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节选) 作者:史铁生,珍爱生命,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思考, 培养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2、合欢树 、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夏日的玫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检测】为词语注音,坍圮( ) 熨帖( ) 宿命( ) 亘古不变( ) 隽永( ) 倔强( ) 嘈杂( ) 恪守( ) 焦灼( ) 独处( ) 捋胡须( ) 捋虎须( ) 荒芜( ) 剥蚀( ) 颓墙( ),co,y,zhu,w,b,tu,ch,jun,lu,l,tnp,gn,s,ju,k,整体感知课文,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概括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我”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文章题目是“我与地坛”,可文章却写了“我”、地坛、母亲三方面内容,课 文中第一次同时
3、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哪一句?有什么作用?“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 题。”(第二部分第一段)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文写地坛过渡到对母亲的怀念。 3、认真阅读第二部分,勾画出能表现母爱的句子并用心体会,将感受、心得标注 在课本上。,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提示:注意联系作者在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以及第三段中“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句的理解)2、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3、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讨论展示,(1)所有小组成员起立站好,组长组织成员讨论
4、,交流学习收获,讨论出共同的答案,迅速落实到各自的学案上。(8分钟) (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到前后黑板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展示要条理、规范、简洁。(7分钟) (3)A点评,讲解时要仪态大方,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补充、质疑。给质疑补充的同学一次加2分。,思考一,1、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荒芜但并不衰败。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它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它们让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了答案,虽然残
5、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思考二,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第一个问题,关于死:“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即“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即“我”应该怎样活的问题。 结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思考三,找出有关地坛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一,衬托作者痛苦的心境;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沉寂、荒芜的背景下,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感悟,地坛向我
6、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给“我”生命的感悟,促使我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身残,志不残,用排比手法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齐读六个“譬如”句,被肆意雕琢,不能改变,贝多芬,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28岁开始患耳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一岁零七个月时,失去了视觉、听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她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字里行间体现出你的情感(或喜爱或哀伤等)。,