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652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答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答案】 “失”改为“逝” ;“苍”改为“沧”【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

2、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苍”与“沧”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形容光阴,字形应该是“流逝”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万古奔腾的长江,在中国版图上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_)线,出世界屋脊,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连结起锦(_)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答案】 (1). zhu (2). jn【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

3、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轴”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能读成四声。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B. 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C.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D. 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 “最美家乡人”称

4、号。B.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C.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 “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 “运建立获得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 月 18 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

5、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总起,指出钟鼓楼主要功能是报时。 解释用钟鼓楼报时的

6、原因。钟鼓楼的另一个作用。收束语段,今天对钟鼓楼的认识。因此选 B。6.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青少年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常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不仅能学习到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更能触摸到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的理想信念_。【答案】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对名句的背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提取最后一句作答即可。

7、7. 古诗文默写(1)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2)了却君王天下事,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_?_” (次北固山下 )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4)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 “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 ,但有“A.安得广厦千万间,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 ,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B

8、._” (文天祥过零丁洋 )的赤子之心。【答案】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2).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 (3)乡书何处达? (4). 归雁洛阳边 (5). (4)生于忧患 (6). (5)A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B留取丹心照汗青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 见字如而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答案】示例:李明,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手写家书更能寄托情感,成为连接亲人间的纽带,其作用是网络、手机无法比拟的。

9、让我们积极参与活动,好吗?【解析】试题分析: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手写家书益处多”这一劝说主题。9. 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 (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项目三:_(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

10、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请写出你的发现。材料一: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 ,使用的语言为“汉语” ,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 “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 ,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我的发现:_(3)【我“走”我抒怀】顺流而下,汉江美景入眼帘。请以“汉江风光无限”为主题,完成句子,抒发对汉江的赞美

11、之情。汉江是美的,美在其山,_;美在其_,_汉江之美令我陶醉!(4)【我“走”我参与】活动结束后,班级根据襄阳市近期颁布的襄阳市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 ,向大家征集公益广告用语,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条。 (格式大体一致,字数不限)示例:拒绝抛洒,净化汉江。我的设计:_【答案】 (1). (1) 【我“走”我策划】示例:走访汉江两岸居民 (2). (2) 【我“走”我发现】汉江赋予了我们民族名字,而且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3). (3) 【我“走”我抒怀】示例:连绵起伏;(4). 水, (5). 碧波荡漾等。 (6). (4) 【我“ 走”我参与】示例:让垃

12、圾远离汉江水,让清澈伴随母亲河【解析】试题分析:(1)活动方案的主题“背起行囊走汉江”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设计其他部分即可。不可脱离主题设计活动项目。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可仿照题干所给的例句结构。 (2)写出你的发现。要读懂题干所给的两个材料。抓住关键句“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即可探究出汉江对民族名字和民族精神的意义。 (3)情景补写。对汉江的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刻画。此题需要考生有这方面的文化积淀与对汉江山水特点的把握。 (4)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

13、,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保护汉江流域水环境”的主题。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三、阅读与欣赏(一)古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 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_,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11. 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

14、,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10. 少年狂气(狂气) 11. 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解析】10. 试题分析:考查词句抒发的情感。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射”字写出了作者的动作,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少年的狂气和昂扬的精神状态。11. 试题分析:考查词句抒发的情感。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渴望奔赴军事前线,

15、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

16、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 。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傅:老师。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秦民大说 说: (_) 有一人徙之 之:(_)13.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 故外户而不闭C. 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14. 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15.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

17、的目的是_,甲文中的“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16.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12. (1). 通“悦” ,愉快。 (2). 代词,指“木” (木头) 。 13. A 14. 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15. (1). 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 (2). “讲信 ” 16. 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 (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解析】1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

18、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 ,愉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3.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断句错误的答案 A 项。改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译为: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

19、子女为子女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募” “徒”“予”等字词的翻译。 “民有能徒置北门者”定语后置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

20、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5.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的目的可从取信于民的角度作答。甲文中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可提取“讲信”作答。16. 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同社会” ,然后根据文言文所描述的内容来分析。如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 “修睦”的特征。所以不同意这种说法。(一)

21、译文: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 ,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产,人们憎恶把它抛弃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 ,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二

22、)译文: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 (三)记叙文阅读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周日的清晨

23、,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

24、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 “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

25、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 “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 ”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

26、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 年 04 月 19 日(有删改)17.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18. 从记叙顺序角度看,上掉第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19. 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20. 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丁,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21.

2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 第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C. 阅读第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D. 第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答案】17. 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8. 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19. 都是叠词,语言亲切

28、、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0. 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1. B【解析】17. 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作答。标题“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从结构上说,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内容上讲,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

29、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18. 试题分析:考查记叙顺序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可分析标志性的句子“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表明下文要进行回忆。所以第段运用的是倒叙手法。内容上: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结构上:引出下文并设置悬念。19. 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明显是运用了叠词的表现手法。语言角度的作用: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内容方面的作用: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

30、,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20. 试题分析:考查对语句的深刻含意的把握。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即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答出来。21. 试题分析:B 项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此句不是比喻。是一种猜测与想象。(四)议论文阅读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 年 10 月 22 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

31、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 3 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 3 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 ,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

32、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 ,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 ,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

33、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 2000 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34、”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 “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摘自人民日报2018 年 04 月 23 日 04 版(有删改)22. 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3. 有人认为将第段和第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4. 第段面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35、?为什么?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25.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 ,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B. 选文笫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 第段中武亦妹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D. 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26.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

36、。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 1.2 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答案】22.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23. 影响。第段和第段分别对应第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 “(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两个分论点,且由“精神”写到“生活” ,符合人们一般认知规律。 24. 不能去掉。这一组关联词是递进关系,强调了“用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25. B 26. 能。事例中士兵通过阅读丰富了精神生活,提振了士气,具体论证了本文“阅读可以丰盈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解析】22. 试题分析:考查

37、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可提取尾段的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一句作为答案。23. 试题分析:考查安排材料的顺序。第段对应的是第段中的“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这个分论点。而第段应的是“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一分论点。它们属于一一对应的关系。读懂文章内容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24. 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现力。递进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后一个分句,去掉这组关联词,使文章强调的内容无法突出。也就是说,用此关联词是表达中心的需要。25. 试题分析:B 项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

38、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此句的意思是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所以不是对比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26. 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所给材料中士兵通过阅读提振了士气,可以论证了本文“阅读可以丰盈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所以这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四、写作与表达27. 读懂材料后按要求作文。小溪深山启程,冲破险阻,汇入大海,壮大的路上留下阵阵欢歌;学子追逐梦想,砥砺意志,不负

39、芳华,成长的路上洒下声声欢歌。欢歌是愈挫愈勇时的乐观,是爱与被爱中的愉悦,是拼搏成功后的欣喜亲爱的同学,一路前行,你有怎样的欢歌?请以“一路欢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 ,然后再作文。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答案】一路欢歌人生在世,烦恼和忧愁总是如影随形。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多的愁苦。所以,我把“一路欢歌”定义为露出八颗牙齿的笑颜,我们要学会给自己一个微笑,使自己有个“一路欢歌“的人生。不要在自卑的阴

40、影里出踽踽独行,也不要在自怨自艾的低谷里茕茕孑立。面对自己前方的荆棘坎坷,给自己一个“一路欢歌” ,你会发现,阳光已驱散阴影,繁花已开满低谷,歌声已响彻耳边。给自己一个“一路欢歌” ,请向古仁人学习:杜少陵广袖薄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驱散心中愁云,一路欢歌,怒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青莲居士“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诗酒放旷,挥斥方酋,一路欢歌,忘却仕途崎岖;苏东坡“不知东方之既白”半梦半醒,名士风流,自在雍容,消除贬谪郁积,虽谪居承天寺,仍能欣赏“水中藻荇”宁静安适;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一路欢歌,悠哉、悠哉!暂时不提家国天下,卓然出尘。 “当

41、你微笑,世界会喜欢你”泰戈尔一语道破了天机。给自己一个“一路欢歌” ,请向外国仁人取经。贝多芬双耳失聪写命运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能感知生活的光明,给残疾人热以莫大鼓舞;霍金的一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连说话都异常困难,脑海思索的却是宇宙天体运行。他所著的时间简史异常畅销,而他也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给自己一个“一路欢歌” ,要重振信心,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要看到生活之美,是理想的,是生命的,是五彩斑斓的。给自己一个“一路欢歌” ,不怕风吹日晒,让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的姿态,你就会发现“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 ”请记住:想笑就笑,不露八个牙齿不算微笑。我们的宗旨是:“一路

42、欢歌”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一路欢歌” 。这个作文命题首先给人的感觉是不晦涩,能够体现出学生不同的写作层次,有利于对其写作水平的考察。对“一路”的解读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一路”可以界定为回家之路、学习之路、阅读之路、游览之路、成长之路等,不一而足。 “欢歌”可以写亲情之歌、友情之歌、师恩如歌、青春之歌等,作文的主旨必须是积极乐观的。在选材上, “歌” ,既可以选择具体的歌,叙事抒情踏歌前行;也可以写它的延伸义、比喻义,写出往事如歌、岁月如歌、历史如歌的韵味。 “一路欢歌”可唱响生活的幸福和甜美,可赞美人性的真诚与善良,可赞叹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可讴歌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命题

43、为同学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构思、创作的空间,写作触角可涉及人生、社会、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最适合以记叙性散文文体展现文采。点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属于“材料+题目”的命题形式。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据此,写作本文,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入手。其一、审题抓“题眼” 。所谓“审题” ,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 ,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其二、立意明“喻义”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其三、选材重“精神” 。所谓“选材”就是指写作者根据写作的需要从生活和学习中选取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以上三个方面是写好本文的关键。至于谋篇布局与行文修改,则是写作方法与技巧方面的问题了,这里不再赘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