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5844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考点强化练 2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第 12 题。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 B.暖干C.冷湿 D.冷干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全球自然带北移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C.全球海岸线变短 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答案:1.B 2.D解析:第 1 题,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由图可知,中生代全球气候总体特征是暖干。第 2 题,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北半球自然带南移,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下降,全球海

2、岸线变长,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所以 D 项正确。读我国南方某地区 19602010 年气温和降水距平(距离多年平均值)曲线图,完成第 34 题。3.图中反映近 50 年该地区( )A.降水年际变化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C.气温逐年升高 D.气温逐年降低4.该地区农业生产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 )A.19601969 年 B.19801989 年C.19901999 年 D.20002009 年答案:3.A 4.C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的特点。据图分析可知,近 50 年该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无法获知,气温波动变化。在 20002009 年气温逐年升高,蒸发量增大;同时降水量较同

3、期逐年减少,导致旱情加重。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25.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 B.冰期C.冰期 D.冰期6.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期(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陆地总面积较大答案:5.D 6.D解析:第 5 题,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所以 D 项正确。第 6 题,第四纪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所以 D 项正确。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

4、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 78 题。7.自 3 000 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 D.先南移后北移8.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 000 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答案:7.B 8.C解析:第 7 题,读图分析可知,甲位置为距今 3000 年前的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之后为宋代,界线南移到乙,当到达明代时,界线南移至丙,由此看来,自 3000 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不断南移。故选 B 项。第 8 题,亚洲象是生

5、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因此气温越高,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所在纬度越高。3000 年前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纬度最高,说明当时气温最高,海冰融化最多,海平面最高,A 项错误;宋代时期界线向南移,说明全球气候变冷,热带、亚热带向南移,B 项错误;明代时期的界限最靠南,说明该时期的全球气温最低,因此此时全球冰盖面积较大,C 项正确;读图可知,清代时期界限北移,说明全球气候又开始变暖,全球各地的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降水减少,D 项错误。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沿海地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下图示意

6、19562006 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据图完成第 910 题。39.引起该时段河北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因素有( )全球气候变暖 季风气候的特点 农业过度开垦产业结构变化A. B.C. D.10.河北省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农牧业减产 极端天气多发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侵蚀加剧 病虫害减少A. B.C. D.答案:9.B 10.A解析:第 9 题,读图可知,该时段河北省气温总体上升,降水量总体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导致气温上升;季风气候相对稳定,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第10 题,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会导致

7、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暖冬会使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来年的病虫害多发。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北极海冰范围(10 6千米 2)与年平均 CO2体积分数(10 -6)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第 1112 题。11.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A.逐年减少B.与年平均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体呈正相关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D.与年平均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体呈负相关12.“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8、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4答案:11.D 12.A解析:第 1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并非逐年减少,A、C 两项错。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 CO2体积分数呈增加趋势,大体呈负相关,B 项错、D 项对。第 12 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 A 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9、,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 1 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 号冰川地区 19602010 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图 2 为该冰川 2001 年和2006 年夏季景观图。(1)简述该地区 19602010 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波动上升;冰

10、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面积减小。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降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下降,使冰川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水量增大;0 时间增长,冰川融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3)以下两种观点只能答一种,如答两种,则以第一种观点为准。有利影响: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灌溉水源增加。不利影响: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大,冰雪洪水(融雪洪水)增多;冰川退缩,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蒸发增大,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解析

11、:第(1)题,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区气温和降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上升,冰川面积波动减少。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的变化。第(2)题,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大,会使河流补给量增加,汛期延长。第(3)题,是开放性问题。要在选择一个观点的前提下,首先表达明确态度,然后说明理由。14.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研究作出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显示: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 50 年更为明显;近 50 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 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加大。下图为我国近 30 年气温变化

12、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 30 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 3 点)(5)全球气温升高与 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 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1)近 30 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

13、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足,这都有利于粮食增产。(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大力植树造林。解析:第(1)题,直接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然后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气温距平差异两方面叙述。第(2)题,从题目材料中可知北方地区更明显。第(3)题,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而近 50 年西部降水增多,热量更加充足,所以粮食会增产。第(4)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第(5)题,围绕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