2.范写以下几个字:甘:这是个独体字,第一横长。笔顺是: (笔顺)。味:右边上横短,下横长。具:中间有三横,不要写错了。买:上面是横钩(乛),不要写成横折钩。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4.展示交流。1.千人糕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所讲的道理深刻。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还要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由“千人糕”名字的来历讲起,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成千人糕,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缺少哪个环节,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3.学生明白了千

9、人糕的来历后,基本已经懂了完成一件事,需要共同合作才行的道理。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找一找自己的文具有哪些人参与了劳动, 从课本内容迁移到生活之中,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一起,突出了语文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1. 巩固所学生字、词语。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我们只有共同努力, 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多媒体课件。一 温习字词,导入新课1.读一读,记一记下面的词语。蛋糕 雪糕 糕点 甘蔗 蔗糖 蔗农销售 出售 售票员 劳动 勤劳 疲劳3.看谁能将下面的字扩充三个词语。菜: 、 、 例:白菜 卷心菜 花菜 菜花具: 、

10、、 例:工具 农具 家具 具体3.千人糕名字的来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的内容。二 学习新课,理解课文1.理解课文,掌握内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1)千人糕里包含哪些东西?(2)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3)除了包含的东西外,制成千人糕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参考参考:千人糕里有米粉、糖等。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种稻子时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农药等。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 就算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1、。师:如果缺少了这中间的哪个人,千人糕能到我们嘴里吗?生:不能。师:不错,千人糕不是说只有一千个人为它做出了贡献,而是很多很多的人 ,如果缺少其中的哪一个,这糕就无法到我们的口中。这说明做成功一件事 ,需要什么呢?生:大家的团结合作。生: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劳动。师:不错。只有共同劳动,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下面,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再读一遍课文。生朗读课文。2.拓展创新,深入理解师:大家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也知道了它是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劳动才做成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大家用的铅笔是怎么来的。生:铅笔的笔杆是木制的,需要有人种树。树砍倒后,要用车子运

12、到工厂去加工。生:种树需要不少工具,比如锄头、水桶等,这些东西都要工人来做 ,有不少人参加了这项活动。生:铅笔的笔芯是石墨。石墨要工人开采,采回来后还要加工,才能做成笔芯。工厂里有机器, 机器要人操作。机器也要人制造,要不少的工人来完成这件事。生:铅笔制作好后,还要有运输的人将它运到我们附近的商店,商店里还要有人卖铅笔, 这样,我们才能用得上铅笔。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非常丰富,真是了不起。看似小小的铅笔 ,有多少人为它付出了劳动啊。所以,我们要爱惜铅笔,爱惜我们用的文具,因为这也是珍惜所有参与这铅笔生产、运输、销售的人的劳动成果。三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蚂蚁搬米这首儿歌,

13、让我们以后做互相团结合作的好同学。(课件出示儿歌 )蚂 蚁 搬 米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团结合作力量大,蚂蚁搬米是道理。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结束这节课。这篇文章基本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的,所以,在朗读时,要加强学生的朗读指导, 特别是课文中感叹句、问句比较多,要让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为以后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6. 千 人 糕米糕米粉 米 稻子 农民锅 煤 工人布 农民 工人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1. 看拼音写词语。ci zh(菜汁) lo dn( 劳动) n j(工具) wi do( 味道)n tin(

14、甘甜) mi dn xi( 买东西) nn bu nn(能不能)2.给句子末尾打上标点符号,然后读一读,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3.请你说一说,我们的语文课本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至少说出五个)这说明了什么道理?示例:农民种出树、树在工厂里做成纸、纸再印刷成书(书的内容需要作者来写、编者选好课文)、书运到书店里、学校从书店里拿来再发到我们的手中这说明了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1.关于团结协作的谚语俗语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一块砖头

15、砌不成墙,一棵树木长不成林。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十根竹竿难折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教学精彩片断句子朗读指导。师:同学们,这个像秤钩一样的符号叫问号(?),请你在书中画出带问号的句子。生找句子。出示课件:爸爸,什么是千人糕?也许比桌子还大吧?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生试读这些句子,然后老师范读。指导:第一个句子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千在糕,心里非常好奇,在朗读的时候, 可以将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爸爸问;第二个句子是孩子内心的想法,他以为 “千人糕”有一千个人来做,那一定是很大很大的,心里既好奇又盼望着能见到这样的糕, 读的时候可以手托着下巴,边晃脑袋边读;第三个句子是反问句,这里想要突出的是它的味道,孩子内心有疑问, 所以急着要亲自尝尝,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将孩子的内心表现出来;最后一个句子是爸爸的提问 ,朗读时可以模仿爸爸的语气和神态来读。学生再读,老师指点。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来读。大家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二年级下册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