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4259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仿真押题:专题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 )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 序列中 CG 转换成 TACDNA 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2下列关于遗传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密码子的简并性对于某种使用频率高的氨基酸来说,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B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C判断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依据依次是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改变、是否产生生殖

2、隔离DAabb( 黄皱)aaBb(绿圆),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圆 绿皱黄皱绿圆1111,则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C秋水仙素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且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D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4普通枣树(二倍体)发生变异后,可形成一种由二倍体型细胞和四倍体型细胞混合而成的混倍体枣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普通枣树发生的上述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B混倍体枣树自交产生的子代通常也是混倍体C混倍体枣树体细

3、胞中可存在 2、4、8 个染色体组D混倍体枣树可能结出比普通枣树更大的果实5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由 R 型转化为 S 型属于基因重组B杂交育种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CXYY 个体的产生,一般与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D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属于突变,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6现有小麦种子资源包括:高产、感病;低产、抗病;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 3 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 a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 bCc 的培

4、育不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 中获得 c7如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 )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B过程的育种和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D图中 A、B、C、D、E、F 中的染色体数相等,通过过程产生的新物种的染色体数是 B 的两倍8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5、)AA 组和 B 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BA 组 F2 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CB 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秋水仙素等物质DC 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 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共同进化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所以基因突变

6、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分别是两个种群,但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C因为马和驴杂交后产生了骡子,所以马和驴这两种生物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因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11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 a、b、c、d 4 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物种最终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b 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 c 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c 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欲判断 d 与 b 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 b 与 d 能否自由交配即可12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

7、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 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 A 或 a 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D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13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 VC 的二倍体(2n58) 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8、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C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141 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原种群中黑毛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50%)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 a 最终达到 cB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b 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若环境变化后,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 2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减少 20%,则一年后 a 的基因频率为 5/1115人类有 23 对染色体,黑猩猩有 24 对

9、染色体。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 500600 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下列关于人类与黑猩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完全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B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可能在约 500600 万年前出现生殖隔离C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一定是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的生殖隔离D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发生改变16如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2)AS 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 UBE3A 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父、母方第 15 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

10、理分别如图所示。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 UBE3A 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在神经组织中UBE3A 基因表达才会被抑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 _性。由于 UBE3A 基因和 SNRPN 基因_,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 AS 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的 UBE3A 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患者TCAAGCAACGGAAA正常人TCAAGCAGCGGAAA由此判断绝大多数 AS 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_,导致基因突变。(3)人类第 7 和第 9 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 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

11、。已知2、2 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后代如果出现 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有三份 ),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 9 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后代早期流产。3 已出生且为 7/9 染色体易位携带者 (含有 A 、B 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_。17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 B、b 和 Y、y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 B 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1)图中亲本中黑颖的基因型为_,F 2 中白颖的基因型是_。(2)F1 测交后代中黄颖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

12、F 2 黑颖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占 F2 黑颖燕麦的比例为_。(3)现有两包标签遗失的黄颖燕麦种子,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确定黄颖燕麦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基因型的黑颖(BBYY)燕麦种子可供选用。实验步骤:_;F 1 种子长成植株后,_。结果预测:如果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bbYY;如果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 bbYy。18粗糙脉孢菌是一种真菌,约 10 天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如图) ,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请分析回答:(1)从合子到 8 个孢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 DNA 发生了_次复制。图中 8 个子代菌丝体都是_(填“单倍体”或

13、“ 二倍体 ”)。(2)顺序排列的 8 个孢子中,如果第一个与第二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填选项前的字母);如果第二个与第三个性状不同,原因可能是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填选项前的字母)。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3)野生型脉胞菌能在只含水、无机盐、蔗糖和维生素的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研究人员用 X 射线照射野生型脉孢菌孢子,经选择培养,获得了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如图) 。如果培养 C 突变型脉胞菌,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_。欲证明 A 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一个基因决定的,应让该突变型菌株与_杂交,根据_定律,预期其后代的 8 个孢子的表现型是_,若实验结

14、果与预期一致,则说明 A 突变型菌株的酶缺陷是一个基因决定的。19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携带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1)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_发生改变。(2)现有一红眼雄果蝇 XAY 与一白眼雌果蝇 XaXa 杂交,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为探究这只白眼雌果蝇的产生是缺失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两个生物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判断。甲小组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_期细胞的_,与红眼

15、果蝇对照,若出现异常,是缺失造成的;反之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乙小组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杂交子代中_,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_,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缺失造成的。(3)若已确定(2)中的变异是由缺失引起的,则选取乙组方案中的杂交组合产生的杂交子代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的概率为_。20某男性表现型正常,其一条 13 号染色体和一条 21 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 1 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 2 所示。据图回答:(1)图 1 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 ,该变异可发生在_分裂过程,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

16、_的胚胎细胞。(2)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 2 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_。参照 4 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画出 3 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3)为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小孩,1 号个体在妊娠期间应进行 _。为便于筛除异常胚胎,医生建议这对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涉及的两个主要环节是_。21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 2n22,请根据下列几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7、。注: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1)通过过程获得无子西瓜 A 时用到的试剂 1 是_。(2)过程常用的试剂 2 是_;通过过程得到无子西瓜 B 与通过过程获得无子西瓜 A,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其区别是_。(3)若甲、乙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 F1,F 1 相互受粉得到 F2,进而获得所需品种。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_。(4)通过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中拥有的染色体数是_ 。(5)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 和二倍体西瓜(GG) 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

18、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并作简要说明。22科研人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研究,请回答问题:(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 多选,填字母)。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d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e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2)研究中选择的果蝇起始种群腹部刚毛数目分布如图 1,从果蝇起始种群开始分别进行了多代选择:在每一代,研究者从种群中选出刚毛数目最少的 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 2 的少刚毛种群;在每一代,选择刚毛数目最多的 20%个体进行繁殖,多代选择后形成如图 2 的多刚毛种

19、群。据图 2 可知,经多代选择后,两个种群个体的刚毛数目平均值存在_。从生物进化实质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是果蝇种群_改变的结果。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的生物学观点。23某油菜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 A、a 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 R、r 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 和产黄色种子植株 (乙和丙)作为亲本进行以下实验:组别 亲代 F1 表现型 F1 自交所得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ZxxkCom(1)由以上实验可得出

20、,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 性,甲、丙的基因型分别为_、_。(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 A 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 F2 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3)让实验二 F2 中黄色种子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能否出现黑色种子?_。如果能出现,比例为_。(4)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 F1 植株,其体细胞中含 R、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 其中两条含 R 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24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有红花、橙花、白花三种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由 M、m 基因控制,花色受 A、a 与 B、b 基因的控制(A 与 B 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

21、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所进行的实验如下:实验 1:利用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开白花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11。利用橙花植株的花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实验 2:用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 11,且出现比例约为 121 的红花株、橙花株、白花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的基因型为_;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正常植株,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_。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表明花粉具有_。(2)橙花雄株与橙花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的性状分离比为_。红花雄株的

22、基因型是_。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其原因主要是_。(3)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株、橙花株与白花株的比例为 121。研究者认为该性状分离比是相关基因导致花粉不育的结果,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若测交实验中_,则上述观点正确。25如图是雄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A 、a、B、b 表示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 A(长翅)对 a(残翅)为显性,基因 B(红眼)对 b(白眼 )显性。该图代表的果蝇与另一雌性个体杂交。子代中,若长翅与残翅各占一半,雄性个体均为白眼,那么该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子代中出现白眼雌蝇的概率是_。(2)一只杂合长翅雄

23、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号染色体三体长翅雄果蝇。其基因组成可能为 AAa 或 Aaa。AAa 产生的原因为_。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假设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均可育,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50%可育)。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_,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Aaa。如果后代表现型比例为_,则该三体果蝇的某因组成为 AAa。(3)只野生型果蝇与一只突变型果蝇杂交,F 1 表现为野生型,F 1 个体自由交配,F 2 为 1 593 只野生型和 107 只突变型。由此推断该对相对性状受_对基因控制,遵循_定律。26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 aa(开白花

24、)。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来许多基因型为 AA 和 Aa(开紫花)的种子。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 55%AA、40%Aa、5%aa 。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构成了一个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2)基因型为 AA 和 Aa 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 A 和 a 基因频率分别为_和_,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_的结果。(3)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 A 和 a 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4)假如环境改变前的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_ (选填“相同”或“ 不同 ”)的物种,原因是_。27某二倍体

25、观赏植物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 由 2 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a,B、b)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物质 有色物质 有色物质 基 因 A 基 因 B (1)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 1 全为紫花,F 1 自交所得 F2 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蓝花紫花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是_色。将 F2 的蓝花植株自交,F 3 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2)已知体细胞中 b 基因数多于 B 基因时,B 基因的效应不能表现。下图是基因型为 AaBb 的两种突变体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甲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乙突变体的花色表现型为_。为确定 AaBbb 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让该突变体与纯合的紫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若子代中_,则其为突变体甲。.若子代中_,则其为突变体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